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太医院诊疗制度考

2022-03-10 09:11:08 | 浏览次数:

摘 要:文章对清代太医院诊疗制度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太医院值守制度,太医院诊疗制度进行了探索、为清代宫廷医学的研究提供了文献学资料。关键词:清代;太医院,诊疗制度一、太医院值守制度太医院既要负责宫廷医疗保健,医书修撰,又要管理全国医政,具有多重职责。清代太医院的核心职能之一,是为皇亲贵胄提供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太医院的医疗对象一是主要面对皇帝、太后、后妃、王侯、公主等皇室成员,以及重要政府官员;二是为某些国家机关或大型活动等提供的其它诊疗服务[1]。由于疾病的发生具不确定性,宫内人员临时前往太医院衙署传唤医官显然可能始误病情,为了能第一时间提供诊疗服务,宫廷设立了若干不同地点,供太医院医官日夜值守,以便随时听候传唤。清代太医院值守制度根据值守地点的不同,可以划分成在宫中值守的“供奉”和跟随皇帝出行的“随诊”两大类[2]。其中“供奉”主要是在宫中值班,相当于今天的24小时值班的住院医师,他们不仅担负着为帝王、后妃等宫内皇室人员诊疗疾病的重要责任,同时还担当着宫廷医药咨询师的角色,随时准备解答皇帝有关医药方面的問题。“随诊”,指的是即太医院的医官跟随皇帝外出巡。随在宫外为皇帝、后妃等核心皇室成员提供医疗保障,但除此以外还需随时恭候皇帝差遣,就近为其他随行人员或外出为各地大臣等诊治疾病。一般情况下,皇帝会在外出巡幸前,提前颁布旨意指定需要哪些部门的哪些官员各多少员进行随扈,并要求各衡门提前选定合适的人员,其中就会包括太医院的医官。康熙二十三年,康熙皇帝南巡前曾颁布旨意,列出了各衙门所需的扈从官员,其中就有太医院御医二人和吏目三人,并要求“各衙门笔帖式及执事人员”需“豫行委出,按次随行”。当然,能在外出巡幸前进行这样从容的安排,是以社会的稳定和充足的准备时间为前提的太医院除了为皇帝及后妃提供诊疗服务,还担负着为京城内外其它皇室成员、文武大臣、军队、平民百姓、文武会试以及监狱等提供医疗保障的社会职能。而清代太医院也建立了一套按皇帝旨意或其它部院衙门行文派遣医官,为上述人员、机构或国家重大活动提供医疗保障的差派制度。二、太医院诊疗制度明代太医院,非擢任御医,如一般医士、吏目等,不得侍值内廷。清制则不然,凡属太医院官职,不分满汉,一律任用。如顺治初年供俸值宿于乾清宫东之御药房者。东药房(在紫禁城左腋)领班以御医为主,吏目、医士分班轮流值日,西药房(在紫禁城右腋)以院使、院判为领班,御医、御吏分别轮值。宫廷中诊病,如给皇上、皇后、西太后(慈禧)等看病,皆谓之“请脉”。太医经常给皇上、皇后、贵妃等及上层官员看病请脉与一般看病不同,需提前二时通知,按时请脉。太医院医官在宫廷中开展医疗活动,没有皇帝、后妃的传用是不能贸然觐见的。按照规定,皇帝、后妃通常派御药房太监传召太医院医官[3]。太医院医官作为清代朝廷命官,入宫为皇帝、后妃等皇室人员诊治疾病时,自然应该首先遵守清代宫廷制定的君臣见面时的种种礼仪。太医院医官为皇帝、后妃等皇室成员请脉时,由于君臣身份有别,须先行叩拜的君臣之礼,先向皇上、贵人请安,再两膝平跪,两手垂直,低首请脉(即诊脉),诊毕起立,倒行退出。在光绪年间,为慈禧太后请脉的太医院医官进入慈禧太后所在殿宇后,医官要“先是跪安”行礼,然后太后将手放到脉枕上,宫中的“妈妈女子代蒙一块網布”,才可以开始请脉。太医请脉后回值班房开方录底,再送御药房配制。先取二付,同时煎成,分二份共四杯御医先尝一杯,内官再尝一杯,然后进御(皇上、贵人等)。在清中叶时废除此例。试药这种措施,不仅基本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了药物毒性对皇帝、后妃健康的侵害,而且能大大降低了熬药过程中监督疏漏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进一步提高了宫廷用药的安全性[4]。针灸自古为临床常用的治病方法 ,亦被皇室和太医院采用。然而道光二年(1822 年)奉旨“以针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太医院针灸一科著永远停止”,道光帝于继位之第二年颁旨永禁针灸于太医院。其原因从未见任何文献有所记述和解释。通过考证清廷有关历史文献资料,认为道光此举最可能是因当时清廷危机四伏,为保自身安全而采取的禁针之举,从此以后针灸只能在民间奉君则不可[5]。参考文献:[1] 翟文浩.清代太医院诊疗制度研究.[C].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06):6-7.[2] 任锡庚.太医院志.1923年石印本.[3] 嵇璜,刘墉.清朝通典[M].万有文库.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中华民国二十四年):2388.[4] 赵绍琴.赵绍琴医学全集[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339-341.[5] 马堪温.清道光帝禁针灸于太医院考[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04):38-40.

推荐访问: 诊疗 清代 制度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