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承鲁:直击“科学腐败”

2022-04-07 09:32:24 | 浏览次数:

自1981年10月5日,邹承鲁与几位院士联名在《科学报》上发表文章,第一次站出来谈科学腐败问题开始,22年来,他一直关注科技界的腐败问题。他对所谓的核酸营养品的抨击;对沦为商家托儿的科技同行的谴责;对科技道德的提倡和责任感的呼唤,这一切都将如他在科技事业上所做出的贡献一样,在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留下深刻的印记。

邹承鲁小传

1945年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毕业。1951年在英国剑桥大学获生物化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会理事长。1992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生物化学家。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00余篇。由于在胰岛素人工合成,蛋白质和酶学方面的贡献,曾获第三世界科学院生物奖,陈嘉庚生命科学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两次,二等奖3次等。对当代生物化学发展的贡献已载入史册。

尽一已之力

今年9月1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承鲁在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上,作了题为《严肃对待科学工作中的违规行为》的报告。列数了科学界存在的各种背离科学道德的行为,引起了各界对科技腐败的空前关注。不久前,这位年至耄耋的老人接受了部分媒体的采访。

记者:您在科学年会上说的这件事是会议本身的安排,还是……?

邹:会议给我一个专题。讲的内容会议完全没有干涉我,完全是我自己想讲什么讲什么。

记者:那您为什么选择这个内容?跟你有什么相干呢?

邹:跟我一点关系没有,但是我们国家这种事情是很不好的,腐败现象不除,科学就不能健康发展。鼓励,特别是鼓励领导年轻人往错误的路上走,我们将来科学就完了。

1981年10月5日,邹承鲁与三位院士联名在《科学报》上发表文章,勇敢的站出来谈科学腐败问题。

记者:1981年应该是科学的春天。

邹:科学的春天是鱼龙混杂,好的得到支持,吹牛的,蒙骗的有时候比好的支持还大。

记者:那时候你刚刚当上院士,您怎么出头说这个事?

邹:跟其他院士谈及这个事,大家都觉得这个问题比较严重,所以我们联名写了那篇文章,是我起草的,他们签名。

记者:当时的背景是什么?

邹:在我脑子中有三个事,我不愿意提名道姓。

邹承鲁所说的三件事发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一件是一位在美国搞出弄虚作假丑闻的教授,回到国内谎报自己的经历;另一件是一位国内某大学的讲师剽窃国外学术论文,又到国外发表;还有一件是国内某知名学者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被揭发。

记者:您出头,不怕报复?

邹:那时候没考虑那么多,后来讲多了,才感觉到确实有报复。

记者:您为什么还要坚持呢?

邹:为了我们国家能够在科学界保留一片干净的土壤,使我们国家科学能够更加健康地发展。

记者:您专业是搞生物科学的,反腐败不是您工作范围内的事情。

邹:我认为作为科学家,就有这个责任。

从1981年开始,邹承鲁不断地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科技日报》等报刊上发表文章,宣传反对科学腐败的主张,这已经成为邹承鲁20多年来的一项主要工作。2002年,邹承鲁出版了《维护科学尊严探索科学真理》这本书,揭露科学界存在的种种腐败现象。

记者:腐败到底到什么样的程度?有没有百分比?

邹:我想如果在自然科学界的话,10%也许有。院士是600人,那就是说大约60左右的人,有大大小小这样那样的问题,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记者:以您个人的力量,能扭转这种风气吗?

邹:我一个人来讲绝对不能,所以你们给我这个机会我就要利用,本来我不想接受那么多采访,我上电视上得太多了,我不希望造成新闻人物这样的印象,但是我要宣传我的见解、主张,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

直击“科学腐败”

2002年4月,邹承鲁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题为《清除浮躁之风倡导科学道德》的文章,第一次将他自己所了解到的中国学术界当前存在的科学工作违规行为归纳为七大表现形式:一是伪造学历、伪造工作经历;二是伪造或篡改原始实验数据;三是抄袭、剽窃他人成果;四是贬低前人成果,自我夸张宣传;五是一稿两投甚至多投;六是在自己并无贡献的论文上署名;七是为商业广告作不符合实际的宣传。有媒体把这七种行为称为背离科学道德的“七宗罪”。

邹:伪造学历,咱们都知道伪造博士有两种,一种是学校根本不存在。像《围城》里边那样的,还有一种这个大学是存在的,但是在美国,用中国的俗语就是野鸡大学,这种例子就很多了。

记者:但是我看您文章中间,这一段主要的指向是海归。

邹:海归这种人比较多,再有就是在伪造工作经历上,自称是美国某某研究所的所长。在美国,你可以到任何一个州政府,花几十块美金注册一个机构,这个机构你可以叫它任何名字,只要不和别的机构重名,你叫它研究所也可以,你就自称是这个研究所的所长。

记者:为什么伪造这种学历和工作经历呢?

邹:因为没有高学历,有些事情不让你做。再说那个基因皇后,你知道这个事了,有一个美国回来的女士,夫妻两人,回来之后,她说她是美国某某大学的助理教授,副研究员,她回国带了一些基因材料,说送给国内,这些基因材料是无价之宝,报纸上大为宣传。这个我看了,觉得荒谬,我通过国外熟人调查之后,她这个人在某某大学根本没有职务,是编造的。

记者:怎么让您感觉到不真实呢?

邹:因为基因材料在美国,现在基本上不怎么值钱了,当然是看你什么基因了,她说的这个基因我感觉是不值钱了。实际上是她从工作过的一个单位要的,在美国市场花不了多少钱也可以买,我就在报纸上揭发了这件事情。

邹:还有,有一个单位请了一位海归,这位海归说他在国外某某单位工作了三个月,发表了6篇论文。我在国外呆过的,自己也发过论文的,就觉得这个不现实的。不要说六篇论文了,做一篇论文的实验内容,都是很紧很紧的。一篇篇论文都给他查了,有三篇是根本没有这个论文,有三篇有这个论文,有的跟他没有关系,只有一篇跟他有关系。写信给这个人的老板去问,老板说这人在我这儿是工作过三个月,只有一篇论文上面有他的名字,原因是用了他从中国带来的材料,所以我们就把他的名字写上了。六篇论文全是吹的。

记者:在这七条违规行为中,听说您最痛恨的就是在自己并无贡献的论文上署名。

邹:我相信最可恶的是仗势署名。我当这个实验室的主任,这个实验室所有的文章我都把我的名字写上,而且是最显耀的位置,不管你同意不同意,仗势欺人。

记者:这样做有什么危害?

邹:论文署名,不光是一个荣誉,而且是一个责任。你对这个论文,有意见,有想法,都可以知道找谁讨论,都是老板署名,老板说我不知道,就完了,你讨论不下去了。最近大概是几个月以前,东南大学校长,叫什么名字,我忘了,三篇论文,都是剽窃人家的论文。东南大学有过一个声明,说这个剽窃事情是这位校长的学生干的,他不知道。当时发表的时候,你怎么不说这个话呢?那就表示只要荣誉不负责任,他就多一篇论文。

几年前,邹承鲁和几个科学家掀起了那场震惊全国的“核酸风波”,今天看到商场珍奥核酸仍卖得红火,他感到很恼火,他觉得科学道德败给了商业广告。

记者:还有一条就是为商业广告做不切实际的宣传,听说您在任中国生物化学学会理事长时就遇到过这样的事。

邹:那是我看到报上有一篇文章,讲核酸是重要的营养品,署名是某某大学教授,中国生物化学会工业生化委员会副秘书长某某某。于是我们告诉他说你不能用我们学会的名义发表这一类的意见,随后我们学会通过了一条正式的决议,就是禁止任何人用学会的名义做商业宣传。这种以学会名义做的商业宣传,会误导群众认为是有科学根据的,其实却没有。

邹:“核酸之痛”让我联想到了“水变油之痛”——当年,曾有10多名科学家联名写报告,称“水变油”是他们亲眼所见,是真科学,不是伪科学。以科学的名义欺骗世人,还要走多远呢?

不要不属于自己的荣誉

在邹承鲁的个人经历中有几个人给他的影响很深。除了他的岳父李四光先生,还有他在英国剑桥读书时的老师keilin教授。几十年来,他一直有个习惯,对于学生的文章,没有做过实质性工作的,他决不在上面署名。

记者:为什么您这么做?

邹:这是我的老师教我的。我做研究生的时候,我的第一篇论文是在英国的《自然》上发表了,应该算是高档次的论文。写好论文后,想当然我就把我导师的名字写在前头,这个题目是他给的,大概怎么做,也是他说的,之后他也没管,我一个人做了。拿文章给他看,他说你这个文章工作过程,我一点没有帮你的忙,只告诉你怎么做。就把自己的名字划掉了,让我单独发表。

记者:您的导师为什么这样做?

邹:他说这是科学的基本道德,他给我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我以后终身要学习的,搞科学是为了科学进步,不是为了追求名誉、地位、金钱。

记者:但是人往往离不开这些。

邹:但是目的不是这个。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军人,不想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不是好科学家。想是想,可是你不能当作一个唯一的目的。说唯一的目的,还是追求科学真理。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副教授饶毅在一篇文章中谈到这样一件事,他写了一篇有关中国生命科学历史回顾和现状的文章,文章有一部分是写哪一位中国科学家在国内的研究工作最早发表在世界著名的《自然》杂志。他用计算机检索的结果,1979年邹承鲁的论文是第一篇。

记者:您当时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

邹:他通过电子邮件给我寄了份他的文章,我看了之后,觉得不是事实,我就回复他,我说你这部分事实是错的,我不是第一个,第一个应该是谁谁谁,我都跟他说了。

记者:这个本来不关您的事,为什么要较真儿?

邹:习惯要较真儿。我有一个学生看了这段,说了一句话,当时说到我心里去了。他说我这个人,不愿意要任何不属于我的荣誉。

记者:您现在也当老师了,也带学生了,您怎么要求您的学生?

邹:这些话我也说过,但是他们听不听在他们,但是在我学生当中,从最老的,已经退休了,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发现谁到处乱署名,还没有发现有谁这样干。

记者:您理想中的学术环境是什么样的?

邹:先是做老实事,你的科学工作是做老实事,不是做给人看的,把你的老实事用老实话说出来。做老实事,说老实话,归结起来就是做老实人。

记者:反对科研腐败方面,您有没有自己的一个计划,希望达到一个什么目标?

邹:达到引起领导重视,所有这些违反科学道德的行为,都能够公开暴光,所有的科学家,包括我自己在内,都能置于广大科学界的监督之下,那我想我的任务就完成了,不需要再说了,大家都可以来说了。

推荐访问: 直击 腐败 科学 邹承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