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医体质学说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防治

2022-03-09 08:34:48 | 浏览次数:

关键词:中医体质学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辨质调治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2.10.045

中图分类号:R259.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2)10-0095-02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以下简称“亚临床甲减”)是当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资料显示,我国普通人群中本病发病率为0.91%~6.05%,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女性多见,超过60岁的妇女中患病率可能达到20%[1]。目前,我国亚临床甲减的临床研究工作尚缺乏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双盲随机对照的研究。由于长期以来对亚临床甲减的危害重视不够,加之缺乏可供复制的经典动物模型,对其进行实验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资料较少。医学界针对此病是否需要治疗也一直存在争议。而随着对亚临床甲减研究的深入及中医体质学说的发展,中医体质学说将为亚临床甲减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1 中医体质学说概述及甲状腺疾病的中医体质研究概况

中医认为,体质是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2]。中医学对体质的论述首见于《灵枢·寿夭刚柔》“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灵枢·论痛》也有“筋骨之强弱,肌肉之坚脆,皮肤之厚薄,腠理之疏密,各不同……肠胃之厚薄坚脆亦不等”,并结合阴阳五行学说把人分为“阴阳二十五人”,成为后世体质分类的依据。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有关学者将中医体质学说定义为“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特征、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病变的性质及发展趋向,从而指导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学说。”[3]体质的不同决定了人类对某些特定疾病的易感性,决定了证候的类型,及患病后的预后、转归情况。遗传决定论、环境制约论、心身构成论和体质过程论是中医体质学说的4个基本原理,它们共同奠定了中医体质研究的理论基础。人类体质的形成是先天和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先天禀赋决定了个体体质的相对稳定性,后天的各种环境因素、精神因素等又使体质具有可变性[4]。体质的动态可变性为调整亚临床甲减患者的体质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通过改善亚临床甲减患者的体质,防止或延缓其向临床甲减发展甚至使其恢复健康状态提供了可能。

近年来,有关学者对甲状腺疾病和中医体质的关系进行了一些研究。夏氏等[5]调查结果显示,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中出现一种单纯体质类型的较少,而兼夹数种偏颇体质分别达65.81%~72.09%。甲亢以气郁兼夹气虚、阴虚质为主,甲减以气虚兼夹阳虚、气郁质为主。其虚实夹杂体质状态势必导致发病后证候类型的虚实兼夹,也提示在甲亢、甲减患者的体质调理中要综合考虑。王氏等[6]研究发现,气郁质、阴虚质、气虚质、平和质是血清甲状腺激素正常的甲亢患者的常见体质类型。甲状腺功能恢复期患者多为兼夹体质。目前尚缺乏对亚临床甲减体质类型的研究,上述研究虽然不够系统与规模化,但提示从中医体质角度去探索甲状腺疾病尤其是亚临床甲减的防治可能会有更多的收获。

2 以中医体质学说为切入点,拓宽防治亚临床甲减的思路

2.1 亚临床甲减病理体质形成原因分析

2.1.1 生态环境的变化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是人们无法回避的。近年来,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EDs)问题已引起学术界的极大关注。EEDs指潜在的干扰内分泌系统的化学物质,主要干扰维持机体代谢动态平衡和调节生长发育的激素的产生、释放、转运、代谢、结合、活化或灭活。已被证实或疑似影响甲状腺形态和功能的EEDs有上百种,包括甘蓝、花椰菜等含氰植物,以及树脂原料、除草剂、杀虫剂等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等。甲状腺作为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任何导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异常的EEDs都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分泌、代谢,从而影响甲状腺的内稳态,破坏甲状腺激素系统的动态平衡[7]。

2.1.2 饮食结构的变化尤其是碘营养状态的改变 实行全民食盐加碘政策的15年间,全民补碘不分地区,不分人群,适碘人群盲目补碘,低碘人群过量补碘,导致了甲状腺疾病发病率日益增长。滕氏等[8]在3个不同碘摄入量的农村社区中进行长达5年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碘超足量和碘过量社区的亚临床甲减患病率分别呈现3.2倍和6.6倍增长,亚临床甲减的发病率分别呈现11.3、12.6倍增长。亚临床甲减的患病率和发病率均随碘摄入量的增加而增加。此类因高碘引起的亚临床甲减多数是非自身免疫性的。

2.1.3 人体体质在时相上的变化 自身年龄的增长,尤其是女性经、孕、产、乳的生理变化对其体质的改变产生了很大影响。《灵枢·营卫生会》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宋代陈直在《养老奉亲书》中指出,人步入老年阶段后,“真气耗竭,五脏衰弱”,“血气已衰,精神减耗,危若风烛,百疾易攻”,“心力倦怠,精神耗短”,“精血耗竭,神气浮弱,返同小儿”。在阴阳特征上,孙思邈《千金翼方·养老大例》中提到:“人五十以上,阳气日衰,损与日至,心力渐退,忘前失后,兴居怠惰。”说明人中年以后,阳气渐衰,阴阳平衡失调,衰老的征象渐渐表现出来。总之,老年人脏腑气血阴阳俱衰,阳气日微,体质特点以“虚”为主,这是老年病形成的病理基础。姜氏等[4]对中医“肾”的本质进行多年深入研究后,指出正常健康老年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生理性肾虚,且多数偏阳虚和气虚。这与近几年对亚临床甲减患者治以温肾方、右归丸等方药取得较为满意疗效,以及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温肾助阳药及益气药可使老年亚临床甲减患者低代谢状态得到提高的结论是一致的。《灵枢·五音五味》提出:“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甲状腺所在部位为足厥阴肝经所属,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体阴而用阳,由于女性经孕产乳的生理变化,而“数脱其血”,易致肝血不足,肝疏泄失常而为病,故甲状腺疾病女性多见。而超过60岁的老年女性的亚临床甲减患病率可高达20%,这种现象的存在和老年女性的体质特点是分不开的。

2.2 关注亚临床甲减患者体质的调整

亚临床甲减病理体质的形成是外因和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包括EEDs的影响、碘摄入量过多、精神压力过大等;内因包括人体自身的免疫、性别、年龄、生理变化等因素。外因较为复杂,且难以定论。但内因起主要作用,《灵枢·本脏》云:“人之有不可病者,至尽天寿,虽有深忧大恐怵惕之志,犹不能减也,甚寒大热,不能伤也,其有不离屏蔽室内,又无怵惕之恐,然不免于病。”由此可见,在同样外界致病因素作用下,人发病与否取决于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和体质状况。

亚临床甲减患者常无明显的症状体征,有时会出现无证可辨的情况,但其对人体的潜在危害已被临床和实验研究所证实。所有“慢性”病,患者必然有明显的、发病前就长期存在的生理异常(形态异常或功能的太过或不及)。这种生理异常是疾病发生的基本因素之一(内因),大多是体质性的。临床上,必须有足够的针对它们的用药才能彻底治愈这些疾病[9]。从调理亚临床甲减患者的病理体质着手,才可能彻底治愈此病。认识到中医体质在亚临床甲减发病中的作用,才可能为每个患者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正如徐大椿《医学源流论》指出:“天下有同此一病,而治此则效,治彼则无效,且不惟无效,而发大害者何也,则以病同而人异也……故医者,必细审其人之种种不同,而后轻重缓急,大小,先后之法,因之而定。”

以中医体质学说为切入点,从调整体质入手,把辨病论治、辨证施治与辨质调治有机结合起来,会有助于从整体和本质上认识亚临床甲减这种疾病,也将会大大拓宽中医临床和基础研究的思路。

3 问题与展望

综上所述,环境和饮食因素对亚临床甲减患者病理体质的形成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若能及早对影响甲状腺形态和功能的EEDs进行筛查和处理,并做到补碘措施因地、因人制宜,则这些由外界因素导致的亚临床甲减是可以避免的。研究相关环境因素对亚临床甲减病理体质形成的影响,对不同地区亚临床甲减人群的体质进行辨识,庶可针对体质的差异性制定更具个体化的防治措施。笔者在临床中发现,亚临床甲减患者以气郁质、阳虚质、气虚质多见。若能对亚临床甲减患者的体质特征进行调查、分析,把握亚临床甲减患者的体质特点,对亚临床甲减病理体质高危人群进行重点预防,及早对其进行生活方式和药物干预,纠正其偏颇体质,对已病者调整其病理体质,庶可降低亚临床甲减的发病率,防止或延缓其向临床甲减发展。至于体质因素与亚临床甲减的确切相关性,运用中医体质量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来进一步明确是今后的研究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编写组.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J].中华内科杂志,2007,46(11):968.

[2]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ZYYXH/T157-2009)[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4):303-304.

[3] 王琦,盛增秀.中医体质学说[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2.

[4] 王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31,145,153.

[5] 夏仲元,王琦,郭琪,等.甲亢和甲减中医体质类型调查分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3(4):282.

[6] 王淼,高天舒.血清甲状腺激素正常的甲亢中医体质学调查[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2):85.

[7] 钱春花,唐伟.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与甲状腺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6,33(2):106-108.

[8] Teng WP, Shan ZY, Teng XC, et al. Effect of iodine intake on thyroid diseases in China[J]. N Engl J Med,2006,354:2783-2793.

[9] 张洪钧,彭莉.如何从体质中寻找中医病因——兼述一个中西医结合方法[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2):30.

(收稿日期:2011-09-13)

(修回日期:2011-10-09,编辑:梅智胜)

推荐访问: 学说 体质 临床 防治 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