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运动中耐力和有氧训练的初步探讨

2022-04-07 09:01:26 | 浏览次数:

摘 要:文章通过对多人次的羽毛球运动员成绩的询问、调查、观察,分析了耐力及有氧训练在羽毛球运动中的作用和对运动成绩的影响,提出在羽毛球训练中应加强有氧耐力和有氧训练,并对此提出了具体的训练方法。

关键词:耐力 有氧训练 羽毛球运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7-131-02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要求把耐力、速度、力量、柔韧、灵敏、反应、心理等多方面素质和技术密切结合起来的运动。要想提高羽毛球运动水平,就必须要有一个包括以上诸方面要求的全面的训练计划,简单的和有失偏颇的训练计划都是不可能实现这一目标的。五年来,根据多次省市级的比赛,近500人次的调查和观察,发现较好耐力是获得比赛胜利的根本保证,而耐力不足则是绝大多数队员导致失败的主要原因。如何正确看待和解决羽毛球运动中的耐力,是关系到是否能进一步提高现代羽毛球运动水平,使训练更加科学化的问题。对此,我们进行了一些初步研究,并得到结论供同行们探讨。

一、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获得的一般规律

耐力通过有氧训练建立;速度从无氧训练中获得;力量在负重训练下增强;柔韧、灵敏、反应、心理和专项技术等则是经专门的训练得以提高。对于任何运动项目,这是公认的最好的训练方法。因此,任何运动训练都必须经过以上几个方面:(1)氧的输送机能的训练(有氧训练),以提高工作耐力。(2)无氧供能的能力训练,以加快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3)增强肌肉力量。(4)加大关节活动范围。(5)各专项的专门训练,以促进灵敏、反应、协调、心理和技术等的发展。但是有时一些不是以有氧耐力及有氧训练为主的运动项目,由于时间不足,有氧耐力常常被忽视,有氧训练常常被挤掉。羽毛球运动便是一例。

二、耐力在羽毛球运动中的作用

1.主观感觉和客观观察。5年内在多次省市级以上比赛中共发放问卷430份,回收问卷420份,有效问卷420份。最终有以下统计结果(见表1)。

以上结果可视为运动员的主观感觉。从客观观察来看,调查者在比赛现场对每个队员进行评判、记录,其结果与运动的主观感觉基本一致。

2.耐力对比赛成绩的影响。

(1)男子1500米、女子800米跑成绩与羽毛球成绩比较。运动生理学研究表明,800~1500米跑是速度耐力项目,其成绩能较好反映出无耐力及无氧代谢能力,我们对最近3次比赛(排除明显由于技术、伤病、经验等原因)前6名队员进行男子1500米、女子800米成绩调查。为了具有可比性,根据羽毛球运动特点,将身体及心理素质、比赛经验和技术水平等均较接近的1、2名,3、4名,5、6名分成三个组,进行平均成绩比较,有以下结果(见表2)。

(2)12分钟跑成绩与羽毛球成绩比较。12分钟跑是国内外常用于测验有氧耐力及有氧代谢能力的方法之一,在对以上乒乓球比赛前6名队员12分钟跑测验中,发现男子1、2名80%成绩在3000米以上,34名95%在2800~2950米,5、6名90%在2600~2730米;女子1、2名85%成绩在2750米以上,3、4名90%成绩在2500~2700米,5、6名95%成绩在2280~2400米。

以上观察、调查测验结果充分说明了耐力与羽毛球比赛成绩有高度相关性,即在羽毛球运动中,当技术、心理比赛经验等决定胜负的各种因素差别不大的情况下,耐力成绩越好,羽毛球比赛名次就越高。

三、羽毛球耐力分析及有氧训练方法

羽毛球比赛要求运动员急起急停,快速反应与“运动”,继之以间歇,每场比赛的持续时间约在30~90min之间。由此可见,羽毛球运动的能量代谢特点显然是快速的ATP—CP分解,继之以高水平的有氧再合成,减少无氧糖酵解的参与,才能长时间地保持高水平的运动能力。所以有氧代谢能力的高低,对于羽毛球运动员的比赛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而VO2max是有氧代谢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长时间的耐力运动不仅要有高水平的VO2max,而且要求其能长时间地保持。因此,羽毛球作为一种大强度、高对抗,技术以速度更快、力量更大为要求的运动项目,决定了它的供能方式应该是以无氧为主,大力发展无氧耐力教练员应给予高度重视。

目前有氧训练常采用持续性练习和间断性练习两种方法。间断性练习又包括间歇训练和重复训练两种。根据羽毛球运动及比赛特点,最好的方法应是间歇训练。从间歇训练法的特点来看,其训练的生理效应是可以通过调节变动的。它既可以调节成为主要发展非乳酸能系统和有氧代谢系统的供能能力,又可以调节成为主要提高耐酸能力的训练,还可以根据需要使之都得到发展,或有所侧重。因而这种训练法能够做到比较适合针对运动员的具体情况来发展速度耐力。据有科研资料报道,间歇训练法(如15“运动,15”间歇)不仅能发展磷酸原系统,同时有助于发展有氧代谢能力。如果把运动强度、持续时间、间歇时间等因素按照训练的任务和运动员的具体情况加以调整,让运动员在机体内存在一定量乳酸的情况下完成多种练习,就会同时有助于耐酸能力的提高。

但是,也要反对那种以为把各种运动段落的持续时间越延长越好的想法。因为一次运动的时间过长,将使乳酸等疲劳物质在体内一下过多的积累,导致恢复缓慢,并使下一次运动的强度不能保持原来的水平,反而减少运动练习的质量和重复多次数。此外在结合技术动作练习时(例如多球练习),由于负荷大,会严重干扰动作过程,甚至可能破坏原来的动力定型,导致错误的动作结构。

所以,在采用间歇训练法时,必须抓住短时间,高强度(多组数),即要求以时间的高强度运动与间歇交替进行(在训练过程中应注意固定间歇时间,不要固定心率),因为只有时间短,才能保证高强度的运动,根据羽毛球速度耐力的特点、生化特点,“高强度”练习具有重要意义。高强度运动的特点是体内强烈地进行着无氧代谢的过程,主要是ATP,CP的快速分解,使间歇期内的需氧氧化反应更为显著(超量恢复)。此外,固定间歇时间,间歇的时间短,能让运动员在还没有完成恢复的情况下继续下一段落的运动,培养他(她)们在体内存在一定数量乳酸的情况下连续作战的能力,使运动员机体能更好地适应连续活动的运动需要。

同发展力量一样,发展耐力也必须遵循“渐进的极限负荷”原则,换句话说,当训练水平提高时,身体负荷也必须随之提高,这样才能获得更大的耐力。负荷可采取以下四种方式进行调整:(1)增加重复次数;(2)增加每次重复的时间;(3)提高每次重复的强度;(4)缩短间歇时间。应当注意的是,在使用以上方式时,选择适当的训练强度是最为重要的。工作强度及所能持续的时间二者又是相互制约的。强度较低的工作能持续较长的时间,但又不能充分动员人体的呼吸—循环机能,有效地发展有氧代谢系统;相反,强度过高时,持续时间缩短,供能特点可能发生改变,且没有凭据证明无氧过程有助于发展有氧耐力。所以如何选择合理的训练强度是十分重要的。心率可用来作为表明适合训练负荷的一种标准。间歇训练的具体方法如下:

训练次数:每周3~5次。

训练强度:心率维持在最高心率上下10次范围内

练习时间:每一次3~5分钟。

间歇时间:3~5分钟或少于3~5分钟。

很明显,要使和羽毛球运动员在3~5分钟的时间里,持续较高难度动作的练习是相当困难的。这可以利用其它有氧工作形式的训练来实现。如“慢间歇跑”就是一种发展有氧耐力的较好办法。需要指出,在进行羽毛球有氧训练时:(1)应避免试图一开始就要求具备较高的训练水平。因急于求成,导致过度疲劳和肌肉疼痛,从而造成单个和组合技术动作的失败,甚至影响整个训练计划的实施。一般应经过6周以上的训练,就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判定是否出现有氧训练的负担量大,可测定训练课结束5分钟后的脉搏次数。一般5分钟后脉搏不应超过120次,10分钟后不应超过100次。(2)毫无疑问,羽毛球训练还必须包括其它各种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练习。由于时间限制,在一定时间内,集中于某些环节的训练是必须的和具有实际意义的。但是当把重点放在下一个训练目标时,即使可能降低和减少非训练目标的其它练习内容的强度,也必须注意各个训练环节的衔接。如果脱节,各环节已取得的成效就会消退甚至丧失。所以有氧训练必须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四、结束语

羽毛球运动中的耐力不可忽视,有氧训练应该加强,因为它不仅有助于提高专项运动水平,而且能使运动员在比赛过程始终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有利于技术的发挥,同时还可减少或避免运动伤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4

2.体育译文[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77

3.陆绍中.对中国优秀女子羽毛球运动员有氧能力的初步探讨[J].福建体育科技,1996(4)

4.张洪宝.能量代谢分析在羽毛球训练中的运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8(2)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湖北黄石 435002)

(责编:若佳)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推荐访问: 羽毛球运动 耐力 探讨 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