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病虫害防治探讨

2022-03-28 09:52:23 | 浏览次数:

[摘 要] 玉米作为我国的重要作物,具有易成活、高产稳产的特点,因此备受农民朋友的喜欢,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品种也多。进行玉米种植,对于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因此,必须大力推广和发展玉米种植,高度重视玉米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病虫害,实现玉米的丰收。本文将集合种植实践,对玉米常见的病虫害的特征进行分析,对如何进行防治提供具有一定借鉴价值的技术支持,希望对农民朋友种植玉米有所参考。

[关键词] 玉米 病虫害 防治 措施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4-0063-01

一、前言

玉米是我国的第一大粮食作物,除了用于人类食用之外,也广泛用于畜牧养殖,是重要的饲料来源。除此之外,玉米还具有酿造行业原材料的工业用途。玉米是国内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北部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玉米的丰产丰收对于地方农业经济和群众生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玉米丝黑穗病

我国的玉米种植技术还有一定缺陷,玉米生产过程中经常遇到的病毒病、丝黑穗病等主要病害、蚜虫、红蜘蛛等主要害虫都没有彻底有效的根治方法,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玉米丝黑穗病又称乌米、灰包、哑玉米。病原为丝轴黑粉菌。该病遍布世界各玉米产区。玉米黑穗病在北方地区发病比较严重,有的地方能达到50%~60%,对玉米的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1.发病条件

经过越冬的丝黑穗病原菌随玉米种子发芽并从幼芽或幼根侵入。从种子萌发开始至5片叶期间都可能受病菌的侵染,一般在玉米3叶期前,也就是幼芽期侵染机率最大,发生程度与幼芽出土期间的土壤温湿度、播种深度、出苗快慢关系密切。4叶期以后侵染率显著下降。

2.防治措施

2.1加强检疫。做好产地调查,防止从病区传入带菌种子。

2.2 选用抗病杂交品种。根据种植区的实际情况来选用品种,品种要具备高产、优质,抗病等优良特性。

2.3合理轮作。种植结构的调整对于防治黑穗病及其他病害都有很好的效果,所以要尽量避免连作和重茬,尽量减少田间菌源的残留。

2.4拔除病株。玉米病株明显表现症状时要拔除病株,在玉米6~7片叶时症状表现明显,连续拔除病株3~4次可以实现基本拔净病株。

三、玉米钻心虫

玉米钻心虫是玉米减产的罪魁祸首之一,钻心虫的幼虫进入主茎或果穗内,会造成玉米营养供应不足,授粉不良等严重后果。玉米钻心虫一般是说亚洲玉米螟,有时候也包括进入玉米主茎或果穗内的虫类,比如玉米螟等等。

1.发生特点及规律

大螟常常出现在5叶期到7叶期,越冬代玉米螟一般出现在5月中旬到6月上旬,对春玉米危害最为严重的是第一代玉米螟。对于秋玉米来说,玉米螟和高粱条螟的危害更为严重。

2.防治技术

玉米钻心虫防治最为特殊的情况是玉米螟和高粱条螟混发,可以进行一次施药兼治。玉米钻心虫防治尤其要注意心叶期和穗期,最佳防治时期是心叶末期幼虫盛孵而还没有进入茎秆时。大螟灾情严重的地块枯鞘率达5%时期前后。除此之外,大螟产卵以玉米下部第二叶鞘上所占比例最大,并多集中在5叶期—7叶期的幼苗上,进入8叶期为卵的盛孵期,在8叶期施药1次,防治效果可达90%左右。桃蛀螟寄主较多,重点应做好玉米田附近桃园桃蛀螟的防治工作

四、玉米粗缩病综合防治办法

1.强化监测和预警

对病情重灾区定期调查玉米粗缩病病株率,还要注意灰飞虱的带毒率。玉米播种前,要测量灰飞虱越冬基数,结合玉米种植模式,及时准确的预测预报,进行有效的防治。

2.改善耕作制度

不种面积很小的春玉米。大力推广贴茬直播或收麦后灭茬抢播的种植方式。几年的实践证明,这样既可有效地避开灰飞虱的传毒高峰期,减轻玉米粗缩病的发生程度,又能保证玉米的正常成熟。

3.改善玉米生长环境

禾本科杂草是玉米粗缩病的病源,秋收之后及时灭茬,清除田间杂草,路边、田间杂草不仅是来年农田杂草的种源基地,而且是玉米粗缩病传毒介体灰飞虱的越冬越夏寄主。对麦田残存的杂草,可先人工锄草后再喷药,除草效果可达95%左右。

4.选抗病品种。因品种间感病程度有一定的差异,所以要选用耐病性较好的品种。

五、玉米锈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玉米锈病是我国玉米生产中经常遇到的真菌性病害,在我国华北以及西南地区危害较为严重。锈病发生以后主要危害玉米叶的光合作用,进而导致玉米发育不完全,铁锈色病原菌污染玉米穗,使质量下降,可以造成5%~10%的减产量。其综合防治技术要点如下:

1.农业防治:选择抗病性加强的优质品种,早熟的玉米品种一般易感病,马齿形品种抗病性较好,要充分利用本地抗病品种的搭配种植;进行科学的管理,控制氮肥的施用,增加磷钾肥的追施,适时喷洒叶面营养剂提高玉米抗病性;控制浇水量,降低田地的湿度;玉米收获后要及时清除秸秆,彻底处理后再进行还田。

2.化学防治:农药防治对于锈病防治是必不可少的,发病初期及时喷洒1500倍稀释液的25%浓度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也可以选择600稀释液的40%浓度的多硫悬浮剂、150倍稀释液的30%浓度的固体石硫合剂等低毒性农药。

六、结束语

要实现玉米的高产丰收,还必须有先进的种植技术来支撑,尤其是科技高效的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要从农业技术、物理技术、化学技术、生物技术等各个方面进行提升,不断玉米种植中化学技术的适应程度,从而使重大病虫害危害最低化,保证玉米生产高效、稳定,为我国的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祥 玉米种植模式试验与研究[J] 山东农机化-2012年6期

[2]杨维宇 玉米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浅析[J] 农业科技与装备-2011年7期

[3]刘文远 浅谈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J] 农民致富之友-2010年9期

[4]吴祖幸 玉米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技术初探[J] 湖南农业科学-2012年2期

[5]卢玉江,刘兴元 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 中国农业信息-2011年7期

推荐访问: 玉米 病虫害防治 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