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山雨|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语文上册山雨

2021-11-10 11:58:11 | 浏览次数:

2 《山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山雨》是一篇略读课文,语言清新优雅,描写细腻,作者以独特的感受、神奇的想象和联想、清新的笔调按雨来、雨中、雨后的顺序向读者展示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林雨景图。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出山雨的特点。如,将雨来时由远而近、逐渐清晰的声音比作“无字的歌谣”,将雨至时雨丝飘洒在山林的声音比作“优雅的小曲”,将雨过时雨珠滴落的声音比作“一场山雨的余韵”,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不同时段的山雨所表现出的不同的特点,突出了山雨所特有音韵美,寄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对山雨、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景色,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山雨的音韵美和色彩美,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领略大自然的美。

3.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作者对山雨的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1. 出示课件:有关雨的诗句。读完后让学生说说雨的特点。

2. 今天我们跟随作者赵丽宏一起走进山林领略一场如歌如画的雨。(板书) 二、 出示本课学习目标。

三、 自学指导。

出示自学要求:
1. 认真读文,思考:
1)自由读文,借助工具书查阅不会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

2) 山雨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按怎样的顺序描绘山雨的特点的?各是怎样的情景? 4)你最喜欢什么时候的山雨?为什么?自己体会有感情地朗读。

2.学生按要求自学。

四、 品读感悟。

1. 师生交流”自学”中的问题。

1) 指名读课文。评价朗读情况。(学生评价,老师评。) 2) 师生交流探究,深入感悟。

体会山雨的特点,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感受山雨的音韵美和色彩美,并入情入境地朗读。

l 音韵美 ² 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作者用比喻手法,把雨声比作无字的歌谣,抓住声音由远而近,有轻及重的动态美,突出了山雨飘飘渺渺的音韵美,给人无限遐想。) ² 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体会用词的优美:如“飘飘洒洒”“轻捷柔软的手指”“优雅的小曲”使语言生动活泼而有节奏,增强文章美感,写出了雨至山林的音韵美。) ² 鸟儿开始啼啭起来,仿佛在倾吐着浴后的欢悦。树叶上的雨珠滴落,发出异常清脆的音响……仿佛是一场山雨的余韵。

l 色彩美 ² 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几乎难以辨认。

学生说出有哪些颜色。(墨绿、翠绿、淡青、金黄、火红……) 详写了哪种颜色的美?读有关语句。

² 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

² 这雨中的绿色,在画家的调色板上是很难调出来的,然而只要见过这水淋淋的绿,便很难忘却。

(通过 “水淋淋”“流进”等重点词让学生体会山林的“绿”在雨中富有动感、具有生命、令人难以忘却的独特之美。) 2. 引导学生弄清作者按什么顺序来描写山雨的。

3.学生自选喜欢的段落感情朗读,感受语言美。

(个人读--小组读--小组代表展示读—男女生比赛读—老师和同学共同读;

在朗读过程中进行评价,学生评--老师评。) 4.背诵自己喜欢的语段。

五、 体会写作方法。

想想本文与《山中访友》一文写作上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六、 教师总结

七、 布置作业。

摘抄文中优美词句,并写出感悟。

推荐访问: 上册 山雨 新课标 人教 语文教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