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火种》观后感

2022-10-22 13:25:03 |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影《火种》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电影《火种》观后感

 

 电影 《火种》观后感

  由著名导演陈剑飞先生执导的重大历史题材的电影《火种》将围绕 1919 年至 1927 年和 1951 年两条时空线索,多视角、深层次地展示了李大钊同志矢志救国救民,以破天荒、担道义之勇气,传播马克思主义,点燃了中国无产阶级推翻旧制度的革命火种,并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精彩历史画卷。

 电影《火种》专家观摩会

 开国上将萧克曾说过:“讲党的历史,首先要讲李大钊和陈独秀......可以少讲,但不能乱讲!”电影《火种》不仅清晰地讲述了李大钊的遇害过程,让当今时代的人们为李大钊深感惋惜的同时,也详细了解到大钊先烈的无私人格。

 讲述党史、军史题材的电影有很多,但电影《火种》与这些作品是有很大区别的。这部影片并没有从正面讲述李大钊的伟大事迹,而是通过由姜武饰演的组织策划杀害李大钊的人物带入,一步一步诱导观众跟随充满悬疑的剧情逐渐了解真相。

 多年以来,表现革命先驱李大钊的影视作品很多。许多演员都饰演过李大钊的艺术形象,但与观众的认同差距较大。在这些作品里,要么是把李大钊刻画得像一个威武的战士,要么是历史虚无主义作怪,只为了追求好看,便在剧情上胡编乱造。这不仅损害了先烈们的形象,也影响后人对党的历史作出正确的判断。

 电影《火种》里面的李大钊,给人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演员富大龙的表演很走心,他饰演的李大钊举止儒雅、心性开明、仗义疏财,很有北大老一辈教授的气质和风范。展现在观众眼前的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是一个情感细腻懂得生活的人,是一个为了共产主义信仰努力抗争的人......

 影片十分注重细节的刻画,尤其是李大钊笑对军阀威胁时的不卑不亢,面对亲朋表现出的关心,三岁女儿夭折时的愧疚神态,朋友听从军阀指示杀害工人,李大钊割袍断义......都时刻扣人心弦。这部 95 分钟的电影用一句话来形容:“好看,导演和演员用心了!”

 电影《火种》三大亮点

 01、创作团队尊重历史的态度。为了弄清楚大钊先烈就义时

 的真相,编剧、导演、制片人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多次到相关部门调阅卷宗,不放过一个微小的细节,这样的揭秘令人期待。在还原历史真相的同时也满足了观众的猎奇心理。

  02、导演手法。电影不是完全写实,写意的色彩比较浓,主创敢于跳出重大题材电影传统叙事的套路,努力追求的一种全新的叙事策略与艺术风格。让人们形象地看到,李大钊既是一位站立在大时代最前沿的革命者,又是一个具有深厚传统美德的马克思主义者,更是弘扬并践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知识分子。

 03、角色的“人性”化。电影对李大钊的塑造和描写比较朴实,都是通过一些生活的细节,尤其是家庭生活,还有他和工人之间、他和学生之间的交往细节,与挚友的交往细节等,并没有特别把他架得很高,没有给观众李大钊和生活脱节的感受。

 电影《火种》立意和叙事都是新颖的,它不仅把握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关系,也把握住了重大历史题材的要求——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特别是全片重点以真实、细腻的情节和极富生活气息地刻画了李大钊的事迹与信仰的缘由。影片中

 的李大钊不再仅仅是一个高大上的呐喊者,还是一位平凡朴实、情感丰富的革命家,全片在平凡的故事中,在与当代观众的情感互动中,彰显着这位中国共产党创始人植根于中国劳苦大众的伟大。

 同时,电影《火种》首次将杀害李大钊的凶手搬上荧幕,对凶手的内心世界进行了无情地剖析和深刻的批判。屏幕上,一位是为中国命运、为劳苦大众牺牲的英雄,一个是罪恶昭彰、凶残狡诈、为人不齿的刽子手。全片巧妙的用两条时空线将人物交织在一起,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对比,伟大高尚的灵魂与卑鄙邪恶的灵魂的鲜明对照,贯穿 30 年历史的双时空,不但将影片的思想内蕴深度发挥到了极致,也具有一种紧紧抓住观众的艺术魅力。

 希望《火种》早日公映,让更多的观众了解李大钊被害的历史真相。

推荐访问: 标签 火种 观后感 电影《火种》观后感 电影《火种》观后感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