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资产评估的价值内涵

2022-04-07 11:18:59 | 浏览次数:

[摘 要] 资产评估学是一门发现待评估资产价值的应用学科,它的核心目的是确定资产的价值。但是这个价值不是抽象劳动形成的价值,它实际指的是基于商品使用价值的交换价值的货币表现即价格。从资产评估学科起源角度讲,其原因一是因为西方经济学价值论之争;其二是因为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的贡献。

资产评估是专业机构和人员,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和资产评估原则,根据特定目的,遵循评估原则,依照相关程序,选择适当的价值类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资产价值进行评定和估算的行为。资产评估就是确定被评估资产的价值,资产评估实际就是给资产定价,发现资产价格的理论。它隶属于西方经济学理论范畴,在西方经济学划分为微观与宏观之后,它隶属于微观经济学范畴。微观经济学又称为价格理论,是研究商品价格如何形成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从两者研究的对象可以看出,都是关于价格的学科。

一、资产评估“价值”内涵分析的意义

从评估的起源和本质而言,其所要解决的核心决策问题是商品的定价分析问题,而商品的定价问题也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基础性问题:商品的价格(价值)受供需法则的制约而形成。不同之处在于整个基于市场机制的经济学定价研究是要对整个市场的商品价格形成机制进行解释,而非对某一具体商品的价格进行判断。而评估则恰恰是要解决对某一具体商品的价格判断进行决策的问题。从这个角度可以说资产评估理论是价值理论的应用理论。

从资产评估的产生分析,资产评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之后,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产生的。商品交换双方在对各自商品进行交换时,期望自己的商品不被低估,因此期望有公平的第三者出现,评估各自物品,促进交易的达成,但当时并没有体系化的资产评估理论产生。评估业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原始评估阶段、经验评估阶段和科学评估阶段。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期,评估业尚处于经验评估阶段,有职业化倾向,但还是不能形成评估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和方法的科学化。产业革命的推动,资产评估最终职业化,形成专门的公司并有专业的评估人员,而且业务范围也更加宽泛,不仅限于不动产,还包括其他有形资产甚至无形资产。也正是在这个阶段,经济学家如马歇尔开始关注资产评估业,提出了许多在现代评估理论中广为应用的概念,如:收益折现确定价值、建筑物类型和土地用途对价值的影响等,最终,在这些观点的影响下,独立的评估理论开始形成,伴随着西方经济学对价值论的探讨由价值之争到价格理论最终确立,资产评估理论从经济学分离出来,形成了现代评估理论的基础。

从评估的起源和本质而言,其所要解决的核心决策问题是商品的定价分析问题,而商品的定价问题也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基础性问题:商品的价格(价值)受到供需法则的制约而形成。不同之处在于整个基于市场机制的经济学定价研究是要对整个市场的商品价格形成机制进行解释,而非对某一具体商品的价格进行判断。而评估则恰恰是要解决对某一具体商品的价格判断进行决策的问题。从这个角度可以说资产评估理论是价值理论的应用理论。

资产评估就是给资产定价,价格由谁决定?价值!价值是什么样的价值?是马克思的价值还是萨伊的价值。资产评估理论是从西方经济学分离出来的,因此,要厘清资产评估理论的价值,还必须从西方经济学价值之争中寻找答案。价值论是指经济学家对商品价值的观点,价值论是经济理论的基础,没有正确的价值理论,经济学其他理论就很难从根本上说明经济现象的本质。价值论是资产评估核心问题,没有正确的价值论作指导,资产评估的目的就难以达到。

二、从西方经济学“价值”之争分析资产评估“价值”内涵

西方经济学对价值的争论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分析:其一是哪一种价值构成价格,即价格是使用价值还是交换价值的货币表现;其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生活的需要,价值问题的争论让位于价值构成的争论。

(一)价值论之争

价值论不仅是经济学理论的核心,也是经济学家形成自己观点的基石。从西方经济学发展史来看,根据价值理论可以大致将经济学家分为几个阵营: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和供求价值论。

1.劳动价值论。代表人物有威廉·配第,大卫·李嘉图和卡尔·马克思。威廉·配第最早提出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亚当·斯密综合研究了价值起因问题,第一次明确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并形成价值理论体系。他认为,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的真实尺度,劳动是商品的真实价值,货币只是商品的名义价格,只有劳动才是价值的普遍尺度和正确尺度。但是他的劳动价值论是模糊的,不坚定的。他同时又是要素价值论者,承认劳“工资、利润、地租,是一切收入和一切可交换价值的三个根本源泉”。大卫·李嘉图认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不仅包括直接生产商品时耗费的劳动,也包括投在实现该种劳动所需要的一切器具或机器上的劳动,后一种劳动是物化在生产资料中的劳动,它形成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商品中去,实现在它所协助生产出来的商品中,交换的尺度只有一个:社会必要劳动。

卡尔·马克思认为,价值是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在商品中的凝结。价值是很抽象的,“幽灵般的对象性”。商品价值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统一体,但人们只能拥有其中之一,不能两者兼得。对生产者来说,他生产的目的是以使用价值从消费者那里获取交换价值,而消费者在支付货币后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使用价值。其次,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或自然存在,而交换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或社会存在。作为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间具有质的差别,而作为价值,不同的商品之间只有量的区别。物品的价格由物品所凝聚的人类劳动: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下,生产一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是价值的外在表现。同时,马克思也提出,价格是交换价值的货币表现,受货币价值和商品供求关系变化影响。

⒉效用价值论(又称生产费用论)。以萨伊为代表。萨伊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位产业经济学教授,也是提出企业家精神和自由放任的第一人。萨伊认为,物品的价值基于它的效用,物品的价格越高,说明它的效用越大,商品的价值取决于消费者对商品的主观效用评价。价格随供求关系变动,生产费用是价格变动的基础,生产三要素共同创造效用,财富。工资、利息、租金总和就是生产费用,决定商品的价值。效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就是使用价值,价格就是消费者愿意为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的而付出的货币量,价格是使用价值的货币表现。

⒊边际效用论。以庞巴维克为代表。商品价值由商品的边际效用决定,边际效用是指每增加一单位某商品的消费对消费者带来的效用的增加。商品价值的形成以稀缺性为前提,稀缺性是指物品相对于人的需要来说是有限的。即因为稀缺,所以必要,所以有价值。市场价格是竞争条件下交易双方对物品的主观评价的均衡。19世纪70年代以后,在边际革命的影响下,以边际效用价值为主。边际学派成功解决了钻石与水的悖论,斯密观察到:水是珍贵的东西,但却很廉价,而钻石是效用极小的商品,但价格却很昂贵,商品交换的基础是价值吗?斯密悖论体现了商品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的背离。边际效用论解决了悖论的同时,也在经济学的价值“争论”上,赋予使用价值新的使命——商品价值的代表,也把它提高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价格是商品的使用价值的货币表现成为不争的事实。

⒋均衡价值论。20世纪20年代,马歇尔综合萨伊效用论、边际效用论等观点,把力学原理引入经济学,提出均衡价格理论,马歇尔认为一种商品的价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该商品的供给状况和需求状况共同决定,均衡价格理论是马歇尔的价值理论核心。在前期经济学家把价格作为使用价值表现的基础上,马歇尔进一步用价格代替了价值,他把价值与价格通用,不加以区别,他承认有价格存在,把价值等同于供求决定的价格。就商品生产而言,成本是供给后面的原动力,而效用是需求后面的原动力,二者通过供求的波动,共同决定了商品的价格即交换价值。

(二)价值构成之争

对价值的争论还表现在对价值构成的不同理解上。斯密认为,在原始社会,商品由耗费劳动决定,但在资本积累和土地私有权出现以后,商品价值不由耗费劳动决定,由购得劳动决定。产品要有劳动者、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共享。商品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有三种基本收入构成:工资、利润、地租。萨伊继承了斯密的价值构成理论。他认为,生产费用是价格变动的基础,生产三要素共同创造效用,工资、利润、租金总和就是生产费用,决定商品的价值。马歇尔对供给价格的决定所进行的研究主要是生产要素的供给及其变动规律对价格的影响。对劳动﹑土地和资本三个要素,他承袭了美国边际学派经济学家克拉克把生产要素分为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管理才能的基础上提出了第四个生产要素:组织,企业要通过扩大组织规模﹑改进组织和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源,获取“外部的经济”和“内部的经济”,就要依赖于企业家的组织管理才能,因而企业家应该有独立的报酬和供给价格。

从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来讲,对价值的争论呈现出从价值的本质争论逐渐过渡到对价值构成的结构问题争论上,这也是经济学通俗化的必然结果。马歇尔认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同时他本人又是著名的数学家,他就把经济分析引入对人的心理分析、数学模型分析,使得对商品价值构成的分析更为直观和简便。因此,到了马歇尔那里,他就完全以价值构成代替价值,进而以价格取代价值。“货币理论的崛起与发展,完成了由价值论到价格论的演变”(刘景春2002)。从马歇尔开始,西方主流经济学家极少提及价值及价值决定或创造问题,价值论让位于价格论,价格论成为现代西方经济学基础。

(三)资产评估理论的“价值”内涵

资产评估理论就是关于资产价值的内涵及数量的经济思想体系。资产评估理论也正是在经济学家对价值理论及其现实表现的讨论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资产评估理论是价值理论的应用理论,是经过对价值的实际表象抽象后又用于表示具体价值的理论”(王景2006)。西方经济学近几个世纪的发展对资产评估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资产评估理论的基本估价理论和方法都是源于西方经济学,也为资产评估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持,最典型的例子是马歇尔在融合了古典经济学派的成本价值理论和边际学派的效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均衡价格理论、三种价值评估的方法以及土地等资产价值评估的详细理论。当下,马歇尔的价值理论及资产评估思想是资产评估理论的核心,在某种意义上,马歇尔均衡价格理论的形成也标志着现代资产评估理论的创立。1927年,《不动产评估》一书出版,这是评估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该书采纳了马歇尔的观点,将抽象的经济理论运用到评估操作理论中,建立了以三种价值评估方法为主的体系。20世纪30~40年代,运用成本法、比较法和收益法的系统程序建立,评估理论在西方经济学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基本形成。

总之,资产评估学是从经济学分离出来的应用经济学科。资产评估其实就是基于物品的使用价值,评估其最大化的交换价值,发现其现有的、预期的,显现的、隐含的交换价值。

三、资产评估价值内涵与类型关系分析

资产评估理论中对资产评估价值类型做了四种分类:按估价标准形式分为重置成本、收益现值、现行市价和清算价格;按资产评估假设的角度分为继续使用价值、公开市场价值和清算价值;按资产业务分为抵押价值、保险价值、课税价值、投资价值、清算价值、转让价值等等;按资产评估时的市场条件及使用状态分为市场价值和市场价值之外的价值。

第一种分类方法体现了资产评估理论与会计理论的紧密关系,第二种强调资产评估的假设前提,第三种强调资产业务的重要性,在四种分类方法中,“市场价值”最经常使用,并且由市场价值,学界提出了公允价值概念。“市场价值是自愿买方和自愿卖方,在评估基准日进行正常的市场营销之后所达到的公平交易中,某项资产应当进行交易的价值估计数额,当事人双方应各自精明、谨慎行事,不受任何强迫压制”。第四种划分方法不仅注重了资产评估结果的适用范围与评估所依据的市场条件及资产使用状态的匹配,而且通过资产市场价值概念的提出,树立了一个资产公允价值的坐标。资产价值是资产公允价值的基本表现形式。公允价值是一种相对于当事人各方的地位、资产的状况及资产所面临的市场条件的合理的评估价值,是评估人员根据被评估资产自身的条件及其所面临的市场条件,对被评估资产客观交换价值的合理估计值。

因此,通过对资产评估理论的经济学基础的分析,资产评估理论所指的价值就是指商品的交换价值,在马歇尔之后,资产评估理论形成自己的体系并与经济学分离,虽然,西方经济学界对价值的争论仍没有结束,但是对于资产评估理论来说已经结束。价值内涵指的就是商品的交换价值,价格就是交换价值的表现。

参考文献

[1]肖殿荒.两大经济学范式及其价值理论之比较[J].当代经济研究.2002,3.

[2]王景.马歇尔收益评估途径的思想.中国资产评估[J].2008,5.

[3]刘景春.从价值论到价格论-经济学主题的比较与演变分析.财经问题研究[J].2002,7.

[4]王诚军.论资产评估中的市场价值.中国资产评估[J].2002,1.

[5]许辞寒,等.价值理论回顾.商业研究[J].2004,10.

[6]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M].1975.

[7]钱津.劳动价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M].2005.

[8]巴·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商务印书馆[M].1963.

[9]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下卷).商务印书馆[M].1964.

[10]鲁友章.经济学说史.人民出版社[M].1979.

[11]姜楠.资产评估.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M].2004.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推荐访问: 资产评估 经济学 内涵 角度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