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劝农制度及其对丝织业的影响

2022-05-11 14:05:02 | 浏览次数:

zoޛ)j馟i
rm.+-zhJw)ڲܚح)ߖq')dwnCPVz(h*%bޝr'qu7z%Y^9M7
ki--
rm.+-zij{-mݡ教育与督导两种意思,“劝农制度”则是含有保育诱导,利彼事功之精神。统治者亲力亲为或设立职官躬巡畎亩,鼓励农耕,劝课农桑,推广农业技术[1]。中国的劝农制度传说始于后稷,后稷姬姓,名弃,天帝之子,周朝始祖。他擅于种植粮食作物,曾在尧舜时代当农官,教民耕种。关于劝农最早见于《礼记·月令》:“王命布农事,命田(畯)舍东郊。皆修封疆,审端径术,善相邱陵阪险原隰土地所宜,五谷所殖,以教导民,必亲躬之。田事既饬,先定准直,农乃不惑。”[2]周代设有大司徒、里宰、司稼等职官负责劝导农事,同时帝王在孟春之初举办“籍田”仪式,派遣臣子到各地代表天子劝农。这种重农思想和制度被历代君王所接纳和重视,汉承秦制,置大农丞十三人,各领一州,以劝农桑力田者,此“劝农”官之始[3]。同时汉代将劝课农桑的成果作为考察当地官员的政绩指标,唐代设立专门的劝农官员,劝农制度趋于完善,中央有司农卿一人,少卿二人;地方道、州、县的副长官主要职责是劝课农桑;在基层,每百户设里正一人,专掌按比户口和课殖农桑[4]。至宋代,劝农制度较前代更为完善,趋于定型。地方长官都兼任劝农人衔——诸如知府、诸知州少卿监以上并兼劝农使,知州军通判并兼判农事,劝课农桑成为官员考核制度的重要部分。与此同时,每年二月守令需出郊劝农,做劝农文一首,这是宋代劝农制度的一大特点。这种制度虽然有流于形式的嫌疑,但为后世留下了诸多丰富的研究资料,同时也体现了宋代劝农制度的严苛和完善,证明了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劝农制度的巅峰时期。

推荐访问: 宋代 其对 制度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