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以来陕西科技事业发展脉络与综述研究

2022-04-14 08:37:24 | 浏览次数:

摘 要:1978年以来陕西科技事业进入到快速发展和创新驱动的新时期。四十年来全省科技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陕西围绕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科技重点工作,制定了相关政策规划纲要,实施了若干科技工程计划、举措和行动等,使得全省科技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科技事業获得巨大发展。科技对产业,对经济的支撑带动引领作用显著增强,成为陕西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

关键词:陕西;科技事业;发展脉络;综述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吹响了向科学进军的号角,也标志着科学春天的到来。1978年4月陕西省委召开全省科学大会,陕西科技事业进入到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探析1978年以来陕西科技事业的历史脉络和发展轨迹,大体上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科技事业恢复发展阶段(1978-1987),科技兴陕战略实施阶段(1988-2000);“一线两带”建设发展阶段(1998-2006);科技创新与统筹科技资源改革阶段(2006­-)。四十年来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级科技部门、社会各有关单位及科研技术人员的努力下,经过不断改革和发展,全省科技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推动着陕西社会经济的全面持续快速发展和向科技强省目标的不断迈进。

1 科技事业的恢复发展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隆重召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等一系列著名论断,成为引领科技事业发展的最强音。1978年4月,陕西省委召开全省科学大会,会议以“向科学进军”为主题,讨论了《陕西省1978—1985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表彰了建国以来陕西取得的1151项优秀科研成果及107个先进集体、505名先进工作者,号召全省科技工作者勇攀科学高峰,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奋斗。大会的召开标志着陕西科技事业进入到崭新的发展阶段。为使科技事业快速恢复发展,陕西省委省政府及陕西科技工委科技厅采取措施来推动工作的开展。

1.1 恢复科技科研机构,建立科研工作新秩序

1978年,陕西省委批准恢复了全省各级科技管理机构,建立了陕西省科学院、武功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和省物理研究所、省化学研究所、省微生物研究所、省环境保护研究所等13个省级研究机构;组织实施《陕西省1978—1985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确定了农业、工业、医卫等8个重点领域,安排重点项目61个,组织各方面力量进行科研攻关。[1]1980年5月陕西省委发出《关于加强科学技术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要调整科研计划、调整和整顿科研机构,解决科技人员政治上、工作上和生活上的问题,加强科技干部管理等;1981年制定及发布了《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奖励办法》《陕西省科技三项费用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稿)》《关于改革科技拨款管理办法的若干规定》;1984年陕西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依靠科学技术振兴陕西经济的决定》,提出要“组织各方面的科技力量,围绕我省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大力开展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并从实际出发,确定改革科技管理体制、促进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中心任务。至80年代中后期,全省科技机构全面恢复,科研工作新秩序得到确立。

1.2 制定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

一是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使知识分子在政治上得到了公正的待遇,“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尚也在全省初步形成。二是组织开展科技干部家属“农转非”,解决科技干部家在农村,分居两地,精力分散的实际困难,1981~1989年陕西省共解决8089名科技干部的家属“农转非”问题。三是吸收知识分子入党。随着知识分子政治待遇的提高,知识青年渴望入党、渴望成为行业标兵先进的意愿十分强烈。为吸收先进青年知识分子加入组织,促进科技工作,1979~1987年,全省有5万多名优秀知识分子被吸收为中共党员。四是提拔担任领导职务。1979年12月陕西省委发出通知要求,各单位要配备懂科技、具备一定领导能力的技术人员担任局长、副局长。1979~1983年,全省1.2万名懂技术、会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被选进各级领导班子,其中被提拔为地 (厅、局)和县(处)级领导干部的有3000多人。五是开展技术职称评定。1981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决定成立全省技术业务职称评定领导小组,按不同职称系列,设立12个省级技术职称评定委员会,负责业务干部技术职称评定工作;1982年在全省知识分子工作会议上,又提出进一步做好知识分子工作的10项具体措施,营造出关心人才,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发挥了调动了科研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六是出台政策,给予知识分子支持和照顾。1984年陕西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鼓励人才合理流动加强第一线科技队伍的若干规定》,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合理流动,实行浮动工资,实行地区津贴,适当放宽家属农村户口转为城镇商品粮户口的条件,奖励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等。[1]

2 科技兴陕战略的实施

1988年,省委、省政府率先在全国提出“教育奠基、科技兴陕”战略方针,随后制定颁布了《科技兴陕纲要》。1988—2000年,先后组织实施了落实纲要的“51251”和“1851”科技发展计划,引导和支持科技人员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开展技术革新和成果推广应用;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陕西科技事业进入到改革发展、科技经济一体化的新阶段。

2.1 制定《科技兴陕纲要》,实施“51251” 工程

为实现陕西科技经济一体化跨发展,1988年陕西省委省政府在全国提出“教育奠基,科技兴陕”战略方针。随后,省委省政府在广泛深入调研基础上,草拟了《科技兴陕纲要》,同年12月颁布了《科技兴陕纲要》,提出科技兴陕目标和主要任务,启动旨在动员科技人员投入经济建设主战场的专项计划,即“51251”工程。计划动员和组织5万名科技人员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技术承包l万个技术产品(项目)和2000万亩面积的种植业和养殖业,计划到1992年实现年新增产值50亿元,利税10亿元。[2]“51251”工程计划把科技攻关计划、火炬计划、星火计划等科技发展计划同技术改造计划、丰收计划、扶贫计划等社会经济发展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科技与经济融为一体,协调发展。“51251”工程实施的5年间,全省共有15万人(次)科技人员以领办、创办、联办乡镇企业、中小企业、集体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服务经营实体等形式,参与工业、农业生产领域的科技承包;承包工业项目4486项,开发新产品9600多项,开发高新技术产品837项,技术改造项目4323项,推广应用项目2700项;承包种植、养殖业面积为3700万亩,实现新增产值53.4亿元。

2.2 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科技兴陕纲要》中的重要内容。为充分发挥陕西科技优势,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推动全省经济实现新发展,1988年5月省政府批准创建西安高新技术产业试验区,1991年3月,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国务院批准正式设立,成为首批26个国家级高新区之一。1992年11月,宝鸡高新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2年,咸阳、渭南高新区由省政府批准建设。1997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正式成立。至1999年底,全省已有西安、宝鸡、杨凌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咸阳、渭南2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个高新区累计转化科技成果3800多项,其中2600多项实现商品化和产业化,培育科技开发企业近2800家,其中以开发高新技术产品为主的企业集团达到30个。[3]

2.3 启动实施“1851”科技经济一体化计划

完成“51251”工程后,为深入落实《科技兴陕纲要》,实现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1995年7月,陕西省委省政府决定启动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以培育新兴产业为核心的“1851”科技经济一体化计划:即建设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培育农畜良种繁育、农副产品资源深加工、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机电一体化与先进制造、能源与节能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技术、环保技术等8大新兴产业,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三高”拳头产品50个,组建10个科技先导型企业集团。[4]1995年10月,陕西省科技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立,办公室设在省科技厅。

至2000年底,全省高新区入区企业总数达到2800多家,已有高新技术企业838家,2000年各高新区技工贸总收入400亿元,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工程、新能源和高效节能等高新技术产业。科技产业攻关方面,以2000年为例,农业重点围绕农牧良种选育及产业化开发、不同类型高效农业及防灾保护技术综合配套研究及示范、农副产品深加工技术及产业化开发等,安排项目43项,经费539万元;工业方面重点围绕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与先进制造、新材料、能源及高效节能技术及产业开发进行科学研究和协作攻关,安排安排项目68项,经费700万元;社发领域围绕新医药与新型器械、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技术等进行研究攻关,安排项目38项,经费320万元。[3]

2.4 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

伴随着改革开放及市场化的初步发展,80年代陕西就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虽处创业初期,但极具经济活力,成为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为支持和推动民营科技企业发展,1993年9月,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民营科技型企业的意见》,我省民营科技型企业迎来了大发展的契机。1996年4月,《陕西省民营科技企业条例》经省人大八届十九次常委会议通过施行。之后,省政府制定了《关于实施〈陕西省民营科技企业条例〉,进一步发展民营科技事业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1998)》,对全省科技力量进行了结构性调整,鼓励广大科技人员进行科技承包,开展创新创业,举办民营科技企业。随着省委、省政府 “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两个《决定》的颁布,鼓励广大科技人员进行科技承包创业,民营科技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到2000年,陕西民营科技企业已经发展到8100家,技工贸总收入达到210.5亿元,上缴税费8.2亿元;股票上市企业6户,年技工贸总收入过亿企业42家;涌现出海星集团、东盛集团、蓝溪集团、步长制药等一批颇具实力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3]

2.5 加快科技体制改革

为加快科研机构人事、分配、管理等制度改革,形成鼓励科学研发、技术创新的评价机制与环境条件,进而推动科研工作的开展,80年代以来,陕西省委省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制定、出台、颁布、编制、印发了一系列有关科研机构体制改革的政策文件、决定意见等,来指导、监督和推进科研机构的改革。早在1984年,陕西省发布的《关于整顿改革自然科学研究机构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指出,要推行有偿合同制,扩大科研单位财权、改革奖励办法等。1988年陕西省印发的《关于放活科研机构的若干暂行规定》,要求政府部门对科研机构简政放权,由直接管理为主改为间接管理,保证科研机构行使人、财、物、计划的自主权;鼓励科研机构以多种形式渗透并长入经济,推进科研经营实体发展;鼓励科研机构、企业间的承包、租赁、参股及转让产权。1989年5月,陕西省颁布的《科技兴陕纲要》要求积极推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实行科研机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科研机构和企业可相互承包、租赁、参股、联合经营。改革的核心和目标就是加快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实现科技助推经济的发展。1994年8月,陕西省出台的《关于依靠科学技术振兴陕西经济的决定》,指出要突破部门、地区间的界限,开展联合攻关和生产技术开发,沟通科研与生产的横向关系,促进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1999年6月陕西省出台的《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技产业化的决定》,要求科研机构必须进入市场,实行企业化经营,等等。

3 “一线两带”的建设

为充分发挥关中地区的整体优势,促进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带动全省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1998年,陕西省做出了“加快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建设和发展”的重大决策,关中高新产业开发带建设正式启动。随着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和星火产业的不断集聚、发展和壮大,科技部于2002年3月和7月分别批准建立国家级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和国家级关中星火产业带,“一线两带”建设进入到深入推进阶段。

3.1 “一线两带”的建设发展

3.1.1 “一线两带”的形成

1997年,随着国家级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批准成立,以西安、宝鸡、杨凌等3个国家级高新区和咸阳、渭南等省级高新区组成的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初步形成。1998年,陕西省出台了《关于加快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建设和发展的决定》,制定了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发展规划,并配套制定了相关优惠政策,关中高新产业开发带建设正式启动。开发带内灵活的体制机制,以及优越的人才培养与成长环境,吸引着很多高层次、高学历的技术科研人员来此创新创业,推动了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建设。至2001年底,高新产业带内入区企业4270家,其中高新技術企业859家,超亿元企业94家,超10亿元企业7家;当年高新产业带实现技工贸总收入524.34亿元,工业总产值450亿元。[5]

星火计划是国家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村经济,普及科学技术,带动农民致富的指导性科技计划。1986年陕西开始实施星火计划工作,1988年全省第一个星火技术密集区成立,至2001年关中已建成19个星火技术密集区和1个星火西进示范县,密集区沿陇海线两侧分布,自西向东连片组成关中星火技术产业带,带内形成了设施农业、特色畜牧业、优质果品、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化园区(示范基地)。至2002年底,关中星火产业带累计实施星火计划项目5000余项,实现新增产值680亿元。

2002年3月和7月,科技部先后正式批准建设国家级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和国家级关中星火产业带,标志着“一线两带”建设,进入到加快发展的新阶段。

3.1.2 “一线两带”的发展

为发挥关中科技和经济优势,推进“一线两带”建设,助力全省经济跨越式发展,2002年10月陕西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一线两带”建设,实现关中率先跨越发展的意见》,为贯彻落实《意见》要求,11月省政府编制印发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实现关中跨越式发展规划》,从发展目标、优势整合与整体推进、产业发展、改革创新等四个方面对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建设进行了总体部署。12月陕西省科技厅编制了《以“一线两带”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强省》的实施方案。随着相关文件、方案规划的出台与实施,指导和推进了“一线两带”的建设和发展。至2007年,关中星火产业开发带建成了28个星火技术密集区和1个国家级星火西进示范县;培育壮大了陕西东岭、陕西恒兴果业、华圣果业等20强星火龙头企业,形成以果业、畜牧业、粮食加工、设施农业、乳品加工与肉食品等为主的五大区域性支柱产业。2007年,关中高新产业开发带内五个高新区实现总收入2263亿元,各项指标同比增长均达到22%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过亿元的210家,上10亿元的突破100家。

3.2 启动科研院所改革转制工作

自1999年6月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技产业化的决定》颁布以来,我省应用开发类科研院所的转制工作全面启动。我省列入企业化转制的开发类科研院所共17家,其中6家是原国家局属实行属地化管理移交我省的科研院所,到2001年底全部完成了清产核资和企业法人登记注册。之后,推行了以全员劳动合同制为主的劳动用工制度和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积极探索产权制度改革,逐步推进科研院所转制工作。至2007年,17家转制院所设立子公司53家,综合收入22亿元;而到了2009年,19家(增加2家工程勘察设计院所)转制科研院所总收入达39.19亿元、利润2.71亿元,累计获各类科技成果奖36项,专利申请214件,授权73件。科研院所的转制,实现了向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前提、已发展为核心的现代企业经营理念的转向,这加快了企业市场化产业化的进程,推动了产业的发展,培育了企业创新发展的新动能。[6]

4 科技创新与统筹科技资源改革

2006年元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确立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发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召。同年10月,陕西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科学技术大会,作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经济竞争力”的战略部署。自此陕西科技发展进入到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实现科技大省向科技强省转变的创新发展阶段。

4.1 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实施“13115”科技创新工程

要加快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制定科技工作总方针,引领推动陕西科技创新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陕西省政府围绕若干科技发展重大课题,在实际调研基础上,于2006年9月发布了《陕西省“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和《陕西省中長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十一五”规划确定了装备制造、能源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现代医药、水资源和环境保护,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等十大重点领域;中长期规划,提出实施“13115”科技创新工程、高新技术和传统产业改造、现代农业科技、社会发展科技、基础研究软科学与科技合作五大重点任务;2006年10月陕西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经济竞争力的决定》,确立了突破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产学研促进成果转化、发挥科技园区科技创新支撑作用等八个方面的目标任务。[7]

2006年陕西省出台、发布的有关决定和规划,明确了“十一五”期间全面启动实施“13115”科技创新工程。为落实有关文件要求,陕西省政府制定了《关于“13115”科技创新工程实施方案》,来指导和推进该工程的实施。“13115”科技创新工程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在10个重点领域,组织30个重大科技专项,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开发一批名牌产品;在重点行业和企业支持建设100个产学研结合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升重点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重点扶持100个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加速科技产业跨越发展,形成陕西省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支持建好50个科技产业园区,充分发挥科技产业园区产业集聚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13115”科技创新工程的实施,集成科技资源,组建了114个产学研用结合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7个公共服务平台,为共性和关键技术的研发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形成和创新许多产业技术联盟和创新合作机制,有效促进了产学研结合。至2010年,全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累计下达计划项目494项,省级财政资助经费7.9亿元,带动社会投入100余亿元,产生经济效益1000余亿元。

4.2 加快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条件,也是创新型陕西建设的重要一环。2006年10月,陕西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经济竞争力的决定》提出,加快大型仪器、实验动物、科技文献、科学数据等资源共享为主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而制定的《陕西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规划》明确了要加快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平台、科技图书文献资源平台、科学数据平台、自然科技资源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7]

4.3 推进科技园区建设发展

高新区是技术人才、研发资源、产业发展较为富集的地区,也是统筹集聚科技资源、技术研发要素,加快区域创新发展,推动全省经济的发动机。在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建设开发的基础上,按照差异化、特色化、聚集化原则优化高新区布局,经过不断发展,至2018年底全省已建立7个国家高新区,14个省级高新区,高新区实现了地级市全覆盖。2018年全省21个高新区实现生产总值6762亿元,占全省GDP(24438亿元)的27.7%,其中,关中地区的5个国家级高新区和8个省级高新区,全年生产总值达5258亿元,占关中地区GDP的34.76%。高新区已成为创新驱动的重要载体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

农业科技园区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技术成果应用转化,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撑农民创业致富、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有效载体。陕西省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工作在科技部和陕西省科技厅的实施推动下,至2018年底,已建成西安、咸阳、宝鸡、渭南、铜川、榆林、汉中、商洛、杨凌9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和45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覆盖陕北、关中、陕南三大区域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园区内聚集了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5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2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家、省级重点实验室6家、试验示范站24个,省级星创天地15家,形成了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的农业科技园区体系。园区建设中,注重各地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突出培育地方优势主导产业产品。宝鸡科技园区为猕猴桃专业园区,新品种和栽培技术引领全国产业发展;白水、千阳、洛川等园区以苹果为主导产业,为全省1000万亩苹果产业发展提供了示范引领。此外韩城的花椒、榆林的马铃薯、大荔的冬枣等已成为陕西走向全国的名优特农产品。

4.4 统筹科技资源改革

统筹科技资源改革,是陕西破解科技资源分散封闭难共享,加快技术资源要素聚集,推动科技创新的有效手段,也是全省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一是推进“一中心、一基地”建设。“一中心”即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一基地”即西安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是陕西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国家级西咸新区发展规划》,加快全省科技资源统筹的重大工程和重要建设内容。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于2012年9月正式建成并对外开展服务。搭建起了资源共享、研究开发、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综合服务等五大平台和仪器设备共享、科技文献共享、自然科技资源共享等十二个子系统,实现了科技资源要素的统筹集成和高效服务。西安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2011年成立。二是启动运行西安科技大市场。西安科技大市场2011年4月建成并启动运行,主要向社会各行业领域市场主体及需求方提供技术交易、设备共享、人才创业、知识产权各类科技服务。2017年大市场推动全市技术交易额突破809亿元;累计吸纳入库大型仪器设备共享12497台(套);累计加盟科技服务机构621家;累计举办各类培训及交流活动2443场次。三是实施科技统筹创新工程专项。为引导科技资源、技术研发活动向企业聚集,“十二五”期间陕西省科技厅启动实施科技统筹创新工程。下达重大项目77项,科技经费总投入7.7亿元,涉及能源、资源、材料等10个领域;累计申请专利927件,授权专利514件,制定各类技术标准367项;项目承担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8项、省级科技奖50项;累计实现新增产值407.18亿元。四是统筹科技与金融试点改革。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群、科技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引导商业银行设立专业科技支行、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全省科技支行已发展到18家,各科技支行推出面向中小科技企业的创新型贷款品种50种。推出“科易融”“平安科创贷”“利科贷”,成立西交科创基金、陕西西科天使基金等金融机构,开展科技创业企业孵化培育,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4.5 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西安、宝鸡、汉中被列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柞水被列入国家创新型市县;全省高新区建设步伐加快,实现地级市的全覆盖,成为全省科技创新最为活跃的承载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至2018年底,全省已建成195个重点实验室(国家级25个)和184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7个),组建了42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拥有460余家各级各类孵化载体,这加快了科技研发、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围绕六大支柱產业启动实施陕西省重大科技专项、重点产业链项目,以及科技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示范工程,推动行业重点技术攻关、产业发展及创新型市县建设;推行下放项目评审权、科技投入多元化、中小企业技术研发服务等创新试点工作。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等试点工作,探索形成并复制推广了“一院一所”模式和“四主体一联合”“双导师”“人才池”等经验做法。加大科技企业孵化培育力度,2019年新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767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累计达3141家。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至2018年底,共支持培育重点科技创新团队271个、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61人、青年科技新星821人、科技创新创业人才114人;开展招才引智工作,探索海外招才引智“3+X”新模式,引才引智工作站海外站数量达8家,西安光机所和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获批首批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

目前陕西省正在实施“1155”工程,积极构建重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骨干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中小企业研发创新服务、小微企业孵化培育四级全链条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将建设10个重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100个龙头骨干企业承载的“四主体一联合”等新型研发平台,推动500家省级创新平台开放共享,建设500个专业化孵化器、加速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创新创业平台,推动产学研融合,有效破解产业发展难题,加快产业技术创新与发展。

5 小结

1978年以来,陕西科技事业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陕西科技事业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和发展,在各个时期围绕全省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制定了相关科技政策、规划和发展纲要,并通过若干卓有成效的科技举措、行动和手段,使得全省科技突飞猛进,技术研发持续增强,资源要素协作共享,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成果转化得到提升,产业经济快速发展,科技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推动陕西朝着科技强省的目标不断迈进。

参考文献:

[1]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陕西省志·科学技术志[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2]林启俭,杨岳喜,艾克秀.科技兴陕文集(第一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73-74.

[3]陕西省科学技术厅.陕西科技工作文集(1998-2002)[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4]孙海鹰.陕西科技工作文集(1993-1997)[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330.

[5]陕西年鉴编纂委员会.陕西年鉴(2002)[M]西安:陕西年鉴社,2002:389.

[6]陕西省科学技术厅.科研院所转制十周年.2010:78-79.

推荐访问: 陕西 脉络 事业发展 综述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