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实战训练,,提高打赢能力

2022-05-15 13:00:03 | 浏览次数:

文史博览编者按: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新年伊始,习主席在中央军委2018年开训动员大会上发布训令,号召全军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全面加强实战化军事训练,全面提高打赢能力。回顾上世纪60年代的全军大比武,有助于我们理解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

20世纪60年代初,为提高备战打仗能力,全军开展了群众性大练兵活动,推广“郭兴福教学法”,并举行声势浩大的大比武。各军区、军兵种分为18个区进行,在从陆地、蓝天到海洋的比武场上争相竞技,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单位和训练尖子、技术能手,推动了全军群众性练兵活动和军事训练工作的深入发展,对于提高部队军事素质起了很大作用,永载人民军队史册。

岳振华:打下三架U-2高空侦察机的传奇英雄

在全军大比武的热潮中,1964年6月6日,空军某地空导弹部队二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授予“英雄营”荣誉称号。指挥这支部队的就是人民空军传奇英雄、被称为“U-2终结者”的岳振华。

这个营成立于1958年12月26日,官兵分别来自空军高炮、雷达、探照灯、航空兵等部队,干部全部高职低配,营长岳振华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曾担任高炮团团长,立下赫赫战功。二营装备的是刚从苏联引进的萨姆-2型地空导弹。这是一种半固定式、全天候防中高空导弹武器系统,操作复杂,在当时绝对称得上高尖端武器。尽管全营官兵此前从未接触甚至都没有见过导弹,但硬是凭着保卫祖国领空的神圣信念,勤学苦练,仅用4个月就熟练掌握了驾驭这条“神龙”的本领。

1959年10月7日,岳振华指挥二营在北京通县(今通州区)首战告捷,击落台湾当局一架美制RB-57D高空侦察机。这是世界上自地空导弹问世18年来,第一次用于实战并击落敌机。岳振华和他的战友们创造了历史。

上世纪60年代初,为配合“反攻大陆”的喧嚣,台湾当局利用美国提供的更为先进的U-2型高空侦察机,对大陆纵深地区实施新一轮战略侦察。该机是当时高精技术的产物,周身涂满可吸收雷达波的青黑色特殊涂料,最高升限达2.2万米,专门用于高空间谍活动。仅1962年上半年就出动11架次,活动范围遍及大陆除新疆、西藏之外的广大地区。

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下了死令:一定把它给我打下来!当时人民解放军的装备还比较落后,休说高射炮对U-2无能为力,一般歼击机对它无可奈何,即便是当时装备的最先进的米格-19型歼击机,实用升限不足1.8万米,也不能对其攻击。于是,重任落到地空导弹部队的肩上。然而当时共和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上只有3个地空导弹营把守,每个营的拦截面积不过二三十公里,但U-2却是满天飞。怎么办?空军领导机关做出一个新颖大胆的决策:将守卫北京的地空导弹营拉出去机动设伏。

1962年6月,岳振华率领二营开始转战大江南北,拉开了地空导弹兵“打游击”的序幕。9月9日,二营在南昌成功击落一架U-2飞机。这是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打下U-2,飞机残骸后来被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几天后,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的万人祝捷大会上,痛痛快快地宣布:“我们的人民空军又取得了一个伟大的胜利。前几天,美国U-2入侵苏联,他们只能提出警告,而我们的空军把它打掉了!”

1964年初,中国首次核试验进入最后现场组装阶段,美国和台湾当局急于获取情报,频繁派U-2窜入大陆侦察。为避免再度折戟沉沙,台湾当局对U-2进行改装,加装了反地空导弹的电子警戒设备,并数次成功地逃脱了地空导弹部队的打击。

敌变我变,岳振华带领二营官兵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大胆革新,简化指挥口令和操作程序,研究出一套对付U-2飞机侦测和机动规避的措施,创造了近快战法,并经过上百次的模拟演练和实兵合练,终于练成38公里处开制导雷达天线、8秒钟完成导弹发射准备的硬功夫。这套近快战法在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荣获一等奖。

1964年7月7日上午,正在福建漳州设伏的二营接到敌情通报:一架U-2从华东沿海入境,正朝西北方向靠近。已升任副师长的岳振华下达战斗准备命令。但这时雷达屏幕上共显示出三个目标:一架U-2从阵地南面进入,另一架从阵地北面奔袭而来,而一架RF-101则在浙江沿海上空盘旋。三架飞机,两架高空,一架低空,分三个不同方向,忽而入陆,忽而出海,令人眼花缭乱。这是台湾当局的一种新战术,企图令我顾此失彼,暴露火力,趁机突破封锁线。

岳振华手中只有4个发射架和4枚导弹,仅能对付其中的1架敌机。他果断决定打从南面进入的U-2。当敌机距离漳州32公里时,二营突然打开制导雷达天线,捕捉住目标,导弹调整定位,接电准备。随着岳振华一声令下,3枚导弹呼啸着冲向云霄。

驾驶这架U-2的飞行员李南屏少校是台湾当局王牌飞行员,有着近4000小时的飞行经历,曾12次驾驶U-2穿越大陆,屡屡得手,被封为“国军克难飞虎英雄”。没想到,此次飞行竟成了他的绝唱。轰然一声,飞机凌空解體,李南屏当场毙命。

7 月 2 3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 会堂亲切接见了岳振华和二营全体官兵。这是我军历史上毛泽东唯一一次接见一个建制营。岳振华回忆:那天,营里从哨兵到炊事员的岗位都由兄弟部队派人协管,二营官兵一个不少地簇拥在领袖身边,留下了永恒的光荣。

宋世哲:神枪手的枪陈列在军事博物馆里

这是一张无比珍贵的历史照片——毛泽东举起一支国产五六式半自动步枪作瞄准状。之所以珍贵,是因为指挥过千军万马的毛泽东平生很少摸枪,这也是他唯一拿枪的照片,体现了共和国领袖对大比武的关怀和勉励。

如今,这支枪号为52739的步枪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静静地诉说着半个多世纪前全军大比武时那段如火如荼的岁月。而枪的主人——神枪手宋世哲由此成为全国全军的知名人物。

1964年6月,全军大比武在各地紧张地进行着。10日晚,正在济南军区比武场检查训练情况的军委秘书长、总参谋长罗瑞卿大将和副总参谋长兼军训部部长张宗逊上将,接到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贺龙元帅从北京打来的紧急电话,通报一个令人惊喜振奋的消息:毛主席要到訓练场看军事表演!

原来就在几天前,毛泽东看到了全军比武情况简报,产生浓厚兴趣。当得知许多老帅和中央领导都前往训练场观看了几场军区比武表演后,便拿起笔来在简报上批示:“此等好事,能不能让我也看看。”

于是,贺龙、罗瑞卿等人商定,在中央工作会议结束后安排毛泽东等与会领导观看军事表演。同时决定从已考察过的北京军区和济南军区选调部分尖子单位及个人参加军事表演,分别由北京军区司令员杨勇上将和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上将带队。

11日,济南军区进行军事训练汇报表演。神枪手宋世哲用43发子弹,在51秒内打完了150米处40个钢板胸靶。27岁的宋世哲时任济南军区某团司令部作训股参谋,是在推广“郭兴福教学法”中涌现出的训练尖子。他回忆:我和226团的全祥云班长专练半自动步枪射击。这种枪是国产的,装备部队的时间不长。我俩先搞基本训练,后练高难射击,即应用射击。通过训练100米打人头靶、50米打酒瓶、200米40个半身靶,最后确定训练在一分钟内150米距离打40个钢板胸靶速射项目。

宋世哲练速射练到了着迷的程度,连家也不回,3个孩子全都交给妻子一人带。白天练瞄准,晚上练举枪、压子弹,每天进行十几个小时非常枯燥的训练,站得脚腕疼、膝盖疼,举枪的手臂酸胀不消,手也被磨出血,打热的枪管还时常把手烫起血泡。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济南军区组织的大比武中,宋世哲夺得半自动步枪对多目标速射第一名,并入选进京参加表演。

15日、16日,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冒着炎热的天气,分别在北京西山阳坊、十三陵检阅了这两个军区的军事训练汇报表演。

表演间歇,毛泽东兴致勃勃地来到擒拿格斗场地接见了战士们。当他看到一个画有蒋介石头像的沙袋时,笑着说:“这不是蒋介石吗?老朋友,久违了,让我也打你几拳。”说完,便连打了沙袋3拳。紧张的比武场顿时响起一片欢乐的笑声。

轮到宋世哲出场表演了。他不负众望,40秒内射出40发子弹,全部命中40块钢靶,其间还4次压弹。看台上,毛泽东连连鼓掌,高兴地说:“把神枪手的枪拿来看看!”

多年后,宋世哲颇为自豪地回忆:这是我最好的一次射击成绩。自打响第一枪开始,观看台上一直在鼓掌,我看到毛主席带头站起来鼓掌。我按口令验枪后,罗总长已从观看台上走下来,笑着对我说:“祝贺你!打得好!毛主席很高兴,要看你的枪。”

毛泽东兴致勃勃地端起宋世哲的枪,仔细察看。罗瑞卿介绍说:“这是国产的,打得快,打得准,性能好,1963年装备部队。我们打了几十年仗都没有用过这样好的枪。”

当摄影师看到毛泽东举起枪、眯着眼做出瞄准动作后,就抓拍下这个经典一瞬。同时,这一过程也被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影片《向毛主席汇报》真实地记录下来,在全国广为上映,极大地鼓舞了全军指战员练兵备战的士气。

中国民兵:劳武结合彰显人民战争威力

革命战争是人民群众的战争,人民战争是我们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大比武赛场上,自然少不了民兵的身影。其中有位女民兵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来自山东烟台长岛的刘延凤。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应对当时紧张的国际形势,建设牢固的边海岸防线,边防海岛民兵都配发了枪支,有的地方民兵武装甚至配有重火力和坦克。民兵劳武结合,农忙时务农,农闲时训练,一旦有军情便武装起来,配合军队执行任务。不少地方成立了女民兵支队,这些新中国的女性既具备“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还拥有随时准备保卫祖国的不凡志气。

时年26岁的刘延凤是长岛县第一位女民兵,也是一位远近闻名的“神枪姑娘”。1964年6月,作为女民兵的优秀代表,刘延凤随同济南军区军事汇报表演队,到北京参加比武。她使用半自动步枪在两分钟时间内射出50发子弹,命中47发。当报靶员把靶子送到主席台上时,杨得志指着靶中心密密麻麻的弹孔介绍:刘延凤在民兵工作现场会上,面对大风大浪中200米外的海上移动目标,依旧五发五中,在100米的距离一般都是百发百中。毛泽东高兴地带头为刘延凤鼓掌,夸赞道:“真不愧是个神枪姑娘。”

在北京军事训练汇报表演上,来自山东烟台崆峒屿的渔民吕氏一家祖孙三代以精湛的射术技惊四座,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扬。

地处烟台市芝罘区最北端的崆峒岛,面积仅有0.8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不足千人,却是一座天然堡垒,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这里还是一片爱国尚武的热土,民兵训练抓得格外紧。曾经手推独轮车跟随解放大军踏遍大半个中国的老支前模范、61岁的吕其喜,更是训练积极分子。他带着33岁的儿子吕志玉、14岁的孙子吕永顺积极参训,苦练杀敌本领。

由于射击成绩突出,1964年6月,一家三代民兵随济南军区军事表演部队,到北京向党和国家领导人表演步枪射击。当时,全国民兵代表只有7人,吕家就占了三席。

6月15日下午,身怀绝技的祖孙三代人献上了精彩的表演:吕其喜进行200米半身靶射击表演,吕志玉进行150米胸环靶射击表演,吕永顺进行100米头靶射击表演。他们分别采取卧、跪、立三种姿势,拉栓、上膛、瞄准、射击,动作整齐划一,枪响靶落,弹无虚发,赢来热烈的掌声。

据吕永顺回忆,当时还出了一段小插曲。表演即将完毕时,由于过度紧张,他还有一个靶没有命中,已提前表演完毕的爷爷吕其喜看见后,偏过身去,“砰”的一枪帮孙子击中了最后一个靶子。看台上的周恩来看到这一幕,兴奋得站了起来,使劲为他们鼓掌。

表演结束后,“三代民兵”受到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隆重接见,并合影留念。罗瑞卿还奖励给他们一支半自动步枪。如今,这支枪珍藏在烟台市芝罘区人武部,枪托上镌刻有他们三人的名字。

二战名将、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访华看到中国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后,曾感慨地说:中国是武装入侵者的禁区,“战争的禁律之一就是不能进攻中国,谁要是进攻中国就一定要倒大霉,因为中国就像一块吸水石一样,任凭你有原子弹,有大量新式的技术装备也无济于事,这必将被中国的人民战争所击败。”

文史博览96 第2期 紫光阁

推荐访问: 打赢 实战 强化 训练 能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