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理论与城市体育发展研究

2022-05-12 13:10:04 | 浏览次数:

当前,体育产业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新的经济热点。城市体育不仅仅是开展体育运动,还具有经济、文化意义。在统筹推进实施“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战略中,我国各城市要积极推进体育产业发展。本文首先简要探讨了体育产业相关理论,然后结合我国城市体育发展现状提出了新时期我国城市体育发展的基本策略。

一、体育产业理论

关于体育产业的概念,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在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统计局颁布的《体育及相关产业分类(试行)》(国统字[2008]79号)中,将体育产业及相关的概念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体育服务和产品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的活动的集合。”体育产业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根据其概念和活动范围的不同,体育及相关产业划分为3个层次、8个大类、24个中类与57个小类。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2.4万亿元,预计未来三年内行业整体将继续维持稳健的增长水平,体育产业增加值有望在2020年突破1万亿元。

二、新时期我国城市体育发展的基本对策

(一)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力度

城市承办世界体育赛事,需要优质的体育场馆作为保障。若城市场馆匮乏或场馆质量低,便无法承办世界体育赛事,自然也无法享受到世界体育赛事给城市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提升。另外,场馆匮乏或场馆质量低也会极大降低观众的观赛体验,不利于赛事的持续盈利。从市民健身角度来讲,除此之外,近年来全国各城市的市民的健身热情空前高涨,到体育馆或健身房健身已经成为许多市名休息日非常喜爱的一项活动。然而,就目前来看,我国很多城市缺乏高质量的体育馆与健身房,无法满足广大市名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基于以上两个问题,各城市应当加大体育基础设施投入。在具体工作中,要聘请专业机构编制体育设施专项规划,重点打造市内大型体育场馆、综合性健身场所、青少年体育活动中心等,推进城市体育场馆、体育场地与体育设施的协同建设与发展。实施中,各城市要进一步提升全市已建体育场馆、体育场地与体育设施的硬件服务水平和层次,建立稳定的管理团队和志愿者队伍。同时,要借助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态势,开发建设智慧体育场馆、体育信息服务平台与线上体育比赛等。另外,要通过大数据技术增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针对性。

(二)激活体育社会组织

无论是世界体育赛事、体育商品名牌,还是知名体育教育与培训机构,都是存在并发展于一个城市当中。而在城市当中,正是有了诸多体育社会组织推动,才确保了城市当中世界体育赛事的举办(或承办)、体育商品名牌的塑造、体育教育与培训机构的建立,等等。近年来,随着我国“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许多城市的体育社会组织发展已经步入了“快车道”,各类体育协会与体育俱乐部蓬勃发展,各类体育项目全方位覆盖。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蓬勃发展极大促进了城市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城市体育社会组织需要走一条高质量、规范化、社会化、实体化与专业化的道路。城市体育社会组织要成为城市体育赛事、体育商品与体育教育与培训等体育产业的先行者与探索者。在具体实践中,城市体育社会组织要以体育产业基地为依托,仅仅围绕市民体育学习、健身与娱乐,满足市民多样化的体育需求,丰富城市体育产业业态,助力城市体育产业发展。

(三)加强学校体育教育,发挥体育人才培养优势

高校作为培养体育人才的“生产基地”,这是在很长一段时间无法改变的。有鉴于此,高校应当在体育课程设置、体育教学理念、体育教学方法与体育教学模式等方面逐渐向体育产业方面靠拢。必经,高校培养体育人才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体育人才。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若高校培养出的人才不能创造任何经济价值,那么高校体育教学就失去了意义。各城市高校应当设置符合本城市体育发展的相关课程内容;要定期组织学生对本市体育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社会调查,并要求学生认真撰写调研报告;要与本市体育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共建体育人才培养基地、提供实习岗位、邀请企业人才到校指导等方式,提高体育人才培养工作的针对性,等等。

(四)积极打造体育赛事品牌,实现城市体育的品牌化发展

一个城市相当于一个名片,全国众多的城市,哪个城市的名片最“精致”,其政治、经济、教育、文娱等的现有发展水平越高与未来发展潜力越大。当前,我国的“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战略不断深化,体育已经成为全国各城市重点关注的领域。而立足新时期,如何进一步挖掘城市的体育品牌价值,已经成为推动城市体育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急于打造体育品牌的城市来说,体育商品与体育赛事是非常重要的选项。生产体育商品也好,舉办体育赛事也好,最终梳理的是城市的体育品牌发展脉络,发展的是城市体育产业经济。就目前而言,城市应当紧密接轨“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战略,从品牌建设角度,鼓励一些体育商品制造企业加强商品质量监控的同时加强商品创新。从体育赛事角度,扩大城市知名度,积极争取国内外举办或承办的大型体育赛事。当然,城市也可以自行举办一些具有本地特色的体育赛事,并努力做强做大,形成品牌。

(五)加快推进体育小镇建设

体育小镇是我国体育产业和新型城镇化结合下的新业态。近两年,我国体育小镇快速发展,并已成为各城市体育产业发展的热点。有鉴于此,各城市已经加快推进体育小镇建设。在具体实施中,各城市要以体育总局印发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建设工作指南》为指导,坚持合理布局、培育城市产业核心。各城市要选择而基础条件好(如本地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空间大的运动项目为特色发展方向,做精、做细、做强;要以特色产业带动体育旅游、体育养生、体育会展、体育传媒与体育影视等业态融合发展,积极打造“体育+”的产业生态圈。目前,北京、河北与湖北体育小镇数量有6个,山东、湖南与广东数量有5个,然后是上海、江苏、广西、重庆、四川、云南有4个;其他省市均有分布。体育小镇数量与建设经验不足的省市应当积极向北京、河北、湖北、山东、湖南等省市学习。在体育小镇建设中,各城市要形成“规划先行,统筹安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落地理念;要将体育元素多角度、全方位地融入体育小镇建设与运营,实现体育企业唱主角、体育产品服务有标准、体育消费有提升。需要注意的是,各城市要因地制宜,探索与本地资源特点和体育产业的契合点,不能过度追求数量和投资规模;要突出地域特色,围绕参与性、体验性挖掘核心体育产业增长点;要培育社区居民与企业职员体育需求为目标的体育市场;要根据核心运动项目和本地自资源特色,多点位孵化体育产业项目,打造以体育小镇为核心的产业聚集区。

三、结语

在“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不断深化的今天,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已经将体育产业发展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无论是体育公共设施建设与体育文化塑造,还是体育产业人才培养与体育品牌打造,都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各城市地方政府、社会体育企业与高校要发挥各自优势,共同促进整个城市体育产业的发展。(作者单位:南京市建宁中学)

推荐访问: 理论 体育产业 城市 研究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