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疆高校贫困生管理中的激励管理

2022-05-01 17:55:02 | 浏览次数:

摘要:新疆高校中贫困生占据很大的比例,对于贫困生的有效管理是提升新疆各大高校以及新疆全区的快速脱贫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在我国对于高校贫困生的管理依然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阻碍着我国各大高校尤其是新疆地区的高校的快速发展。本文通过对现有的高校贫困生中的激励机制的内容、存在问题的分析,从而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符合新疆区情的高校贫困生激励机制的有效措施,促使新疆高校贫困生的有效就业,以带动新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新疆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贡献力量。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管理体系;激励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200-02

人力资源作为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合理有效的激励管理不仅能够充分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组织的效益,而且还能帮助组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吸引和保留住一支有良好竞争力的人力资源队伍,促进组织的持续发展。新疆高校中贫困生占据很大的比例,对于贫困生的有效管理是提升新疆各大高校发展以及新疆全区的快速脱贫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在我国对于高校贫困生的管理依然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阻碍着我国各大高校尤其是新疆地区的高校的快速发展。建立符合新疆区情的高校贫困生激励机制,能够促使新疆高校贫困生的有效就业,从而带动新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新疆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贡献力量。

一、新疆高校贫困生激励管理的主要内容

目前,新疆高校对贫困学生进行的激励与管理主要包括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学生成长激励和绩效考核管理四种形式。

(一)物质激励。

常见的物质激励主要包括奖助学金激励、勤工助学激励以及其他形式的物质激励手段等,不同的物质激励形式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

奖助学金,是为了帮助贫困生缓解经济困难,同时为了奖优促学,鼓励他们努力进取而设立。奖助学金激励,因其奖金额度高成为最能激励贫困学生积极上进的一种经济激励手段,主要包括国家奖助学金激励、学校奖助学金激励和社会奖助学金激励等形式。

勤工助学激励,是指学校在教学、科研、管理、后勤及校园环境维护等方面,为经济困难学生设立一些助学、助研、助管岗位,激励他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一定的报酬,贴补其在学习期间的一些开支的激励形式。通常勤工助学分校内勤工助学和校外勤工助学两种。

(二)精神激励。

新疆高校采取的精神激励,主要有教育激励、荣誉激励、榜样激励和情感激励等形式。其中,教育激励是精神激励的主导形式,贯穿于贫困生激励管理的整个过程。

(三)成长激励。

学生成长激励,涉及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主要有培训、授权与晋升、知识的丰富等内容。

(四)绩效考核管理。

绩效考核管理是高校管理者确保学生的学习工作活动以及学习工作产出能够与高校的目标保持一致的过程。通常由绩效标准的界定、绩效的考核与绩效信息的反馈三部分组成。

二、新疆高校贫困生激励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对新疆高校贫困生的了解中可以看出,相对于其他普通高校,新疆高校的贫困学生人数更多,比例更大,贫困生来源和所受压力困境也更为复杂。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贫困生的健康成长,更加大了新疆高校贫困生激励管理的难度,因此有必要对新疆高校贫困生问题的特殊性进行分析和研究。目前新疆高校的贫困生激励管理仍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

(一)贫困生激励管理的目标不全面。

从“扶贫—激励—管理—就业—贫困学生与高校的共同发展”的全过程来看,通过以物质激励为主的方法保证贫困大学生的顺利就学,只是贫困生激励管理的第一步。扶贫是基础,激励是动力,管理是手段,就业是目的,而保障贫困学生与高校的共同发展才是贫困生激励管理的最终目标。

(二)贫困生激励管理的思想理念不科学。

由于新疆高校的贫困生激励管理仍停留在“批量处理”的经验型理念上,激励管理缺乏差异性和针对性,从而导致高校学生辅导员很少科学化、规范化、主动化的去关注贫困学生的整体发展。应该认识到,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应以育人为中心,贫困生激励管理工作同样是一个重要的育人环节。这种“育人”,要求管理者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基石,以服务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因此,当前“批量处理”的经验型理念,实质上是一种不科学且被动的激励管理理念,它无法让学生工作管理者及早发现学生潜在的问题,无法从整体上、根本上解决贫困生的“贫困”。

(三)贫困生激励管理模式的主体结构不合理。

如今,仅靠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作用已无法有效满足学生日益扩大的个性化需求,新疆高校贫困生激励管理模式应改变现行的以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为主的结构,加大其他激励系统在整个结构中的比重,使主体结构更加合理。

(四)贫困生激励管理的主要內容不完善。

物质激励不完善。由于学校奖学金受助面小,竞争激烈,从而使得只有一部分的贫困学生能够享受奖学金,从而使得奖学金的激励功能不能发挥到最大。精神激励不完善。当前的贫困生激励管理虽然注重对学生进行精神激励,却忽视学生的自我教育,使部分贫困生平时不思进取,一味等待学校的扶持政策和各项物质帮助。并且情感激励流于形式,激励力度不够、缺乏对学生成就感的激励。

三、完善新疆高校贫困生激励管理措施

解决好新疆高校贫困生问题,在解决新疆高校以及全区发展和脱贫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完善新疆高校贫困生激励管理,促进高校贫困生发展,主要从以下方面开展:

(一)建立健全贫困生激励管理法律环境。

增强法制观念,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是避免出现管理偏差,侵犯学生权益,保证公平性的有效途径。国家应尽快制定专门的高校贫困生管理法,明确规定政府、学校、家庭以及学生个人等在学生激励管理过程中的权利与义务,规范诸如奖学金、勤工助学、培训等一系列行为,对高校贫困生激励管理的内涵、主体、范围、原则、方式、程序、法律责任等做出科学界定和权威性的规范,给出行为标准和工作规则。同时,各院校自身也应不断完善相关法规制度,使其获得可依据的原则和行动方向,从而建立一个有序的高校贫困生激励管理格局。

(二)落实高校贫困生激励管理理论基础的开展。

新疆高校开展的贫困生激励管理实践,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为指导,同时吸收包括人力资本论等在内的西方经济学、教育经济学、高等教育学和高等教育管理学等管理学科的相关原理,并以党中央和政府扶贫开发的决定、指示、通知等为具体操作指南,共同构成其基础理论。但由于新疆特殊的地区发展环境,少数民族占据多数,语言沟通方面会产生一些障碍,所以在理论体系开展时不免会产生落实不到位的情况。

(三)规范管理,拓展岗位,作好勤工助学工作。

各高校应对学生勤工助学给予高度重视。一方面增加学生勤工助学岗位,提高勤工助学工资待遇,加大勤工助学基金储备,为勤工助学学生开创更多条件、提供更多机会。另一方面,积极寻求社会勤工助学机会,在增加经济困难学生收入的同时,为他们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且要做好监督工作,确实使贫困生收益。

(四)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不断满足学生感情与归属的需要。

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的细致,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友爱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人人都希望爱别人,也渴望接受别人的爱。二是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系和照顾。贫困大学生通常认为经济困境使自己低人一等,因而大多性格内向,无法和普通同学正常相处。其实他们都很希望能在学习和生活中寻找建立温暖、和谐人际交往的机会。可见,情感激励在精神激励中的作用己越来越重要。

贫困大学生及贫困大学生激励管理问题,是当前社会相当长时期里,高校存在的一个十分重要且敏感的问题。这一问题实质是管理问题,但又有着很强的经济性、思想性和政治性,因此,高校特别是新疆高校需要从管理、经济、思想和政治等诸多角度全面细致地做好贫困生激励管理工作。进一步促进新疆高校贫困生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确保全区脱贫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余萍.X 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与激勵机制研究[J].社会科学Ⅱ辑,2011年,第s1期

[2]王培玉,傅 勇.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J].企业经济,2011年,第7期

[3]卫红伟.高校贫困学生的激励管理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年,第5期.

[4] 梁江.激励管理体系问题研究——以农林院校贫困生为例[D].黑龙江,东北林业大学.2006.

作者简介:水雪娟(1990-),河南三门峡人,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推荐访问: 管理 新疆 浅析 贫困生 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