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蛋鸡的疾病防治策略

2022-04-07 10:09:35 | 浏览次数:

zoޛ)j馟__饨ky疫情的进一步扩大,需要对病鸡进行隔离,同时对患病致死的蛋鸡,予以焚烧或者深埋处理。

(2)禽霍乱

禽霍乱是禽类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特征表现为败血症和剧烈下痢,多见于开产前后的青年鸡。对于这一疾病的防治,平时加强饲养管理,消除诱因,保持鸡舍干燥,定期消毒,并经常饲喂抗生素饲料,每年定期预防接种禽霍乱疫苗。

(3)鸡白痢

鸡白痢疾病的发生,与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这一因素相关。疾病传播主要通过种蛋、污染物以及排泄物等渠道来实现。与此同时,该疾病可以在蛋鸡与雏鸡之间相互传播,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对于鸡白痢的防治,由于没有专门的疫苗,所以一般需要运用相关的检验手段将阳性鸡挑出,以消除传染源头。在此基础上,强化对雏鸡养殖环境的管理。

(4)卵黄性腹膜炎

卵黄性腹膜炎疾病主要发生在蛋鸡开产后,其发病机制为大肠杆菌病、新城疫等致病菌侵害蛋鸡生殖系统导致,在诱发蛋鸡卵泡坏死脱落,进入腹腔破裂后腐败变质。对于这一疾病的防治,可以从加强日常饲料喂养管理这一方式入手。常用手段包括在饲料中添加50%左右的维生素,或者配合给予氯化钾药物干预等等。

(5)葡萄球菌病

葡萄球菌病的出现,主要与由蛋鸡感染葡萄球菌相关,属于常见传染性疾病。其中致病菌类型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病鸡症状大多表现在急性败血症状、关节炎、皮肤坏死以及骨膜炎等方面。针对蛋鸡葡萄球菌病的防治,需要在全面落实养殖环境管理的基础上,在蛋鸡饲料中添加相应的无机盐与维生素等物质,并且为鸡群接种鸡痘免疫类疫苗,定期对蛋鸡及其鸡舍进行科学的消毒干预。

(6)球虫病

球虫病是蛋鸡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类型,整体危害较大,属于寄生虫病中的一种。球虫病在任何年龄段的鸡群中均可发生,其中以3~6周龄的雏鸡疾病危害最大。蛋鸡在患上球虫病后,其症状一般表现为便血以及突然死亡。对于这一疾病的防治,需要通过对易感鸡群的定期药物干预为主。比如:在疾病多发季节,在雏鸡的饲料或者饮水中加入适量的尼卡巴嗪或磺胺类药物。期间,为了保证药物效果,应该注意联合用药和轮换用药,以免球虫产生耐药性。

2、蛋鸡疾病的预防

(1)保证蛋鸡品种选择的优良性

蛋鸡养殖过程中,对于蛋鸡品种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环节。而雏鸡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蛋鸡养殖的经济效益。通常情况下,为了最大程度上确保蛋鸡品种选择的优良性,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其一,在雏鸡选择过程中,应该尽可能选择本地养殖数量较多的品种,同时注意雏鸡本身的生产性能,不建议求新求异,这样会增加蛋鸡养殖风险。其二,尽量选择饲养规模较大、信誉度较高以及饲养条件生物安全性好的厂家,禁止为了节约成本而选择无种鸡。

(2)优质饲料与科学配比

蛋鸡喂养饲料本身的安全性与全价性,是决定蛋鸡养殖安全以及后期经济效益的又一关键性因素。正常情况下,如果饲料中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有利于促进蛋鸡自身的免疫功能进一步提升。而饲料营养的全价性,与蛋鸡的抗病能力成正比关系。在蛋鸡饲料选择过程中,针对育雏阶段(不足6周)的蛋鸡饲养,考虑到雏鸡的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消化器官相对较小,每日的采食量较少,因此在饲料选择与配比方面,应该以高能量、高蛋白、低纤维、易消化以及无霉变,作为饲料选择的标准。针对育成阶段(7~20周龄)的蛋鸡饲养,由于该阶段的蛋鸡正处于长骨骼长架子的时期,所以饲料配给应该遵循低能量低蛋白的原则,这样可以在满足机体生长发育需要的同时,有效控制成本投入。

(3)强化对养殖场的环境管理

养殖场的环境与蛋鸡疾病的发生之间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保证良好的饲养环境,对于实现蛋鸡养殖的高产与稳产目的,起到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在日常养殖工作中,除了落实每日打扫与清洁工作之外,还需要对养殖场内的温度与湿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其中,在温度方面,进雏前2d鸡背温度需要控制在33~35摄氏度左右,最高温度不得大于36摄氏度。在此基础上,每间隔3d,控制温度下降1摄氏度。当温度稳定在18-25摄氏度后,保持即可。实践证明,当养殖环境温度超过28摄氏度或低于10摄氏度时,蛋鸡的产蛋率随之出现下降。在湿度方面,一般相对湿度需要控制在65%~75%之间。在成鸡阶段可配合鸡舍的带鸡消毒进行调整,温度控制在60%左右即可。

综上所述,蛋鸡疾病类型较多,在具体的疾病防治工作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与此同时,在日常养殖过程中,需要保證蛋鸡品种选择的优良性、优质饲料与科学配比以及强化对养殖场的环境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降低蛋鸡养殖的疾病风险,保证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557599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县龙泉镇农业服务中心)

推荐访问: 蛋鸡 浅析 疾病防治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