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自我表露研究述评

2022-03-16 10:17:37 | 浏览次数:

摘要自我表露是社会心理学、临床咨询和治疗的重要概念之一。主要介绍了自我表露的概念,静态的现象或动态的过程;描述性与评价性自我表露或正向与负向自我表露类型;自我表露的功能;社会渗透理论、压抑理论、沟通隐私管理理论等相关理论及主要测量方法。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主题、目标人、性别差异及自我表露与孤独感、亲密友谊的关系等方面,AIDS/HIV表露、儿童性侵犯表露、情绪表露和创伤表露等现实社会问题的表露成为近几年研究的焦点。扩展自我表露的概念,进一步深入研究青少年自我表露以及完善和发展自我表露的研究工具是未来的研究趋向。

关键词自我表露,AIDS/HIV表露,儿童性侵犯表露,情绪表露,创伤表露。

分类号B849;C91

1引言

自我表露(self-disclosure)是个体对他人表达情感、想法与观点的窗口。国外有关自我表露的研究,尤其是成人的相关研究已相当广泛和深入。国内学者对该领域的研究正在逐渐兴起。自我表露最先是由Jourard(1958)提出、界定并开展发展性研究的。他最早认为自我表露是个人将有关自己的信息表露给目标人(将个人信息与其进行交流的人)[1]。后来他在《透明的自我》(The Transparent Self)一书中将其界定为,告诉另外一个人关于自己的信息,真诚地与他人分享自己个人的、秘密的想法和感受的过程[2]。此后,自我表露受到了社会心理学家、人际沟通学者和临床咨询师、治疗者等多学科多领域研究者的关注,被予以不同的界定和研究。本文试图对国外有关自我表露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主要介绍了自我表露的界定、类型、功能、相关理论观点、测量方法和研究焦点,并提出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2 自我表露的界定

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自我表露进行了界定,主要持两种观点:一种是把自我表露看成是静态的现象,认为是个体、关系特质或行为事件[1,3~5];而另一种是把自我表露看成是动态的交互作用过程[6,7]。现在普遍认为自我表露最为经典的定义是个体口头将自己的信息(包括思想、感受和经历)表露给他人,在亲密关系的发展和维持上起主要作用[8]。

2.1 自我表露是稳定的个体或关系特质

早期理论和研究把自我表露看成是一种人格特质。Jourard(1971)认为自我表露是健康人格的前提和表现[2]。Cline认为自我表露是个体的一种意愿或能力[9]。与此观点密切相关的是把自我表露看成是一种关系特质,如研究自我表露与关系满意度、关系维持时间等之间的关系[9]。

2.2 自我表露是行为事件

Cline也认为自我表露是一种信息传递行为或事件[9]。持这种观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体的表露信息和行为上,典型研究变量包括表露的亲密性、数量和适应性等。Jourard(1968)认为自我表露不仅是向对方呈现真实自我,而且是人们表达与创造亲密和爱的方式[10]。

2.3 自我表露是交互作用过程

Yalom(1985)认为,自我表露总是一种人际交互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不是表露给对方什么,而是在这个关系情境下进行表露……更重要的是表露会使与他人的关系变得更丰富、深入和复杂[11]。把自我表露看成是交互作用过程,具有以下特征:首先,自我表露是双向、持续的循环过程,而不是一个单独事件;第二,自我表露是情境性的,情境会影响自我表露的过程;第三,自我表露过程中的所有成分相互依赖、相互影响[9]。

3 自我表露的类型

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自我表露的类型做了划分,主要有以下两种分类:

3.1 描述性(descriptive)自我表露和评价性(evaluative)自我表露

Delerga和Margulis(1983)把自我表露分为两种类型:描述性自我表露和评价性自我表露[12]。描述性自我表露主要指对事实性信息的表露,包括有关个人的思想、经历等;评价性自我表露指个人对自己的感受、评价或判断的自我表露,包括自我评价、内心感受等。

3.2 正向的自我表露(positive self-disclosure)和负向的自我表露(negative self-disclosure)

DeVito(1998)根据自我表露内容的性质,将自我表露分为正向的自我表露和负向的自我表露[13]。正向的自我表露主要指表露的内容是有关个人积极正向的,不会对自己产生不良影响的;负向的自我表露主要指表露的内容是个人试图隐瞒的或不愿表露的,会对自己的形象产生不良影响的。那些积极自我表露的人会对个体形成更大的吸引力,尤其在关系发展的初始阶段[13]。一般正向自我表露在交往初期较多,随着关系的深入,负向的自我表露可能会增多[14,15]。负向的自我表露处理不当有可能导致关系的恶化或中断[16]。

4 自我表露的相关理论观点

4.1 社会渗透(social penetration)理论

社会渗透理论认为自我表露是一种社会交换的基本形式,随着关系的发展,这种交换会变得越来越广泛和深入。自我表露的形式会随着关系的状态而改变,在最初的关系中,人们倾向于一方面保持比较亲密的程度,一方面对彼此的吐露进行“交换”;然而一旦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严格的“交换”便较少发生了[15]。社会渗透理论描述了亲密关系的形成、保持和结束,认为自我表露是亲密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Hendrick(1981)认为社会渗透理论为探索人与人关系中的自我表露模式提供了一个框架[17]。

4.2 压抑(inhibition)理论

压抑理论认为无法面对创伤性事件会导致不良的健康状况,其核心观点是压抑思想、感受和行为是一个消耗生理能量的主动过程,当个体长期压抑他们谈论或思考创伤性经历的意愿时,累积的压力会施加在个体身上,最终导致个体对心身疾病的易感性增加[18]。压抑理论的一个重要结论是与过去创伤性经历相关的表露可以降低不健康结果发生的可能性。

4.3 沟通隐私管理(communication privacy management, CPM)理论

沟通隐私管理理论为理解沟通时个体在决定是否或如何表露隐私时产生的紧张压力提供了一个有效框架。CPM用可渗透可伸缩的界限作比喻来区分隐私和公开之间的关系[19]。根据CPM,这些界限的渗透性是变化的,从相对易渗透(如,个体可通过此界限表露大量的隐私)到相对不易渗透性(如,个体严格保密)[20]。个体通过使用一种隐私管理原则系统来控制他们隐私界性的可渗透性。该系统由界限接近原则(如,关于何时分享隐私的原则)和界限保护原则(如,何时不分享隐私的原则)组成[20]。根据CPM,表露隐私后可能使人感到脆弱。因此,个体通过构建沟通隐私界限来控制表露隐私后可能带来的危险。人们权衡界限,在隐私和公开、距离和亲密、自主和独立之间寻找一种平衡。

4.4 与孤独感相关的理论

Sullivan,Erickson, Rogers和Jourard提出了有关自我表露与孤独感关系的理论观点。

Sullivan(1953)认为人们有亲密的需要,并且把与他人高度发展的亲密看作是“满足生活的主要来源”,而且他还认为“前青年期最需要亲密的交流,这种交流与满足和安全感有关”[21]。Sullivan强调同伴团体的重要性并提出同伴关系中自我表露的重要作用。根据Sullivan的观点,理想的同伴团体是以亲密的自我表露为特征的。同伴关系满足了儿童和青少年期的亲密需要,为成年期低水平的不安全感和孤独感奠定了基础[22]。Erikson(1963)提出在亲密能力获得之前必须获得自我认同感,自我认同感在某种程度上使得个人的自我认同与他人相融合[23]。有了自我认同感,就不会害怕在亲密关系中丧失自我。如果由于害怕丧失自我而避免亲密,那么个体就会体验到深深的孤立感和随之而来的自我专注,那就是孤独。尽管Erikson并没有使用“孤独感”或“自我表露”,但他似乎已提出了自我表露导致自我认同的确立,从而使得亲密发展,避免了孤独发生的因果关系[22]。Rogers强调孤独感和自我表露的关系并认为自我表露之后来自对方的关爱、接受会减轻个体的孤独感[22]。Jourard(1968)认为一个健康的、社会适应的人是相对高自我表露的,拥有健康人格的人会找到爱和友谊,可以使自己从每个人都会曾体验到的孤独感中脱离出来[10]。

推荐访问: 述评 表露 国外 自我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