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传统民居技术更新的可持续性研究

2022-05-08 10:35:04 | 浏览次数:

[摘 要]以往的民居改建、更新理论和原则或是从美学的角度出发,或是从功能的角度探讨问题,本文旨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在保留和继承部分民居传统技术的同时,融入现代技术的思想和方法,从技术角度实现对西双版纳城子寨傣族传统民居的积极保护与有序更新,走出技术适宜更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传统民居技术;可持续发展;西双版纳

[中图分类号]TU241.5;TU-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2-0075-03

传统民居是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也是最人性的建筑,这是一种契合自然的手段来营造居所。它不受任何“法式”的约束,其营造的原则是采用最简单、最直接、也是最谨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因此,本文尝试从建筑技术的地域性,可持续性等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其技术所隐现的传统技术精神,寻找现代乡土民居技术更新的可持续发展途径。

1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民居与新建民居的矛盾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干栏式民居“竹楼”,历史悠久,一直是傣族乐于居住的房屋形式。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民居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农村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建新房的越来越多。逐渐出现砖木结构、砖混结构,甚至混凝土梁柱结构,其民居的形式特征也随之逐渐改变。近几年在新建民居中又出现了一些“汉式”的平屋顶房屋。它完全丧失了傣族民居的传统特色,对傣族村寨传统风貌影响极大,与原来的村寨整体环境格格不入,对保护民族文化和旅游资源极为不利。

2 傣族传统民居技术更新的特点与思考

传统建筑技术产生于实际的需求,技术与其所要解决的问题之间有着明确的因果关系。

2.1 可呼吸的围护结构

由于西双版纳地区的气候特征是湿热多雨,为便于通风导气,传统傣族民居常将建筑外墙做成竹编墙或木板墙,并且底层部分不作围护或少作围护,形成通风透气的架空层。屋面的做法几乎都是轻薄透气的小缅瓦,山墙留出洞口,整个建筑的外围护几乎没有不透风的。其本质目的是通过增加围护结构的孔隙率实现的,以增强通风,降低湿气。但这样的做法也会使得外围护的保温隔热性能降低,隔声效果差等弊端。材料处理方式在社会的发展中有其时效性的限制,传统的、粗放的利用模式必然会根据经济发展的情况而有所改变,符合工业化要求的现代建材的大规模普及是未来发展的必然。因此,除了尽力发展传统地方建材新的运用模式,也要考虑现代材料的引入。

2.2 湿热环境与立体通风

大屋顶、低垂檐解决太阳直射和墙体隔热效果差的问题,造成一个浓重的阴影区,给人们带来凉爽的快意;同时低垂檐在结构和构造上也简便、有效。传统民居一般不开窗或少开窗、开小窗,可以加强通风。这些措施所造成的一个室内无阳光区与室外有阳光区之间,必然出现温度差,这种温度差,强化了通风条件。除此以外,傣族传统民居还非常善于利用底层架空通风以驱散地面热气,防止潮气滞结;利用开敞楼梯、楼板缝隙等竖向空间处理方式,既有利适应环境又可以通过建筑自身的热压差促使空气流动,形成垂直通风。实践证明,传统的空间营造方式,构筑多层次的立体通风系统仍是比较适宜的建筑技术。不仅可以延续本地区传统建筑层次丰富、内外交融的空间特色,还可以降低大量建筑能耗,具有可持续发展意义。

2.3 过渡空间模式

“过渡空间”是指一种既非室内、又非室外、内外交替、明暗交接的过渡性半开敞空间。西双版纳傣族民居受自然条件及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一个既有充足阳光又能遮阳避雨的地方做手工劳动和户外活动,这样就产生了通廊和展台这样的“过渡空间”(图1、2)。它们是日常进餐、纺织缝纫、编制竹器等家务活动处,还可以堆放杂物、储存粮食,不仅是建筑与街道、居室与院子之间的过渡,而且本身就是生活空间的一部分,同时也增强了建筑的表现力。

传统居住方式中的这些过渡空间不仅具有实用功能意义,仅仅提供可居住的物质空间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传统民居中过渡空间模式,在现代民居更新设计中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可以形成过渡缓冲空间,改善居住环境。

2.4 傣族传统可再生材料的改进与利用

傣族传统民居在设计、营造和建材利用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技术观主要表现为:充分利用日照采光和自然通风等可再生能源,减少不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的使用,使建筑和环境和谐;建筑防火、防腐、防潮、防虫等工艺技术,保证木结构的耐久性,充分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使用本地低能耗的自然材料,加强对旧建筑材料的重复利用,提高材料利用的灵活性。

2.4.1 竹结构技术的改进

竹子是可再生资源,传统傣家竹楼具有悠久的历史。从保护传统傣家竹楼角度考虑,研究并用竹材建造新型傣族民居是解决木材短缺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西双版纳的竹材资源非常丰富,竹成材后可以连续砍伐,现有的防护技术可以使竹材使用寿命达30年左右[1]。因此,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努力,不仅可以保持傣族地方民居特色,而且有利村寨生态环境的保护。具体技术策略[2]:①应对传统傣家竹楼的建造技术进行分析、总结,在竹材选择、加工、构造做法等方面吸收其合理成分并加以改进,这是挖掘傣家竹楼地方特色的重要工作。②全面收集整理国内外竹建筑的相关资料,重点集中在防护技术、节点构造、结构分析、现场试验,技术标准研究、工程实例等方面,尽可能吸收现有的技术成果,提高研究工作的起点。③楼、屋面结构用材以原竹为主要对象展开,维护结构兼顾复合竹材的综合利用。④作为结构用材,原竹自身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为提高傣家新竹楼的可靠性,除改进节点构造技术外,不排斥主体结构局部使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或钢结构构件。⑤成立专门的施工队伍,以保证技术积累的连续性。

2.4.2 旧木料的利用

现存的傣族民居大多是20世纪50年代后建造的木结构住宅。在用新材料、新结构建造新民居时,必然会产生大量的旧木料,这些旧的木料是完全可以再利用的,它们可以用来制作屋架、披檐和山花等。一方面可以降低造价,节约成本;另一方面木材的热稳定性好,透气好,有利于室内环境的改善。还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3 城子寨民居可持续性更新的实践

传统民居的更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本文对原汁原味的保护、利用性保护及异地重建式保护三种类型提出了具体的保护及新建方案。西双版纳傣族传统干栏式民居的主体结构是穿斗式木构架体系,主要构件采用榫卯联结,这种结构体系是傣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而来的。同时也是根据当时当地的建造技术和竹、木资源所作出的合理选择。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原有竹材、木材资源极度匮乏以及现代建筑技术的影响,这一结构体系已经不再适应今天的建房需要。因此,采用新技术代替传统技术成为必然,新民居结构体系的合理选择对于傣族传统民居的更新具有决定性意义。

3.1 城子寨新民居设计的思考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民居中底层架空、大屋顶、深出檐和小开窗等技术思想,体现了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民居的技术更新应当结合地域文化和传统建筑技术,傣族民居在结构体系、构造技术、材料和能源利用上均具有许多生态适应性的技术手段。这些传统地域建筑技术所需费用少而收效大,同时它们和环境也是非常协调和适宜的,将其很好地融合到现代民居更新中,以达到地方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3.2 城子寨新民居的设计要求与实践

一是力求保持传统特色。在功能上沿袭传统民居的生活习俗,保持六个基本元素及相对关系;在风貌上保持底层局部架空的干栏形式及“歇山”式屋顶。二是改进平面功能——卧室分间,厨房独立,一、二层皆有卫生间,底层可灵活分隔,增设部分用房(储藏间及客用临时卧室等)。三是简化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柱、梁结构,混凝土或木楼板,砖、木、地方材料等外墙,钢,木或混凝土屋架,板瓦或大块土瓦屋面;统一柱网尺寸,并使屋顶的布置与其密切配合,尽量减少屋顶上的平沟,简洁而合理。四是改变卫生间的设置。让卫生间紧靠建筑主体,用坡屋顶组合,克服其孤立设置的通病,使其成为新民居的有机组成部分;太阳能设施隐蔽与坡屋顶面下,集热器紧贴与坡屋面,改善其风貌。五是改善房屋通风。在建筑主体四周墙体上部增设漏窗格栅,以利通风(图3、图4)。六是重视细部设计。底层房间的地坪标高抬高一级,以利防水、防潮;卫生间外设洗手盆、盥洗池等,以方便使用;适当增加壁柜,改善室内环境;重视门窗位置,以利家具布置。

图3 傣族民居理想通风组织

图4 墙体不到顶,用纱窗或通风竹篾使室内空气流通

可见,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在节地、理水、结合自然、适应气候、创造地方文化特色方面有着丰富多彩的经验和旺盛的生命力。合理地从传统地方建筑中汲取营养,结合具体实际和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当代可持续发展民居设计必将有着广阔的天地。用可持续发展思想来重新衡量中国传统地方建筑的现实价值,并将其应用于民居实践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注:图片均由作者拍摄和绘制。)

参考文献:

[1]Walter Liese and Satish Kumar,Bamboo Preservation Compendium[M].New Delhi:Center for Indian Bamboo Resource and Technology,2003:180.

[2]柏文峰,曾志海.振兴竹楼 保护傣寨的生态环境[J].工业建筑,2007(1).

[3]李楠.西双版纳城子寨保护与旅游开发[J].新建筑,2010(5).

[基金项目]云南财经大学科研基金青年项目资助(编号:YC2012B20)。

[作者简介]李楠(1983—),男,汉,河北石家庄人,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硕士,云南财经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本土建筑设计。文佳(1982—),女,汉,云南昆明人,华南农业大学城市规划与风景园林系硕士,云南财经大学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推荐访问: 傣族 持续性 民居 传统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