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边界的教育

2022-05-11 19:10:02 | 浏览次数:

方案)建立在线教育体系,在线教育机构和机构客户从学费或者课程中进行分成。B2B 平台盈利要点主要有平台广告、平台交易、自销产品、平台搜索、增值服务、线下服务、商务合作。

B2C 平台(自制课程提供给学习者)

在线教育机构提供优秀的教育资源服务,会把教学资料和视频等内容都上传到其服务器上。

以学院为中心,学员可根据需要随时随地学习所需课程,充分体现了现代学习理论中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学员遇到问题可以随时在线向老师提问,在线教育机构所聘任的老师提供在线实时答疑服务,及时解决学习者在学习方面遇到的困惑。

C2C 平台(1 对1 即时互动学习)

以即时通讯工具如YY、QQ、微信等为技术环境,通过网络和即时通讯工具相结合的模式营造学习者、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平台。教师和学习者以及教师之间、学习者之间在这个平台上进行沟通和交流,教师可随时随地进行在线教学及答疑服务,教师间可交流合作,学院间可讨论交流。该平台的盈利方式主要为会员费、交易提成、广告费、搜索排名竞价、支付环节收费。

SNS 平台(基于社交信任驱动教学)

SNS 是帮助web2.0 时代的互联网认识营造和构建社会性交互网络的新的web 服务,是根据真实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而建设起来的VR 网络社区。

SNS 的互动性可以给学习者与学习者、学习者与教师、学习者与学科专家之间提供更畅通有效的交流协作空间。信息分享者除了可以帮助学生获取资源外,还能更好地实现知识的传播。另外,学习者在SNS 上还可以训练协作,别人的点评和建议甚至是批评可以给学习者带来动力或者发现自己在学习上存在的主要问题。SNS 的社会性还可以极大地帮助学习者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和社会认知能力。

O2O 模式(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

本地化教育模式,方便不同地区学生的学习。在线教育课程可以降低教学机构对老师的依赖,线上线下结合保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MOOC 借助优秀的大学教师评课,有其独特优势,但是具体哪一种模式符合互联网+ 教育发展的需求,还需要进一步检验。B2C 的模式直接面向学生,质量上有保障。

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三个典型案例:翼课网、Coursera 和Khan Acadamy。

翼课网是借助先进的技术,将教师的智慧与互联网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服务的一种模式。一方面,它拥有十余年的积淀,拥有《学生双语报》《双语学习报》等丰富资源;另一方面,它拥有领先的技术,大量应用互联网前沿技术,有大数据、云技术的支持,特别是对人工智能的应用。因此,从对英语行业的独特理解、对互联网新技术的应用、对教师与学生的需求三个方面看,翼课网在我们国内的在线教育平台中都是首屈一指的。

Coursera 是免费大型公开的在线课程项目,由美国斯坦福大学两名计算机科学教授吴恩达和达芙妮·科勒于2012 年4 月创办。共有来自16 个国家62 所高校的332 门课程,涉及计算机科学、数学、生物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医学、工程学以及教育学等学科,注册用户300 多万。Coursera 的合作高校也利用该平台为校内许多学生实施混合教学。目前有一些合作高校为那些愿意为获取额外作业、教师指导和考评而支付费用的学习者提供Course 班级的学分。

Khan Acadamy 是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创立的一家教育性非盈利组织,主旨在于利用网络影片进行免费授课,加快各年龄学生的学习速度。其教学影片超过4000 段,每段视频约10 分钟,内容涉及从幼儿园到大学各个层次,学科涵盖数学、物理、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等众多学科。网站还提供有练习和持续的评价、教师在教室或学校中使用的工具包、指导者使用的工具面板以及游戏奖励机制。

“互联网+教育”的畅想

随着“互联网+”成为国家战略,BAT 等国内互联网大鳄纷纷布局教育,“互联网+教育”呈现风生水起之势。然而如果冷静观察形形色色的新产品新业态,我们会发现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成熟的“互联网+教育”模式迄今还没有产生,“互联网+”并未给教育带来太多的实质性变化。当然,这并不妨碍我们设想和探索“互联网+教育”的创新模式。可以预见,随着信息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互联网将变得更加“无所不连”,“互联网+教育”将不再局限于“在线教育”,而是会给教育的全过程、各环节带来更多更深刻的改变,直至重塑一个开放创新的教育生态环境。

“互联网+教育内容”

这是“互联网+教育”的资源基础与核心竞争力所在。慕课的出现为“互联网+教育内容”模式提供了创新样板。借鉴国外慕课平台的经验,未来中国慕课的探索应当更加聚焦在提高课程学习的社会认可度上。在课程内容上更充分地发挥公共服务体系的作用,明确服务教育、面向公共需求的定位;在机制创新上,探索利用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打破地域、校际隔阂,深度整合现有教学内容和在线课程资源,形成课程互选和学习成果互认的可行模式。从慕课的深度发展可以预想,未来的“互联网+教育内容”将重在探索以课程设计为核心,集成整合各类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构建教育资源的网络超市。

“互联网+教育体验”

“互联网+”时代,用户体验为主。对教育来说,就是要以学习者的需求为导向、以学习者的体验为核心。在精准把握学习者需求上,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对学习者的倾向、兴趣、能力、目标等进行智能分析;在满足学习者体验方面,可以通过优化“互联网+教育”产品的生产、设计和供应环节,使学习过程更为简单、便捷、有趣,帮助学习者深度参与其中。“互联网+教育体验”的一个极致做法是通过教育类网络游戏实现快乐的“体验式学习”。国内已有网游公司已经着手开发教育类网络游戏,尝试把游戏的娱乐性和自主学习结合起来,为学习者创设生动的游戏化学习情境。玩家在游戏情景中可以体验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接触到的世界,而且游戏的奖励和竞争机制可以极大地调动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持续增强自主学习的“粘性”。

“互联网+教育管理”

互联网技术可以有效促进教学管理、教务管理、学生管理、校园管理等各领域各环节教育管理信息的互联互通,从而减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损耗,促进学校管理和服务的自动化、快捷化、个性化和智能化。作为教育信息化重要内容的“智慧校园”就是“互联网+教育管理”的产物。

“所谓智慧校园,是以借助新一代的物理网、云计算、泛在感知等信息技术,打造物联化、智能化、感知化、信息化的新兴校园。”由于智能设备的普遍应用,各种监测信息可随时获取,这使智慧校园成为可能。未来,教学管理和教学状态监测、科研项目管理和科技成果转化、校务管理和学校决策支持、校园虚拟社区和人际交往平台、校园信息化生活服务和后勤管理等,都将为智慧校园和“互联网+教育管理”提供广阔空间。

“互联网+教育评价”

互联网应用于教育评价特别是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教育评价将带来两方面的变化:一是评价依据的丰富。“互联网+”很大程度上能够克服传统教育评价难以收集评价依据和评价信息单一化、片段化的问题,不但可以全过程、全方位采集教育数据, 而且可以收集考试成绩之外的情感因素、心理倾向、实践能力等非结构化数据,从而支持综合性、系统化的评价,使教育评价的内涵和功能得到拓展。另一方面变化是评价应用的便捷。通过互联网平台,教师可以依据学习表现评价学生,学生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成效打分;学校和教育部门借助数据可以远程分析评价教学活动和学习绩效,家长也可以通过数据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和学校的教育质量。在“互联网+教育评价” 环境中, 每个人都是评价的主体,也是评价的对象,社会各方面介入教育评价更为方便也更为深入。目前,云校等国内互联网教育企业已经在尝试通过挖掘管理、教学、学习的基础数据,构建科学的学生成长模型,为对学生进行系统评价创造条件。这些探索代表了“互联网+教育评价”创造有效评价依据和支持保障评价应用的发展方向。

“互联网+教育”的思考

过去我们以为褚橙的成功,主要是因为它是一只有故事的橙子,一只讲情怀的橙子(重点是故事和情怀,而不是橙子),其背后的推手正是互联网。而在黄铁鹰老师“学不会”系列的第二季——《褚橙你也学不会》一书中,却向我们揭示了褚橙成功的奥秘,主要并不在此。事实上,在本来生活网卖出1500吨褚橙的2013年,褚橙在传统水果销售渠道卖掉了8500吨。而当你了解了褚时健是如何埋头研究柑橘种植的知识,是如何从气候、水土、肥料、农艺到病虫害防治都精益求精,是如何管理果农,管理团队,又是如何布局营销,就像他指出的:不论用什么方式卖,必须要让卖你东西的人赚钱,你的东西才能好卖——你就会“恍然大悟”:原来褚橙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于褚老爷子对企业经营本质的把握。它跟互联网确实有关系,但跟所谓的“互联网思维”,真的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教育在不断向前发展,互联网也在不断发展,从时间维度上来看,二者是同向而行的。但是,互联网的变化是没有边界,没有指向的,而教育变化的是方式方法,其宗旨目的是不能改变的,因此,我们要借互联网的发展促进教育的发展,但是要必须筑牢定力,认清本源。

互联网是现代社会产物,蕴含了人类发展的无穷力量和智慧,提供给人们思考、学习、生活种种便利,将原本枯燥的知识处理的引人入胜,能够吸引学生的进一步深入,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高效手段和强大力量。但是,传统教育并不是一无是处,而目前互联网的运用也不是无所不能,互联网教育仍需吸收传统教育的精华,并为其所用。

互联网这项技术,已远远地超出了操作层面,绝不简单是现行教育的补充和辅助工具,而是一种崭新的知识生产、转化、储存、学习方式,更是一种新的教育形态和机制。这其中包含着一种思维,一种理念,一种环境的创新,以及所带来的一种文化的构建。

推荐访问: 边界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