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与美洲交往研究检视

2022-03-04 10:08:47 | 浏览次数:

摘 要:本文对学界关于古代中国和美洲关系的研究进行梳理与检视,归纳总结目前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出,古代中国和美洲间交流的问题是世界性课题,必须以考古学为核心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唯有立足科学可靠的硬证据,才有助于厘清历史的真相。

关键词:古代中国与美洲; 文化交流; 研究检视; 硬证据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gives a review on the study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ncient China and the Americas and summari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Based on above,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ancient China and the Americas is a world subject.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a multi-disciplinary comprehensive study based on archaeology. Only by the basis of scientific and reliable evidence, it is helpful to clarify the truth of history.

Key words:Ancient China and the America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view, Hard Evidence

前哥伦布时期新大陆与旧大陆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始终是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20世纪50~60年代,美国的一些考古学家曾对此进行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它是由“传播主义者”所提出的观点引起的,即:在前哥伦布时期,人类曾横渡大洋进行直接接触,这一接触给美洲文化带来极大影响。反对一方则被称为“孤立主义者”。双方就此问题争论了数十年,但因为没有所谓的“硬证据”而无定论,后来逐渐陷入沉寂①。

同样的问题,在万里之外、地处旧大陆的中国也引起旷日持久的讨论。美洲作为一个历史地理概念出现于中国的文献中是明清以后的事情。明末清初,随着西方传教士来华,中国学者才间接了解到在遥远的大洋彼岸存在着另一块大陆。但随后的几百年,人们逐渐认识到,古代美洲和中国之间,可能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近百年来,古代中国与美洲的关系问题引起国内外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语言学、古文字学、民族学等诸多学科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本文旨在前人研究和讨论的基础上,梳理与检视围绕古代中国和美洲关系的种种意见,归纳总结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想就未来对此问题进一步开展研究谈几点认识,以就教于学界。

目前大家讨论的重点论题,如以时间为序,包括:(1)美洲土著印第安部落是远古时经过白令陆桥由亚洲或中国迁去的中国人,即陆桥移民说。最早一批人定居美洲后,他们及其后裔和其他大陆(非洲、亚洲、欧洲及大洋洲)人们之间所发生的交流与互动,被称作前哥伦布时代“跨越大洋的接触”(Pre-Columbian trans-oceanic contact),与中国相关的包括:(2)中国殷商时代先民东渡美洲,甚至建立中南美洲最早的奥尔梅克文化,并影响到玛雅文明,即殷人航渡说;(3)五世纪时,中国僧人慧深或法显发现美洲,即僧人发现说。基于后两种说法,有人认为中国人发现美洲比欧洲人哥伦布还早一千年乃至二千五百年。目前主要的争论围绕这些可能的接触展开。以下详述。

一、 陆桥移民说

关于美洲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的起源, 对其起源的解释曾经有着多种假说。根据人种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印第安人是蒙古人种(黄种人),应该是来自亚洲。亚洲的蒙古人种是以何种方式到达美洲的?从考古人类学来看,美国学者R.M .昂德希尔在《红种人的美洲》一书中指出,考古学家已经确定,人类是在更新世冰河期中的后期到达美洲的,时间可能在距今1万至1.5万年。昂德希尔同时指出,南北美洲都没有发现从类人猿到上腭骨突出、眉弓大、头颅小的“半人类”的长期发展迹象,也没有发现人类在灵长目中的近亲巨猿化石。依此可以断定,印第安人历史的第一幕不是从新大陆开始的, 他们的祖先一定是外来的移民②。基因的分析提供了较为充足的证据,甚至给出了跨过陆桥后人群的扩散路径③。

石器形制与技术方面给出不少证据④。1925 年,美国考古学家纳尔逊在蒙古戈壁发现了一种楔状石核,后来又在阿拉斯加发现了相同的石器。他当时就指出,亚美两洲楔状石核不可能是两洲的人各自独创的,它或许可以证明人类曾经从蒙古戈壁经过西伯利亚迁往美洲。

1939 年,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在中国新疆和哈尔滨也发现了这样的石核。1972 年至1974 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河北省阳原县虎头梁附近发现了多件楔状石核。这些石核与美洲所发现的石核不仅外形相似,而且加工方法和加工步骤也相同, 甚至连加工的细节也完全一样。在此之前, 在山西峙峪和内蒙古东南靠近陕西的萨拉乌苏也发现过类似的楔状石核, 就其年代来说,都早于虎头梁出土的那一批。

1974 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又在山西阳高县许家窑的发掘中, 发现许家窑文化在制造细石器的技术传统上属于北京人文化和山西峙峪文化之间过渡的桥梁。将上述一系列考古发现的材料联系起来,有人便得出如下结论:在2~3 万年以前的冰河时代,一批古猎人从中国的华北地区出发, 经过下述路线, 即北京猿人遗址许家窑—萨拉乌苏—峙峪—虎头梁, 然后经我国东北至西伯利亚, 最后到达美洲阿拉斯加和其他地方⑤。

最近吉林大学冯恩学撰文,中俄考古发掘成果已经寻找到人类向北美洲迁徙的星星点点足迹,对这些迁徙足迹进行考古观察,可以证实陆桥迁移说是正确的, 可使对这个世界之谜的解释走出假说时代。他指出:“我国是蒙古人种的起源地,东北亚高纬度地区的蒙古人种应该是从我国中纬度地区向北迁移扩散后发展形成的。从中国向楚科奇地区迁徙的主要路线有2条,第一条是内陆大河路线, 第二条是海岸路线。第四纪最后冰期时期生活在楚科奇地区的人们凭借陆桥与群岛向北美洲的阿拉斯加迁徙。熟练使用火、建造房屋、缝制衣服、制造细石器工具是迁徙的技术装备。原始宗教意识也已经产生,成为迁徙时的精神支撑。⑥”

二、 跨越大洋的接触

关于中国人发现美洲的说法,早在二百年前的1761 年, 法国汉学家德经(J.De Guignes)就曾在法国文史学院提出的研究报告《中国人沿美洲海岸航行及居住亚洲极东部的几个民族的研究》中最先提出了新奇的“中国人最早发现美洲说”,核心证据是中国古代文献中的“扶桑”即美洲的墨西哥。这可能是探讨中国与美洲间文化联系的缘起之作。⑦此说在19世纪引起西方汉学家的广泛兴趣和热烈讨论。后来1831年, 德国东方学家克拉卜洛特(H.J.Klaproth)发表了《关于中国文献中所载扶桑国被误认为美洲的一部分的说法的研究》,第一个反驳了德经的论点,认为扶桑国应在日本或萨哈连(库页岛)。此后,支持德经论点的学者和反对他的学者,分为两派,反复论战,相关的重要论文和专著即有三十余种之多⑧。

上述问题,在解放前也曾引起过我国学术界的注意和兴趣, 论者不但都同意德经等人的说法,而且还根据中国史籍,把中国人前往美洲的时间提前了几世纪,甚至推到远古。例如,章太炎就提出法显发现西半球的新说。他根据《佛国记》所载法显在南海航行遇风飘至耶婆提国的史实,认为耶婆提即南美的耶科陀尔(厄瓜多尔)⑨。此说把中国到达美洲的时间从五世纪末提到五世纪初。1920 年,又有人提出“美洲为古幡木地说”,作者据《史记》五帝本纪言帝颛顼高阳“东至于幡木”断言幡木即扶木,即扶桑之地。这样,就进一步把中国和美洲的历史联系上溯到公元前若干世纪。

1913年《地学杂志》第七期刊载的兴公所写《寻获美洲者非哥仑布说》。兴公在这篇文章中写道:

近来,西方学者忽创一说,谓最初寻获美洲大陆者实为中国人,其说以美洲红印度人(即印第安人)之语言形体皆与中国人相似为证,盖犹在疑信参半之间。最近则有著名考古学家奈云,偕人种学家数人,在墨西哥越万滔地方寻获泥制古像甚多,面貌确与华人无异,其衣饰亦稔为中国十数世纪之物。此外,又有泥造佛像数百,长约数尺。其塑法与中国近代之木雕神像相似,盖亦千余年前中国之技术也。在此佛象之侧,又有古铜钱数十枚,以一中国绳索贯串之。

有此种种确据,乃可证明美洲大陆实由中国以最先发现者。其发现之时期,距今约一千五百年之久。故知美洲大陆之文明,要当以中国为鼻祖也。余按:南美洲厄瓜多尔国于前清咸丰年间开河道,曾获中国钱币数百枚。为新莽时代之物,今尚陈列其国之博物院中。又秘鲁国公园有华文太岁碑幢,乃为土人锄地时,于数丈以下掘得者,即此两事,亦可为中国人寻获美洲之证……

除了上述文献考据,中国学者如郭沫若、董作宾、邓拓、贾兰坡、凌纯声、徐松石等也经常提起古代中美洲与亚洲的渊源关系,包括大陆桥移民、殷人东渡、徐福跨洋、慧深赴扶桑国、东南亚与美洲习俗等等,都曾是前辈的热衷专题。不过,罗荣渠先生从地理位置、物产、社会组织和风俗、佛教和慧深、考古学和人类学的材料等多个方面加以考证,指出扶桑并非美洲的墨西哥,更有可能是距离中国不太远的某个地区。

殷人东渡美洲论是一些中外学者提出的假说,将奥尔梅克文明之出现和商朝被周武王所灭时殷人军民渡海联系起来。关于此问题的综述都有多篇⑩、11。

早在1846年,英国学者梅德赫斯特在翻译《书经》时,就开始思考中国历史上武王伐纣与同时期墨西哥等地兴起早期文明之间的联系,提出距今3000年前可能已有大批被周打败的殷人,渡海逃亡,途中遇到暴风,被吹到美洲,甚至在墨西哥建立起国家12。

在中国,国学大师罗振玉和王国维也提出殷人东渡美洲的可能性。后来郭沫若、卫聚贤也相信殷人东渡美洲。上世纪80年代,房仲甫在研究了有关考古新发现和部分文献资料之后,认为殷人确曾航渡美洲,到了墨西哥13。

美国著名考古学家迈克尔·芤(Michael D. Coe)在一篇论文《圣洛伦佐与奥尔梅克文明》中指出拉文塔的奥尔梅克文明有很强烈的殷商影响14。随后,他在《美洲的第一个文明》中提出拉文塔出土的奥尔梅克文明在历史上出现的时间,接近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大风暴发生时间,奥尔梅克文明可能来自殷商15。

近年美国俄克拉荷马中央州立大学教授许辉16和中国学者王大有等17著书进一步阐明殷人东渡美洲论的根据,包括:殷商是中国的青铜时代,墨西哥也出土青铜人头像,相貌和华夏人相似;奥尔梅克的玉圭刻着和甲骨文类似的图形;奥尔梅克人跟华夏人一样喜爱玉器;奥尔梅克人的玉器上的虎头图案和商朝玉器上的虎头图案,惊人地相像。

彝族学者刘尧汉考察了我国彝族的太阳历和美洲土著印第安部落玛雅人的太阳历,认为源出远古羌戎“虎历”的彝夏太阳历同崇虎印第安部落的玛雅十八月太阳历所具有的共性,说明亚、美两洲远古文化的关联18。

岩画专家宋耀良认为,古代中国与美洲之间曾发生过交流,中国人面岩画早在四千年前即到达到美洲,其中的某些元素参与了中美洲文明的创建,并成为其文明的核心元素之一。他指出环北太平洋地区人面岩画具有同一文化、宗教、艺术内涵,美洲的人面岩画是从中国传播过去的。他多年实地考察后发现,美洲西海岸、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俄罗斯黑龙江下游与中国境内的贺兰山、阴山、连云港等地的人面岩画存在七种以上相似的符号和特殊表现形式:十字形、同心圆、弧形人面、X光形人体、泪线、眉心纹和脸上的小圆点。这是一种同源文化跨洲际传播的结果,它的源头在东方19。

不同意见也一直存在,如四川大学张箭就对殷人航渡美洲说逐条加以批驳,还援引外国学者的话指出,“美洲的印第安人处在与旧大陆的同时代人相隔离的状态中。中美洲和安第斯文明的产生, 并不是由于外来思想的影响。许多发明(例如农耕、制陶、文字、以及铜和金的冶炼)都是在旧大陆和新大陆各自独立产生的;另一些发明(例如铁、火药、玻璃、字母、犁和车轮)则在欧洲人征服之后, 才传入美洲。即使一些远离文明中心比较单纯的社会形态,经过几千年的实践和适应,也能产生自己的文化。20”

上述的基于文献考据、人种联系、文字符号等文化因素对比等加以考证,观点迄今难以统一。也许考古学的实证方法是最终解决这个国际性学术课题的主要途径。

三、 考古学与生物学的证据

著名考古学家、哈佛大学人类学系张光直先生很早就注意到中国文明与中美洲文明的相似性,虽然它们起源不同,但中国文明和中美文明实际上是同一祖先的后代在不同时代、不同地点的产物。他把这一整个文化背景称作“玛雅一中国文化连续体”。张先生还从萨满教、古文字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对比研究21。

随后张先生和北京大学邹衡先生联合指导的博士生蒋祖棣承担了重任,从考古学角度对美洲玛雅文明和古代中国文明进行了系统而深入对比研究。在其著作《玛雅与古代中国:考古学文化的比较研究》中,蒋祖棣依据在考古学范畴内所揭示的可靠而丰富的资料,对两大文明产生和发展的地理环境、文化景观,文化特征纳入具体的时空范围,将考古文化遗存分作生业系统、技术系统和宗教观念系统等三个亚系统作了较深层次的微观讨论,充分地说明两大文明产生的因素及其形成的内外依据,比较两大文明基本特征及其异同,他认定两大文明是各有源头、独立发展起来的22。

前述美国那场横渡大洋文化接触的争论中,传播主义者试图在多种学科中寻找人类接触的证据,人类植物学被认为是绝对可信的证据之一。人们在旧大陆发现了原产于美洲的花生,其年代为2100~1800BC ,又在新大陆发现了只有在旧大陆才生长的椰子、大蕉和芒果树等23。传播主义者认为,只有在经人类携带的情况下,这些物种才会在大洋对岸出现。动物学也为传播论的观点提供了证据。George Carter经过一系列生物学的考察之后,指出前哥伦布时期鸡由东南亚进入新大陆的可能性24。

邓聪先生研究认为,有世界性影响的重大发明、发源于中国的楮树皮的无纺布技术自南中国南向经中南半岛,席卷东南亚岛屿后,从海路上跨过太平洋岛屿进入中美洲。树皮布在中美洲更广泛被用作纸,具有记载文字的功能,对中美洲的历史深有影响25。

旅居墨西哥的学者吕宇斐最近撰文指出,除了考古学上的东亚人种大迁徙的各种证据之外,还有许多学科的科学研究在交叉证明东亚人种和美洲人种之间的密切关系。

(1) 体质人类学研究证明,史前美洲人种的牙齿属于东亚人种的“中国型牙齿”,即铲型门牙,且变异更少。地区上只有东亚人种和美洲人种同属中国型牙齿。且科学家研究后认为两个人种牙齿之间的差异说明两者在 14000 年前分开各自进化。

(2) 基因研究证明,所有的中美洲和南美洲土著与东亚人种具有共同的特殊血红蛋白,具有共同的免疫球蛋白G型异形因子和O型血,且族内通婚的人口也有这些相同的特征。这项研究说明,更新世末期和全新世早期东北亚和北美之间的人类大迁徙是同一民族一次性的大迁徙。

(3)语言学家约瑟夫·格林伯格经语言学研究提出其“格林伯格假说”,东亚移民从距今 12000年前开始分三波进入北美大陆,使美洲现代土著语言分成三组:A.纳得内语(阿萨巴斯卡语系),B.因纽特—阿留申语(东北海岸区),C.美洲印第安语。前两组争议不大,但第三组在语言学家中依然有很大的争论。

(4) 线粒体 DNA(Mt DNA)分析显示,约瑟夫·格林伯格的理论也许是正确的。道格拉斯·华莱士及其同事们检验过美洲土著的现代线粒体 DNA,发现4个不同的组,皆来自亚洲组而非欧洲或非洲。

(5) 东亚人种和美洲人种的共同特征还有:笔直的黑发、相对较少的胡须和体毛、高颧骨、眼睑、婴儿的蒙古种胎记等。可以相当肯定地说,现代中国人和美洲印第安人都是东亚晚期智人的后代,他们之间在体质和文化上有很多根源性的相似之处,但近万年的隔绝也使他们在体质和文化上产生了一些表面上的差异26。

另外,根据2013年的一项遗传学研究,厄瓜多尔与东亚间曾有过接触。这项研究暗示,这样的接触可能是跨大洋的接触,或者是一场晚期的海岸移民活动,并且这场接触没有在北美洲留下遗传学上的印记27。这场接触亦可以解释人们所发现的厄瓜多尔瓦尔迪维亚文化的陶器和日本绳文文化陶器之间的相似性28。

四、 小 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大致得出以下观点:

(1) 上述各说虽然观点各异,甚至针锋相对,但无论如何,古代中国和美洲间交流的问题是一个引人关注的世界性课题,单凭中国学者或者仅据中国的文献资料根本无法厘清。进一步关注美洲考古及早期历史,我们就会发现,所谓跨越大洋的接触,不仅有中国人发现美洲说,还有关于罗马人、爱尔兰人、阿拉伯人甚至日本人等等说法。这一学术问题的研究需要国际学术界的共同参与。

(2) 各方旷日持久的讨论之所以难以达成共识,主要还是在于缺乏卓有成效的考古学对比研究工作为基础。单纯的关注物质或其他文化类相似性而忽略共时性的比较终究难以让人信服。而考古学最大的长处就在于其对时空框架的把握和对比。这方面的典范之作,如前述蒋祖棣先生关于玛雅与古代中国的对比研究,已为我们开展工作树立了良好的范式。

(3) 时至今日,美洲和中国的考古学者已经积累了十分丰富的考古资料,并且对说明这些资料的来龙去脉也有了相当的把握,在这种情况下,考古工作者来讨论古代中国和玛雅文化的关系问题,已是考古学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以考古学为核心,加强历史学、人类学、民俗学、语言学、古文字学等多学科深入有机的合作研究,是进行此类问题研究的必由之路。

(4) 除却文化对比,加强对反映新、旧大陆交流的植物遗存、动物种属的研究也尤为重要。与此同时,新的自然科学技术对文化对比研究的推动作用也不容忽视。如在植物考古、体质人类学、基因考古、同位素分析等方面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必然会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的帮助和推动。

正如李约瑟先生所言,“一方面,无论如何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抹煞美洲特别是中南美洲印第安文明杰出的独创性,另一方面,有许多文化上的特征表明他们是受到过来自旧大陆的影响或者与旧大陆有过接触……个别的亚洲人,有可能真的,到过这儿,带来了他们的观念和物品,刺激了美洲印第安人相似的或分歧的文明的发展。29”立足科学可靠的资料,廓清历史的真相,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与责任。

附记:2014年,首都师范大学成立了中国与拉丁美洲古代文明比较研究所,旨在加强当今中国和美洲间的文化交流,开展双方包括考古学在内的诸多学科学者和学生的互访,拟尤其是组织中国考古学家到美洲进行考古发掘,获得第一手的田野资料,这对于促进中国和美洲之间的文化研究和交流都是至关重要的。

注释:

① 刘莉:《传播论与横渡大洋之接触——美国考古学界关于新旧大陆之间文化传播问题的争论》,《史前研究》1987年第1期。

② R·M·昂德希尔(王智译):《“红种人” 发现美洲》,《世界民族》1982年第5期。

③ He Y, Wang W R, Li R, et al. Genetic origin and dispersion of American Indian–from North Asia to New World[J].Communication on Contemporary Anthropology, 2011, 5: 237-239.

④ 胡远鹏:《最早移民至美洲的印第安人来自何处 印第安人来自中国的考古证据(一)》,《化石》2000年第3期。

⑤ 李家添、戴国华:《从考古学看美洲印第安人的起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2期。

⑥ 冯恩学:《人类向北美洲迁徙的考古观察》,《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3期。

⑦ de Guignes J. Recherches sur les navigations des Chinois du côté de l"Amérique, et sur quelques peuples situés à l"extrémité orientale de l"Asie..[M]. Académie des inscriptions et belles-lettres, Mémoires de littérature, 1761.

⑧ 罗荣渠:《论所谓中国人发现美洲的问题》,《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2年第4期。

⑨ 章太炎:《法显发现西半球说·章氏丛书》(别录卷三),第108~111页,上海右文社印本第24 册。

⑩ 张箭:《近年来关于殷人航渡美洲问题的研究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1996年第2期。

11 王桂山:《国内史学界“中国人发现美洲” 问题研究概述》,《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12 张箭:《从石锚辨殷人航渡美洲》,《文史杂志》1992 年第6期。

13 房仲甫:《殷人航渡美洲再探》,《世界历史》1983年第3期。

14 Coe M D. San Lorenzo and the Olmec civilization[M]. Harvard University,1968.

15 Coe M D. America"s first civilization[J]. 1968.

16 Xu H M. Origin of the Olmec Civilization[M]. Mk Pacific International, 1996.

17 王大有,王双有:《图说中国图腾》,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

18 刘尧汉:《彝夏太阳历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展望——彝族阳历和玛雅阳历的共性与亚, 美两洲远古文化的关联》,《贵州民族研究》1983年第2期。

19 宋耀良:《人面岩画:4000 年以前中国人到达北美洲》,《新华航空》2010年第6期。

20 张箭:《缺乏历史依据的推断——就“殷人航渡美洲” 问题与房仲甫先生商榷》,《拉丁美洲研究》1992年第6期。

21 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文物出版社,1986年。

22 蒋祖棣:《玛雅与古代中国:考古学文化的比较硏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23 Johannessen C L, Siming W. American crop plants in Asia before AD 1500[J]. Pre-Columbiana: A Journal of Long-distance Contacts, 1998, 1: 9-36.

24 Carter G F. Plants across the Pacific[J]. Memoirs of the Society for American Archaeology, 1953: 62-71.

25 邓聪:《史前蒙古人种海洋扩散研究——岭南树皮布文化发现及其意义》,《东南文化》2000年第11期。

26 吕宇斐:《文明寻源——中美洲古代文明的来源与辉煌成就》,《中国文物报》2014年4月25日第5版。

27 Roewer L, Nothnagel M, Gusmão L, et al. Continent-wide decoupling of Y-chromosomal genetic variation from language and geography in native South Americans[J]. PLoS genetics, 2013, 9(4): e1003460.

28 Estrada E, Meggers B J, Evans C. Possible transpacific contact on the coast of Ecuador[J]. Science, 1962, 135(3501): 371-372.

29 李约瑟,鲁桂珍,王渝生 等:《再次聆听大洋两岸的共鸣:回顾跨越太平洋的文化科学交流》,美国八方文化企业公司,1991年。

(责任编辑:周广明)

推荐访问: 美洲 检视 中国 交往 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