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打造生活化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

2022-03-09 09:48:31 | 浏览次数:

【摘    要】初中地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已经不仅仅限于增加学生的地理知识储备量,同时也注重对于学生地理问题分析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地理认知的生活化,注重通过地理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在这样的背景下,将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生活化,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对于转变初中地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地理知识应用能力和分析能力,有着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将会成为初中地理课堂改革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初中地理  生活化  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0.033

“教育即生活”是现代课程发展的一个重要思想,课堂教学改革的要点之一就是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这表现为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实施、反思等活动中,要求教师高度关注学生生活世界与书本世界的联系,努力打通两个世界,在两个世界间搭建起桥梁。

“回归生活世界”是初中地理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主张,这一主张转化为课堂教学实际行为,就是要求地理教师树立生活中有地理、生活中蕴含着各种教学资源的观念,有意识地将生活世界中的相关资源引入实际教学中,将生活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事实证明,一旦生活世界的相关信息纳入地理课堂教学的时候,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会提高,互动水平会提升,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会大大增强。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谈谈我对构建生活化的初中地理课堂的做法。

一、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国初中地理教学一直受到应试教育影响,和生活实际严重脱离,而学生在对地理学习提不起兴趣的时候无法知道如何有效运用地理知识去解决饮食和出游这些问题,无法知道如何去利用地理知识为生活服务。虽然随着课改的深入,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得到了一定发展,但是仍旧存在一些无法忽视的问题:(1)教师对学生地理知识的掌握评价方式不正确,当前很多初中地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多是以考试分数为标准,教师评价对分数过分重视,而对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真实掌握和生活化运用认识不到位,影响了教师对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进一步研究;(2)学生对地理知识生活化体验不够,因为初中学生面临着中考的重大压力,更为重视的是如何学会做题、如何做对题,而对如何将地理知识联系生活缺乏必要的体验,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发展;(3)初中地理教学内容受限严重,当前我国初中地理教学内容桎梏于课本知识,缺乏将知识和生活结合的思考和联系。

二、编制生活化的习题,促进理解运用

早在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就曾提出:“学校的最大浪费就是学生在校接受一种脱离生活的教育……”。如今,我国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已经发现这一严重问题,并提出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一基本理念。然而,若只是课堂教学在走生活化的康庄大道上昂首阔步,而考试的试题中却嗅不到一点生活化的气息,这无异于“穿着新鞋走老路”。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课堂设计中,能够结合社会中的时事热点、生活经验等,多编制一些“生活化的习题”,在题干中既要体现真实、客观的情境,又要准确地传达与其匹配的地理信息。通过这样的训练途径,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提取信息和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体验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也能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在于应用,而非只是知道。

三、教学内容生活化

初中地理主要阐述自然和社会环境,地理教材编排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由整体到局部,由简单到复杂,先学习地球、地图知識,世界地理,再学中国地理及乡土地理。教师要对教材适当地增删,提炼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由于社会日新月异,地理教材中的一些信息和数据往往会滞后于现实,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及时对教材进行更新,比如,学习中国人口这部分内容时,要告诉学生,由于人口老化等诸多原因,我国人口政策已经有很大的变化。

生活化教学方法是将生活作为教学的基础,但不是简单复制生活,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并高度提炼生活素材,能够将陌生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例如,霜冻出现在晴朗的夜里,大树底下好乘凉等生活现象都可以利用地理解释。初中生以学校为主,学生丰富的学习生活也可挖掘地理素材,例如数学图表知识,生物中物质成因都可以迁移到地理学习中来。除了教材生活素材,教师也要重视乡土资源的应用,以乡土资源为切入点,确保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学习《水资源》课前先让学生了解我县生活用水的利用现状以及污染状况,让学生树立水资源危机的意识。

四、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过程

“地震来啦!”我在上“日本”这一课的过程中,讲到日本地震的时候有个调皮的学生大喊了这么一句,全班学生哄堂大笑,我随之把目光聚到他身上,问了一句:“地震来了!你怎么还坐在那里呀?赶紧逃生去吧!”这个学生就问我:“老师,我要逃到哪里去?”我顺势就让班级的学生寻找答案,他们有的说赶紧躲到桌子底下,有的说赶紧往外跑……我对他们的回答给予解释:躲在桌子底下是非常不对的,我们应该躲在桌子旁边。学生非常不解,我就在黑板上简单画了“黄金三角区”的空间安全区位,学生恍然大悟。我得感谢那个调皮的学生,是他活跃了课堂气氛,把一个非常有用的生活常识“巧妙”地带进了地理教学的过程中,为我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更新教学方式,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自主活动以及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即由传统的师生授受教学向体验教学转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再现和创设生活情境,寓生活原型于教学过程之中,沟通书本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将生活原型作为探索实践活动的感性支撑,建立一种开放的、与生活相结合的、生动的课堂教学方式,就是教学过程的生活化。

总而言之,学习地理本身就是在学习生活,地理生活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地理实践知识,进而能够利用地理去认识、改造生活。面对当前我国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所存在的各种不足,只有不断地提高教师进行生活化教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生活化地理知识的兴趣、利用案例教学法丰富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内容,才能够提高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庆锋.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研究[N].发展导报,2019-01-22(018).

[2]董晓伟,李娜.浅析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模式[J].中国校外教育,2018(35):93-94.

推荐访问: 课堂教学 谈谈 生活化 地理 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