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气传动技术课程教室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2022-03-03 08:10:57 | 浏览次数:

摘 要 液压与气动传动技术课程教室将专业理论课和技能训练密切地结合起来,解决了传统的教学过程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局面。它的建设涉及到课程设置、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考核和教师队伍建设等内容,较好地解决了知识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关键词 课程教室 职业能力 液气传动教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液气传动技术课程是机电和机械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的学习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实际工作,同时,它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由于学生对各种液气传动元件接触很少,没有感性认识,对学习这门课程很容易产生难懂难理解的现象。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专业理论课的教学在普通的教室进行,技能训练在实训场进行。整个教学过程造成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局面。为了避免上述弊端,我们建立了相应的课程教室。而液气传动技术课程教室的建立正是其中的一个项目。它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课程设置、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考核和教师队伍建设等内容,较好地解决了知识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另外,由于学校教学设备数量有限,不能满足正常的教学需要。不能有效地把学生的“学”和“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严重地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专业课程教室的建设迫在眉睫,一方面改善教学条件,让真实的设备情景和企业标准操作规范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教师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的操作演示,教师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存在的问题,更加有效地改变教学策略。现在我校不断加强课程教室的建设,为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1 有效实施课程改革

课程教室不仅是实施教学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们学习知识的地方,课程教室要求我们在教学中积极展开实践教学活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老师在课程教室上课时,应注意理论教学的深入,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实践教学的开展,为学生营造一个有现场操作气氛的学习氛围。

1.1 课程设置应以社会为衡量标准

中职学校的教育目标是为社会输送综合技能型人才,在技术专业的教学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课程设置必须以社会发展、人才需求为导向,以专业技能培养为教学重点,融合现代化教学理念,树立科学的综合培养目标。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到技能知识,还要注重他们职业能力的提高,鼓励学生正确看待职业,关注自己在工作中所做出的贡献,得到成功的喜悦感。学生要通过完成典型产品或服务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创新。而学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教学安排的过程中,更应该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满足经济建设的需求。

1.2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设计课程内容

课堂教学不是随随便便,拿着书本就能开始的,必须合理、科学地进行教学设置,完善课程安排,强调知识教育的系统性,让学生把握重难点,老师也要有针对性地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课程内容的设置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广泛越好,而是要细致、精炼,只要传递给学生的知识能足够他们使用,并得以全面发挥就可以了,这就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不同,我们不会刻意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只要保证学生能带着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胜任,并能胜任岗位工作,就算完成了教学目标。职业教育,要体现要什么,教什么的目的。课程内容安排要具备实践性,学生能通过专业知识解决问题,产生直接效用。其次,教学模块中每一项目的学习和训练都必须围绕岗位需求来设计。例如,以液压气压传动在实例中的应用为认知起点,以液压气压传动在机械设备中的应用为依据选择典型实例。以液压传动的四部分组成为主要内容,对液压动力元件、液压执行元件、液压控制元件、液压辅助元件采取现场教学、多媒体、元件拆装、项目任务式、小组讨论等教学手段,去认识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应用,再把元件组合成液压系统。液压系统中回路的设计、安装维护采用指定单位的项目及设备完成,如某企业“液压滑台的调试维护”、“数控机床液压气动部分的装调维护”等项目实训,去加强液压与气动综合技能的训练。课程内容选取体现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元件到总体回路,从基本认知到实施完成回路系统设计、连接、调试维护等技能工作任务的教学过程的认知规律。按照训练的项目先后和需要将这些理论内容加在不同的项目之中,每一部分的理论知识都是项目训练所需要的。

在综合训练模块中,主要是考虑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如何与企业对接。我们以企业标准来设计整个项目,项目基本上是按照企业的生产要求,通过实物拆装可以锻炼学生的拆卸、装配能力,掌握元件各个部件之间的装配顺序;使学生具有检测、调试、维护常见机械设备液压系统的能力,具有设计一般复杂程度的液压系统的综合能力,能够参与诊断并排除工程机械常见的液压气压故障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从习惯思维中解脱出来,引导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强调岗位规范的训练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在这过程中也可结合考证进行强化训练。

2 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的建设课程教室

课程教室的建设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的的。一方面教师通过设备演示和连接达到讲解知识的目的,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教师所讲的理论和技能知识要点;另一方面,教师更好地将企业的生产方法、标准、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要求直接演示传授给学生,避免了以往的那种盲目地讲解和训练,学生经过若干时间的训练后到企业仍然不能顶岗生产的尴尬局面。另外也避免了由于车间的嘈杂与混乱而影响学生的注意力。

要体现课程在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上的特殊性。要强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1)应加强对学生实际职业能力的培养,强化案例教学或项目教学,注重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型案例或项目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案例分析或项目活动中了解液压与气动的工作领域与工作过程。

(2)在教学应以学生为本,注重 “教”、“学”、“做”的互动。抓住本课程的重点:液压元件及其应用;液压系统中的速度控制回路;典型液压系统;气动基本回路。难点是液压压力控制阀的应用;液压回路调节及控制;在重点及难点处安排了课内实践及讨论内容。通过选用典型案例应用项目,由教师进行操作性示范,并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案例应用项目教学活动中明确学习领域的知识点,并掌握本课程的核心专业技能。

3 改革教学方法

建立课程教室,加强职业教育的有效性,促进学生提高综合能力,以理论联系实践为教学原则,处理好学生动手与动脑二者之间的关系。改革教学方法,注重教学的一体化,减少复杂、松散的教学环节。如果在课程教室中进行实践操作,首先要注意学生、老师安全,老师要把容易出错的部分重点指出来,其次要强调操作的规范性,在融入行业标准、行业准则等方面的教育。

(1)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工作情景,同时应加大实践的容量,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2)应注重专业案例的积累与开发,以多媒体、录像与光盘、案例分析、在线答疑等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与分析实际应用问题的专业技能。

(3)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及时提供给学生现在社会中最常使用的新技术、新方法,有条件的学校还应带领学生到生产现场去参观学习。帮助学生更了解自己的职业特点和工作实际,从而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

(4)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

4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促进课程教室教学效率的提高

课程教室是国家实施职业教育改革以前,最重要的措施之一,课程教室实现了教学的一体化,完善了教学环境,为了保证其教育作用,我们还应积极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课程教室对老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一位老师要承担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指导,并能在教学中合理规划,让学生得到实践训练,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相联系,而这些,都需要专业能力较高的老师才能完成。我校为了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将理论课教师与实训教师结成一对一的对子,又陆续派送多名教师到企业培训。通过这样的平台,教师们进行了“理—实”结合,按照企业生产流程顶岗生产,同时也学习了企业的管理理念。通过这个过程培训,教师的专业技能与水平有了“质”的提高。在课程教室教学过程中将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将课程教室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学生水平将再上一个台阶。

总之,课程教室搭建了产学合作平台,充分利用机械行业的企业资源,满足学生液压气动控制工学项目的完成及后续顶岗实习、专业实训和毕业设计中相关项目的需求,并在合作中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和教学内容的适当调整。作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个中间纽带,较好地解决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课程教室的建设必将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佟强,张素云.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如何体现专业培养目标.中国职业教育,2010(15).

[2] 易贵平等.中等职业学校工学结合与校合企作培养模式的应用.中职教育,2009(3).

[3] 毛祖格.液压技术.第三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4] 李慕洁.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第一版.机械工业出版社,1980.

[5] 张利平.液压气动技术实用问答.第一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推荐访问: 传动 教室 探索 思考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