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建筑语汇的文化象征作用初探

2022-05-13 15:50:05 | 浏览次数:

[摘要]图书馆建筑表达的文化历史内涵,从建筑学角度称之为建筑语汇。从现代网络图书馆角度看,它应是一种形象化的情报信息资源。从图书资源类型角度看,它是特色图书馆藏的组成部分,理应在图书馆资源库中有一定地位。但是。它在很多图书馆网站中被忽略了,应通过汇集整合,汇入到虚拟图书资源数据库,帮助读者获得所需要的图书馆建筑信息。

[关键词]图书馆建筑语汇;虚拟图书馆;特色资源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08)03-0099-03

来源于网络“教育信息”《中国图书馆发展的十个热点问题》中的第一个热点问题里,原载加拿大伯德萨尔(W.F.Birdsall)《电子图书的神话》一书讲到……针对人们对电子图书馆的盲目崇拜和模糊认识,提出图书馆具有永恒的社会意义。他认为,对图书馆不能局限在对其固有信息处理和传递功能的认识上,图书馆作为设施和建筑还具有文化“象征”的作用。

笔者认为,伯德萨尔(W.F.Birdsall)在这里所讲的图书馆作为设施和建筑文化的“社会意义”和“象征”作用,指的是相对于图书馆建筑的物质形态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形态。建筑大师张锦秋称之为人和人、人和城市、人和自然和谐的建筑作品的文化功能和精神作用。也有学者称之为建筑的“表情”。这些正是被人们已经普遍忽略的理念问题。本文提出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并进一步地阐述认识,以期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

一、建筑语汇的精神内涵

所谓建筑语汇包含图书馆建筑语汇。了解情况图书馆建筑语汇首先要了解建筑语汇。建筑语汇是指用建筑结构及材料组合的元素所表达出的一种精神内涵,是人类体力与智力、审美与技术的物化和凝聚物。

众所周知,人类创造的文明,都不可避免地具有精神理念与内涵。建筑文化,是一种带有实用性功能的物质文化现象,是凝固的文化和历史。西方古代将建筑喻为“凝固的音乐”、“抽象的雕塑”。它包含感觉、思维、想象、情感、意志、情绪等精神心理因素。无论是宗教建筑、纪念性建筑、和政治性建筑都具有强烈的精神意义。从建筑学角度看。建筑所具有的内在意义里,能够反映时代精神和风土人情。还能够反映社会现象和历史文化等精神内涵等。梁思成、林徽音先生称其为“建筑意”。梁思成曾在《中国建筑史》中说过:“中国建筑既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已造成一个艺术系统,许多建筑物便是我们文化的表现。艺术的大宗遗产”。人们看到这些建筑物的时候,能够感受和联想到这些建筑物所传达出来的某一种社会历史文明信息。

古人用巨大的石块取材、雕琢、拼接、搭建、堆砌而成的古希腊神庙,如“石头的史书”使人们能感到了古人类通过建筑语汇所表达的神权至上的精神理念。看到雕粱画栋的北京紫禁城便可感到了森严壁垒的封建皇权、等级制度以及中华民族追求秩序井然的空间意识与人文诉求。这时的建筑物,已经超越了物质世界的外壳放射出强烈的精神意识与理念的光芒。

近代社会,人类大量使用钢铁、钢筋混凝土、铝型材、钢化玻璃、塑料、塑钢等新材料建造的建筑物;大跨度的梁柱,坚固的桁架、折板、薄壳、缆索、大穹顶、膜结构等组合的新型建筑结构,会使人们感到现代工业文明的巨大的社会凝聚力和无穷的创造精神。

现代社会,高层建筑和超高层摩天大厦的问世使人感到高科技的震撼力与人类将幻想变为现实的那种不懈追求和挑战自然极限的精神与胆略,激励着人类的不断创新与遐想。这都是建筑语汇所产生的客观历史作用。

当我们看见中国台湾省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外观自然会联想到北京故宫,看见它们那些一脉相承的文化历史建筑元素以及同根同祖的历史源头。看到悉尼歌剧院会感悟到停泊在港湾的叶叶帆船优雅翩翩;看到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场馆“鸟巢”、游泳馆。水立方”会感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看到万里长城会感到炎黄子孙强烈的家园意识……。这些建筑语汇能够给人们造成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它们可以表达着种种不同风格的建筑作品。又隐含着丰富多彩的潜台词。或浮华奢侈、或高雅尊贵、或简约实用。或庄严肃穆,或浪漫诙谐,或宁静幽雅,或声势浩大……,营造出不同的社会生活氛围,每一种不同风格的建筑作品都会隐含或明喻着某种特定的内在的潜意识。这种种内在的潜意识,即梁思成先生所说的“建筑意”,它充满着哲理、诗意和伦理,是一种通过明显的、隐含的以及象征性的手法来表达于世的东西。用图书情报信息资源的眼光与角度看,便是一种从具体建筑物中提纯抽象出来的十分宝贵的历史文化信息资源。

二、图书馆建筑语汇的文化象征意义

图书馆建筑是建筑群中之杰作。因而,图书馆建筑语汇更具有强烈的文化象征意义。从图使馆所面对大多数公众群体及其作用角度上看,如果说古代建筑文明较多地折射出的是神权、皇权、君权、宗法、制度等统治力、权力、权威与尊严的时代特征。那么。近现代公共建筑事业所创造的建筑文明则更多地反映的是科学、技术、民主、公平、人文、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等等。

近现代工业文明的进步。推动着建筑材料技术与建筑设计理念的发展,许多最大规模的建筑体已经不仅仅是权力机构独有的象征,呈现出的大量的社会公共建筑与公益性设施就是佐证。如:文化体育场馆、公共交通建筑、市政配套建筑、大型超市商场、大型国际会展中心、大型商品住宅社区、银行金融中心、宾馆酒店、城市广场园林景观……等等,这些建筑意义在于超越了神权、皇权、君权、宗法制度所张扬的思想意识观念范畴,使大多数公众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得到了普遍尊重,使广阔的市场商品经济中通行的平等性原则享有了一个可操作的平台,建筑学称其为公共空间。其中,公共图书馆堪称是这些公共建筑群中的顶尖之作。因此,它使《公共图书馆宣言》所倡导的图书馆向全体公众开放的公益性原则具有了物质基础。

一座好的图书馆常常是一座城市的象征。一所大学的代表性建筑常常以图书馆为主体。看到一座图书馆就看到一座城市、一座大学。看到一个时代引以自豪的文化。如著名建筑大师张锦秋主笔为陕西省图书馆所作的主体设计,就成为西安市民最喜爱的古城西安十大建筑设计之一。它将中国古典建筑的元素与现代建筑结构与材料有机地融为—体,在几十所高等院校林立的西安南郊俏然耸立,并成为了西安古都一座地标性文化景观建筑。

图书馆作为杰出的城市设施和公共建筑还表现在它所具有时代的“象征”性作用方面。巴黎和伦敦的图书馆建筑,都是各自国家在这个世纪建造的最大的公共建筑,在规模上是一个史无前例的里程碑。前法国总统密特郎将耗资20亿美元建成的密特郎图书馆(法国国家图书馆)看作20世纪的一大奇迹。当然。这时候的图书馆建筑语汇所表达的时代精神自然是最为强烈和最富有代表性的了。

三、图书馆建筑在虚拟图书馆中所应有的地位

鉴于图书馆作为城市设施和建筑所具有的这种重要的历史

文化作用,图书馆建筑形象在图书馆网站当中的地位当然是不可忽视的。一是,可以通过它外在的含义,直观获取它传递的建筑美学方面的观点与信息资源;二是,通过它内在的含义,还可以唤醒并解读到隐含的社会历史、民族文化、地域人文背景信息资源的记忆;三是,通过它所凝结的物质文化信息资源的发掘,才谈得上够继承宝贵的建筑物质文化遗产。四是,建筑语汇所表达的哲学观、历史观、社会观、审美观是没有终极的。它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在继承中而延续,这是建筑史揭示的规律及发展观。因而,关怀图书馆建筑语汇的价值,就应该给予它一个充分展示的平台,整合加工提炼这些信息,充分发挥建筑语汇传递的美学方面和社会历史文化信息资源方面的作用,以飨读者。这应视为—项承上启下的长远规划,是十分有必要提到议事日程上的事情。

但事实上,在大部分对图书馆网页界面设计中。对图书馆建筑自身的内容介绍并没有一席之地。浏览当前国内大部分城市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的网页就不难发现。多数图书馆建筑的外观仅仅被当作一幅剪纸或一幅贴图淡化处理,或者作为背景陪衬在图书馆网页主题词的背后,扮演着配角,不得观众青睐。读者想浏览寻觅—个完整的图书馆建筑资料如雾里看花,水中探路,读者选择权受到了不应有的障碍和制约。分析原因,大致如下:

一是,网络化虚拟图书馆的作用还处在初步发展过程中。从日本学者将藏书楼更名为现代意义的图书馆算起才有几百年历史。图书馆以互联网形式作为平台出现在计算机时代也才有几十年历史,图书馆建筑规模本身还存在局限性。

二是,人们将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的范畴还是定位在传统的观念里。没有上升到哲学观、审美观的层面上充分注意图书馆建筑信息具有和其他图书情报信息同样的情报价值。

三是,人们没有从图书馆特色资源方面认识到这个资源项目的存在,并给予图书馆建筑形象在图书馆网页当中开拓出应有的席位。

实际上,在现代计算机网络化技术软件应有尽有的条件下,在网站中利用图形图像软件完成对图书馆建筑外观的表现并不困难。在这个问题上看,也还是有不少的优秀图书馆网站是值得借鉴的。点击搜索一下国内知名度较高的图书馆和高等院校图书馆所设计的优秀网站,可以浏览到这些网站为图书馆建筑所设计的专栏介绍,有的专门设计了点击扩展的界面窗口和按侧按钮;有的用专门的篇幅展示了该图书馆的建筑全貌。其中包括了总平面布局图、功能分区图、外立面总览图。和各个功能区的实景图片、轴测图等等。有的还设计了动态滚动画面。比如: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武汉大学图书馆等,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以图文并茂的手法全方位立体地展示了中西合璧的图书馆馆设。同时,这些图书馆网站还将图书馆建筑的历史沿革设计出专门的界面及界面分区分步骤列出,逐步点击扩展。如清华大学图书馆网站主页上就设有“馆舍风貌”下拉菜单按钮,全方位展示了馆舍全貌,各个重要角度一览无余,突出主要历史文化场景时是不惜笔墨的。此外还附有3D全景动态精彩展示播放器。不仅如此,该网站还以大量详实的历史建筑图片为素材,图文并茂地展示了“清华大学图书馆九十三年历史回顾”扩展栏,内容十分充实和丰富,从不同层面满足着读者多方面的需求。

又如北京大学图书馆将各层建筑平面图作为馆藏分布的“读者服务网点介绍”栏,均以BMP格式精确展示在内。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导向参考价值。在这部分平面图下以资源分布的详细的文字介绍,内容十分充实。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还将各层平面图用CAD轴测图的专业形式介绍给读者,实用价值很强。浙江大学图书馆网站主页将完整的图书馆主体正立面效果图作为网站题图,强烈的时代感、现代感引人入胜,过目不忘。

专门值得推荐的是,誉称“东方剑桥”的武汉大学,它宏伟的建筑群以及图书馆建筑已被国家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的图书馆网站专门设计了“图书馆风景一揽”栏目,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武汉大学图书馆杰出的中国古典建筑风格。它清晰地向后人展示了源于上个世纪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湖北自强学堂图书馆”以来,武汉大学及图书馆的发展沿革史。观其建筑群就像一位历史老人讲述着中华图书馆史的百年沧桑,如数家珍,令人魂牵梦绕,心灵震颤。每一个百万左右藏书量的图书馆网站都应该也有可能作到这一点。

四、虚拟图书馆特色资源的启示

鉴于图书馆建筑资源自身独有的这些特征,可以从类型上将图书馆建筑资源归属于特色图书馆领域里进行典藏,划分在特色图书馆范畴资源内归类,进行图书馆网站资源分布和整合。因为,这已经是国内外图书馆网站较为通行的有章可寻的成型作法了。我们可以浏览一下互联网上的图书馆特色资源库,不乏丰富多彩的内容与形式,是很受启发的。

看国外方面:多地震的日本国,在兵库县图书馆专门收集有阪神、淡路大地震记录图片等资料2万册左右。日本国歧阜县图书馆以拥有8万幅世界各地的地图资料而著名。东京都港区南山有别具特色的水图书馆;横滨市有独家风格的酒图书馆。俄罗斯莫斯科梯米尔耶塞夫农业学院围绕其开设的专业标新立异地建立了木头图书馆……

再看国内方面:北京东城区建立有服装资料馆:崇文区设有包装资料馆;上海市虹口区图书馆开辟了影视文献为特色的“绿土地”网站;黄浦区第二图书馆设立了旅游资源中心;深圳图书馆还设立了时装图书馆。还有,山东省曲阜县的孔子图书馆;绍兴市的鲁迅图书馆以及宜兴市的紫砂图书馆;湖北宜昌还的柑橘特色图书馆等,陕西西安长安大学的古籍善本图书馆等都别具特色,不一而足。

总而言之,只要有某一类型的信息资源客观存在着,只要还存在着读者相应的信息需求,就有某一种特色图书馆应运而生的理由。因此,如果再将图书馆建筑资源添加到特色图书馆行列之中,将是扩建虚拟图书馆工程中顺理成章的含金量足够的一笔大投入。因为,图书馆建筑信息资源实在是太丰富了。

五、图书馆网站界面设计格式化的思考

综上所述,笔者在本文所希望深入探讨的不仅仅是关于图书馆网站界面外在形象设计模式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意义可提升为图书馆以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与网页平面设计的结合,依托互联网提供的网络形式向新的生存空间发展的问题,是对传统的图书馆载体和系统的发展与完善提高。确立图书馆建筑语言在网页界面上的地位,便是对网络化图书馆内容的补充与丰富。网页模式是丰富多样化的,但通常会有一个模式。即图书馆网页的“ISO”质量认证体系。观其大略,可以用平面设计CI的基本观念,设定一般规范:一是主题词部分。包含图书馆标志徽标与馆名文字标题的设计。目前多数图书馆是有馆名无馆徽。二是图书馆舍建筑外观效果题图的布局,是指主页封面题图,大部分图书馆网站都注意到了。三是图书馆网站主体部分,即界面中各种数据库各个功能分区划分。在此。建筑外观、建筑功能分区、建筑总平面、建筑历史资料、建筑动漫等建筑语汇部分应该设计安排在这一个部分。即:在网页主界面内,专门开辟出来界面专区,设计出专用的通道,安排专用的按键隐含下拉菜单,作为图书馆网站主体内容的—个组成部分,图书馆建筑从界面上的“配角”到“主角”转型,而不仅仅是当作封面题图部分去陪衬主题。

总之,提示人们在注重应用图书情报价值的同时,不要忽略图书馆建筑语汇所提供的有形价值。应改变千篇一律的传统服务模式,使地区及专门领域信息服务更加活泼多彩。让图书馆建筑信息资源成为全球虚拟图书馆的基本组成部分,在网络上汇集到虚拟数据库中,和全球各个角落的信息资源集合在一个有序的虚拟世界里,使读者用便捷的查询方式即可获得。这是21世纪图书馆面临的任务之一。

推荐访问: 语汇 初探 象征 图书馆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