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与展望:高校班级建设研究综述

2022-05-01 17:15:02 | 浏览次数:

摘要:班级是学校最基层的组织,是学生学习、实践和开展活动的主要场所。着力班级建设,发挥班级的育人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高校的班级研究以中小学班级研究和国外研究理论为基础,立足于某个领域,并逐步形成体系,多学科、实践性趋势明显。

关键词:高校;班级建设;回顾;展望

中图分类号:G64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7394(2015)03-0078-0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进一步强调了大学班级的职能,以及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班级是大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要着力加强班级集体建设……发挥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的职能。”班级,是学校组织学习、开展活动的最基层的组织,是学生的活动园地,是学生进行学习与实践的重要场所。在班级中,学生感受到和谐、向上的人际氛围,汲取自我发展的精神动力,促进成长和成才。梳理高等学校班级建设的实践改革和理论研究成果,对加强班级建设,发挥班级的育人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基础:起步于中小学班级研究

国外学者对“班级建设”的研究由来已久,主要集中在中小学班级研究,最初立足于“课堂教学”的管理视角,近年来,逐渐向教育社会学、管理心理学等多学科领域深入,研究内容主要涉及职能研究、行为研究和人际关系研究,突破了经验总结式的思辨研究,采用多元方法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国内学者的研究则相对集中在班级建设的某一方面、某一阶段或者立足某一学科视域。近年来,国内学者在班级建设研究上的角度雷同,重复研究较多,主要关注班级的工具价值,对班级教育价值重视不够。[1]

(一)国外对中小学班级的研究立足管理视角,理论较系统,涉及学科多,方法全

国外注重中小学班级管理研究,大多从课堂教学的管理入手,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而对班级的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研究较少。国外对于班级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的大致为两类,一类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班级社会群体理论,将社会学理论引入班级管理,把班级作为一个社会系统,强调社会情境的影响、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一致行为表现。另一类以前苏联为代表的班级集体理论,认为班级集体就是社会关系的一个体系,与社会紧密相连,具有集体的社会倾向性、组织性和主体性。[2]

(二)国内中小学班级管理研究以德育为主线,立足教育学,理念和模式日渐丰富

国内针对班级管理的研究,从中小学起步,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并存,相对而言专门著作较少,多见于期刊和论文。目前,有关班级管理的著作已有几十部,钟启泉编著的《班级管理论》,郭毅著的《班级管理学》,檀传宝主编的《德育与班级管理》,林冬桂等编著的《班级教育管理学》等,立足教育学理论,围绕班级工作,以德育为主线,形成较为系统的班级管理理论,为班级管理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3-6]魏书生的《班级管理漫谈》、万玮的《班主任兵法》等著作,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作者自身的班级管理实践出发,探索班级管理的有效模式。针对班级管理的研究,随着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其管理理念和模式逐渐丰富,以生为本、学生中心成为关注的重点和教育管理的基础,管理理念从过去的专制、放任开始向民主、科学过渡,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二、突破:研究集中于某一领域

近年来,随着大学学生管理的重要性逐渐受到关注,针对班级管理的研究,不再局限于中小学,逐步拓展到大学。但关于大学班级管理的研究并未形成体系,专门的著作少,主要见于期刊和论文。钟晓龙等编著的《大学班级自我管理的实践》,从大学班长的视角,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班级自主管理模式,丰富了大学班级管理方法。[7]目前,大量的班级建设研究集中在对班级作用,不同学科视野下班级建设,以及就学风、心理、助困等班级建设某一领域,或者某一阶段班级建设进行研究和论述。

(一)针对班级建设的意义和功能,研究者普遍认为意义重大

研究者普遍认识到高校班级建设意义重大,廖爱军等(2010)从社会发展的高度来强调大学班级建设的重要性,认为一个班级的好坏,不仅仅是一个班级的事,还关系到学生健康成长,校风、学风的好与坏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甚至会影响社会的发展。[8]梁荣幸(2012)认为,加强班级建设是学校有效管理的前提、班级学风形成的基础以及学生健康成长的保证。[9]壮国桢(2013)还着重从承载党和国家要求的最基层组织、家长期盼的最直接纽带、学生发展重任的最重要载体三个方面分析了高职院校班级的功能,把班级建设的意义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10]

(二)高校班级在组织形式、建设内容以及作用发挥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廖爱军等(2010)针对大学班级建设的现状,在北京林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五所北京高校开展问卷调查。关于班级的归属感,有68.9%的受访者认为,大学的班级跟高中阶段的班级相比,班级概念相对较弱;仅有27.8%受访者认为,班级对自身学习、生活、成长过程中起促进作用;班级集体活动的组织与参与情况更不容乐观,24.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所在班级几乎没有组织班级活动。[11]张艳萍(2011)认为,当前高校主要存在传统班级管理模式不适应高等教育发展要求、辅导员与学生对班级角色定位不明晰、学分制导致教学班与行政班出现不重合、网络化教学与管理使班级管理日益复杂等问题。[11]杜杰等(2008)认为,目前高校班级缺乏凝聚力,学生缺少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以寝室代替班级,阻碍了大学生之间的整体沟通、班级之间发展不均衡,形成班级之间的不和谐。[12]杨文欢等(2014)以浙江工商大学为例,通过调查发现,影响班级建设最重要的因素是班级班委和同学自己。班级活动、班级学习风气等,也是影响班级建设的关键因素。[13]

(三)班级共同体研究立足教育平等,强调共同愿景

国外对共同体的研究起源于社会学领域,杜威将共同体引入教育领域,针对学校共同体、学习共同体、教师共同体的研究逐渐丰富起来。目前,国内外教育领域对于共同体的研究已有所涉猎。在内容上,主要集中于对教育平等,教师管理方式以及合作文化的探寻;在对象上,关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中小学;在研究目的上,主要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改革教育教学模式以及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在研究方向上,注重学习共同体的建构;在研究角度上,以共同的文化、愿景为基础,从共同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切入点开展研究;在研究方式上,多以理论探索和思辨研究为主,实地研究较少。总体而言,教育领域对于共同体的研究与实践,重点在中小学教育管理,运用到高校教育管理特别是班级管理的探索较少。

三、展望:研究渐成体系,本土化趋势渐强

国内外对高校班级的研究涉及面广,视角涉及多个领域,内容丰富,充分认识到高校班级建设的重要作用,对目前高校班级建设存在的问题和现状也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梳理。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学分制、分层教学的实施,网络信息化的发展等对班级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班级作为高校最基层的组织,在学生教育和管理中,仍具有其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今后,必须通过更新理念、改变管理方式等,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一)研究视角涉及多个领域,呈现多学科趋势

王丽琴(2005)进行深入的政治哲学思考,分析了罗尔斯的政治哲学思想中公正原则、公共理性与重叠意识,以及多元文化价值下公民意识等,对高校班级建设的有益启示。[14]刘尚安(2006)在高校班级教育中,以系统论为基础,引入耗散理论,对班级教育耗散结构体系的形成进行了探索。[15]陈汉红(2006)在班级建设中,应用团体心理辅导理论和技术,促进学生个体的有效发展。[16]陆兆峰等(2007)从辩证法的角度入手,挖掘高校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辩证哲理,并分析了法与情、严与宽、整与零等几对辩证关系对班级管理的指导意义。[17]倪丹等(2008)在班级管理中,利用品牌管理的理念,通过班级品牌的定位、设计、推广、维护,建设班级,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18]房亮等(2013)从团队建设的角度构建高校班级管理模式。[19]高中建等(2012)分析了高校班级建设中的“涟漪效应”[20]。倪赤丹等(2011)以社会认同理论为指导,开展了班级建设实践。[21]

(二)建设策略涉及目标、形式等,呈现实践性趋势

万成海(2005)认为,班级管理目标是班级管理的起点,班级管理目标的确定,应注重阶段性和层次性、民主性与科学性,同时,要符合社会环境的要求以及学生个体的发展需要。[22]冯培(2009)认为,班级作为高校学生组织,其作用逐渐削弱,而学生团队却日渐发展壮大。要通过“四步建构法”,重塑具有团队型结构的学生组织,着力实现由班级到团队的组织重构。[23]李焰等(2010)认为,以约束、控制为主的传统班级管理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运用美国组织管理学专家彼得·圣吉提出的“共同愿景”重塑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推进高校班级文化重构,并结合工作实际,探讨了班级愿景建设的流程。[24]于改之等(2012)以山东大学为例,开展特色班级建设的探索。[25]张钊(2013)提出了高校社区化班级建设模式。[26]丁惟生等(2014)针对新媒体占据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新背景,提出以班级为单位,利用QQ群、微博、易信等新媒体开展班级建设。[27]滕继波等(2014)在吉林省部分高校进行调查,发现大学生智能手机持有率达81%,其中98%的学生使用3G网络。针对这一情况,在东北师范大学选取10个班级,在制度、学风、学生干部培养等方面有效利用3G网络开展班级建设,开展比较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8]

(三)本土化研究领域向纵深发展,呈现系统化趋势

国内外对于班级建设的研究,从中小学班级研究起步,研究内容、方式、视角日渐丰富,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从研究内容来看,国外职能研究和行为研究较多,人际关系研究比较薄弱;国内主体研究和环境研究较多,过程研究和策略研究不足。从研究者来看,从事一线班级管理实践的教师居多,专门从事班级管理理论研究的学者较少。从研究角度来看,涉及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较多,而其他学科如管理学、哲学则涉及不多。从研究方法来看,国外实证研究居多,思辨研究和实地研究较少;国内经验总结性和心得体会式的思辨研究居多,而实证研究和实地研究普遍欠缺。

目前,高校班级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而针对班级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无法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无法满足高校学生管理的需求。现今的主要任务是必须向纵深发展,建立起科学的班级建设研究体系。一是要着力构建科学的班级建设研究的理论体系,进一步厘清高校班级管理研究的基本概念、范畴、基本理论;二是针对目前高校班级建设的实践探索,要进行系统化的梳理;三是进一步拓展高校班级建设研究的学科视角,开展多学科视角的研究与实践;四是针对高校班级建设开展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形成班级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五是借鉴国外先进的班级建设理论和实践成果,结合我国高校班级的特色,建立和完善中国本土化的高校班级建设研究体系。

参考文献:

[1]李伟胜.试析教育管理学视角的班级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6(10):4-7.

[2]段兴立.高校年级主题班级建设模式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1:2-3.

[3]钟启泉.班级管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4]郭毅.班级管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5]檀传宝.德育与班级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林冬桂,张东,黄玉华.班级教育管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钟晓龙.大学班级自我管理的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8]廖爱军,尚书,田艳春.高校学生班级建设现状与管理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0(8):4-5.

[9]梁荣幸.新时期高职院校班级建设的创新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9):51-52.

[10]壮国桢.知与行:高职院校班级建设的路径选择[J].机械职业教育,2013(7):41-43.

[11]张艳萍.当前高校班级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5):113-115.

[12]杜杰,张英,陈志刚.高等学校班级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429-431.

[13]杨文欢,苏琳.高校班级建设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浙江工商大学为例[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4(3):259-263.

[14]王丽琴.当前高校班级管理的哲学思考——罗尔斯政治哲学思想的几点启示[J].教育与现代化,2005(3):44-49.

[15]刘尚安.从耗散理论引发的对班级教育的思考[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192-194.

[16]陈汉红.班级建设中应用团体心理辅导的可行性探索[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8):189-191.

[17]陆兆峰,郭晓宏.谈辩证法在高校学生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133-135.

[18]倪丹,陶飞飞.试论高校班级管理模式创新——品牌班级管理[J].现代企业教育,2008(5):221-222.

[19]房亮,侯其锋,石雷.从团队建设的角度试论高校班级管理[J].教育教学论坛,2013(03):10-11.

[20]高中建,姚林茹.高校班级建设中的“涟漪效应”分析[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11):55-59.

[21]倪赤丹,韩冬晶.社会认同视野下高职院校班级建设实践与启示——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1(2):66-68.

[22]万成海.高校班级建设的管理学思考[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117-121.

[23]冯培.从班级到团队:高校学生组织模式的重构[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7):65-72.

[24]李焰,杜洁.以共同愿景建设推进高校班级组织文化重构[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80-84.

[25]于改之.高等院校特色班级建设探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10):3-7.

[26]张钊,贾配龙.高校社区化班级建设模式探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0):73-74.

[27]丁惟生,高永会.基于新媒体背景的高校学生班级建设研究——以山东省高校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4(2):61-63.

[28]滕继波,于游.3G环境下高校班级建设的对策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1):171-174.

Summary of the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classes

GAO Shu-hong

(Changzhou Institute of Mechatronic Technology,Changzhou 213164,China)

Abstract:Class is the most grass-roots organization in school,and the main place for students′ study,practice and activities.To play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the class,has the very vital significance.The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classes in China is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classes and the foreign theories, stands on a certain field,and gradually forms a system.It′s multidisciplinary practical trend is clearly.

Key words:college;class construction;retrospect;prospect

责任编辑徐晶

推荐访问: 展望 综述 班级 回顾 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