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中考改革进入“提升素质年”

2022-05-05 11:35:03 | 浏览次数:

坚持正确评价导向,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转变“不考不教、不考不学” “群体性偏科”倾向,使“学、考、招”、初高中教育有机衔接,确保初中教育教学质量。

2018年12月,贵州省贵阳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9次会议和省教育厅专家论证会议审议通过《贵阳市教育局关于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贵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试行)》《贵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考试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并于12月28日颁布实施。此后,贵州中考改革进入“提升素质年”。

确保改革整体推进

此次教育改革,贵阳市教育局先后召开10余次研讨论证会。2018年,还3次召开有关部门和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参加的中考改革工作专题会议,听取和研究意见建议。2018年12月,贵阳市教育局在征求意见基础上,再次通过电子邮件、信函、电话、学校征求、家长见面会等方式,公开征集社会各界的意见。贵阳市教育局对收集到的各方面意见进行认真汇总、科学论证、综合研判,充分考虑贵阳市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发展的现状,在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贵州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基础上,充分吸纳社会各界合理化意见和建议,经修改完善,形成了《贵阳市教育局关于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

文件出台,旨在全面落实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把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贵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升学考试“两考合一”的基础上,建立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的普通高中招生多元录取模式。

评价导向,规范办学

此次改革目的为坚持正确评价导向、规范办学行为,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有效促进其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改革就是要转变“不考不教、不考不学”和“群体性偏科”的倾向,使“学、考、招”、初高中教育有机衔接,确保初中教育的基本质量。

新政主要明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具体设计;体育考试的改革内容及时间安排、测试项目、测试方式;明确学生初中三年综合素质发展状况的评价办法;明确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信息技术、音乐、美术素养测试方法;规定学生的毕业标准;规定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依据、程序、方式等。贵州省教育厅在2018年已将贵阳市、遵义市确定为中考改革试点城市,开始实施改革试点。贵州省教育厅要求计分科目不低于8科,即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体育。此次改革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七年级学生开始实施。语文、数学、英语、体育与健康、物理、化学、历史、道德与法治8科考试成绩计入中考总分,地理、生物、信息技术、音乐、美术考试以等级呈现。体育考试则推迟1年,从2019年秋季入学的七年级学生开始进行,2018年秋季入学的七年级学生仍按现行方案执行。 贵阳市改革方案的计分科目设置与省教育厅规定一致,并按要求将地理、生物、信息技术、音乐、美术科目纳入等级考试。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方式和计分上有适当变化:英语听力测试改变为听说能力测试,采用“人机对话”方式。增加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技能现场操作测试。历史和道德与法治明确为闭卷笔试。信息技术、音乐、美术采取计算机测试。总分650分调整为750分。历史和道德与法治以130分(历史60分、道德与法治70分)计入總分。调减英语分数为120分(笔试90分,听说能力30分)。

强化副科进入“提升素质年”

将体育与健康现场考试从“三年一考”调整为“一年一考”,实行不同年级不同标准。七、八年级着重考查学生对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的达成度,九年级着重考查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达成度。

考试组织:明确为“市级统筹安排,区县组织实施”。严格按照国家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进行命题;试卷难度设置严格按照“7:2:1”比例设定,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杜绝偏题、怪题。克服应试倾向,2019年起,不再编印《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说明》。对学生在初中阶段思想道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特长发展六个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其结果作为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得分将按20%权重,作为学生参加配额生校内或单元的排位依据。

推荐访问: 贵州 中考 素质 提升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