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还要改编《西游记》?

2022-05-09 10:50:03 | 浏览次数:

1975年生的田晓鹏,至今还记得看86版《西游记》试映的情形。那是1983年,《西游记》还在拍摄过程中,就先在电视台播了一集,看观众反应。田晓鹏家里刚买黑白电视机,全院人都聚集在一起,翘首以盼看了《除妖乌鸡国》。“特别震撼,不过慢慢看得有点不痛快,我就问我妈,‘为啥这猴子飞上天后还带着边啊?’后来我才知道是特效没抠干净。但是当时看美国版的《超人》,就看他飞得特别舒服,也没有 ‘边’。”

看得不痛快的地方还有“人物变身时,感觉就是往地上扔了一个炮仗,一股烟就没了”,诸如此类的粗糙特效到处都是。后来田晓鹏自己做了动画片导演,意识到最适合做《西游记》视觉特效的其实是动画片。1997年,大学刚毕业的他得以参与到央视52集大型动画片《西游记》的创作中,并独立负责了其中四集的制作。

又是快20年过去,田晓鹏终于交出了筹备五年、制作三年的3D动画电影《西游记:大圣归来》,从画风到镜头感到人物设定都相当好莱坞。以致试映后有观众发出感叹,“这真的是国产动画片吗?”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为止《西游记》改编成电视剧的有20多部,包括大陆8部、香港5部、台湾5部、日本4部、美国1部;改编为电影的则至少8部。最近的《西游降魔篇》和《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又将改编推向高潮。

田晓鹏也表示,在找投资阶段就遭遇了很多人的不理解:为什么还要改编《西游记》?“其实这一题材跟《指环王》一样,还是有很多角度细节可以开发的,不是只有‘大闹天宫’或者‘西天取经’,比如像我们就是讲了取经之前的故事。”

救了我就得跟你去取经吗?

田晓鹏觉得《西游记》原著最精彩的就是第一回到第十回,他反复读了多遍,就想搞明白:为什么唐僧一个年纪轻轻刚入社会的少年,突然就大彻大悟没有七情六欲了?为什么孙悟空之前这么自我,压了五百年后,就因为唐僧救了他出来,给了他一个紧箍咒,就答应跟他去取经了?

“这些问题是原著没有交代清楚的,书里只写着唐僧经历过十世轮回后有坚定的信仰,要去取经、普度众生,那他一定是经历了很多。而孙悟空本来特别自私,大闹天宫也不是为拯救什么,只是为了一己私欲,那他是怎样被激发出人性一面的?这就是《大圣归来》这部电影所想解释的。”

电影里,唐僧被设置为十世轮回中的一世,每次转世后他就忘掉一切,在新的时空里重新开始。在这一世中,他是个七八岁唤做“江流儿”的孤儿,自小喜欢听孙悟空法力无边的故事,和收留他的老僧人法明相依为命。当时长安城里山妖横行,到处劫掠童男童女来炼制仙丹。一次偶然的机会江流儿救了一个小女孩,招致山妖追杀,误打误撞跑进了五行山,解除了孙悟空的封印,于是高冷大叔悟空和江流儿这个熊孩子之间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因为片中并未直接点出江流儿就是唐僧,观众可能会以为这是杜撰的人物,但其实所有设定都可以在原著中找到描述:“却说此子在木板上,顺水流去,一直流到金山寺脚下停住。那金山寺长老叫做法明和尚,修真悟道,已得无生妙诀。正当打坐参禅,忽闻得小儿啼哭之声,一时心动,急到江边观看,只见江边一片木板上,睡着一个婴儿,长老慌忙救起。见了怀中血书,方知来历,取个乳名,叫做江流,托人抚养,血书紧紧收藏。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觉江流年长一十八岁。长老就叫他削发修行,取法名为玄奘,摩顶受戒,坚心修道。”

电影拍摄期间,《西游降魔篇》上映了,当时剧组的人看完心里都咯噔一下,“觉得怎么想到一块儿了,都讲了哥儿几个是怎么凑齐上路的。”再早之前,《大话西游》对田晓鹏这代人影响也很大,“我一直觉得只有周星驰真正抓住了孙悟空的神,虽然没那么好看,但往那儿一站感觉全出来了。六小龄童演的美猴王太漂亮了,双眼皮大眼睛,行动起来抓耳挠腮充满猴性,但实际上原著对孙悟空的塑造更多是魔性和人性的较量,你会忘掉他猴子的身份。他更像一个大侠,比如令狐冲,或者西部片里的独行侠。”

田晓鹏打算把这一系列做下去,至少是五部。“前三部的大框架都有了,第一部叫认识,等于把人物都简单交代一下,让他们相互认识;第二部叫信仰,讲了各位如何形成自己信念和世界观的;第三部叫上路,就是铺垫到可以去取经了。”

所以归根结底,这其实是讲述了一个成长的故事。“像江流儿一样,从小你向往的是有一个英雄会拯救世界,长大后你发现世界上没有这样的人,英雄是不可靠的,还是要靠自己坚定的信念,只有这样才能普度众生。而悟空这个人是没有信仰的,他是彻底的自由主义,一开始是保护江流儿,后来发现有信仰的人很强大,所以最后他信仰的其实是江流儿这个人。”

央视52集动画片《西游记》剧照

没拿《功夫熊猫》作参照

出品人路伟则从电影看出了合家欢的意味:“唐僧就像个爷爷带大的小朋友,师傅法明一直像爷爷一样照顾他,但他却向往英雄式的父爱。孙悟空出现后开始像个父亲一样保护他,又刚好是他心目中的大英雄。八戒呢,就特别像个母亲,充满欢乐,不太操心。大妖王混沌相当于恶邻居,给这一家四口造成了威胁,所以这个社会观既符合原著,又容易被当下的小朋友所理解。”

不管是“成长的故事”还是“家庭式的冒险”,其实都是好莱坞经典商业片的核心价值观。路伟觉得《西游记》本身就商业元素十足,“功夫、公路片、魔幻色彩、各色妖怪”,现在又加上“合家欢和动画片”。影片在国内还没上映,已经在海外销售超过210万美元。

田晓鹏觉得因为3D动画本身就是国际化的,所以在造型和风格上无法改变,“但在实际创作当中,其实是想往本土上靠的,语言和思维方式都尽量偏东方。把江流儿和孙悟空设置成异姓父子,这种感情西方人是可以理解的。但设定唐僧这样一个孩子,从小就信仰普度众生,那他们肯定理解不了。当时《哪吒闹海》在海外放映时,外国人就不明白,哪吒最后为什么会自杀?为了拯救民众横剑自刎,一个孩子为什么要承担这么大的责任?”

有些观众指出电影有些类似《功夫熊猫》,田晓鹏说当初并没有拿这种电影来作参照,因为在他看来《功夫熊猫》相当于一堆ABC在演戏,虽然阐述了“功夫和师徒关系”等东方哲学,但思维模式、说话腔调和价值观都是美式的,无法让东方观众有代入感。

“倘若《西游记》让老外拍,一定会强化各种妖怪外形,增加特效和夸张表演,这跟我们不一样,东方人还是注重感情和内心戏的。你看86版《西游记》里的妖精几乎都是人的造型,无非是脸上贴了点东西身上裹了点毛,《七龙珠》里悟空看上去也是普通的热血少年。” 田晓鹏最喜欢的一部外国动画片是《太空堡垒》,“虽然是讲外星人和机器人的,但他们也有感情也会死,所以你只会觉得这是换了一个宇宙空间背景,但跟我们周围人性特别接近。”

你真的看懂《西游记》了吗?

《西游记》文化学会会长李安纲,已经研究了三十年的《西游记》,对这些年的影视改编已经有些疲惫,但他也承认四大名著里最好改编的正是《西游记》,“其他三部都多少有历史事实啊,《西游记》本来就是一场中国梦。但现在的改编都基本就是讲一个关于善恶或大爱的主题,《西游记》的文化内涵体现甚少。”

在李安纲看来,《西游记》是一部集中华儒释道、易经八卦、阴阳五行、经络炼丹、天人合一等文化大成为一体的著作。甚至他认为作者就是道教全真道龙门派创始人丘处机,而不是胡适、鲁迅他们认为的吴承恩。“全真教就是强调儒释道合一,《西游记》没有那么狭隘地只写一门宗教,他写的其实是人对宇宙和精神的理解演绎。”

《西游记》中的五个主要人物,则被李安纲认为是五行之载体:唐僧是肾脏为水,悟空是心脏为火,悟能是肝脏为木,悟净是脾脏为土,白龙是肺脏为金,如来则代表了心中的智慧。所以“取经”其实是通过具体人的五行运作,来讲人自身的修行,修行结果有点类似于《超体》里人的潜能被完全打开的最终状态,成为无处不在的全知全能。

西方人是很难理解这套哲学体系的,所以最简便翻译《西游记》的方法就是“Monkey King”,毕竟“美猴王”是最直观好懂的。

“中西方的神话体系完全不同,在中国看来天神是没有七情六欲的,中国的天界是最干净的,要是天神有一点凡心就只能下界变成人,甚至下地狱。而西方的神话体系主要源自古希腊和罗马神话,这些神都是有脾气和性格的,也会乱搞。”李安纲解释说,这就是为什么在美剧《猴王》里,会让刻板正经的唐僧跟观音娘娘勾搭在一起,“这是国内观众完全无法接受的。”

随着年龄增长,田晓鹏现在觉得《西游记》是一部很深的著作,“以前看四大名著时,排序是《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但是最近几年又把水浒和西游在心目中的地位往上提了。因为西游的核心就是这几个人,不像三国、红楼或者水浒属于群戏,它把这几个人写得很深。”

西游改编还在进行中

AMC电视网打造的美剧版《西游记》(暂用名“Badlands”),讲述在一个被封建伯爵统治的国度里,一位伟大的战士和一个小男孩携手踏上旅程,克服重重危机,寻找理想极乐世界的故事。本剧由《超人前传》的编剧及监制Al Gough和Miles Millar 创作,武术指导则是吴彦祖和冯德伦的武术团队,而且吴彦祖将出演男主角Sunny。该剧预计将于2015年年底或2016年播出,总共六集。

动画电影《Kong》讲述的也是《西游记》的故事,由执导过《花木兰》的导演Barry Cook 和《星球大战》概念设计师lain McCaig 联合执导,投资5000万美元,号称中美韩联手打造出亚洲最大的动画电影项目。

推荐访问: 西游记 改编
  • 上一篇: 千日人质
  • 下一篇:圣诞与荒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