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素养对高校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2022-03-24 09:03:06 | 浏览次数:

摘要:从信息素养的内涵出发,结合高校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特点,探讨信息素养在促进高校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的作用。敏锐的信息意识是高校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前提,坚实的信息知识是高校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基础,强大的信息能力是高校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保障,而良好的信息道德则是高校教师专业能力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高等学校必须重视和加强教师信息素养的教育和培养,使信息素养在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素养;高校教师;专业能力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12014)02-073-04

近年来,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国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在众多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中,从教师信息素养的角度研究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文献非常少,而深入信息素养的内涵,探讨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各种要素对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作用的研究就更少。本文从信息素养的内涵出发,结合高校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特点,探讨信息素养在促进高校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的作用。

一、信息素养的内涵

有关信息素养的定义很多,按照道尔(Doyle)1992年在《信息素养全美论坛的终结报告》中给出的定义,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他能够认识到精确和完整的信息是做出合理决策的基础;能够确定信息需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定潜在的信息源,制定成功的检索方案,从包括基于计算机的和其他的信息源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用于实际的应用,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以及在批判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用信息。结合何克抗和李文光、马海群、王吉庆、李太平、裴希山等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信息素养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基本素养,在人类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都存在;在信息社会中,由于信息的类型繁多、数量巨大,以及信息成为人类社会发展中极其重要的资源,信息素养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种基本素养,它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四个方面。其中信息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对待信息的思想、理论和观点,是人们对信息的感受力、判断力和洞察力;信息知识是指一切与信息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包括信息的基本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知识;信息能力是指对信息的检索、收集、整理、分类、存储、编辑、分析、交流、传输、利用和创新的能力。信息道德是指人们在获取、使用、创造和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应遵循的信息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如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个人隐私、抵制不良信息,等等。

二、高校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特点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是通过各种方式,协助教师在专业和个性方面成长,以使其能胜任教学、辅导、研究、行政、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从发展取向上看,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观更多地建立在个人学术水平提高的基础之上,他们的发展主要来源于自主成长的内生动力,更多地沿着个人奋斗的足迹前进。体现在角色期待上,高校教师希望自己成为研究教学型教师或研究型教师。

由于高校教师除了培养优秀人才,还肩负着推动科技、经济发展的重任,因此,高校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有以下特点:

(一)多样性

高校不仅是培养人才、创新知识的基地,而且还是支撑和推动科技、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高校教师除了教书育人,还必须结合科学、技术、经济的发展,担负着相应专业领域内的科研工作,促进科学和社会发展。工作任务的复杂多样性,要求高校教师必须掌握多种知识,发展多种技能,这就决定了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多样性。

(二)自主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的日新月异,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对教师队伍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高校作为知识更新与创新的发源地,教师较易接触教育及学术的发展前沿,相对来说,这种先天性优势更能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并且,高校教师的教学对象是思维活跃、朝气蓬勃的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及思维能力,很容易接受新的思想及知识,这也促进高校教师必须不断接受新技术、追求新知识、拓展知识领域。随着终身学习观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高校教师更是直接成为终身学习的实践者。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地促使高校教师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各种途径的培训,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能力发展。

(三)持续性

一方面,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另一方面,新知识、新技术的日新月异,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研究前沿科学知识的高校教师,其专业发展贯穿于整个职业生涯。这要求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保持持续性。

(四)专业性

学术研究是高校教师实现专业水平提升不可忽视的重要手段。而基于高校的性质、职能和社会服务使命,高校教师更偏重于纯学理意义上的科学研究,致力于创新知识、发展知识。这样,高校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更强调专业规范、专业自主和专业评价。

三、信息素养对高校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般来说,高校教师的专业能力应包括教师专业知识、教学基本技能、反思教学实践以及科研、管理能力等方面。任何一个方面的发展,都要求高校教师必须不断获取新信息,吸取学科、专业发展的新成果、新知识,并有效地和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深度融合,用于日常的教学、科研工作。而教师的信息素养涉及教师感受信息、获取信息、评价信息、鉴别信息、管理信息、创造信息以及合理合法利用信息的多种能力。因此,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与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信息素养的每一种要素在高校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影响和制约着高校教师专业能力发展。

(一)敏锐的信息意识是高校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前提

1.敏锐的信息意识有利于高校教师从海量的信息中挖掘对自己有用的知识。信息意识作为信息行为主体在信息活动中对信息的内在需求和敏感度,在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中,表现为教师对信息的态度,是教师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一个具有敏锐信息意识的教师能够意识到自己所处的信息环境,能够敏锐地从公开的、平常的信息中发现其中隐含的价值,自觉地排除不良的干扰信息,主动地将获取和掌握信息作为自身专业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还能够将教育教学实践和科研活动对自身的现实要求和挑战转化为内在的信息需求,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解决教育教学、科研工作中的信息问题。

2.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知识和信息,而强烈的信息意识会促使和引导教师有意识地通过各种信息资源,探寻对教育教学、科研工作有用的信息和知识。当今海量的信息以及多种获取途径,如图书馆的纸质和电子资源、网上开放存取资源、博客、论坛、QQ日志等资’源,为教师获取所需的信息提供了便利。但是,如果没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就可能被信息海洋所淹没,很难从中发现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强烈的信息意识会支配教师自觉地根据教育教学以及科研工作的需要,收集、整理、积累所遇到的、有用的文献信息。同时,由于收集、积累文献信息的过程本身也在研究文献,因此,教师在积累资源的过程中,自身的专业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升。

3.良好的信息意识能使教师主动地、有意识地去广泛捕捉、收集信息,满足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原动力,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可以使自己胜任本职工作,更主要的是获得素质的提高、价值的实现、他人的尊重、认同的满足感,从而超越自我,实现教师的自身价值。同时,建构主义认为,每个人的知识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处在不断发展、扩展之中,而且在不同的情境中,知识需要重新构建。因此,高校教师需要在不同的教学、科研情境中,主动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经验。教师是主动学习的个体,是成长过程中的人,需要不断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实质就是教师专业素质不断构建的过程。因此,教师有意识地收集所需要的信息,对重构自己的知识结构有重要意义。

4.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而教师的信息意识是反思的内在动力。强烈的信息意识意味着教师能够从不同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中获得更多的与以往不同的教育理念与新知识,进而在丰富的信息基础上,对教育教学有更深刻的理解、感悟,能以批判的态度反思个人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找出自己的差距,增强提高自我的意识,促进专业发展。

(二)坚实的信息知识是高校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基础

信息知识作为与信息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对于教师来说包括教师的专业技术知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知识。教师的专业技术知识又包括通用技术基础知识、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专业信息技术知识。可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深入,信息知识已经渗入教育的各个方面。掌握坚实的信息知识已经成为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基础。对于高校教师来说,信息知识在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基础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通过教学实践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需要教师具备坚实的信息知识。(1)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介入到教师的专业实践中,改变了教师专业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一是提供资源和工具的任意链接,以支持教师的工作和学习;二是扩展了教师专业的广度和范围,使教师专业发展能够得到更广泛的支持。(2)教学活动是一个获取、加工、处理和利用教学信息的过程,信息技术作为效能工具进入这个过程,能够为教学信息的获取和传递提供更加多样、便捷、高效的途径。例如,信息技术可以将传统的以文本形式表现的理论、逻辑等知识信息转变为更为直观、感性的图形、动画、视频等,可以实现事物复杂过程的图解展示,也可以实现大量教学信息的高速储存与提取。而这些技术的应用,都需要教师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3)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在线开放教学等已经成为高校大众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而以edX、Udacity和Coursera等为代表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在全球的迅速兴起,更是给传统的高等教育带来了巨大的震动。如果高校教师没有紧跟时代的发展,不断学习新的信息技术,充实自己的信息知识,就不能跟上教育信息化的步伐。

2.通过专业培训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发展,需要教师具备坚实的信息知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信息化中运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培训最重要的工具和手段。目前,国内外已经开发了一系列提供教师专业培训的在线支持平台。这些平台存储着多种课程的学习内容,提供超出课堂教学之外的、针对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学习资源、在线支持工具等,还为教师提供自我学习、小组学习、集体学习的空间。平台管理者可以在平台中创建和管理小组学习,参加培训的教师可以采用文字聊天、电子邮件、内部短信等方式相互交流,教师可以根据学习相关内容,下载相应的软件,遇到问题可以获得专家的帮助。同时,网络平台和环境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师群体交互和共同发展。如果教师没有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与技能,就难以自如地利用这些平台,自我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从而难以促进自身的专业能力发展。

3.通过科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需要教师具备坚实的信息知识。科学研究是高校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通过科学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知识的过程,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手段。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文献信息的收集与分析、课题的论证与方案设计、实验过程的观察和数据收集、研究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研究过程的交流与探讨以及研究结论的形成等各个环节,都可能需要运用信息技术。因此,掌握并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为高校教师提供有效的研究工具和手段,提高研究的效率、信度和效度,并且加快研究成果向实践的转换和应用。

(三)强大的信息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保障

信息能力是指有效地利用信息设备和信息资源检索、获取、加工、处理、利用、交流和创造信息的能力,它是信息素养的核心,更是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保障。目前,信息量以几何指数方式增长,人们面对的是海量的信息,并且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既有文本、图像、图形,又有音频、视频、动画等,既有纸质的信息,也有电子信息,甚至网络信息。面对繁复的信息源,理智地选择和有效地利用信息要求高校教师必须具有强大信息能力。

1.具有信息能力的教师,能选择最合适的调研方法或信息检索系统获取所需信息,能构造并有效实施所设计的检索策略,会运用多种方法检索所需要的信息。如根据个人信息需求的目的和要求,运用科学的方法、采用多种方式制定检索和获取信息的路径,提取和存储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2.具有信息能力的教师,能批判性地评价所获取的信息及其来源;能把检索到的信息和自己原有的知识有机地整合起来;能从各种信息来源中选择、分析、组织、概括和综合信息,高效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创造性地使用信息来完成特定的工作或创造新的知识(如产品、作品等);能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数据挖掘和可视化技术,超越检索范畴,从大量的、复杂的研究数据中找出学科发展的趋势和模式。

3.具有信息能力的教师,能利用各种方法和新兴技术,如能利用信息检索系统的最新信息报道服务功能把握本学科领域的发展趋势,或追踪相关文章的引用文献和被引文献;能利用文献管理软件管理所阅读或获取的文献信息及其引文信息;能使用文献计量学分析工具对变化中的技术和产品生命周期进行知识更新;了解本学科领域新兴的学术出版形式和方法,如博客、信息聚合、开放获取和免费获取的在线研究数据,等等。

4.具有信息能力的教师,能够在发现信息之后,迅速地对信息进行合理的整理和储存;对于不完整的信息,能运用自身的信息知识快速地制定检索方案和路径,对信息进行追本溯源,检索和补充相关的信息。

5.具有信息能力的教师,能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如Wiki Instant Message(IM)、SNS的Colllective InteUi,gence、BBS、微信、微博等,把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及时地与同行共享并进行交流和讨论,并在交流和共享过程中,获取更广阔、更专深的信息和知识,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如高校教师掌握博客的技术和技能后,可以通过博客记录教师自己的学习、教学、研究经验以及思想变化。为教师提供个人反思的平台;同时,通过博客把自己教学、科研工作中积累的隐性知识显性化,为他人参考和共享,促进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而群组论坛可以使爱好、兴趣相同或不同的人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针对同一个问题发表观点,集思广益、百家争鸣,实现拓宽视野、提升思想的目的。这些方法和途径为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提供了保障。

(四)良好的信息道德是教师专业能力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高校教师在专业能力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利用大量的文献信息。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的存储、处理、转换、传播、交流变得非常容易,这既为教师获取、处理、传播和利用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使教师在利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学术不端行为,损害和侵犯他人的利益和权利。

2013年8月1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0年以来基金委监督委员会受理科研不端行为投诉举报的一批典型案例。其中包括窃取他人论文、虚构研究成果、数据造假、剽窃他人研究成果、在网上雇“枪手”完成基金项目书,等等。

事实上,从贺海波事件中的剽窃和撤稿,到“汉芯”造假事件,都充分暴露了学术不端行为的严重性,引起了国家相关部委的重视。教育部于2013年10月18日发布《教育部关于公开征求对(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规程》拟规定,学术委员会应当设立相应的组织机梅,裁决学术纠纷;对涉及本校教师、学生或者其他相关人员的学术不端行为,组织具有权威性和中立性的学术评价组织,进行认定,做出校内终局裁定。对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学术委员会可以直接做出撤销或者建议学校相关部门撤销当事人相应学术称号、学术待遇的决定,同时,可以向学校相关部门提出对当事人的处理建议。

因此,为了确保高校教师能合理合法地利用他人的文献信息,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健康发展,要求高校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信息道德。了解与信息相关的伦理、法律和社会经济问题;遵循在获得、存储、交流、利用信息过程中的法律和道德规范;懂得有关信息技术的使用所产生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能够依法或依据社会主流价值观对相关信息进行判断和选择,不违法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危害社会、组织或他人的合法权益,自觉地选择对个体或社会发展有益的信息,能够具有信息免疫力,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袭和腐蚀。

综上所述,信息素养的各个要素在高校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都发挥重要的作用。高校必须重视和加强教师的信息素养的教育和培养,引导教师在日常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培养和提高自身的信息意识;通过专题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知识,特别是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的技能,这方面广西科技大学做了很好的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通过多种途径加强高校教师的信息能力,这方面可以邀请图书馆的专家或数据库供应商的培训师进行指导和培训,提高教师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管理信息的能力与水平。另外,结合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如知识产权与版权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以及与网络信息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学习,使教师清楚信息的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的区别与联系、学术道德与知识创新的关系,自觉遵守信息检索、利用、传播过程中的行为规范,从而使信息素养在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推荐访问: 素养 高校教师 作用 能力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