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过秦论》知识点归纳3篇(范文推荐)

2023-10-12 09:25:11 | 浏览次数:

高中语文《过秦论》知识点归纳过秦论(上)秦孝公据殽函之固(1),拥雍州之地(2),君臣固守,而窥周室(3);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过秦论》知识点归纳3篇,供大家参考。

高中语文《过秦论》知识点归纳3篇

高中语文《过秦论》知识点归纳篇1

过秦论(上)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1),拥雍州之地(2),君臣固守,而窥周室(3);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4)。当是时,商君佐之(5),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6)。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7)。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蒙故业(8),因遗册(9),南兼汉中(10),西举巴蜀(11),东据膏腴之地,收要害之郡(12)。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美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13),相与为一。当是时,齐有孟尝(14),赵有平原(15),楚有春申(16),魏有信陵(17)。此四君者,皆明知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重士,约从离衡(18),并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昭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兒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朋制其兵(19),常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士逡巡遁逃而不敢进(20)。秦无亡失遗镞之费(21),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纵散约解,争割地而奉秦。秦有余力制其弊,追亡逐北(22),伏尸百万,流血漂卤(23)。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彊国请服(24),弱国入朝。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日浅(25),国家无事。及至秦王(26),续六世之余烈(27),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28),履至尊而制六合(29),执棰拊以鞭笞天下(30),威震四海。南取百越之地(31),以为桂林、象郡(32)。百越之君,俛首系颈(33),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34),而守藩篱(35),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36),以愚黔首(37)。堕名城(38),杀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铸鐻(39),以为金人十二,以弱黔首之民。然后斩华为城(40),因河为津(41),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溪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42)!天下已定,秦王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秦王既没,余威震于殊俗(43)。然而陈涉(44),甕牖绳枢之子(45),甿隶之人(46),而迁徙之徙(47),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48),陶朱、猗顿之富(49);蹑足行伍之间(50),而崛起什伯之中(51),率罢散之卒(52),将数百之众,而转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53),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宋、卫、中山之君;鉏櫌棘矜(54),非铣于句戟长铩也(55);適戍之众(56),非抗于九国之师(57);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58)。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59),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千乘之权(60),招八州而朝同列(61),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堕(62),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高中语文《过秦论》知识点归纳篇2

《过秦论》共有三篇。其中写得最好、影响最大的是这第一篇。

从明、清到当代,几乎所有的古文选本都选了这篇《过秦论》(上),因此前人对它的评语也很多。归纳大多数评论者的意见,主要说这篇文章气势充沛,一气呵成,是古今第一篇气“盛”的文章。

从语言的角度看,所谓气盛的文章,多用排比句或对偶句,本篇固不例外(如第2段中从“于是六国之士”以下,先用一“有”字领起,贯穿下面三句,罗列了大量人名,就是排比句式;如“蒙故业”以下四句,每两句一对仗,就是对偶句式。也有排比兼对偶的句式,如开头说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即是)。但这还只是从表面现象去理解。在古典散文名篇中,用排比句或对偶句的文章并不少,却不一定篇篇气盛。如孔稚圭的《北山移文》,造句或排或偶,比比皆是,然而读起来并不感到气很盛。可见用排比句和对偶句只是使文章气盛的因素之一,是属于外在的艺术技巧,而不是主要因素。

本篇之所以以气盛为特点而传诵不朽,之所以使人觉得有说服力,我以为有三个原因。第一个是最主要的,即这篇文章虽是说理文,其中却用了十之七八的篇幅来叙事。用叙事来说理,可以说是本篇最大的特点。作者用千把字的篇幅概括了从秦孝公到秦亡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概括地说明了秦之由盛而衰的全过程和主要现象,同时还贯穿了作者本人的观点来说明其所以兴衰的关键所在。这就帮助我们对这一段历史事实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这个特点为什么就能使文章读起来有气势呢?关键在于:

一、作者既能用概括扼要的笔墨来表达丰富的内容,让读者感到短短一篇文章竟然包涵了这许多东西,自然觉得文章饱满充沛,读起来思路自然而然跟着作者的笔锋走,那当然会显得气“盛”了;

二、贾谊对秦国由盛而衰、由兴而亡的叙述是很有条理的,上来抓住一条纵的线,即从秦孝公之兴到秦王朝之亡,始终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安排文章的层次先后的;而对某一特定时间内的某一点,又突出地加以铺陈发挥,使人不仅看到“线”,还看到“线”上的一个个用浓墨重彩着重描述的“点”。于是你不由自主地会顺着作者所安排的次序往下推,往下读,他不中断,你就不能中断,他不节外生枝,你就不能旁及其余。因此,这也给人带来了气盛的感觉。

第二个使读者感到文章气盛的原因,亦即本篇所具有的另一特点:贾谊在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写赋是需要铺张和夸大的,贾谊写这篇文章可以说通篇都采用了这种手法。比如第1段“有席卷天下”四句,“席卷”“包举”“囊括”“并吞”等词,基本上都同义;“天下”“宇内”“四海”和“八荒”,也都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意思而一连写上好几句,既有排比又有对仗,这就是写赋的夸张手法。下面第2、第4、第5等段中,都有类似的句子,不胜枚举。所谓“铺张扬厉”,主要就是指的这一类句子。这样,气势自然就充沛了,自然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当,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不能之感。这是由于作者本人原是一位辞赋作家的缘故。作为作家,贾谊不仅是政治家,也是文学家;作为作品,《过秦论》同样具有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

还有第三个原因,也是这篇文章所具有的第三个特点,即作者用全篇对比到底的手法写出了他的论点。对比手法并没有什么希奇,而本篇精彩处却在于作者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即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伟,气势也自然磅礴,话也显得更有分量了。主客观形势的不同,强弱盛衰难易的不同,都从几方面的对比中显现出来。而文章气盛的道理,也就不难理解了。

下面我们再一段一段地简单分析一下。

前三段,主要写三个方面:一、秦国世世代代有野心;二、秦国实力愈来愈强大;三、由于靠实力,秦国统一天下并不很难。第1段着重写有野心,第2段着重写有实力,第3段兼而写之。全篇的铺排和对比都从这三方面入手,把具体事实贯穿进去,用概括的语言勾画出大的轮廓来,使叙述的内容有了倾向性*,有了作者自己的观点。如说“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秦无亡矢遗镞之费”和第3段结束处写“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等等,都是极写秦之野心和实力,极写得天下并不难。与此同时,作者也写了另一方面,如“四君”“九国之师”“六国之士”等等,愈写对方也就愈反衬秦之强大,这是烘云托月的手法。但我们却感到:愈写秦之强大,就愈见秦之骄横愚昧;愈写秦之自信太强,就愈见秦之主观片面;愈写秦之野心极大,就愈见秦之眼光短浅。作者虽处处叙而不论,却处处为最后一段的议论在“蓄势”。这样的文章,读起来自然感到饱满酣畅了。

这里想侧重谈谈第3段。第3段开头只说了九个字:“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这当然是事实。但也并非一点可写的事都没有。可是作者不准备在这里多费笔墨,只把那一条贯穿于秦之各个时期的纵线画出来就够了。从行文方面来说,一篇气盛的文章也不能一点不喘一息。第3段开头的十几个字,就给全篇形成一个短暂的停顿。明代古文家归有光就说过,这是“如人吐气”(见归有光《评点史记》)。我们固然不能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硬要在一气呵成的文章里安插一个“气口”;但文章写到这里,自然有了一个喘一息的机会,“如人吐气”,还是必要的,也是学写作的人应予注意的。

前面说过,第3段写秦始皇:野心与实力,兼而写之。但第3段与第2段还不一样。第2段是用正反对比手法两面写,第3段却全从正面写,把秦始皇的实力和野心描绘得淋一漓尽致,愈写愈足,愈写愈神气。甚至到了第4段开头处,还要找补两句:“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吴闿生夹批:“再加二句,十分酣恣。”这就像给皮球或车轮打气,打到最大限度,再加上两下,自然球胎或轮胎就非爆裂不可了。然后一下子反跌下来,改从陈涉方面写起,却又处处对陈涉寓褒于贬,这就更加写出秦之灭亡实有自取其祸之道了。

最末一段是“论”和“断”,仍用对比手法把几个方面综合到一起,然后得出结论,即所谓“断”。为了使结论下得郑重,于是又把秦重新提起总说一遍,才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收尾。文章须能放能收,能开能合,始见本领。贾谊在这篇杰作中完全做到了这一点。

金圣叹在《才子古文》(历朝部分)卷二中对本篇加批语说:“《过秦论》者,论秦之过也。秦过只是末句‘仁义不施’之语,便断尽此通篇文字……至于前半有说六国时,此只是反补秦;后半有说秦时,此只是反衬陈涉。最是疏奇之笔。”这是说得相当扼要的。

应该承认,这篇文章在当时确实起了好影响。贾谊作为士大夫,固然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立场为汉王朝出谋划策;但他却能认识到农民起义的力量,认识到秦王朝灭亡的关键在于失掉民心和过分迷信武力,封建统治者野心大而虐一待人民,终于被人民灭亡。有了这个认识,统治阶级才开始考虑如何缓和社会矛盾,以巩固自己的统治政权。这才说明农民起义真正推动了历史前进的车轮。有了贾谊这一番描绘,汉朝的皇帝才能真正总结秦代由盛而衰、由强而弱的经验教训。因此,我们一面学会了怎样作文章,一面也借鉴了历史。我们读《过秦论》(上)的目的,也正是为了这个。

高中语文《过秦论》知识点归纳篇3

1、合从缔交 “从”通“纵”

2、赢粮而景从 “景”通“影”

3、外连衡而斗诸侯 “衡”通“横”,连横

4、始皇既没 “没”通“殁”,死了

5、振长策而御宇内 “振”通“震”,震慑

6、百有余年矣 “有”通“又”

7、锄櫌棘矜 “櫌”通“耰”,农具

8、而倔起阡陌之中 “倔”通“崛”,崛起

二、古今异义

1、国家

古义:指诸侯封地(诸侯国),大夫封地(家);今义:一个国家的整个区域(全国)

2、爱人

古义:爱护别人,体贴别人;今义:指丈夫或妻子,或指恋爱中的一方

3、以为

古义:把……作为,把……做成;今义:认为

4、山东

古义: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义:指山东省

5、河

古义:黄河;今义:指一般河流

6、橹

古义:盾牌;今义:指外形似桨的一种用人力推进船的工具。

7、池

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

8、赢

古义:担负,背负;今义:胜或获得

9、以致

古义:用来招纳;今义:连词,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三、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1)有席卷天下 像席子,口袋一样

(2)天下云集响应 像云,像回响那样

(3)赢粮而景从 像影子那样

(4)内立法度 在国内

(5)外连衡而斗诸侯 在国外

(6)南取汉中 向南

(7)金城千里 像金属一样

2、名词作动词

(1)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做帝王

(2)会盟而谋弱秦 集会

(3)履至尊而至六合 登上

(4)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用鞭子打

(5)过秦论 指出过失

(6)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用草绳做

3、形容词作动词

(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变小,变弱

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1)会盟而谋弱秦 使……削弱

(2)以弱天下之民 使……弱小

(3)以愚黔首 使……愚昧

5、形容词作名词

(1)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险固的地势

(2)因利乘便 有利的形势

6、动词的使动用法

(1)外连衡而斗诸侯 使……斗

(2)吞二周而亡诸侯 使……灭亡

(3)却匈奴七百余里 使……退却

(4)序八州而朝同列 使……朝见

(5)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使……灭亡

(6)约从离衡 使……分离

(7)流血漂橹 使……漂流

四、一词多义

1、亡 :(1)追亡逐北 (2)秦无亡失遗镞之费 (3)吞二周而亡诸侯

(4)河曲智叟亡以应 (5)今亡亦死 (6)今刘表新亡

2、制 :(1)赵奢之伦制其兵 (2)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3)增其旧制

3、利 :(1)因利乘便 (2)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3)专其利三世矣

(4)非利足也 (5)天时不如地利 (6)商人重利轻离别

4、遗 :(1)秦无亡失遗镞之费 (2)小学而大遗 (3)因遗策 (4)路不拾遗

(5)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5、固 :(1)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2)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3)固不可彻

(4)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5)蔺相如固止之 (6)其闻道也固先乎语

6、度 :(1)内立法度 (2)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3)度已失期

(4)尽失其度 (5)春风不度玉门关

7、兵 :(1)赵奢之伦制其兵 (2)收天下之兵 (3)左右欲兵之

8、因 :(1)因遗策 (2)因利乘便 (3)因河为池

9、策 :(1)因遗策 (2)振长策而御宇内

10、爱:(1)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2)宽厚而爱人 (3)素爱纷奢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5)爱其二毛

11、致:(1)以致天下之士 (2)致万剩之势 (3)无从致书以观 (4)何意致不厚 12.及:(1)才能不及众人 (2)及至始皇

13、延:(1)秦人开关延敌 (2)延及孝文王

14、北:(1)北收要害之地 (2)追亡逐北 (3)将军战河北

15、弱:(1)弱国入朝 2)以弱天下之民

16、以: (1)君臣固守一窥周室 来

(2)以致天下之土 来

(3)尝以十倍之地 凭借

(4)以愚黔首 来

(5)以弱天下之民 来

(6)然秦以区区之地 凭借

(7)然后以六合为家以为桂林 把

17、以为:(1)以为桂林 以之为,把…作为

(2)铸以为金人十二 把…作为

(3)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把…作为,以之为

(4)自以为关中之固 认为

18、而:(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表修饰

(2)会盟而谋弱秦 表承接

(3)皆明智而忠信 表并列

(4)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表转折

19、之:(1)拥崤函之固,鸾腴之地 的

(2)当地之时 凑足音节,不译

(3)杜赫之属为之谋 代词,代各国君主

20、乘:(1)因利乘便 趁着,凭借

(2)自京师乘风雪 冒着

(3)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架,坐

(4)致万乘之势 一(☆)车四马

21、振:(1)振长策而御宇内 举起

(2)威震四海 同“震”震慑

五、句式特点

1、判断句

(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2)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被动句

(1)为天下笑者,何也? “为”→被

3、省略句

(1)威振(于)四海 (2)而倔起(于)阡陌之间

(3)身死(于)人手 (4)委命(于)下吏

(5)铸以(之)为金人十二,临不测之渊以(之)为固

4、宾语前置句

(1)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而何谁”

5状语后置句

(1)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2)铸以为金人十二

(3)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推荐访问: 知识点 归纳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过秦论》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语文《过秦论》知识点归纳图片 高中语文《过秦论》知识点归纳 过秦论知识点总结高中 高中语文过秦论原文 过秦论是高中语文必修几的内容 《过秦论》高中课文 高中语文过秦论课文朗读 过秦论课文知识点归纳整理 《过秦论》知识点归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