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行动引领式”的知识建构

2022-04-07 09:32:46 | 浏览次数:

zoޛ)j馟m=m4iZ报告、上大课、口头讨论等)则不属于行动导向教学”。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特别是生物化学的一些理论知识就很难在课堂上模拟真实的生产环境。鉴于此,笔者针对生物化学中一些理论性偏重的教学内容,试图构建“以学生行动为引领”的课堂教学,这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揉合了行动导向教学法组建而成的一种课堂教学方式。

本文提出“以学生行动为引领”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学流程见图1),强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行动(活动)体验、感悟知识从而实现自主建构知识。该教学方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行动中脑、心、手并用,着力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强调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以学生行动为引领”的教学方式立足于学生由“学会”到“会学”,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强化了科学素养的培养。以下分别以“建构化学结构模型”、“阅读与分享”及“角色扮演”阐述以“学生行动引领知识建构”的课堂实践教学。

(一)以“建构化学结构模型”建构知识

生物化学涉及到高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核酸及多糖等,这些物质化学结构复杂,对于中职生来说,他们化学基础相对薄弱,且对学习理论基础性学科的意愿普遍不高,传统方法讲授知识难以奏效。原因是学生普遍缺乏理解这类分子结构的空间想象能力,加上学生有畏难情绪,导致课堂参与度不高。基于以上的原因,笔者在讲授蛋白质、核酸等化学结构采取建构化学结构模型方式突破难点,达到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复杂知识简单化,让学生在建结构模型的同时构建知识。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履行任务的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进行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相比学生坐在课堂上被动式接受教师灌输知识其效果显然易见。该教学方式实施程序为:

教学实例:建构DNA分子结构模型

1.提出学习任务

用硬纸片制作4种脱氧核苷、4种脱氧单苷酸和DNA分子结构模型(如下图)

2.课前准备

全班以6~8人为一组,按照下图用硬纸片分别制作各30个小纸片。

3.自主学习

这一过程是学生建构知识的第一步,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获取知识,但“自主学习”并不是完全放手学生自己阅读,这样相当部分学生是无法读懂教材内容并提炼知识,因此,需要教师给出阅读提纲(如下表所示),教师在设计阅读提纲时,笔者有以下3点建议:①设计成填空或问题形式,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形成任务驱动提高阅读效果;②阅读提纲起帮助学生理解和梳理知识的作用;③引导学生绘制建模型的草图,为最后构建模型做准备。

4.小组交流

在个人完成上表的学习内容后,进行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并参与讨论。小组交流的目的是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在让学生讨论过程中互相学习,修正和完善知识。

5.建构模型

以小组为单位,按所画的结构简图利用课前制作好的小硬纸片、订书机及油性笔,各小组成员合作制作4种脱氧核苷、4种脱氧单苷酸和DNA分子结构模型。

6.展示評价

这一过程可归纳为“展示→点评→修正→再展示、点评”。即:教师选取一组模型制作准确性较高的先进行展示(可用手机拍照再放大投影展示),并由学生进行讲解。接着是教师点评,教师展示自己制作的模型与学生的模型进行比较,指出肯定的方面和需要改正的地方。然后各组再次修改模型,最后逐一展示各组的模型。教师根据模型制作的准确性、美观性等给A、B、C三个等级的评价

(二)从“阅读与分享”中建构知识

对于一些理论性强、较抽象的知识,由于种种原因限制,无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手段去探究学习,如:蛋白质胶体性与蛋白质沉淀的原理,依赖教师的讲授,课堂上积极响应的学生寥寥可数。从知识建构上来看,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合作性,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鉴于此,笔者采取了阅读分享的教学,即:学生按照老师布置的任务通过“阅读教材获取知识→交流分享→教师点评补充”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从交流中互相学习,从分享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其实施程序为:

1.布置学习任务

表2是笔者在讲授“蛋白质胶体性质与蛋白质沉淀的原理”这节内容给出的学习任务,这一过程除了让学生明确任务,还要引导学生理解教材的作用,因此,要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能力,目标是大部分学生独立完成自学并理解教材。如:把要掌握的知识设计成填空形式以降低难度,增加图解或画图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等。

2.阅读教材获取知识

在学生自学教材时,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学生对上表的完成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个别辅导。

3.小组交流

教师巡视并参与讨论,此过程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小组讨论达到互相学习,最终能正确理解教材内容。尤其对于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来说,是需要小组其他同学帮助来理解并建构知识,与此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分享成果

小组长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在班上展示并讲解小组学习的成果,其他小组同学可以提出问题,学生回答不全或回答不了的问题可以由教师进行补充。教师在点评时应注意,多用欣赏、鼓励的语句,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5.教师评价与补充

教师对各组的展示给予A、B、C等级评分,同时以图像资料进行补充讲解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

(三)“角色扮演”建构知识

角色扮演可以把教材中原本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演“活”,学生在“玩”中学,并乐在其中,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课堂上的角色扮演分为两类,一类是“即兴式”即无需在课前作过多准备,主要目的是活跃课堂气氛和帮助学生理解解并建构知识。如:讲授“多肽”时,一个学生扮演一个氨基酸手拉手代表一条多肽链,可帮助学生理解氨基酸的缩合与氨基酸排列的多样性。又如:“蛋白质电泳的原理”,让不同的学生分别扮演一种蛋白质站在同一直线上,以不同的速度向前或向后移动直到拉出一定距离,帮助学生理解在同一电场中由于不同的蛋白质所带的电荷种类、大小及受到阻力不同导致移动的距离不同而互相分离。另一类是创设情境进行角色扮演,这种类型属于应用知识类,需要学生课前主动收集资料并学习、熟悉相关内容以达到学以致用。实质上就是以“角色扮演”引领学生建构知识。笔者在讲授“维生素的功能”就应用了创设情境进行角色扮演的教学方式,其实施程序为:

1.创设情景

展示一张“××药店顾客与驻店药师对话的情景”漫画。

2.明确任务

让学生明确扮演什么角色和完成哪些任务。本课例是让学生扮演药店的驻店药师,根据顾客出现的症状和了解他们的饮食习惯判断缺哪种维生素并指导他们如何补充所需的维生素。

3.前期准备

学生:6~8人为一组,每一小组按表3参照教材或上网整理一份维生素生理功能的知识表。即学生自主获取知识阶段。

教师:准备多张小卡片,上面写着顾客缺某种维生素所出现的症状及其平时的饮食习惯。

4.角色扮演

扮演顾客的同学随机抽一张卡片,由该同学随机指定一组扮演药店药剂师,然后按卡片上所写的症状前往咨询,扮演药剂师的小组按“问诊→记录→小组讨论→断症→解释断症依据→食疗指导”的程序进行。即:知识理解、强化及应用阶段。

5.评价

包括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此过程是知识的纠正、升华阶段。

三、结束语

行动引领式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利用“行动引领式”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习中突破自我、实现成长。生物化学学习中许多理论基础性的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建构才能被学生内化吸收,以行動来引领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不断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有效实施“行动引领式”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以下问题值得注意:第一,中职一年级的学生普遍缺乏自主学习习惯,这可能与初中应试教育有关,因此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方面的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第二,中职的部分教材相对偏难,在确保教学目标实现的情况下,可适当删减或简化复杂难懂的知识点,以便降低学习难度;另一方面,教师设计学习提纲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图解帮助学生理解纯文字性的理论表述,尽可能保证大多数同学能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第三,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教师应及时掌握学习情况,必要时给予讲解和分析,而不是彻底放手,同时在分组搭配成员时,也需要合理安排,让责任心强和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担当组长,有利于各组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第四,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单纯看学习成果,需要进行有效的过程性评价,评价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从评价中获得再学习的动力,同时把平时评价纳入学期总评以便进一步鞭策学生,促使学生更加自主学习。

责任编辑 朱守锂

推荐访问: 建构 引领 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