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视线: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22-05-08 13:55:02 | 浏览次数:

“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意味着“十大考古”总数迄今已达180项。这些重大发现的背后,是一线考古工作者的辛勤和汗水,它们见证了发掘者耐得住寂寞、对事业负责的精神;也体现了专家层面不断更新的对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认识:除了继续侧重学术价值,更加鼓励发掘者用宏观的、综合性的、大时代的眼光去面对考古事业。

历年的十大考古新发现,往往是偶然性和必然性并存。从必然性的角度,也是发掘者运用多年研究积累的结果。因此,发掘者明确的思路、科学的理念和发掘方法。管理方法理应受到肯定:良渚古城的发现被认为是良渚遗址群多年工作的一个完满结果;东黑沟遗址是新疆东部游牧文化聚落遗址八年考古学实践的一个缩影;许昌灵井遗址的人类颅骨化石是古人类学界多年的期待;靖安李洲坳东周墓葬从发掘伊始就采取了“边发掘,边保护”的模式;郧县辽瓦店子遗址、新郑唐户遗址、荥阳关帝庙遗址、元枯墓与固岸墓地等项目则再次凸显南水北调工程穿越的是中华文明最具价值的腹心地区……

180个项目,是一树沉甸甸的果实,其中一些项目今后也可能会以重大课题的方式,参与推动学科发展。同时,通过宣传展示,也将推动考古成果向社会转化,惠及于民。因为,“考古学是人民的事业”。

河南许昌灵井旧石器遗址

专家点评:

许昌灵井遗址发现的材料是旧石器与占人类方面很新的发现,该遗址的研究潜力很大。发掘出土遗物来自明确的旧石器层位;出土石器和哺乳动物化石均很丰富;骨制品器形典型而且精致,有的尖部有使用痕迹,是非常明确的骨器。人类颅骨化石年代在距今10万年左右,也是自1993年南京汤山人颅骨化石发现之后最珍贵的化石材料。

遗址概况:

许昌灵井遗址位于河南省许昌市西15公里的灵井镇西侧。该遗址最早发现于1965年,中国利,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周国兴先生从挖塘的堆积中采集到一批细石器、打制石器和动物化石。2005年以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三次考古发掘,总面积260平方米。在旧石器文化层除了出土大量石制品、骨制品、哺乳动物化行,还发现人类头骨化石。石制品和动物化石约3万件,类型有石锤、石砧、石片、断块和石器等,原料主要为脉石英。哺乳动物化石18种。2007年1 2月,出土了人类头骨化石。

据遗址灭绝动物的比例和光释光测年的初步结果,古人类头骨化石出土层位距今约8万年~10万年,是世界古人类学研究的敏感时段,对于东亚古人类演化和中国现代人类起源的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而且灵井遗址地层总厚达10余水,其中旧石器、新石器等文化层都有分布。是国内不多见的较完整的底层剖面:旧石器遗址分布面积近万平方米,可对此进行持续性研究。

河南新郑唐户遗址

专家点评:

唐户遗址发掘出土了60余座新石器时代中期裴李岗文化的房址,而此前发现的裴李岗时期的房址总数,只有几座。数量如此集中的发现,还是首次。它是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的裴李岗文化聚落遗址。此外,聚落内还发现了排水系统等设施。其布局为研究当时的聚落形态和社会组织结构提供了新材料。

遗址概况

唐户遗址位于河南省新郑市观音寺镇唐户村南部和西部,溟水河与九龙河两河交汇的夹角台地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东、西、南三面环水,地势北高南低,台地高出河床7米~12米,堆积丰富,包含有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文化、二里头文化及商、周文化遗存,是一处跨时代的聚落群址。经最近几年的工作确认,唐户遗地面积140余万平方米,其中裴李岗文化遗存面积达30万平方米,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的裴李岗文化时期聚落遗址,属于嵩山地区裴李岗文化一级聚落遗址。

2006年~2007年,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遗址进行全面调查和考古发掘,发现裴李岗文化时期大型居住基址5000平方米。发掘出上了一批重要文化遗物,发现可以确认的裴李岗文化时期的房址63座,灰坑(窖穴)204座,沟4条(排水系统1条),壕沟1条。这些新发现的房址,不仅数量多,而且形制多样,单间式房址60座,双间式3座。房址分布较有规律,从其布局来看,可分为5个相对集中的居住区。部分房址具有向心式和环壕布局的特征,这种布局方式为仰韶时代半坡、姜寨等遗址的内向凝聚式环壕布局找到了源头。

唐户遗址裴李岗文化遗存的独特性,是中原其它地区所不具备的。这批裴李岗文化时期房址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嵩山地区裴李岗文化的内涵。因此,唐户遗址的发掘是新石器时代早期聚落考古的重大发现,对研究裴李岗文化叫期的聚落形态,房屋建筑方式,特别是裴李岗文化时期的家庭组织结构,农业文明的起源等具有重大学术价值。

浙江余杭良渚文化古城遗址

专家点评:

良渚古城的发现是良渚遗址群多年工作的一个继续,也是相当圆满的一个结果。它令良渚遗址群已发现的130多处遗址形成了有机的联系,为理解这些遗址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野和角度。

良渚古城是目前中国所发现的同时代城址中最大的一座。它规模宏大的营建工程及其所反映的管理和社会组织动员能力,是相当惊人的。除了具有政治意义上的功能,它还可能具有军事和防洪功能。这种营建方式也是国内首次发现。良渚古城的发现改变了原本以为良渚文化只是一抹文明曙光的认识,标志着良渚文化其实已经进入了成熟的史前文明发展阶段。

遗址概况

良渚古城位于杭州市西北,距城区约20公里,处于三面环山的河谷地带,东苕溪自西南向东北流过。在两山之间约4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里,分布着130多处良渚文化遗址。其中有反山、瑶山、汇观山等良渚文化贵族墓地和祭坛,有而积约30多万平方米的大型夯土台基——莫角山遗址。

2006年6月至2008年1月,经过约一年半的考古钻探调查和发掘,其中发掘面积约2700平方米,初步搞清了,良渚占城城墙的分布范围、堆积状况以及年代下限。

良渚古城的范围,以莫角山为中心,东西约1500米~1700米,南北约1800米~1900水,总面积约290多万平方米。布局略呈圆角长方形,正南北方向。城墙底部普遍铺垫石块作为基础,在石头基础以上用较纯净的黄色粘土堆筑而成,城墙基础部分宽约40米~60米,局部可达100多米,现存较好地段高约4米。发掘与钻探显示,四面城墙在结构上、堆筑方法以及用材上,都显示出统一性和整体性。城墙内外均有壕沟,壕沟边缘有叠压着城墙堆土的良渚文化晚期堆积。西墙白原畈段还发现了一个良渚文化晚期的灰坑打破城墙。反

映了这座古城使用或废弃的下限不会晚于良渚文化晚期,其始筑年代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考古工作。

良渚占城是良渚遗址群乃至长江下游第一次发现这一时期的城址,也是同时代面积最人的古城。其用石头铺垫地基和用黄土堆筑城墙的方法,是一种新的古城类型。它的发现为认识良渚文化的礼会发展阶段和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和新的视野。这一发现也推动了良渚遗址的俅护工作。

湖北郧县辽瓦店子遗址

专家点评:

辽瓦店子遗址的重要遗存主要体现在夏、商、西周三个时期。考古发现的夏代和商代遗存最均比较大,而此前只在陕西境内发现过少量同类遗存。尤其夏时期文化遗存保存完好,遗迹、遗物十分丰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江流域发现的规模较大、出土遗物较多的一处夏时期的聚落遗址。西周时期的遗存则将楚文化的历史上溯到西周早期。

遗址概况

辽瓦店子遗址位于湖北省郧县柳陂镇辽瓦村四组,是南水北调工程湖北库区第二批控制性文物保护项目,遗址现存总面积12万平方米。

2005年~2007年,该遗址共发掘了6600平方米,出土了大批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唐宋时期的遗迹、遗物,尤以新石器时代到两刷时期遗存最为丰富。其中夏时期文化遗存保存完好,包括房屋基址19座,墓葬33座(瓮棺14座),灰坑267座。各类遗迹分布有序,聚落形态较为清晰。从时代主体相当的周边地区,特别是文化面貌相近的遗存对照,确认以辽瓦店子夏时期聚落为主体的文化遗存已进入夏代纪年,是属于位于汉水上游鄂西北地区的一个地方类型。

发掘表明:一、该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到两周时期的遗存,填补了这一区域文化发展的空白,建立起汉江上游区域文化发展序列的标尺。二、该遗址的夏时期遗迹,保存了较好的聚落形态,具备进一步做好聚落考古研究的条件。同时,夏时期典型单位中出土的典型器物组合齐全、特征鲜明,可视为夏时期新发现的一支区域文化类型。三、该遗址首次在鄂西北地区发现典型的从二里岗下层到殷墟一期的商文化遗存。这一发现填补了商文化在这一区域内的空白。网、该遗址地处楚文化起源的核心地带,东周时期为典型的楚文化遗存,遗址中清晰的两周时期文化的演变关系,将楚文化遗存的整体研究上追到西周早期,为探讨早期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提供重要的线索。

河南荥阳关帝庙遗址

专家点评:

以前人们对商代的了解限于殷墟级别的贵族遗存,不清楚普通聚落的状态。关帝庙遗址规模近2万平方米,发现了平民的居址、墓葬区、制陶手工业作坊、祭祀区,表明其聚落功能齐全,并经一定的规划。它反映了商代晚期最基层的聚落单位特点。

遗址概况

关帝庙遗址位于河南省荥阳市豫龙镇关帝庙村西南部。2000年6月~2008年2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连续的大规模发掘,发掘面积18500余平方米,发现仰韶文化晚期、商代晚期、西周、东周、汉代、唐代、宋代、清代等时期的文化遗存,尤以商代晚期文化遗存最丰富。

商代晚期聚落内部存在着功能分区。发掘的大部分商代晚期文化遗存分布在一条环状同沟之内。肼住址集中在同沟内西北部;制陶作坊和居址没有明显的分界,但少见房址和陶窑打破的现象。陶窑周围有类似水窖的遗存,并有和制陶有关的其他操作坑。不同质地的陶器分窑而烧。陶窑在商代晚期考古发掘中少见,从聚落内的房址与陶窑分布特点看,该遗址时以制陶作坊性质为主的聚落;但聚落内也有大量的农业生产工具,表明聚落居民同时进行农业生产。围沟内南部是当时地势最高的区域,有较大型的祭祀场,祭祀场内有燎祭的遗存和祭祀的瘫埋。墓葬区分两部分,一部分相对集中于房址南部、祭祀区的西部和祭祀区域内,另一部分集中于遗址东北部、围沟东北部外侧,墓葬排列较整齐,少见打破现象。发掘的围沟宽度、深度都不大,不具备防御功能,很可能是一条用来区分某种活动区域的界沟。

关帝庙遗址是黄河以南地区首次大面积揭露的商代晚期聚落,发掘所见居址区、墓葬区、祭祀区、制陶手工业作坊址布局清晰,表明r聚落内部区域之间功能的差异。保存完整的商代晚期聚落的发现及丰富的商代晚期文化遗存的大规模揭露,在商代考古发掘中尚属首次。作为考古操作和研究的方法,聚落考古日益受到重视。但目前进行的聚落考古和聚落形态研究多集中在史前社会,历史时期的聚落考古也集中在大遗址比如大都市等,大规模揭露的小型聚落很少,尤其是商代晚期,除商王畿地区外,缺少低等级小型聚落址的发现与大规模揭露。这个保存完整、功能齐备的商代晚期聚落的发现与揭露,提供了进行小型聚落考古个案研究的典型。这对于研究商代晚期聚落的功能分区、聚落社会结构、聚落社会的时空变异、聚落同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商代的社会形态等,有重要意义。

江西靖安李洲坳东周墓葬

专家点评:

李洲坳东周墓葬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埋葬棺木最多的“一坑多棺”墓,其奇特的葬制和葬俗,均为国内首见。保存较好的人类遗骸,在南方的酸性土壤环境下尤为难得,为先秦时期南方地区体质人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标尺。

该墓葬对研究越系文化及其与周围青铜文化的关系,也有重要价值。

遗址概况

李洲坳东周墓葬位于江西省靖安县水口乡李家村茅屋组李洲坳山东坡。

该墓葬是一处有封土的大型土坑竖穴墓葬。原封土高约1 2米,封土底部为圆形,直径30米~35米,占地而积1100平方米。在封土的正中下方位置,挖有长方形竖穴土坑作为墓穴。墓穴南北长14.5米,东西宽11.3米~11.7米,墓口至底部深约4米。墓穴四壁陡直,表面抹有一层青膏泥作为保护。墓葬东壁南端挖建一东西向斜坡墓道,与东壁基本垂直,墓道宽度3.2米,坡度25度。

墓穴底部东南高,北部低,不甚平整。填埋时,先在墓底垫厚约40厘米~60厘米的青肯泥,使底部平整。在青青泥土放置棺木47具。在棺木底部,普遍垫有一层竹席;竹席上还保存有十分清晰的捆绑棺木的竹绳。棺木用多层竹席包裹,下葬之后,再次用青膏青泥覆盖墓葬及棺木:之后用厚约10厘米的黄土覆盖棺木及墓底,夯打并火烤,形成致密的包裹层。黄土包裹层比较明显的分有三个区域。埋葬后墓底形成三个小冢。

墓穴内填土为逐层夯筑,共四大层,每层填上颜色均有所不同,各层之间有大块石块间隔。

墓底埋葬棺木47具。棺木均上下半圆形结构,用原整木对半剖开,然后用斧、锛类工具挖成,排列密集,大小基本一致,大多数保存完好。

47具棺木中,多数东西向,

少数南北向;头东脚西。下葬时使用纺织品匹料或竹席包裹尸身,有的可能未穿衣物。随葬品放置在死者脚边或脚边的竹筒之中,最多随葬19件,最少3件。随葬品组合有小型青铜手工加工工具、木质纺织工具、竹质纺织工具和陶纺轮、漆勺等。少数随葬原始青瓷器、青铜鼎、彩绘漆剑。

47具棺木中,有22具发现有人类遗骸。人类遗骸能够检测的个体均为女性,年龄在15岁~2 5岁之问。死者少数为侧身屈肢,多数仰身直肢。

墓中出土文物共650余件。其中竹木器144件,漆器12件,玉器13件,青铜器30件,原始青瓷器7件,金器1件,金属器5件,以及纺织品300余件。此外还出土了大量的人体骨骼标本。

从考古学层而分析,李洲坳慕葬出土文物。i江西贵溪崖墓出土的同类器物基本一致;与湖南地区越人慕葬的随葬品组合也相似,反映了南方越人集团所具有的特殊文化现象;同时,从墓葬结构,漆器文物的某些特点分析,有具有某些早期楚文化的因素。因此,李洲坳东周墓葬所代表的是一支具有深厚越文化因素,又受到某些楚文化风格影响的新型青铜文化。它也反映厂在春秋时期,在赣两北地区可能还存在过一支拥有高度肯铜文明成果的大型政治集团。

依据墓内出土的年代特征鲜明的原始青瓷器、越式青铜鼎,以及与江两及胤边地区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同类器物相互比较,初步推断,李洲坳墓葬的年代当在春秋中晚期,年代距今约2500年左右。

新疆巴里坤东黑沟遗址

专家点评:

古代游牧文化聚落考古研究在我国刚刚起步,东黑沟遗址的考古工作是在该领域的有益尝试。在东黑沟遗址的考古工作中,研究者用考古学的思路,确认了居址、墓葬、岩画等属于古代游牧文化聚落的基本要素。并试图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对岩画进行分析、研究。在古代游牧文化考古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上取得了突破和进展。

遗址概况

东黑沟(又名石人子沟)遗址位于巴里坤县石人子乡石人子村南的东天山北麓。2006年和2007年发掘了石筑高台1座,石围居住基址4座,墓葬12座。

该遗址的考古研究是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由西北大学、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进行的西北草原地区古代游牧文化考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从2000年开始,在新疆东部和甘肃西北部进行了大范围的考古调查,已经发现了古代游牧文化的聚落遗址200余处,其中大型聚落遗址5处,东黑沟遗址是其中的1处。

经过对东黑沟遗址石筑石围高台的发掘,目前基本确认该类遗迹是古代游牧民族高等级祭祀活动再要遗存,高台周围的居址也并非一般的居住场所,可能世是祭祀等集体活动的遗存。

东黑沟遗址分布有大量的墓葬,地表形势和时代不尽相同。墓葬沿东天山北坡上至下分布,其中上部的时代较早,下部的时代偏晚。上部区域墓葬的地表形式多为圆形石封堆,封堆直径在10米以下的小型,墓葬数量最多,直径在10米~20米的中型墓次之,还有少量直径达数十米的大型墓。已发掘的墓葬墓扩为长方形或椭吲形。竖穴,头向西偏北。小型墓为石葬具,中型墓为木葬县,葬具上多盖有纵向棚木。多见殉马等,有的填埋在墓圹内,有的在墓旁挖有墓祭坑,或用石块推成墓祭堆。墓葬的形制特征与随葬品的组合与东天山地区公元前1000年以来的当地传统文化明显不同,应代表了一种外来文化。已经发掘的墓葬,也揭示了这种以墓主为代表的外来文化和以人性为代表的土著文化同时共存的现象。发掘者认为它们反映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关系。

目前东天山地区共发现两类早期游牧文化遗存。两类遗存的岩画和墓葬特征区别明显,均在新疆东部和甘肃西北部有广泛分布。一类遗存是东天山地区公元前1000年以来当地的传统文化,另一类遗存是约公元前2世纪出现的不同于当地原有文化的外来文化。东黑沟遗址的发现为我们认识这两类遗存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新资料。

东天山就是汉代的祁连山,曾是古代月氏活动的中心区域。西汉初年,匈奴打败月氏,并占领了这一区域。据汉代文献和碑刻记载,两汉时期汉军多次在东天山地区与匈奴作战,作战对象有西汉匈奴右部酋涂王、有贤王、有谷蠡王和东汉北匈奴单于、呼延王,作战时间都是夏季,说明他们的夏季王庭很可能就在东天山以北的巴里坤一带。

因此,在东天山地区已发现的5处早期游牧文化的人型聚落遗址,很可能与文献记载的古代月氏、匈奴的王庭有关。

河南洛阳偃师东汉帝陵与洛阳邙山墓群

专家点评:

以往对东汉帝陵的认识仅仅依靠一些零星的工作。洛阳邙山墓群的调查,初步分清并确定了洛南东汉帝陵的南北两个兆域及其范围,新发现帝陵级别墓葬一座,发现陪葬墓园一座,并发掘了陵园的园省部分,在东汉帝陵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遗址概况

东汉王朝共建造了12座帝陵,其中11座分布在洛阳附近。文献记载汉魏洛阳故城的西北邙山冢地区有5陵,故城的东南洛南地区有6陵。洛南的6陵分别为明帝显节陵、章帝敬陵、和帝慎陵、殇帝康陵、质帝静陵和桓帝宣陵。除了帝陵之外,陵区内还埋葬着众多的后妃和王公贵族的陪葬墓。

2006年~2008年,以郑州一西安客运专线的考古为契机,结合“邙山”陵墓群考古调查与勘测项目,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通过调查勘测初步确定,洛南东汉陵区涵盖了偃师市李村镇、庞村镇、寇店镇、高龙镇、大口镇、顾县镇及其附近地区,包括陵区核心区域(帝陵)和外围区域(陪葬墓群)。整个陵区占地面积大约200平方公里,现存和已经被夷平的古代墓冢大约有150余座。工作过程中,还发掘东汉一魏晋时期的封土墓2座,战国至唐代的其他类型墓葬32座;发掘遗址面积4500余平方米,钻探面积36万平方米。首次发现东汉帝陵陵园遗址和大型陪葬墓园遗址。

帝陵陵园遗址,位于庞村镇白草坡村东北。发现人型夷平墓1座,原始封土的平而为圆形,直径125米。符合文献的记载,是一处帝陵级别的墓冢。墓冢的东北方有一处外围构筑夯土垣墙的建筑遗址群,面积12.5万平方米。墓冢与建筑遗址群的位置关系,以及建筑结构形式都与邙山地区已知的东汉市陵相同或相似,说明和帝陵陵园关系密切。

陪葬墓园遗址,位于高龙镇阁楼村西,西南距白草坡东汉帝陵陵园遗址2.5公里。面积15.4万平方米。遗址外围开挖闭合型环沟,内部构筑了7座封土墓,封土的原始直径28米~65米。东南部还发现了大范围的建筑堆积。墓园遗址中的墓壤冢规模不大,布置在一个相对较小范围内,与帝陵的葬制不符,

是东汉时期流行的家族墓地。由于处于洛南陵区陪葬墓群的范围内,其陪葬的性质明显。

目前,邙山地区已经完成了为期4年的古墓冢的文物普查工作,与洛南陵区的考古新发现结合在起,东汉帝陵的拱本情况逐渐明晰,为探索东汉帝陵的地望、研究东汉时期的陵寝制度创造条件。

新疆库车友谊路晋十六国时期砖室墓

专家点评:

首次在塔里木沙漠北缘发现和内地关系密切的晋十六国墓葬。类似墓葬过去只在吐鲁番一带发现过,但库车这批墓形制更为复杂。它们位于距河西走廊如此远的地区,文化面貌却如此相近。因此,这批墓葬的发现对阐明汉晋时期中原王朝和西域绿洲城邦国家间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及丝绸之路历史,具有重大价值。

遗址概况

墓葬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友谊路地下街施工区南端,西距龟兹占域东墙约500米;较为集巾分布在戈壁沙砾层中。

由于墓葬地处城区繁华街区,地下街开挖基础两侧为人行道的部分,其地下为供电、供水、电信、煤气管线,暂无法扩方,全部清理出来。发现的砖室墓,规格高,分布密集,表明是一处规模较大的墓地,墓群可能有茔区的区划。已发掘的墓葬分为竖穴墓和砖室墓两类。穹隆顶砖窜墓部分墓门上部有照墒,壁面上有砖雕的成排椽头、斗升、承兽、天禄(鹿)、四神、菱格、穿擘纹等建筑雕饰。部分墓室墓砖上残存红、黄色彩绘;墓葬为多人多次葬,有砖砌的棺床;残存一些髹漆贴金木棺的漆皮和贴金残片痕迹。墓葬出土各类遗物300余件(套),主要有陶罐、灯盏、铁镜、铁镞、骨博具、铜带钩、金箔饰物、五铢钱、剪轮五铢、龟兹小钱、五铢钱、半两等;还出土有马、羊的骨骼。

库车友谊路墓葬形制与我国内地,尤其与酒泉、嘉峪关的魏晋壁画墓、敦煌佛爷庙湾墓地及祁家湾墓地、大通上孙家寨墓地等砖室墓葬十分相似;墓葬的年代可推定为晋十六国时期,即3世纪末至4世纪末,或稍晚一些。

魏晋南北朝时期,两域历史文化异彩纷呈。库车晋十六国时期墓葬的发现,为研究和探索古代龟兹——西域最大的城邦绿洲历史文化实态,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西域开始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之后,历代中原王朝对西域均实行过有效管辖和统治,对西域历史文化进程产生过重大影响,业经考古调查和发掘资料所证实(如阿斯塔那墓地、楼兰LE壁画墓等)。这批典型的汉式墓葬在库车发现,反映出晋十六国时期中原汉地文化对西域饱兹地区的直接影响:墓葬葬者可能是深受传统汉晋文化影响的龟兹国贵族,抑或就是居住在龟兹地区的汉地吏民、屯戌军吏或河西豪族移民。西域龟兹,地处华夏边缘,典型汉式墓葬的发现,使得我们必须重新研究汉晋十六国时期龟兹的汉文化的传播和影响、汉人与汉人族群乃至聚落等。

此外,大量的体质人类学标本,将对于分析当时居民种族特征、族群构成、墓葬葬者身份和相互关系等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河北磁县东魏元枯墓与河南安阳固岸东魏北齐墓地

专家点评:

两处墓地都位于邺城郊外,隔漳河相望,时代明确。磁县元枯壤是磁县北朝墓群中仅见的未被盗掘的皇族墓葬,基本体现的是洛阳北魏晚期的风格;安阳固岸墓地则是一处以东魏、北齐时期为主的平民墓葬群,墓地的家族性质明显,这样集中出土的北朝平民墓地前所未见。两处墓地对于北魏一北齐时期的考古资料,有着补缺意义。

元祜墓等遗址概况

磁县北朝墓群位于东魏北齐都城邺城之西北。1986年经调查确认北朝墓群总计125座。

2007年度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和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清理发掘了编号M003(即东魏元祜墓)、M001等墓葬。此前在附近发掘了M63、M72号等北朝墓葬。其中M003、MOO1是在磁县北朝墓群勘探南水北调渠线用地过程中新发现的。

MOO3在地表上尚残存少量封土,高约1.8米。由斜坡墓道、过洞、天井和甬道、墓室构成,全长约25.5米。墓葬坐北朝南。斜坡墓道长11.5米,坡度29度。墓道之北为过洞,长3.6米,高1.95米~2.1米。过洞北有一长方形竖穴天井,南北长2.95米~3.5米,东西宽0.65米~1米,深8.6米~9.2米。天井北端设立封门墙,由三重砖构成。封门墙北侧为甬道和墓室。甬道全长2.7米,宽0.83水,高1.75米。土洞墓室近方形,顶部塌落,推测原为直壁、穹窿顶结构;东西4.5米~4.7米,南北4.3米~5米,面积约22平方米;墓室地面距北朝地面深达9.2米。

元祜墓等出土的墓志或墓志盖,明确了磁县北朝墓群中东魏皇宗陵的地域所在。元祜墓是磁县北朝墓群中仅见的未被盗掘的墓葬,出土的近200件随葬品,组合清晰,保存状态良好,是研究当时利会制度、生产技术难能可贵的资料。该墓年代明确,其出土遗物成为北朝墓葬研究的标尺。

元仙墓墓室壁画格局新颖,是迄今难得一见的东魏王朝画迹。陶俑的雕塑风格写实,技艺精湛。这些绘画、雕塑作品,反映了东魏时期丧葬习俗和艺术特色。

通过对元祜墓等东魏墓葬的考古发掘,翔实地了解到北朝墓葬营造工艺,对研究当时建筑技术的发展演变具有积极意义。其中元祜墓为长斜坡墓道带天井、过涮的洞室结构,是磁县北朝墓群的孤例,这在中原地区北朝墓葬中亦属罕见形制,值得关注。

固岸墓地概况

固岸墓地位于河南安阳县安丰乡固岸村和施家河村东部的高台地上,漳河南岸。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从2005年9月至2007年底,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墓地共发掘25000余平方米。已经清理出和正在清理的战国~清代墓葬330余座,其中北朝时期144座(东魏50座、北齐92座、北周2座)。其他正在发掘、时代尚待判定的墓葬100余庶。已出土文物2200余件。包括一批北齐和东魏时期的墓志砖。

墓地中出土器物组合完整,且多为平民葬。这是首次在故邺城周围发现东魏、北齐平民墓地。墓地的家族性质明显。其墓葬分布排列有序,比较集中,相同级别的墓葬随葬品组合基本一样。

东魏、北齐时期的墓葬过去多出土于河北、山西、山东境内,在河南北部的安阳、濮阳零星出土。其中一些墓葬为皇室或贵族墓葬,总计数量不过六十多座。像这样的平民墓地尚属首次发现,特别是大量集中出土更是前所未见。固岸慕地东距故邺城仅7公里。与河北磁县元祜墓和天子冢很近。应该是故邺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漳河北岸为东魏和北齐皇室和贵族墓葬区,邺城周边平民墓葬区始终未发现,这在故邺城的都城研究上始终是一大缺憾。此墓地的发现基本上解决了这一课题,为全面揭示故邺城的布局提供了珍贵资料。

此墓地所发现的平民墓,对其加以详细研究,更能准确的揭示东魏、北齐时期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文化特征。为研究东魏、北齐中、下层人民的葬俗、葬制和社会经济状况提供了宝贵资料。结合以前所发现的同一时期的皇室和贵族蕻葬,更加准确全面揭示东魏、北齐叫期的文化特征。

推荐访问: 全景 十大 考古 新发现 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