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语文教材读写编排比较及其他

2022-04-01 10:37:26 | 浏览次数:

当前,阅读教学的比较规范和写作教学的比较杂乱,是初中语文教学领域里的两大景观。究其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教学课程的差异。阅读教学的课程,是非常丰富、非常规范和非常明确的。以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为例,阅读任务包含以下篇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爸爸的花儿落了》《丑小鸭》《诗两首》《伤仲永》。从体裁的角度分析,涵盖散文、寓言、诗歌等;从时空的角度分析,涵盖古(如《伤仲永》)今(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中(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外(如《丑小鸭》);从教学时长分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爸爸的花儿落了》《伤仲永》是基本篇目,必须耗时3-4课时,《丑小鸭》《诗两首》是非基本篇目,只须耗时1-2课时。每个篇目,除了文本外,不仅有阅读提示、课后练习,还有 “读一读·写一写”栏目下的核心字词(即语文试卷第一、二题的考察范围),以及文本以下的选文出处、字音、字形、字义等助读系统。写作教学的课程就比较简单。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的写作教学,在“叙事要完整”的专题下,只有写作导引和写作实践两部分。二是教学评价的差异。语文试卷,阅读部分有参考答案。该答案不仅分点列出(俗称采分点。考生答中采分点,即有分;偏离采分点,即无分),而且每点分值,均有明确的规定(如果分值为5分的题目有3个采分点,那么命题者可能规定每个采分点分值是1、2、2)。写作部分没有参考答案,只有一个涵盖内容、语言、结构和方面等四个项目分等级的评分标准(该标准,不因试题变化而变化)。

我们认为,语文的阅读与写作,犹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缺一不可。基于上述第一点课程原因,当前我们要按照“读写一体”的指导思想,在阅读课程基本篇目的基础上,丰富、规范和明确写作课程,形成阅读与写作在知识体系上的两个纵向序列,并“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实现阅读与写作在知识体系上的若干横向交叉。

丰富、规范和明确写作课程,这是一个涉及各行政机关、研究机构以及一线学校的浩大工程,可能需要几十年或者几代人的努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马浩岚编绎的《美国语文(中文版)》将为我们打开一扇窗。

近年来,国内学者以《美国语文(中文版)》为对象,比较了中美语文教材的价值取向、选文系统、知识系统、练习系统、助读系统等。为实现语文读写的均衡发展,下面,我们参考上述学者的做法,比较中美教材的读写编排。为更好地比较,我们选择《美国语文(中文版)》第一部分“文明的交会”的第四课(美国教材中的“课”,即中国教材中的单元)《弗吉尼亚通史》(下称“美国语文第四课”)和《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下称“中国语文第一单元”)为比较点,是基于以下两点原因:一是写作专题比较接近。《美国语文(中文版)》第四课的“文学聚焦”为“叙述文”,《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的“写作”为“叙事要完整”。二是学生年龄比较接近。《美国语文(中文版)》分6部分,是美国12-18岁学生的文学教材。第一部分“文明的交会”(其他5部分分别是:“国家的诞生”“国家的发展”“分裂、和解与扩展”“不满、觉醒和反抗”和“繁荣与保护”)的第四课,大致相当于我国《语文(人教版)》七年級(下)的第一至第二单元。

“美国语文第四课”与中国语文第一单元读写编排差异比较明显。(一)在体例上,美国语文第四课以“叙述文”为专题,统领阅读篇目《弗吉尼亚通史(节选)》《普利茅斯农场(节选)》和写作任务《纪念演讲》《戏剧场面》《新闻写作》以及《记叙文之间的比较》,在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都形成0.5+0.5=1的编排结构。这种体例,我们称为“完整的读写一体”。中国语文第一单元以“成长”为主题,统领阅读篇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爸爸的花儿落了》《丑小鸭》《诗两首》《伤仲永》和写作训练《叙事要完整》,仅在内容上形成0.5+0.5=1的编排结构(阅读篇目在文体上除了记叙文外,还有寓言、诗歌等,而写作训练为记叙文)。这种体例,我们称为“不完整的读写一体”。(二)在内容上,“美国语文第四课”以美国历史的发展为线索,阅读篇目精选国家诞生以前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和文学代表意义的文本,体现坚定的文化传承和一定的民族自信;写作训练为《记叙文之间的比较》,以写促读,训练学生的文学鉴赏与评论能力。中国语文第一单元在“成长”的主题下,阅读篇目精选涵盖古今中外的文本,体现坚定的文化传承与广阔的国际视野;写作训练激发学生的个性体验,生成关于“成长”的文章,如写作实践三《我的第一次》。(三)在项目设置上,美国语文第四课阅读项目有阅读指导、背景知识、文学与生活、文学聚焦(即“阅读文本”)和问题指南(即“研讨与练习”);写作项目为作品累积,分为点子库和微型写作课。中国语文第一单元阅读项目有单元提示、阅读文本、研讨与练习以及读一读写一写(即核心字词)等,写作项目有写作导引和写作实践。

《美国语文(中文版)》第一部分“文明的交会”的第四课《弗吉尼亚通史》写作任务是记叙文之间的比较,写作技艺重点是清楚的组织结构。我们认为,该课写作任务,与其他课(即单元)的写作任务,以及本课写作技艺重点,与其他课的写作技艺,构成了详细而完整的写作课程。

上述表2和表3中的各写作任务,旨在培养学生以下3种能力:一是使用工具进行沟通的能力,如写作任务《格言网页》《博物馆布告》,属于使用知识与信息沟通互动的能力等;二是在异质集体交流的能力,如写作任务《给校长的建议》《对演讲进行评价》,属于构筑与他者关系的能力等;三是自律地行动的能力,如写作任务《私人信件》《自传式叙述》,属于设计与实施人生规划、个人计划的能力等。上述3种能力,构成钟启泉教授在《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中所论述的“OECD基于‘关键能力的界定与选择’的研究倡导‘核心素养’或‘关键能力’(Key Competency)。”

当前,关注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世界范围里各国基础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变革的重大趋势。就中学语文而言,2001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语文素养”这一概念,这意味着我国教育从“能力本位”向“素养本位”提升和飞越。如何培育语文素养?我们认为,要首先界定“语文素养”的核心是什么。“语文素养”这一概念提出以来,对其外延的理解呈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观,对其内涵(即核心)还是比较统一的,那就是“独立之精神和自由之思想”。陈寅恪先生在《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记》中说,“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后来,“独立之精神和自由之思想”在当年成为清华大学的学术思想,在现在成为语文素养的核心内涵。上述《美国语文(中文版)》各写作任务,如“口头航海报告”“复述一个神话”“博物馆布告”“记叙文之间的比较”“说服力评价”等,与阅读篇目《第一次美洲航海日志》《龟背上的土地》等相互配合,不仅能够培养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人格品质和关键能力,而且在民族自信(如《美国语文(中文版)》第二部分“国家诞生”第二课《独立宣言》等)的基本上能够培育学生的“独立之精神和自由之思想”——这就是这套美国语文教材最大的价值。

我国中学两阶段写作任务各有重点。初中重点在记叙文,主要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性认识;高中重点在议论文,主要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理性认识。高中写作,我们不再论述。下面,主要论述初中写作训练体系。按照初中写作任务的重点,《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写作训练专题是比较科学的。

总结形成的七年级写作课程。

该教师的应试写作课程为做到“三年一篇文(即初中三年考好中考作文)”,执行以下两个硬性规定:一是每一节训练两次,第一次为生态写作(即在教师进行写作指导后学生进行个性化写作),第二次为升格写作(即学生进行互评后进行同题目同素材的修改性写作);二是循序渐进要点叠加,即训练第二节时必须达到第一节的要求,训练第三节时必须达到第一、二节的要求。当完成第五节写作课程时,学生基本上能够写一篇文质兼美的记叙文了。当然,这是一篇合乎广州市中考作文分项分等评分表中一等文标准的记叙文。

基于上述我国写作教学的应试现实以及语文素养的培育要求,我们建议如下:一是实施教学与考试一致的写作评价标准。当前,要根据语文教材写作课程设计作文考试标准,首先就要否定《表1:广州市中考作文分项分等评分表》;二是基于培育“独立之精神和自由之思想”的语文核心素养而设置具体而完整的写作训练体系,实施与《美国语文(中文版)》接轨的写作课程。

(作者单位:广州市白云区教育发展中心)

责任编辑 邹韵文

推荐访问: 中美 编排 读写 及其他 语文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