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促进泰州市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

2022-05-16 09:15:03 | 浏览次数:

摘要 学院在泰州地区落实“兴农富民工程”4年多来,大力实施产业拉动、示范带动、服务推动、培训驱动的“四轮驱动”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促进了泰州市现代农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 泰州地区;兴农富民工程;“四轮驱动”战略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6-0256-03

Abstract Docking with Taizhou area,Jiangsu Agri-animal Husbandry Vocational College implemented the ′people-eiching project′ for more than four years,vigorously implement the ′four wheel drive′ strategy,industry pull,demonstration,service promotion,training driven.We had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great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high-efficiency agriculture of Taizhou area.

Key words Taizhou area;people-eiching project;′four wheel drive′ strategy

江蘇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与泰州地区对接实施“兴农富民工程”,牢牢把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中心,加强产学研结合,发挥学院科技和人才优势,助推泰州市农业经济转型升级。截至2016年5月,该学院帮助泰州地区推广养殖新品种3个(苏姜黑猪、芦花鸡、长江1号河蟹);牵头组建了泰州市农技协联合会和3个专家委员会;推广养殖新技术15项;对接泰州市养殖企业和合作社30家,实施技术帮扶;组建了大学生科技服务团在泰州市18个农业龙头企业进行科技帮扶;培植“一村一品”特色专业村5个,5个对接村主导产业规模扩大比例均在20%以上;为泰州市养殖企业制定了猪、鹅、水产、草鸡、渔业生态养殖基地等产业发展规划10多个;培育科技示范户和辐射户625户;开展各类技术培训128场次,培训总人次1万多人,发放“明白纸”5万多份,养殖手册20 000多本。据不完全统计,为泰州市农业产业发展产生直接经济效益3亿多元,以产业发展带动了农民增收,有力地促进了泰州市现代高效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学院被江苏省农委表彰为“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先进单位”和江苏省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挂县突出单位”,获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以上成绩的取得与学院全面实施产业拉动、服务推动、示范带动、培训驱动的“四轮驱动”战略分不开。

1 产业拉动

学院积极进行科研成果转化,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出发点,不断做大做强农牧主导产业,大力培育和服务地方主导农牧产业。

1.1 打造苏姜黑猪产业

苏姜猪品种创新团队入选2012年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团队,2013年获国家农业新品种证书。学院开设了“周博士”黑猪肉专卖店,自2009年开始与泰州地区苏姜猪养殖户开展苏姜猪肉的加工销售,以协议价收购,让养猪场和养殖户无后顾之忧,经济效益显著。学院2013年与江苏百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江苏苏姜种猪有限公司,总投资2 400万元、占地15.7 hm2,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苏姜猪”繁育基地。设计有公猪舍、后备猪舍、配种妊娠舍、分娩舍、保育舍、育肥舍等8幢猪舍,总建筑面积约1.3万m2,配备有先进的自动饲喂系统、温湿度控制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疫病防控系统、粪污生物处理系统等设施设备,以及办公生活、休闲娱乐等一流的配套设施。

1.2 培育芦花鸡产业

苏腾绿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2012年在姜堰帮扶的示范养殖基地,芦花鸡味美肉佳,还有药膳保健功效,该生态散养芦花鸡养殖基地规模已是全省最大。在学院科技专家的技术支持下,公司还创建了芦花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展统一育雏、防疫和销售,并在芦花鸡饲料中指导添加人参、当归、黄芪、杜仲等中草药,并种植韭菜、大蒜用来喂鸡,提高芦花鸡品质,带动当地养殖户300多户,市场售价达70元/kg,鸡蛋卖到5元/枚,农户饲养每只芦花鸡可获利50元以上,在北京、上海等地供不应求。央视七套“聚焦三农”栏目播出《一号文件惠农家——白米村的鸡“保姆”》,报道姜堰区苏腾绿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驻村专家的帮助下,依靠农科教结合、产学研衔接,带动当地300多养殖户增收致富。这些高校驻村专家,成了姜堰市白米镇白米村村民口中的鸡“保姆”。

1.3 助推虾蟹产业

虾蟹产业是泰州地区最具特色的渔业产业,学院连续4年选派2~3名业务能力强的技术专家入驻兴化裕丰渔业科技有限公司、姜堰新富源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常年为泰州地区养殖企业和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学院技术专家帮助企业(和合作社)建成了2个河蟹生态养殖基地。2012年学院开始在姜堰区新富源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推广蟹池套养龙虾技术,该模式以河蟹为主,根据池塘水质状况及池塘生产力,套养小龙虾,结合青虾、鳜鱼、花白鲢等养殖品种各自的生物学特性,合理进行养殖品种的搭配,采取种草投螺、生物制剂调节水质等方法,配套微孔管道增氧技术,达到生态、优质、高产、高效的有机统一。目前已经推广186.7 hm2,CCTV-7科技苑栏目专门采访水产养殖技术服务团队在姜堰区推广蟹池套养龙虾新技术,专题片《蟹池里养小龙虾》于2014年5月21日首播,收视率创新高。

2 示范带动

2.1 发挥基地示范作用

学院强化产学研示范基地的建设,建成了国家级农牧业培训示范基地2个,成为了现代农业示范的基地、成果转化的基地、人才培养的基地、农民培训的基地。学院以国家水禽基因库、国家姜曲海猪保种场、倍康药业有限公司、江苏省渔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基地等科技平台为依托,提供优质养殖新品种和配套养殖技术,在泰州帮助建设养殖示范基地和精品养殖园区、成立协会;培育示范户,让示范户、大户带动小户,让基地、园区、协会集合农户,连点成线,连线成片,以农牧业产业化、规模化、科技化、生态化、特色化和标准化为发展方向。大批农民掌握了创业致富的本领,有的成为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通过进行良种推广、组织技术培训、建设示范基地和绿色产品生产基地,将农户和养殖企业、合作社(协会)作为服务对象,通过企业化运行,实现了龙头企业与养殖基地(协会)的紧密结合,走出了产、供、销一体化的农牧产业化经营之路,保证了农户搞养殖无后顾之忧,累计为农民增收2亿多元,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突破口。

2.2 协办农民合作组织

近2年来,农产品价格此起彼伏,广大农户对组建专业合作组织,开展合作生产、经营,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以农民专业合作建设为契机,科技专家通过优势宣传、示范引导,同时协助做好章程制定、注册、登记等工作,围绕“一村一品”区域规划,以“选准一个能人,培育一个产业,成立一个合作社,带富一方农民”为抓手,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自工程实施以来工作组在泰州协助建成了8个专业合作社和1个养殖协会,带动农户2 000户以上,农民组织化程度达到52%。

3 服务推动

3.1 出台政策,组建团队

学院出台了《实施“三大工程”,切实为“三农”服务的意见》《对外科技服务运行与管理办法》等文件,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教师服务“三农”,高标准组建了六大科技服务团队,引领生态健康农牧业发展,主动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学院每年选派50名专家长期对接农牧企业(合作社),分别来自不同学科,包括畜牧养殖、兽医、水产养殖、农产品加工、园林园艺等,学院同时遴选了100名后方专家团队,为泰州市农牧业从养殖管理、疾病防控、农产品加工到产品销售等环节提供专业专项服务。

3.2 沉底对接,倾情服务

学院六大科技服务团队提出了“你生产、我服务,发展养殖奔富路;搞养殖、讲科学,若有困难请找我”的承诺,选派了103名农村科技特派员,对接了100多家农业企业,先后解决了200多项技术难题。积极深入养殖户、养殖企业(合作社)宣传科技知识,开展科技服务,采取强化组织领导、开展科技活动、推行便民服务、建立养殖档案和分户指导方案等措施,促进了泰州市农牧业生产和规模养殖的持续健康发展。

通过“兴农富民工程”,结合“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科技入户工程”等,为泰州市养殖企业、养殖户提供科技服务和技术指导累计2 000多次,为养殖企业和养殖户挽回经济损失8 000多万元,推广发酵床养鹅、饲料青贮、种养结合、鱼鹅混养、水质调控、河蟹鳜鱼科学混养、蟹池套养小龙虾等养殖技术,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带动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升了学院的社会影响力,为促进泰州市农牧业提档升级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院2013年牵头组建了泰州市农技协联合会,2014年由水产科技系和园林园艺系分别牵头成立了水产养殖专家委员会、畜牧养殖专家委员会和花木种植专家委员会,旨在推进基层农业生产组织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推动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的良性循环模式。

学院研制的“基于SAAS模式的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平台,由江苏省农委指定在省内各市县推广使用,现已覆盖全省180个示范乡镇,提高了食品安全系数,提振了社会公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信心。

3.3 创新载体,高效服务

为随时解决养殖户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提升科技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学院驻村专家开通了网上服务平台,建立了科技服务QQ群(群号:86405008)和鱼病专群(群号:2036-98810),邀请学院的科技服务人员和农业企业、有条件上网的养殖大户都加入到QQ群里面来,大家可以在群中及时交流养殖知识和经验,遇到有养殖户反映的问题,学院专家就在网上进行服务,实现了“以点带面”的便捷服务模式。同时在学院网站开辟“科技强农富民”专题网(http://210.29.2-33.4/kjfm/),将养殖技术、品种信息等资料及时上网,同时还提供市场供求信息、养殖技术咨询指导等服务,真正做到专家和农民的零距离对接。

4 培训驱动

4.1 贴近产业,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

学院依托农业部、省农委、省海洋渔业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建立政府主导、农科教结合、社会广泛参与的现代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达到服务社会、发展产业、致富农民的目标。利用学院已有的科技创新与服务平台,根据泰州地区农牧产业发展需求,联合各市、区农业协会、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合作社),按照现代农牧业发展的方向开展农业科技培训,采取脱产学习和在职培训等多种形式,引导农民到校学习,实施农民技能、学历双提升计划[1]。

学院科技服务团队强化科技培训,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培训原则,围绕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把科技培训作为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养殖效益的一个有效推动载体,积极举办科技培训班,推广养殖新品种、新模式、新技术,采取课堂讲座与现场示范、收看电教片与发放科技宣传资料、集中与分片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务农技能,加大培训的时效性、实用性和针对性,促进农业从业人员的知识更新,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4.2 优选内容,开展务实高效的技术培训

学院依托专业特长,发挥技术人才优势,开发系列培训教材(讲义)18套,其中《开始你的农业创业—农业创业培训教程》成为全国通用培训教材,获2011年江苏省农民培训教材一等獎,教学课件《农产品营销策略与技巧》和《职业农民与农民的职业培训》分别获2011年、2012年江苏省农民培训教学课件一等奖。

学院在泰州实施“兴农富民工程”4年多来开展各类技术培训100多场次,主要包括养猪生产关键技术、肉鹅饲养管理关键技术、蛋鸡饲养管理关键技术、猪病防治、鹅病防治、河蟹高效养殖技术、鱼病防治技术等,培训总人次1万多人,发放明白纸5万多份,养殖手册10 000多本,发放兽药5 000多件;通过对基层农技人员、养殖农户、企业员工的培训,对关键农户、关键环节和关键技术做到“手把手、面对面”,实现了良种、技术、信息“三到户”,对接村农业“三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新技术)入户率达到96.7%,普及科学养殖理念,提高了生产水平,提升了经济效益,促进了科研成果的转化。

5 结语

在省市各级政府及领导的关怀下,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兴农富民工程”受到了地方政府和农民的由衷欢迎和充分肯定,学院多次获得江苏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先进单位”、江苏省“送科技下乡 促农民增收”先进单位、江苏省农民培训工作先进集体等表彰。2012年10月新华社、人民日报、人民网、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新华日报、江苏教育电视台、中国江苏网等20多家媒体走进学院,聚集该院科技服务“三农”发展,省教育厅以专题简报形式报送省领导并在全省高校宣传,人民日报以“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为农民致富插上科技翅膀”作了报道。《积极提升社会服务能级,促进校企合作深入发展》《贴近“三农”,服务“三农”,引领特色产业发展》2个案例入学《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2011年被六部委联合表彰为“全国十大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优秀机构”,被授予全省农民培训工作先进集体,2012年被授予江苏省农业科技推广先进单位。

学院实施“兴农富民工程”, 充分发挥人才、技术等资源优势, 围绕泰州地区农牧业发展需要,主动参与地方政府发展战略、企业技术创新、新品种推广等,促进学院与企业、学院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学院多次在全国性职教会议上作了交流发言,对其他高职院校产生了巨大的辐射作用,20多所省內外高职院校来我院交流、参观、学习、培训科技服务产业发展成功经验[2-3],扩大了学院的社会影响力,引领了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热潮。

今后学院将继续全面实施“四轮驱动”战略,进一步把“兴农富民工程”与培植壮大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相结合,产教深度融合,继续大力实施“品种+技术+服务”的套餐式科技服务与推广模式,确保服务效果,解决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大幅增加农民收入,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让“兴农富民工程”之花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4-5]。

6 参考文献

[1] 黎兴健.乐东县县域特色农业经济发展措施及规划[J].现代农业科技,2012(3):365-367.

[2] 霍宝华.新形势下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困境与优化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4(4):243.

[3] 杨洪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优化措施[J].商场现代化,2014(13):198.

[4] 陈星霖.浅析农业经济发展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农业信息,2014(9):209-210.

[5] 胡秀燕.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3(23):82.

推荐访问: 泰州市 农业经济 农牧 江苏 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