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传奇》:呼唤真功夫

2022-05-09 09:55:02 | 浏览次数:

zoޛ)ji]n4iwοiyi_|mOiu作文:抗洪救灾。剧本总共只有30页稿纸,9000字。那个意思很明确:都限定死了,总不可能再出乱子。没想到我自己跑到灾区考察之后,把30页的稿纸改成了一个上下集的剧本,出来以后又给毙掉了。本来上头希望的是洪水一来,救援部队就来了。结果我没有再现部队,而是再现了一群村民逃到了一个偏远的小山坡,等了一个礼拜还没有人来救他们,他们是如何在这个被遗忘的孤岛上展开自救的。有点像诺亚方舟,有人出去找粮食,发现大水无边无际,又回来了。我并没有拍他们很急躁、人性恶的一面,而是拍了他们互相之间的关爱,其实立意很大气。名字就叫《太阳暖融融》,大家在下雨天等太阳,像散文诗一样美。从这部开始,我拍的电视剧每一部都得奖。

拯救武学

新民周刊:你为什么会想要做功夫这个题材?

都晓:当时河南省政府希望能出一部代表河南文化的戏。一开始领导们的意图不是想做功夫片,而是想做全面表现抗日的戏,大家都觉得不好把握,我后来就提出能不能我自己选。想来想去,选中了少林寺这个题材。基于我在国外跑得多,从非洲到美洲、欧洲,人家见到中国人,马上会冲口而出:哦,功夫!

外国人对中国什么都不了解,也不想了解。历史不感兴趣,现实生活更没有可以沟通的地方。除了奥运会让他们认识到原来中国那么大,他们唯一能接受的就是功夫,并且认为中国的功夫才是功夫,这一点给我震撼很大。中国功夫其实是让国际社会了解中国的近道。

而国内恰恰是把功夫剧当成边缘了,这是文化的不对接。想要什么,你不给他。不想要什么,你非给他。所以我们的电视剧往往在走出国门以后遇冷,即使硬送,人家也是扔到一边根本不看。

新民周刊:中国功夫在国外知名度那么高,要感谢李小龙?

都晓:李小龙确实对中国功夫的传播起到了最主要的作用。还有很多孩子在少林寺学了功夫之后,好多都跑到国外去当保镖、开武校,遍布世界各国,我走到哪里都能见到少林寺。一开始还只是局限在华人圈,后来慢慢被当地人接受。俄罗斯的少林武术班,连普京的女儿都去学。所以普京到中国来,就两天时间,还专门去了一趟少林寺。南非也有一个少林佛学院。我在肯尼亚拍戏,有个黑人小孩来找工作,会打中国功夫,中国话也说得很溜。

新民周刊:武术在中国发展的现状是怎样的,这些孩子们为什么纷纷选择出国谋发展?

都晓:在中国,武术只局限于体育项目,而且拼命取消实战性,让它变成一种表演赛,这么发展武术实际上是在毁灭武术。

孩子们学了武术之后,除了参加比赛,在国内无用武之处,只能做保安。早几年连保安也没有。而海外小孩从十几岁开始就热衷学功夫。文艺表演好签证,很多小孩为了求生存,就跑到国外去不回来了。

新民周刊:你拍《少林寺传奇》,是不是有振兴中国武学的意思?

都晓:对。从中国武学来说,希望能够拯救一下,让它作为中国文化的一种受到更多重视。

新民周刊:武侠片已经被拍泛滥了,观众都产生了审美疲劳。你当初拍的时候,大家看好吗?

都晓:不看好,大家都说:现在没人看武侠剧,我也压力很大。一是领导觉得不是主流文化,普遍认为:“什么少林功夫,不就是武打片嘛。”第二市场又出于下坡趋势。

但我始终觉得中国功夫是有魅力的,否则怎么会在国外传播得那么厉害?在中国会有这么多人练?光少林寺武校就有30多万学生。包括好莱坞电影,也在融入中国功夫。《黑客帝国》三部曲打得那么精彩,全是袁和平设计的武术动作。但因为国内不重视,我们的功夫,只能作为一种元素,成就人家的品牌。这就是我为什么后面总说,一定要把功夫剧和武打片分开,跟武侠剧分开,有一种使命感。

新民周刊:你觉得武侠剧的问题出在哪里?

都晓:功夫剧在香港发展有三条线,一条是成龙、洪金宝、元彪这条线,本身是京剧武生出来的。他们身手很好,但是没套路。所以成龙是真动作,但不是真功夫,虽然后来杂糅了一些套路,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但跟武术还是有距离的。

李小龙是有真功夫的,跟叶问学的咏春拳,发展出截拳道。刘家良、袁和平是以从前做拳师,或者家里开武馆的,也是打起来有套路。

但后来有一批人,花架子越来越多,就把功夫片拍滥了。现在国外一看中国的武侠剧,就认为中国功夫都是假的,慢慢把中国功夫剧当做动作片来看,这样就毁掉了中国武术的名声,变成了纯娱乐。

我们从小想练的是功夫,不是武侠。我觉得中国功夫剧已经到了要自立门户的时候,把它从武侠剧里抢救出来,要不然就把功夫给毁了。而且既然武术是比较好的手段,我们为什么不利用它,向国外宣传。我当时就非常肯定,这部剧出来以后,肯定在国际上会有影响。

不会武功,怎么指导真功夫?

新民周刊:你在三部《少林寺传奇》上一共投了一个亿,其中花钱最多的是哪一块?

都晓:四分之一都投在了打戏上。武侠可以拍10秒,做1分钟。我既然打着少林寺真功夫的牌子,要恢复武术作为功夫剧的核心基础,必须真势、真拳,各方面比他们下的功夫都要大,用的人也多。一般一部武侠剧,投2000万,打戏成本不超过100万,我至少要拿出600万。不这样做,效果就说不过去。

新民周刊:你的这个思路,作为武术指导的程小东是不是能接受?以往他拍的都是《英雄》、《十面埋伏》这种典型的武侠片,以飞来飞去见长。

都晓:当时定的基调是一定要用一线有名的武术指导。最初定的是袁和平,刘家良,都是打得比较实的。但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年纪比较大了,拍电影还行,拍电视剧做不动了,而且我的剧打的量都很大。当时程小东正好在北京拍《满城尽带黄金甲》。在亮马河边的茶餐厅,他问我:“导演,你要什么?”我说:“要少林寺,不要武侠。”他说:“少林寺也可以浪漫的。”我说那是两回事。少林寺的浪漫,肯定不是《英雄》的浪漫。他就讲:“我明白了,你就是要真的。但演员都不能打啊。”我说我给你的是十六个全国武术冠军。

其实程小东早就想拍少林寺了,拍真的少林功夫,只是一直没有机会。他问我还有什么要求,我直言以告:最担心的就是你是武侠剧的导演。我要的一定有武术套路,说得清为什么进攻,为什么失败。而且要给往死里打,拳拳到肉,让观众像看一场拳击,不能飘来飘去。

我的第二个问题:不能接活给弟子干。

他说我自己干可以,但是我是很贵的。我说行,但这三个月,你必须按照我们要求打。

新民周刊:程小东不会武功,怎么指导真功夫?

都晓:为什么我们俩合作这么愉快?在这之前有一件事情让我对他很放心。我们第二次见面的时候,我把整体构思都讲了。他当时让助手把我的演员集中到一起,把他们最拿手的功夫都拍下来,在家认认真真都看了一遍,琢磨每个演员的招式有什么特点。他也是第一次认识,这是虎拳,这是少林小洪拳,到现场之后成了半个专家。

他又找了两个练少林拳的助手,比如虎拳,就让两个人就照着打一套。他非常聪明,一看就知道了,这个可以去掉,那个可以扩展。

新民周刊:你们闹过矛盾吗?

都晓:矛盾很多。他和徒弟拍完黄秋生的戏之后,我拿出了3页稿纸18条意见。这个套路没交代清楚;这个是动作,而不是功夫……一条一条全分析完之后,程小东半天没说话。

第二天早上,出门的时候他在门口等着我,说:“导演,我理解你的意图了,你今天看吧。”这句话让我很感动,他像小孩一样单纯。并没有憋着气不理你了。打完收工,过去一看,我要的就是这个!只是打得还不够实。他说:“还怎么实,再打就把人打死了。导演你好残忍。”我跟他说:“以不打死人、不打残人为底线。我给你找的不是演员,都是学功夫的,他们会挨打,你怕什么!”

人们的精神需要出路

新民周刊:第一部出来之后反响如何?

都晓:第一部出来以后面临两个问题。一是武侠剧的市场不景气,大家拼命从高科技上去找亮点,没人往回走从中国武术上去找出路。觉得科技都发展到今天了,你还用这种打,都觉得担心。第二,我里面打的场面很多,很多人觉得打得太长了、太讲究了。打有什么好看的?看样片的时候,4家电视台有3家否了。

但当时我想,我从小喜欢的这种武术,绝对不是飞来飞去的。大家都会说,你有真功夫拿出来亮亮,绝对不会说,你表演一下看看。这种带有挑战性的东西,我就不信老百姓不喜欢。真看电脑特技,还不如去电影院看美国大片,我们的电脑科技那么臭。

后来我就扩大了30家来看片,当时有8家签了合同。

出后效果那么好,把大家都震惊了。福建台第一家播,收视率达到5年来最高。广东台最高达到56%的收视份额。北京台三频道播出的时候,也达到了两年来的收视最高峰。

这就说明了小众和大众的审美趣味差异。新事物出来有一个接受过程。电视剧市场当时处于一个迷茫,武侠片没人看了,怎么做?都在找出路,每个人的判断不一样。所以我们的片子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审片的时候打分不高,播出的时候打分高。包括第三部出来还是面临这个问题。播出是山东台收视率排名第一,应该是至少打90分的片子。但审片的时候只打了70分。

新民周刊:你觉得收视率为什么会那么高?契合了怎样的时代需要和民众心理?

都晓:这说明功夫文化有非常好的群众基础。只是我们没有重视它。放着这么好的不做,去做武侠片。而且它的文化铺垫也非常到位,大家看武术不是只看打。

虽然有些主流文化不承认,但功夫剧在当下对人精神上的鼓励,远远大于我们现存的任何文化形式。人们的精神需要出路。就像美国人都希望城市里出现一个蜘蛛侠,把国家机器无法作为的不公平消灭掉。

在功夫剧里,永远是弱者战胜强者、善良战胜丑恶、正义战胜邪恶。这种概念正是好莱坞成功的模式。而且功夫剧满足了在和平年代很多人的英雄主义思想。承其童年的梦想,加上比较轻松的形式,娱乐性也很强。

其实老百姓在任何时候,都希望有些更真实的东西,对那些糊糊弄弄的反感是发自内心的。就这个概念本身,足以让老百姓心理上得到一种亲近感。我这一次感触最深的就是,电视剧一定要有诚意在里面。你只要真诚去做了,而且能从中看出真智慧,而不是伪智慧,老百姓就会支持。

这也是一种对技术包装的文化的批判。大家并不是排斥技术包装,而是排斥被技术包装的良心。美国大片,可以而把一只狗拍得特有人情味,把一个机器人拍得让人想哭,但中国能把人拍得跟机器似的。

新民周刊:为什么一开始就盯着国外市场?

都晓:我们既要赚钱,还要有一些文化的目的。现在做动作剧、功夫剧,没人想做一种文化,都是当娱乐做。但我们一定要打出以我们为代表的影视剧里的真功夫的气质。表面娱乐、励志,内里一定要将功夫文化在国内打造成一种文化态势。但不往国际上走,功夫剧在国内就不会被认可。必须墙外开花了,内部才承认。我的立意就是要借娱乐的手段,把一种文化往外推。拍完之后,所有的电视节我都去,彻底考察它在国际社会上的价值何在,做了很多交流。现在因为我们的努力,大家越来越重视到功夫剧的重要性,否则给外国大使馆送礼不会送《少林寺传奇》。马上他们有一个领导要到古巴去访问,送的中国作品,一部是《长征》,另一部还是《少林寺传奇》。你不得不承认功夫文化正在从台下走向台上,从后台走向前台。

这面旗帜只有举起来了,才有更大的影响力。我们已经确立了以《红蜘蛛》为代表的一种类型剧。还可以立出以真功夫为代表的类型剧,这个根扎在中国文化的深处。我们前段时间还专门建立了中国功夫剧研究会,就是要把功夫剧和武侠剧彻底分开,它背后文化的东西,还远没有被发掘。

做什么事,都要真功夫!

新民周刊:你自己儿时的武学梦是怎样的?

都晓:功夫始终是每一个男孩子心目中的一个梦,吸引人的是里边的英雄主义、建功立业的豪气。我是洛阳人,一说功夫兴奋得不得了。看完电影《少林寺》,往那里跑了好几趟,结果没看到一个练功的,大失所望。后来当了体育记者,就把重心放在武术报道上。现在少林寺开武校的,很多都是当初我的朋友。当导演之后终于有了这么一个机会,在创作上畅快一把,尽量促成功夫文化更成形、更成熟。

新民周刊:听说你在练太极。你觉得《少林寺传奇》能像《大长今》带动学医热、韩餐热一样,带起学武热吗?

都晓:我是因为拍《少林寺传奇》,才调动起来了练武的热情。少林功夫没法练了,老胳膊老腿的,还是练太极比较适合。我原来当体育记者的时候,那么好的条件,陈氏太极掌门人陈小旺让我跟他学,我都没学。他两个弟子,当时经常一起玩,现在已经成了全国大师。我跟他们原本该是师兄弟的,现在变成师徒辈。

我估计这部剧能带起来很大的学武热情。第一部热播的时候,本来少林寺那边的武校,招生已经往下落了,结果那年很多小孩看完《少林寺传奇》,觉得还可以练功,激起了好多孩子的梦想。

其实每个人的梦想不一定都是练武。它传达的就是一种精神,做什么事,都要真功夫!

推荐访问: 少林寺 呼唤 功夫 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