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增长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实证研究

2022-05-11 10:35:05 | 浏览次数:

内容提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自然转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经济增长是最主要的驱动因子。采用变率偏差度和贡献率两个指标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中原城市群中县域经济的快速增长对域内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引转移作用弱,弱作用将延缓中原城乡一体化进程。

关键词:县域;变率偏差度;贡献率;弱作用

中图分类号:F12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6-0038-04

2000年以来中原城市群中县域人均二、三产业总值迅速增加,2007年与2000年相比增幅最大的栾川县达9.73倍,年增长率近38.4%,增长幅度最小的获嘉县也达2.12倍,年增长率为11.2%。但是,同期各县域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县总人口的比重并未表现出一致性的下降趋势(通许县、舞阳县所占比重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增加了)。中原城市群中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吸纳的影响及不同县域经济增长对“转移”作用的强弱差异如何现有文献没有给出明确的判断。本文设计采用了变率偏差度和贡献率两个指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

一、文献回顾

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与都市社会的转变是伴随着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不断转移到二、三产业,从乡村不断迁居城镇的过程中实现的。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理论研究,国外比较经典的模型(吉佛的引力模型、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等)解释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特点与机制;国内则多是在国外经典模型的基础上研究集中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机理、动因和障碍方面(经济增长对“转移”影响强弱的比较分析未见文献内容)。从经济的角度高国力(1995)探讨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陈吉元、胡必亮(1993)提出的三元经济结构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因与障碍;赵耀辉(1997)、朱农(2002)讨论了个体特征的差异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蔡昉(2001)、李培林(2001)研究了制度因素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作用;白云涛和甘小文(2005)建立的动态博弈模型综合讨论了不同因素的差异影响[1,2,3,4,5,6,7]。学者们的研究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驱动力

在现代工业与都市社会逐步实现的过程中,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入手讨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都不可能抛开经济因素的影响。事实上,从宏观层面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城镇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与农村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收入的差距及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动力;从微观层面看,劳动力个体希望在收入、生活、子女受教育等方向得到改善。

欲望是导致转移的直接动力。美国社会学家吉佛1946年提出的“引力模型”表明:劳动力转移的主流方向是从农业劳动力较多的地区转向农业劳动力较少的地区,从工资较低的地区流向工资较高的地区。由赫伯尔1938年提出,20世纪60年代初广为流行的解释劳动力个体转移成因的“推—拉”理论,描述了移出地的消极因素形成的“推力”和移入地的积极因素形成的“拉力”,移出地与移入地在收入、生活、子女受教育等方面的现实差距形成的“推—拉力”是导致劳动力转移的直接动力;现实差距愈大,形成的“推—拉力”越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欲望就越高。发展经济学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型描述(最早由著名的经济学家A.刘易斯1954年提出,后经拉尼斯—费景汉补充得到进一步完善):农村富余劳动力从传统农业部门转移到现代工业部门,从乡村转移到城市,驱动力是农业部门与工业部门、城乡实际收入及预期收入的差异,差异愈大驱动力愈强[2.3.4]。白云涛、甘小文利用建立的动态博弈模型进行分析发现,经济收入因素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第一动因;程明望、史清华利用建立的静态模型分析得出的结论也表明:农村劳动力以受益最大化来决定其转移行为;孙书安、曹殿立等在研究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时利用灰色关联度进行分析,结果是经济因素的影响排在第一位[7.8]。

以上理论与研究都说明了经济因素对劳动力转移的决定性影响。显然,只有经济的不断增长(主要是二、三产业发展及其所带动的城市化)提供更多或更好的就业岗位,劳动力转移的目的(谋取更高收入的工作岗位、改变生活方式、改善生活条件)才能实现。

三、县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对比分析

虽然,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不同区域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为了便于分析判断中原城市群中县域经济的增长对农村劳动力吸引转移作用的强弱,先期分析采用归一假定:县域内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的变动完全是由其二、三产业的增长引起,其他区域的影响不计。

(一)变率偏差度

变率偏差度是衡量某一区域二、三产业的发展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变动之间关系的指标,其表述为:变率偏差率(B)=Yi/Yj×Xi/Xj-1

其中,Yi、Yj分别表示i、j年人均二、三产业总值,Xi、Xj分别表示i、j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总人口的比值。Yi/Yj是j—i时段人均二、三产业总值变动率,其值愈大,说明时段内增长愈快;Xi/Xj是j—i时段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变动率,其值愈大,表明时段内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减小愈少。

变率偏差度的值表达的内容是:(1)B值大于零,表明二、三产业的增长幅度大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减少的幅度,二、三产业的发展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减少的影响相对较小,数值愈大,影响愈小;(2)当B值等于零时,二者具有确定的增、降幅比例关系,二、三产业的增幅越大,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减少幅度越大;(3)当B值小于零时,表明二、三产业的增长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减少的作用具有乘数效应,二、三产业的增长将迅速转移第一产业从业人员,越远离零值,乘数效应愈显著,转移数量越多。随着现代工业与都市社会的逐步确立 ,农村富余劳动力总量不

数据来源:根据2001年、2008年《河南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计算。

断缩小,富余劳动力净流出量逐渐降低,最终劳动力城乡转移将达到动态平衡状态。此时,B值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总量减少的描述将失去意义。

表1数字显示,城市群中47个县域的变率偏差度都大于零,这表明分析时段内其二、三产业的增长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吸引转移影响均较小。虽然如此,从各县域B值的不同仍能看出其经济影响大小的差异。巩义市、偃师县、辉县市、新乡县、兰考县吸引转移影响相对较大,而栾川县、伊川县、修武县、武陟县、宜阳县则相对较小。

(二)贡献率

变率偏差度(B)反映了一定区域内二、三产业的增长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变动的影响大小,而贡献率(G)则能进一步反映其作用的强弱程度。

贡献率是某一区域二、三产业的增长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减少作用强弱的度量指标。其表述是:

贡献率(G)=1-Xi/XjYi/Yj

数据来源:根据2001年、2008年《河南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计算。

贡献率的值表达的内容是:(1)当G值大于零时,表明二、三产业的增长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减少有促进作用,G值越大其作用愈强;(2)当G值等于零时,说明二、三产业的增长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的减少无明显作用,此时,劳动力转移处于动态平衡状态;(3)当G值小于零时,表明二、三产业的增长不仅没有起到减少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的作用,反面增加了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数量。

表2中的数值及位序排列显示,中原城市群中47个县域的G值都很小,最大仅为0.172(巩义市),说明总体吸引转移强度都较弱。相比较而言,二、三产业的增长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的减少作用相对较强的是:巩义市、偃师县、辉县市、新乡县、兰考县;而通许县、舞阳县不仅没有总量减小农村富余劳动力,反而增加了农业从业人员的数量。

(三)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强弱再分析

中原城市群中47个县域二、三产业的增长对农村劳动力吸引转移的影响及强弱对比分析,建立在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的变动,完全是由各县域二、三产业的增长引起的归一假设前提之上,之所以有如此假设是因为:经济因素是第一动因,而制度、劳动力个体特质差异、科技进步等可以作为影响经济发展和收入的隐性因素间接影响劳动力的转移不做讨论。

劳动力转移距离衰竭规律揭示了某一区域二、三产业的增长所需劳动力首先来自域内,对本区的农村劳动力具有强吸引作用,同时该规律也表明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同样会受到其他区域的吸引。不过,若在劳动力吸引转移作用因素集中计入外区域的作用量,则中原城市群中县域经济的影响大小及强弱都将进一步降低,经济的增长对农村劳动力的吸引转移弱作用特征更为明显。

(四)二、三产业增长的弱作用原因

造成县域二、三产业增长弱作用现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许昌五县一区及巩义市等县域的调查显示,其主要原因有:

第一,随着市场经济建设不断深入,企业改制加快,中原城市群中的9个省辖(管)市,累积了一定数量的下岗工人及新增劳动力,这种劳动力市场现状造成了原移出的农村劳动力回流量的增加;同时,县域内二、三产业规模企业较少,各类企业自身的发展和创新能力弱、成长慢、劳动力就业缺口小限制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第二,在效益优先的前提下同类产业竞争的加剧,促使企业由劳动密集型逐步向知识技术密集型及资本密集型转变,企业吸纳文化技术素质相对偏低的农村劳动力的空间在不断缩小。第三,我国改革开放优先发展区域(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等)经济结构的升级形成的用工筛选作用及“双转移”政策的实施,不仅造成了先前移出劳动力的回流,同时减弱了农村劳动力外出 “打工”的欲望,减小了异地移入的量。

第四,统一完善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体系的缺失增加了“移出”的盲目性和反复性,形成了外出就业短期行为特点,减弱了经济发展的长效作用。

第五,县域二、三产业的发展用工所吸纳的大部分是农村新增劳动力及外出打工的回流人员,这也是造成二、三产业的迅速增长不能进一步吸纳减少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原因之一。

四、结论与建议

从中原城市群中各县域二、三产业的发展与域内第一产业从业人员转移就业现状之间的对比分析中,文章得出了二、三产业快速增长与农村富余劳动力低度转移就业并存的结论。虽然,数据显示各县域吸引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强弱有别,但总体吸纳转移作用都较弱。基于以上结论,建议:

第一,从整体系统的发展观看,中原城市群中因各县域所占有的影响其二、三产业发展的客观条件存在差异,故今后在解决弱作用问题的过程中,对不同县域应区别对待。吸引生产要素净流入的高势能区,重点是增加二、三产业的总体规模,对新增项目在充分考虑经济、生态环境效率的基础上强化政府在项目审批过程中针对就业影响的论证,努力提高项目投产后的社会效益,使高势能区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定居之地。在生产要素净流出的低势能区,其发展的重点是培养输送具有一定技能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第二,无论是高势能区,还是低势能区都需要建立适度压迫式的包括政策制度、技能培训、服务保障三位一体完善的劳动力就业体系;同时积极整合土地资源,加快实现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收入,综合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

第三,产业的整合与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对农村劳动力的选择吸引在不断增强,受教育程度及文化素养较高的劳动者越来越成为转移就业的首选目标;而劳动力接受教育的程度不仅受到家庭对教育的认知水平及家庭经济实力的影响,更要受到社会所提供“教育机会”的影响;想尽办法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增加教育机会,努力提高义务教育的层次增强文化素养,是未来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的根本保障。

基金项目: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072400450660)。

参考文献:

[1]张善余.人口地理学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76—408.

[2]胡伟略.人口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86—199.

[3]高立金.托达罗的人口流动模型与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J]农村技术经济,1997,(05):23—26.

[4]陈吉元,胡必亮.中国的三元经济结构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J].经济研究,1994,(04):14—22.

[5]蔡昉,都阳.户籍制度与劳动力市场保护[J].经济研究,2001,(12):18—26.

[6]胡爱军.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因与障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04):153—156.

[7]程明望,史清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个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与实证分析[J].经济评论,2009,(02):281—283.

[8]孙书安,曹殿立等.河南经济发展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关系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04):418—421.

[作者简介]刘学功(1965—),男,河南杞县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收稿日期]2010-09-11

责编:黄晓梅;校对:林月

推荐访问: 经济增长 县域 农村劳动力转移 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