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政府资源配置与教育公平研究

2022-05-01 16:30:02 | 浏览次数:

摘 要:众所周知我国高等教育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飞速发展,但是其物质资源配置与师资配置及教育不公的问题也越发突出,主要表现有:地区差异、校际差异和阶层差异等几个方面。根据我根据以上现状,分析其问题及原因,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以期促进教育公平的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 资源配置 教育公平

由于教育规模急剧扩大,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极力促进了各地区域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大力地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但是我国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并不均衡,存在着严重的教育不公等問题,各地区间、各学校间和各阶层间均存在明显差异。但是这将影响国高等教育健康可持续长远发展目标。所以,对我国高等教育政府资源配置和教育公平的研究是一项具有实际意义的课题。本文将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政府资源配置失衡和教育不公平的现状,分析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切实可行的对策。

一、高等教育政府资源配置与教育公平理论

1.高等教育政府资源配置

高等教育政府资源配置,是指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事业主要包括人力、财力和物力的分配。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宏观配置:教育总资源在不同地区高校间分配,宏观层次配置主要包括调整高校的结构机制、拓宽教育投资渠道以及调控高等教育市场等;②微观配置:高等教育资源分配方案下,对每个高校内部落实其资源的组织和利用,体现在高校扩招、提高管理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更新教育内容、完善学科结构等[1]。

2.教育公平理论

国内的专家学者对教育公平理论做了很多的研究,但他们对教育公平的观点有所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种是权利机会说,这种观点认为,教育公平应该是属于社会公平领域,并且是实现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教育公平包括两个方面,即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第二种是利益权衡,这种观点认为,教育所带来的利益应该公平公正分配到各地区高校,其体现出“衡量、评价”教育利益公平的核心内容。第三种是价值说,这种观点认为,教育公平是对教育价值的判断或教育现象的评价,实质上反映了人们对此时的教育利益的分配平等与否及导致这种情况的缘由等的价值评判。第四种是比例平等说,这种观点认为教育公平是相对意义上的公平而不是平均主义,在平等的比例的前提下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2]。

二、政府资源配置与教育公平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在短短的几十年间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生了质的飞跃。但是,由于我国的人口分布差异,地区间经济文化发展的差异以及历史因素等造成了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在政府资源配置与教育公平上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各地区之间政府资源配置存在明显差异

我国各地区高等教育在政府资源配置方面的失衡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地区间的教育经费支出差别较大,经济发达地区的高等教育公共财政预算费用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某些地区只达到了全国平均水平的60%左右,最高与最低省份之间差距达到将近6倍。第二,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均,这主要表现在重点高校的分布不均衡,我国重点高校的一半都集中分布在北京、上海、湖北、江苏、陕西这5个省市。第三,接收高等教育的机会存在较大的差异,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各高校招生时普遍存在以本地生源为主的现象,具体表现在在本地的招生人数远远高于其他省市及地区,这就导致了各省市及地区的学生在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间接原因由于我国城乡各级教育质量的参差不齐,导致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差异明显[3]。

2.校际之间发展差异显著

重点高校(特别是“985工程”高校)在平台上、项目上、获取经费方面、吸引投资等的优势十分具有明显。重点学科平台方面,超过1/3的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中位于以北大、清华为首的九校联盟。人才资源方面,超过百分之八十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集中在“985、211 ”重点高校。经费投入方面,国家和地方财政对重点大学的投入明显高于普通大学,重点大学的人均经费水平是普通高校的2倍以上。重点高校具有先天的品牌优势,再加上资源优势,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和社会资源。而普通高校本身先天不足,政府的投入也有限,这样导致了普通高校无法提供优秀的师资力量和良好的教学条件,影响其发展进步,结果造成重点高校与普通高校之间的差距被进一步拉大。

3.阶层之间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质量存在差异

任何社会形态下都存在阶层化的现象,不同社会阶层的政治经济地位具有鲜明的差异,那么该阶层所享有的机会和权利就产生了显著的差异。优势阶层(即政治经济地位高的阶层)的子女所获得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要比弱势阶层(即政治经济地位相对较低的阶层)多得多。有研究表明,在高等教育领域存和富裕不公存在,就单从高考录取分数来看富裕家庭子女分数线明显低于贫苦孩子的录取线,而且呈现出家庭越富有其录取分数越低的趋势。除此之外,在高等教育质量方面,家庭所处的阶层越高其子女获得优质高等教育就越容易[4]。

三、政府资源配置与教育公平问题的原因分析

我国是文化大国,教育大国,但是在教育事业上,政府资源配置失衡以及教育不公平的问题由来已久,且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并未得到很好地改善,而且在高等院校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究其原因只要包括几下几点:

1.各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失衡

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严重制约着高等教育的规模和质量。我国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东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经济发展水平的失衡导致了地区间资源投入的差异,这样进一步造成了高等教育的规模和质量的差异。如果当地的高等教育需求越高,那么也就表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也越高,同时这种需求可以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

2.高等教育政策不够完善

高等教育政策不够完善首先体现在投资政策上,我国在教育投入上更加倾向于城市中心,这就造成了城市中心的教育水平高于城乡教育水平的分化现象,这种差异将直接导致不同区域的学生不能获得公平的受教育资源机会。其次,我国的监管制度不够健全,对政府资源配置的监督和制约力度不够,容易导致政府资源配置的失衡且效率低下。再次,高考户籍限制政策,该政策影响政府资源的均衡配置,从而导致不同户籍的生源所获得的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

3.我国各地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

我国的基础教育发展也存在着严重的失衡问题,东部地区的基础教育发展要明显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则比中部地区还差,同一地区中,城市中心地带的基础教育发展要好于城乡地带。各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差异间接地影响该地区的生源所获得高等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引起高等教育政府資源配置失衡和教育不公的问题[5]。

四、针对政府资源配置失衡与教育不公问题的对策研究

针对我国高等教育政府资源配置失衡与教育不公的问题,本文根据问题的原因,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1. 提高高等教育投入,健全高等教育财政体制

我国高等教育投入远不及世界各发达国家,而且还处于扯世界平均水平后腿的地步,其中资金分配不合理直接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主要还是资金短缺。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1) 加大政府财政性教育支出,维持高等教育经费的稳定上升。(2)制定合理的财税政策,充分利用社会资金,拓宽高等教育经费的渠道。(3)完善教育财政制度,规范教育经费的运作,促进高等教育经费分配和使用的合理化与公开化[6]。

2.对各地区进行政策倾斜

对高等教育欠发达地区的帮扶力度需要进一步提高。在师资力量方面,引进高素质人才,提高该地区的高校师资水平。在招生方面,发达地区高校必须给中西部地区的学生公平招生的机会,不能采取地方保护政策。在办学模式方面,转变办学模式,支持发达地区的高校到欠发达地区发展。

3. 加强对高等教育的监督管理

第一,健全高等教育监管体制,加大监管力度。;第二,建立完善的责任机制,严厉打击不公正的行为;第三,完善政府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评价机制,从而提高高等教育公平性;第四,发挥社会民众的力量,参与高等教育公平性的监督。

参考文献:

[1]袁连生.论教育的产品属性、学校的市场化运作及教育市场化[J].教育与经

济,2003.1.

[2] 肖建彬.论教育公平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J].理论纵横,2004(24).

[3]刘亮.中国地区间高等教育经费差异的因素分解[J].统计与决策,2007,(6).

[4] 赵叶珠.家庭背景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

[5] 胡传名,董渊,赵斌.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2007(11).

[6]鲍威.扩招后我国高等教育资金筹措机制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7,(7-8A).

推荐访问: 资源配置 高等教育 公平 我国 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