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困境的思考

2022-03-20 09:54:37 | 浏览次数:

摘 要: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因生源的差异性、不均衡性,英语教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为此,文章对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困境进行思考,并指出了让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走出困境的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困境

近年来,随着高中教育的规模发展、民办高中教育的蓬勃兴起、以及中国家长们对高等教育的热衷,导致了中等职业学校在招生的数量上很不稳定,甚至有部分办学没有特色的中职学校办学带来了困难,生源的分布上也是好的生源流向了普高和民办高中,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冲击。而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大部分是在初中学习阶段的学困生和偏科学生,这些学生中有较多学生学习方法不得当、基础知识掌握的也不好、学习习惯也不是很好、对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趣……,这就导致我们中职校文化教学的困惑,也给我们英语教学带来严重的挑战。为此,下面笔者结合英语教学现状,分析一下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的困境和解决之道。

一、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现状和所面临的困境

1.“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困”,“教”与“学”积极性不够高

因为初中的英语学习没有打好坚实的基础,导致了许多中职生在中职英语学习上,出现了严重的知识断层。而中职学校英语教师没有很好地采用好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还是按照书本上设定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开展教学,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有高估的想象,部分老师以为学生应该在初中学习过相应的语法和构词法,在新的知识传授时,没有将原有的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复习和巩固,导致中职生学习起来越来越费力,再加上有部分学生对中职的教育也不是非常喜欢,所以英语教师在台上教得“累”,学生在台下学习英语特别“困”。

2.学校重视专业课教学发展与改革,对英语课教改关注重视不够

目前也有许多中职学校都在开展新一轮的省级课程改革,而且这些改革基本上都是围绕中职专业课程开展的改革,比如开展校企合作、理实一体化教学、工场教学和现代学徒制改革和试点,开展得有声有色。而在文化课的改革和建设的过程中,则显得相对乏力和漠视,导致英语的课程建设还是停留在国家的、整体的教材的更新的阶段,缺乏地方特色和英语教学的实践性。比如学校搞文化课的教研活动机会不多,而且还有部分学校流于形式或很少进行,且缺乏精彩、高效的内容。对中职英语课程改革关注和重视程度还不高。

3.英语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没有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潜能

传统应试教育强调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接受了多少知识和技能,教师为了教授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许多英语教师就不断地讲解,不断地分析,给学生练习和锻炼的时间和机会大大压缩了,学生们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技能,却不能主动地使用英语知识和技能为自己的生活和未来的就业服务,在某种程度上会大大削弱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英语的教学效率低下。所以英语教师观念不更新和发展,教学方式、方法过于单一,仍是以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教学方式,学生很难掌握英语课堂学习的主动权,缺乏独立思考,更谈不上中职生英语学习的创新发展了。鉴于此,如若英语教师若不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式,不多给中职生锻炼实践的机会,不仅无法提高中职生们学习英语的热情,而且还将无法完成我们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预先设定的英语能力教学目标,我们的英语教学将流于形式,不利于中职生的健康发展。

4.英语成绩的评价过于单一,缺乏过程性考评机制,唯分数论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成绩的评定,目前大部分学校依然是以期中和期末两次笔试的成绩作为学习英语的好坏,作为对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的检测,表面上看,好像是非常合理,其实,这种状况是不科学的,学生们学习的如何,还应该看使用英语的能力如何,不是出两次考卷一考了事,“唯分数论”不利于对中职生真实水平和能力分考评,如果长期发展下去,我们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学就陷入了困境。

二、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走出困境的建议

既然我们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面临着以上困境,作为中职学校英语教学的教师又该如何应对,方能让我们中职英语教学走出困境,得到更好的发展呢?

1.重新定义中职生学习能力,开发合适的校本教材

中职生走入学校的第一天起,他们就非常想有人生的第二次机会,不论是文化课程的学习,还是专业技能的学习。基于此,我们要重新定义我们中职生学习的能力,结合他们初中阶段学习的薄弱环节在何处,有针对性地开发出适合本地中职生全面发展的英语课程教学的校本课程,通过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开发,一方面,教师的开发教程的能力得到了体现,通过一段时间的试用后,可以不断修改,最终,出版成非常适合本地本校中职生英语学习的校本课程,为中职生英语高效学习保驾护航。

2.学校在进行专业课改革升级的同时,加大对英语等文化课类教学改革的关注和投入力度

中等职业教育的核心培养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出拥有一技之长的专业技能型人才。于是许多中职学校都在不断地进行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有校企合作改革、有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有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等等,对于文化课程的改革关注度不高,改革的力度还不够,尤其是英语课程改革,以为语言类,英语老师照本宣科把高中的三年六本教材讲讲完,就完成了课程目标,其实不然,英语作为一门工具性和应用性学科,在中职生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中职校在进行专业课程改革的同时,也要进行英语文化课程改革,多让我们的英语老师有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在平时工作中,多给我们英语课程改革提供资金和场地的保障,这样将有利于英语教学目标的开展。

3.英语教师在教学上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全方位激发中职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结合中职生学习的特点,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用教学的艺术激发中职生学习英语兴趣,最终喜欢上这门课。 (1)组织英语手抄报。设计手抄报的同时,要求学生们英语词汇、语法都要有一定水平,否则无法出刊;(2)利用空余时间,观看英语经典的原声电影。可以放松学生的心情的同时,学到英语的表达方式和语法知识,一举两得;(3)通过英文歌曲学习英语。教师可在适当的时候学习几首英文歌,一方面可以纠正学生的发音,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中职生的自信心和兴趣。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新颖独特,能很好地唤起中职生学习英语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兴趣。

4.学校和教师要采用过程性考评机制,体现能力,关注全体,多角度考核学生学习成绩

能力和成绩的评定不能以一两次考试的笔试成绩作为考评的最终结果,对于实践能力强的学生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不利于全面衡量中职生的学习能力。为此,我们中职学校要开展综合学分制改革,采用考试学分、过程学分、技能学分、附加学分、比赛学分等多种学分办法,让我们中职生在英语学习的每一个角落,都在成长,都在不断进步,学生们在取得英语学分的同时,会快乐无比,英语的成绩提升也就有了更多的方法,这样一来,对中职生英语学习能力可以全面考核,有利于全面发展每一个中职生。

作者简介:费奇枚,大学本科,现任教于浙江省东阳市技术学校英语专业,拥有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

推荐访问: 英语教学 困境 中等职业学校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