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一变,更有效

2022-03-02 00:18:22 | 浏览次数:

摘要: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品德课程改革的一个新课题。新课程的教学改革要求教师要成为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主力军,课前要对每一课的课程资源进行合理选择、巧妙安排、精心设计,使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学习效果不断提高,在愉悦的学习中提升自己的道德认知水平。

关键词:品德学科;课程资源;利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6-0042-02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规定:《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其主要功能是培养学生具有合格公民的基本素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课程意识提到了重要位置,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改变学校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课程是由教科书、其他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境、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本学期,我执教三年级《品德与社会》,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适当的变序

就一课教材或一组教材而言,在许多时候若其内容呈现的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将更加符合儿童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所陈述的道德理念更容易被儿童接受。

看我变:第三单元第十三课“我想要,我能要”教材安排了这样几个部分:“哪些东西我最想要”、“星星逛商场时”……教学时我改变了前两个环节的顺序,首先安排了师生即兴合演“星星逛商场”,通过换位思考的活动,使学生知道父母为什么不满足星星的要求。接着让学生讨论交流生活中哪些东西自己特别想要,其中哪些东西能要,哪些东西不能要,为什么,从而使学生自然地形成合理的消费观念。然后组织“准备一顿午餐”的活动,让学生进行一次消费实践,大多数学生经过慎重考虑,其午餐安排都是合理而经济实惠的。

二、合理的补充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认识。因此,教师必须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将教材中的原有材料和现实生活中的鲜活材料结合起来,合理的补充本乡本土的“活材料”和学生身边的真人真事,进一步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与主动性。

看我变:教授第二单元第七课“让危险从我们身边走开”时,为了使学生真正树立安全意识,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远离身边的危险,健康安全地成長,我除了通过教材中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危险事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以外,还针对学生校园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情景再现,组织交流讨论,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就有危险的可能,必须改掉这些不良行为。

又如教授第二单元第二课“我不耍赖皮”中“学校中的规则”这一部分内容时,我在教材设计的“升国旗时”、“上下楼梯时”、“考试时”三个情境之外,又补充了“午餐时”、“值日时”、“上课时”、“下课时”、“课间活动时”等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来引导学生讨论要遵守哪些规则,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到“规则处处有,时时要遵守”。

三、切实的替换

尽管教材所生成的教育话题和范例都是以儿童的“生活事件”的形式呈现的,但是这些事件对于不同的学生还是会产生不同的距离,假如教师把教材中那些学生不太熟悉的案例,替换成学生自己生活中的真实事件作为范例进行教学,便会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使活动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易于学生接受。

看我变:第三单元第十一课“现在的我能做什么”中第一部分“父母一天要做多少事”,这个环节重点是让学生体会到家长的辛苦操劳,学会感激父母。这对于当今的独生子女来说,是比较困难的。而且教材提供的四张照片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太符合,于是,我另外拍了一组更有代表性的照片进行了替换,有卖蔬菜的小贩,有校园食堂的师傅,有工厂流水线上的工人,有商店超市的营业员。通过这些场景的再现,学生仿佛看到了自己父母辛苦操劳的身影,心灵受到了深深的触动。

四、大胆的删选

针对学生的不同背景、班级的社会构成,教师在再次分析教材时必须拿捏各教学内容的轻重,可以对教材作大胆的删选,甚至干脆安排一次活动、一次对话来替代相关的教材内容。

看我变:第一单元第五课“我不耍赖皮”,教材设计了五个部分:“游戏为什么玩不下去了”、“规则的发现”、“学校中的规则”、“小小辩论赛”和“为我们的班级制定‘宪法’”。这一课的教学目的是促进儿童对规则的认识和理解,并在这个基础上树立民主参与规则制定的意识。在分析教材后,我认为“学校中的规则”是个重点,“制定班级‘宪法’”对于我们班很有现实意义,而对于“要不要遵守规则”展开辩论已没有必要,因为学生已经达成了共识:我们要遵守规则。于是在教学中我删去了“辩论”的部分,又用了一节课和同学们一起制定了班级“宪法”,在试行一个月后又一起修订了“班级宪法”。通过对教材的灵活运用,我们更好地让生活走进了课堂,从课堂走向了生活。

五、巧妙的应变

书本上的教材呈现为一种静态的结构,而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着各种偶然、随机的因素,因此,教师应不拘泥于对教学的预设,艺术地捕捉各种生成资源,产生超出预设的效果。

看我变:在教授“我不耍赖皮”一课时,在最初的教学设计中,我按教材的思路设计了五个环节,可是在第一次试教时,当我想引出辩题说道:“有人说,遵守规则真麻烦,你们认为要不要……”还没等我说完,同学们就异口同声回答:“要。”于是,我便大胆删去了辩论这个环节。有了这个经验,在第二次教学时,我便直接删去了“辩论”这个环节,可当我说道:“没有同学认为遵守规则是件麻烦事不想遵守吧?”却有一个男生站了起来:“有些规则很重要的,像交通规则,一定要遵守,可是有些不重要的,不遵守也不要紧,像吃饭时说一两句话,上下楼梯时只要不挤,哪边都能走。”这出乎我的意料,但这的确是个很好的话题,于是我请赞同他的同学(少数)作为甲方,另外的同学作为乙方,以“这些规则要不要遵守”为题开展了辩论。让他们明白遵守规则要有自觉性,要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要始终做到心中有规则,时时处处守规则。

由此看来,只要是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完全可以针对教材进行大胆、合理的再加工、再创造,充分开发利用教材这一重要的文本资源,赋予教材生命,赋予课堂活力,让我们的学生学得更主动,更轻松,在愉悦的活动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

推荐访问: 更有效 变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