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应加强灾害教育渗透

2022-04-01 10:01:55 | 浏览次数:

摘 要: 在地理教学中重视和加强灾害教育是提高学生自我保护和生存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本文阐述了加强灾害教育的五项策略,即:立足教材和课堂教学,寻求灾害教育的切入点;参与社会实践,提升灾害教育效果;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灾害教育更有效;构建校本教学评价方式,引领灾害教育的开展;提高教师减灾防灾的素养,实现灾害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地理教学 灾害教育 有效策略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区域性和季节性强、灾害损失严重,这已经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安定的严重障碍。“教育是减轻灾害计划的中心,知识是减轻灾害成败的关键。”2007年10月10日国际减灾日的主题是“减灾始于学校”,目的是加强学校减灾教育,使青年人特别是在校学生树立减灾意识,提高民众的防灾意识。灾害教育是地理教育的基本职责之一,更是学校教育的本原。

一、灾害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灾害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具有社会生存所必需的素质和能力。加强灾害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从思想、情感及行为等方面关注灾害,提高对灾害的认识能力、理解能力及防灾减灾能力。在灾害发生过程中,自救和互救是减少灾害损失和生命损失的有效手段。灾害教育中应该涵盖安全意识教育。安全是与人类息息相关的,个人的行为是否符合安全要求,不仅与其本人的生命安全健康密切相关,而且与周围相关的人员紧密相连。灾害教育的目的是使所有的学生树立“安全问题人人有责,酿成灾祸害人害己”的理念,让防范灾害的意识、安全素质及行为文明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习惯。

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进行可持续发展观教育,灾害教育是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的关键。缺乏基本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和意识,缺失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行为,将不能成为21世纪的合格公民。有效地进行灾害教育,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发展的问题,关系到能否实现我国环境、资源、生态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从学生时代进行灾害教育,才能使他们具备资源、环境以及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未来的各项活动中,自觉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关系,用自身的行动来维护自然界的合理利用。

灾害教育能够较好地实现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三维教学目标,使学生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培养能力和形成正确价值观,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一是通过灾害教育,可以使学生获得有关灾害的基本知识,如灾害的内涵、灾害的类型(包括自然灾害、社会灾害、天文灾害、海洋灾害)、自然灾害发生的基本特征及时空规律,以及自然灾害的成因概括等等,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灾害对人类的影响以及人类应如何合理利用自然、保护环境,如何预防和减少灾害损失,化害为利,促进人类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二是灾害教育可以使学生形成多种技能,如气象、天象观测和地震预报的技能,灾害实地观察和调查的技能,使用各种仪器仪表的操作技能等。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而且还可以将知识应用于实际,解决实际问题。三是灾害教育能够使学生学会观察,积极思维,促进学生智力发展。防灾减灾教育使学生能形成良好的爱国主义思想,树立资源、环境、人口的正确观念,培养学生敢于面对灾害并勇于挑战的精神,同灾害进行抗争的优秀品质。这是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新课程终极目标的最好诠释。

二、渗透灾害教育的有效策略

1.立足教材和课堂,寻求灾害教育的切入点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地理灾害知识的主要环节,是系统传授自然灾害知识及减灾防灾知识的基本形式。在丰富的教学内容中,努力挖掘教材中有关灾害的内容,尤其注重教材中的“隐性”灾害教育因素。特别应该用“灾害”做线索,把教材内容加以串联,从而使学生能较系统地学习灾害知识,不断提高灾害意识。如高中鲁教版教材第三册《河流流域的开发》一节,可以结合教材联系回顾以下的灾害内容:(1)造成旱涝灾害的原因,防灾抗灾的对策;(2)主要气象灾害(如低温冷害、冰雹、雪灾、沙尘暴等)的成因、危害及防御;(3)主要地质灾害(如地震、滑坡、泥石流、活火山等)的成因、危害及防御等等。

在教学过程中,认真研究挖掘教材,找准灾害教育的切入点,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适时地渗透灾害教育,既能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也能增强他们的灾害教育意识,体现学科知识的实用性。如我的家乡徐州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冷空气活动频繁,寒潮是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对徐州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可以向学生介绍寒潮是如何形成的,它的移动路线如何,引导学生及时收听收看天气预报,了解寒潮的最新动态,并可以组织学生讨论。通过实例可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灾害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这样找准切入点进行灾害教育的有效渗透,会使学生受益匪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参与活动与实践,寻找灾害教育的载体

结合课外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增加灾害教育的活动内容,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去观察和调查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家乡的灾情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增强学生对灾害的感性认识。一是利用地理科学所具有的野外实地考察的特点,带领学生对某个区域做实地考察,了解这一区域经常发生的灾害及如何防治的方法。通过实践的过程,变知识为意识。只有身临其境的亲身体验,才能转化为良好的灾害意识和自觉的防灾减灾的行为素质,更好地促进防灾减灾教育。二是举办灾害教育专题讲座等,让课堂所学知识得以深化和延伸。如讲授台风、寒潮、沙尘暴等灾害的监测及防治知识,地震的预测与避震常识等,较系统地给学生传播灾害教育知识和技能。三是以活动为载体,组织学生走出课堂,配合“世界地球日”、“国际减灾日”、“世界环境日”、“爱鸟周”、“植树节”、“世界防治荒漠化日和干旱日”、“世界水日”、“消防日”等等,向广大群众开展灾害教育,加深学生对灾害的认识,进一步强化灾害意识的渗透。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从课堂走到课外,为灾害教育的渗透寻找到了有效的载体。

3.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掌握灾害教育的手段

一是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灾害教育的实效性。在灾害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地震、台风、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过程及灾后实况,让学生如身临其境,直接感受到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影响和强大破坏力,意识到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并根据该地区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灾害发生的过程,分析成灾机制,师生共同制定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

二是开展灾害教育探究性学习活动。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专题研究,很适合灾害教育目标的。可以结合当地灾害特征和生活实际,融入各科领域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调查访问、亲身实践,深刻了解灾害现象、成因、危害等,寻找可行的解决方法;鼓励学生积极撰写研究报告、小论文等,并利用黑板报、校刊等,发表他们的见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收集、整理有关的灾害资料,如新闻、图片、录像、影视等,形成一个内容齐全、分门别类的灾害资源库。这样既养成了研究精神,又掌握了灾害知识,在“见多识广”中逐步培养防灾意识和逃生能力。

4.构建校本教学评价方式,引领灾害教育的开展

《地理课程标准》要求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地理基础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的现实状况进行评价,更要注重对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状态、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等进行评价。这就要求地理教学评价要改变过去过于关注知识而轻视思维过程的倾向,要在编制试题时进行改革,适当增加有关灾害的开放性试题的比重;尤其充分利用中考和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加大一些实用的灾害互救自救方面的考核内容。这样学校就会重视地理灾害的教学内容。例如,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江苏卷)“第9-10题考查到地震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海啸,第30题考查到海洋灾害赤潮的危害性”等。

目前现行的评价方式大多是根据考试科目成绩来评价的,评价内容单一,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制定自己的灾害校本评价方式。例如可以定期对学生进行灾害素养的测评,根据学生在灾害演习中的表现给予评分,对学生制作的模拟灾害小教具评分,对学生的灾害小论文评分,把这些综合起来进行评价,对优秀者给予表扬、鼓励。同时将这项综合考核的内容纳入毕业综合素质考核体系,对考核不合格的学生不予以升学资格,以此来推动灾害教育评价的制度化。

5.提高教师减灾防灾的素养,实现灾害教育的持续发展

教师是课程改革最终的实施者,地理教师要在教学中承担着实现防灾减灾教育的重要角色。地理教师要在提升自身的减灾防灾素养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富有责任感的防灾减灾行为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和能力,用自身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真正做到“言传身教”。首先要加强地理师范教育的灾害教育。地理教师对灾害知识的了解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未来灾害教育的普及,在高校课程中应设置《灾害地理学》、《灾害事件预防与自救》、《灾害经济学》、《灾害心理学》、《灾害法学》等相关课程,并在此基础上对部分内容加以改进。其次是提高教师自身的防灾减灾教育能力。灾害教育课程目标能否实现,重要的在于教学过程中的落实,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理教师的灾害教育教学能力。地理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关系到整个灾害教育成败与否的关键。教师在不断学习新的知识、钻研教材的同时,还应努力拓宽知识,及时收集地理信息,补充时事知识,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增强自身的防灾减灾意识,积极探索防灾减灾策略,提高防灾减灾教育能力。

为此,地理课堂教学应有意识地进行减灾防灾意识教育,制定灾害教育目标。地理教师要有效地探讨防灾减灾教育的内容及方法,将灾害教育融于地理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加强自己的减灾意识,从而实现地理教学中知识与德育的双赢。

参考文献:

[1]袁书琪.地理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郑金洲.学校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丁运超.区域性灾害教育应成为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J].教学与管理,2009(01):76-77.

[5]唐黎标.恐怖诡异的自然灾害[J].防灾博览,2005(05):44-45.

[6]郑菊花.国内外自然灾害教育研究综述[J].绥化学院学报,2008(02):178-180.

[7]吴永军.当代教学论研究的新课题—教学模式简介[J].江苏教育(中学版),1990(6):89-90.

[8]周世鹏.关注自然灾害[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5(01):126.

[9]陆迁.地理课堂向社会延伸的启示[J].地理教学,2002(11):45-46.

[10]廖贤富.我国新时期中小学防灾减灾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09):31-34.

[11]舒成强.高师地理教育专业学生灾害教育研究.[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9(06):132-135.

[12]周红尘.国外地理课程标准的特点及启示[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4(11):33-35.

[13]汪泓宏.时代的趋势——发展灾害教育[J].中国减灾,1996(02):6-9.

[14]王真,王旭.中学教学中防灾教育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1(10):68.

[15]丁运超.我国主要的海洋灾害[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9(10):30-31.

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的子课题《初级中学德育方法实效性研究》的后续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06X1728)。

推荐访问: 灾害 中应 渗透 地理教学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