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分散片与其他中药口服制剂特点比较

2022-04-01 10:34:35 | 浏览次数:

【摘要】目的:对比中药分散片与其他中药口服剂型的作用特点。方法:逐一对比中药分散片与传统口服剂型和现代口服剂型的区别。结果:中药分散片兼具固体制剂和液体制剂的优势,溶出快、生物利用度高且服用方式多样、制备简单易行。结论:中药分散片具有独特优势,是一应用前景广阔的新型中药口服剂型。

【关键词】中药分散片;常用中药口服制剂;生物利用度

【中图分类号】R286【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7)08-0063-03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spersible tablets and othe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al dosage forms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Methods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raditional oral dosage form. Results The dispersible table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ve the advantages of both solid and liquid preparations, which have the advantages of quick dissolution, high bioavailability and various methods of preparation.Conclusion The dispersible tablet of Chinese medicine has unique advantages, and is a new typ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al dosage form with broad prospects.

Keywords:Dispersible Tablet;Oral Prepar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Biological Availability

中醫药事业近年来发展迅速,逐步被国际承认,如复方丹参滴丸已进入美国FDA临床研究[1]。中药得以流传至今,在于其独特的特点,如不良反应少、资源广泛、配伍使用协同作用强;亦有限制其发展的不足之处,如成分复杂且有效成分含量低、作用机制复杂及体内作用时间迟缓[2]等。为此,中医药科研工作者孜孜不倦地寻找高效、便捷、服用方便、给药方便、给药量少的中药新剂型,旨在充分发挥中药的优势,克服其不足,推进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

分散片(Dispersible Tablet)系指在水中能迅速崩解并均匀分散的片剂[3]。其为近年来研究较多的新型片剂类型,发展较晚,中国药典2000年版才收录分散片这一品种,尤其是中药分散片的发展较迟缓。迄今为止,中药分散片在中国药典的收录量仍为零。中药分散片对中药的发展具重大意义。如分散片中的原料药物应是难溶性的,大多中药提取物是难溶性的,如黄酮等;中药分散片能解决难溶性药物的溶出和吸收问题;中药溶出慢,作用时间迟缓,中药分散片能在3min的较短时间内崩解成均匀的混悬液,提高中药的生物利用度;中药大多是乙醇的提取物,黏性大、具引湿性,而中药分散片中如微晶纤维素、碳酸钙等的加入能改善物料的吸潮问题[4]。

1分散片与传统中药口服剂型对比

剂型与药物同行,有药物即有剂型。中药发展历久弥新,中药口服剂型亦从远古时期的汤膏剂发展到新中国时期的颗粒剂、普通片剂、胶囊剂、口服液体制剂以及现代的微丸剂、泡腾剂等新剂型。

11与普通片剂对比片剂是较简单实用的剂型,其制备与保存运输都简便易行。中药片剂起步相对来说较早,已上市的中药片剂也较多,如桑菊感冒片、甘草片、复方大青叶片等。但中药普通片剂溶出速度慢、溶解度小,对药物的吸收存在影响,且片大、服用量大,小孩、老人和吞咽困难患者不便服用。与它相比,中药分散片具崩解溶出速度快,分散性好,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可吞服或用水分散后服用,提高老人、小孩和吞咽困难患者顺应性的优势。

中药复方制剂三七止血片是具有化瘀止血、消肿、止痛的药剂,主要用于急症患者,但其存在崩解迟缓和药物溶出慢的问题。冯改霞等[5]将三七止血片制成分散片,并作了其和普通三七止血片的体外溶出度试验,以Rg1、Re为评价指标,发现分散片的溶出明显优于普通片。在3、5、10、20、30、45min时三七止血分散片的溶出百分率为843%、897%、928%、962%、991%,而相应三七止血片的溶出百分率仅为228%、389%、552%、785%、846%、921%。三七分散片更高效、速效,适用于急症或吞服困难患者。

张峻颖等[6]研究制灯盏花素分散片,并将其与灯盏花素普通片的溶出度进行对比,分散片在5、10、25、40min时的溶出度分别为95%、996%、1003%、997%,灯盏花普通片在同样溶出条件和取样时间下的溶出度为28%、35%、632%、716%。对比其溶出可发现,灯盏花素普通片的溶出远远低于灯盏花素分散片,可见其生物利用度也远远低于分散片。将灯盏花素制成分散片能增加溶出、提高生物利用度,扩大其临床应用。

12与颗粒剂对比中药颗粒剂占中药剂型的比重较大,是由汤剂和糖浆剂发展而来的,为中药与适宜辅料制成的颗粒状制剂。蔗糖在所用比例中占比例较大,溶出和吸收快,作用强,携带方便,制备简单易行,可直接吞服或冲服。但颗粒剂存在难随证加减、适口性差、糖尿病患者不宜服用等问题[7]。如今已有部分中药颗粒剂也制成分散片,如感冒灵分散片[8]、板蓝根分散片、益母草分散片[9]等。大部分中药具有引湿性易吸湿,制成分散片因加入微晶纤维素、乳糖等,可在一定程度改善颗粒剂吸潮问题;加入超级崩解剂如羧甲淀粉钠、交联聚维酮等,能在极短时间内崩解,提高溶出度及生物利用度;加入微粉硅胶作为助流剂,其硅醇基的极大亲水性,利于水分进入片芯,加速崩解及药物的溶出速率;服用量准确;溶出和吸收较颗粒剂快;携带、服用简单方便,患者顺应性好[10]。

板蓝根,现临床使用的较多剂型为颗粒剂。任祥友等[11]将板蓝根浸膏粉制成分散片,其可压性和分散均匀性好,三批分散片的溶出百分率分别为9458%、9586%、9403%,符合分散片的特点,且其中试结果显示工艺适合工业大生产。刘荣[12]选择气血瘀滞型痛经患者112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益母草分散片,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各治疗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发现观察组的痛经症状评分降低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93%,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61%,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益母草分散片更适宜用于气血瘀滞型痛经,疗效好,复发率低,且益母草为中药,来自于天然,毒副作用小,可长期使用,更值得临床推广。

2中药分散片与现代中药口服制剂对比

近年来中药剂型的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如微囊、微球及纳米制剂、脂质体等。

21与口服液体制剂相比口服液体制剂是发展最早的中药剂型,种类较多,如口服溶液剂、口服混悬剂、糖浆剂及酊剂等,是将中药成分或中药提取物溶于适宜溶剂或难溶性原料药分散于溶出介质中制成的供口服的溶液型或混悬型液体制剂[2]。其发展较早亦是因其制备简单,成本低。但其存在①服用量难以准确掌握;②分散度大,易降解以及一系列物理稳定性问题;③水性溶出介质易霉变,常需加入防腐剂;④体积大,运输储存不便;⑤中药大多味苦,液体制剂常需加入掩味剂、麻痹剂、矫味剂或用一些包合技术等掩味问题[13]。

分散片服用方式多样,可吞服、咀嚼,还可用水、牛奶等分散后服用,兼具固体制剂和液体制剂的优点。固具有液体制剂分散度大,药物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的优点,片剂制备、运输、储存、服用方便的优点,同时又避免了液体制剂不稳定、运输储存不便等问题。如非处方药双黄连口服液,刘郁等[14]将其制成复方双黄连分散片,成品符合分散片药典标准,含量测定及溶出度测定也合格。

22与泡腾剂对比泡腾剂与分散片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均是新型的片剂类型。是指含有碳酸氢钠和有机酸,遇水可产生气体而呈泡腾状的片剂[2],兼具固体制剂和液体制剂的精华,且弥补了二者的不足。其是利用有机酸和碳酸氢盐反应做泡腾崩解剂,置人水中,即刻发生泡腾反应,生成并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状如沸腾,故名泡腾剂[15]。它们均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崩解(分散片1~3min,泡騰片1~5min),溶出和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服用方便,便于老人、小孩及吞咽药丸困难病人服用。不同之处在于:①泡腾片适用于易溶性原料药,分散片适用于难溶性原料药;②泡腾剂制备较分散片复杂,需加入柠檬酸、酒石酸、富马酸等作为泡腾酸源,碳酸钠、碳酸氢钠及碳酸钙等作为泡腾碱源;③其在制备过程中对湿度、温度等要求较高,对包装也要求严格,极易吸潮,造成崩解失效。相比泡腾剂,分散片的制备工艺与普通片剂相同,不需严格控制温湿度及加入泡腾剂,更简单易行,达到高溶出及生物利用度[15]。诸如清开灵泡腾片[16]等均已是成熟、市场评价好的中药口服剂。

23与中药微丸对比中药微丸同属于新型中药口服剂型。是指直径05~15 mm(一般不超过25mm)的球状或类球状的固体药物剂型,即由药物与辅料构成的圆球状实体[2]。中药微丸与中药分散片相比,中药微丸对原料药的溶解性无要求;分散片崩解较快,达到吸收起效快的目的,微丸与胃肠道接触面积大,使药物吸收彻底,提高生物利用度;分散片可用水分散后服用,便于老人、小孩及吞咽困难患者服用,而微丸则是本身即是体积较小的小丸达到此目的。微丸制成后可通过压片技术制成片剂,但中药微丸的制备技术与仪器设备较分散片复杂,且微丸主要用于缓控释制剂[17]。程岚等[18]将用于高血压病、心绞痛病的愈风宁片改剂型为愈风宁微丸,且通过体外溶出试验,愈风宁微丸的溶出明显优于愈风宁片,提高了药效,使本药达到了速释目的。

3小结与展望

国内上市的中药分散片较少,如绞股蓝总苷分散片、血塞通分散片、灯盏花素分散片、银杏叶分散片及七叶神安分散片等。近年来如黄藤素分散片治疗慢性盆腔炎[19]、七叶神安分散片治疗紧张性头痛[20]、中药抗宫炎分散片联合微波治疗重度宫颈糜烂[21]等均表明中药制成分散片有意义且疗效优于普通片剂。但也并不是所有普通片剂类型均适用于制成分散片。分散片的主要成分需是难溶性的,做成普通片剂或胶囊有生物利用度问题的药物,不适用于易溶、毒副作用大、安全系数低的药物。此外,分散片还存在一些局限性,如粒度是控制分散片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需要对原料药进行微粉化处理;崩解要求高,需使用大量的优质超级崩解剂,成本高;崩解剂用量大,易吸湿,对储存条件及包装材料的阻湿效果较普通片剂高。

总之,中药分散片凭借其独特的作用特点及服用方法,已受到中医药研究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使得中药分散片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通过制剂手段,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中药各方面的优势,中药分散片会才会得到进一步认可。参考文献

[1]赵永良,王超,韩亚朋,等. 中药现代化研究关键问题与前景[J]. 中国医药指南,2011(04):123-126.

[2]刘喜纲,刘翠哲,韩桂艳. 中药分散片的制备工艺研究进展[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02:208-20.

[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通则0100.

[4]项瑞. 中药分散片的研究进展[J]. 首都医药,2012(16):19-21.

[5]冯改霞,刘汉清. 三七止血分散片的制备工艺研究[J]. 黑龙江中医药,2006(02):40-42.

[6]张峻颖,郭健新,黄罗生.灯盏花素分散片的制剂工艺研究[J].海峡药学,2004(16):27-28.

[7]徐青青. 中药颗粒剂优点与不足[J]. 亚太传统医药,2015(22):141-142.

[8]王丹,张瑜. 感冒灵分散片的研制[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7):46.

[9]姜娟,乔爱玲,赵玉清.益母草分散片联合中药穴位敷贴促进产后子宫复旧58例[J]. 中国药业,2015,20:129-131.

[10]经嘉,黄桂华. 中药分散片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指南,2013(08):73-75.

[11]任祥友,蒋瑞芹,崔玉芹. 板蓝根分散片制备工艺研究[J]. 中国当代医药,2010(05):116-117.

[12]刘荣. 益母草分散片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J]. 亚太传统医药,2013(02):98-99.

[13]胡瑞谦,赵国君. 中药口服液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J]. 包头医学院学报,2013(06):142-144.

[14]刘郁,全红梅,刘连新. 中药分散片及工艺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2005(06):538-540.

[15]吴红艳. 泡腾片剂的特点及发展[J]. 中国处方药,2014(02):80-81.

[16]俞加林,刘莉,孙湘莉,等. 清开灵泡腾片制备工艺的研究[J]. 中成药,2001(08):15-17.

[17]孙俊,陈志鹏,于永军,等. 微丸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04):92-95.

[18]程岚,袁子民,赵琳,等. 愈风宁心微丸与愈风宁心片溶出度的比较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6(01):76-77.

[19]索亚宁. 黄藤素分散片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研究[J]. 河南中医,2015(10):2441-2442.

[20]杨利. 七叶神安分散片治疗紧张性头痛86例临床观察[J]. 中草药,2009(10):1682-1683.

[21]桑泽新. 中药抗宫炎分散片联合微波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04):336-337,350.

(收稿日期:2017-02-22编辑:梁志庆)

推荐访问: 中药 制剂 口服 与其他 分散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