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探析

2022-05-07 15:05:03 | 浏览次数:

摘要:交通运输是市场经济运行与经济增长的基础,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分析了交通运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探讨了交通运输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交通运输;经济增长;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种运输方式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综合利用和发展各种运输方式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从而为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优势和功能,实现各种运输方式合理分工和协调发展,力求达到最经济合理地满足运输需求,为保证运输安全,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等目标创造了有利条件。经济的增长离不开交通运输的发展,没有交通运输就没有经济增长。世界经济史充分表明,现代市场经济体系是伴随着铁路的发展和运输成本的大幅度降低才得以建立,从而引发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2008年我国交通运输投资已达到8000亿元,根据国家交通运输部规划司提供的资料,2009年我国交通运输投资将达到1万亿,交通运输投资已成为我国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因此,交通运输发展可以扩大市场规模和提高分工水平,交通运输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充分体现了落后地区如何成功向发达地区过渡的内在机理和本质特征。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以制度和机制降低运输成本。运输成本是经济增长中的一个重要变量。发展交通运输的制度安排在降低运输成本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任何产业的发展光靠市场的调节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交通运输业,交通基础设施具有一定的公共产品性质,对于那些动辄上千万或上亿的基础设施建设支出来说,没有国家或集体行动是无法想象的,美国南北战争后铁路建设的大发展就得益于美国国会当年通过的Homestead法案。有效统一的制度安排对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重大作用。综合运输体系是世界和我国未来交通运输发展的趋势,随着世界经济以及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与国之间以及地区之间联系程度进一步加强。一方面,对于一个特定的运输过程来讲,使用一种运输方式已经难以完成整个过程,这就要求各种运输方式综合发展,不仅要求不同运输方式相互间比例合适,而且还要求不同运输方式在运网上合理的配合,相互有机衔接,做到“无缝、连续、全程”的“门到门”服务。

第二,加快交通体制改革。近年来,在交通运输管理体制、运输价格和运输企业经营机制的市场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离建立完善的交通运输市场体系还有较大的差距。铁路交通发展滞后,与铁路交通体制僵化有很大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铁路交通要想得到发展,必须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很好地解决体制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如现代产权制度、交通要素市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政府在交通市场化进程中的定位,制定灵活的价格机制,如价格听证会制度,利用市场的需求来调节铁路运输价格等。

第三,加强自主创新是发展的根本出路。武广高铁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上,根据中国铁路运输的实际需求,把铁路轨道技术、CTCS-3级列控技术、电气化接触网技术、高速列车制造技术全而设计创新,实现了研发、制造和运用全方位的科技创新体系,为我国以“四纵四横”为主骨架的高速铁路网建设提供了示范,奠定了基础。事实证明,随着社会信息化、多元化的发展,交通运输要闯出新路,只有坚持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为我国交通运输现代化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第四,继续发挥公路交通、民用交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公路交通在交通运输中占据绝对重要地位,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居于重要地位。要继续发挥公路交通的重要作用,仍需要加强公路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对公路的投入力度,不能因为公路交通发展相对超前而忽略公路的继续发展。今后,需要持续加大对高级别公路建设的投入力度,在协调发展交通运输体系的同时,把公路放在一个重要的发展位置,继续发挥其在交通运输中的重要作用。民用汽车拥有量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民用汽车拥有量的增加,会推动汽车工业的发展,而汽车工业是一个带动作用较大的产业,汽车工业的发展能够带动机械、电子、制造、石化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非常明显。从市场效率来说,民用交通的发展,可以打破国有资本对交通运输的垄断,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局面,提高市场效率。

实质上,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就是交通运输发展的历史,人类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发明新的交通工具,建设新的交通基础设施和改善交通运输系统,以及在政府有效制度安排的推动下,从而不断提高专业化分工水平,有效地推动经济的增长。因此,从分工和运输成本的角度来探讨交通运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能够深刻理解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交通运输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就在于,通过发展交通运输降低运输成本,从而打破分工的“停滞”,实现分工演进与规模报酬递增的良性反馈机理。

参考文献:

1、赵坚,杨轶.交通运输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3(2).

2、张云,孙启鹏,丁海鹰.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有关问题的探讨[J].长安大学学报,2004(3).

3、李亚琼.论交通运输对工业区位影响的变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2).

(作者单位:吉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四平管理分局)

推荐访问: 探析 经济增长 交通运输 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