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场的生产管理技术] 孵化技术

2021-11-08 19:50:31 | 浏览次数:

孵化场的生产管理技术 一、加强蛋库管理,提高入孵种蛋质量,首先要求对外来蛋种进行严格的3倍量甲醛、高锰酸钾熏蒸后才放入蛋库,库内要保持75%相对湿度,及16℃室温,基本上能保证各周龄种蛋较理想的储存环境。为减少细菌传播机会,操作人员选蛋前先用消毒药水洗手,选择过程中轻拿轻放,避免造成破损,选择后的种蛋根据周龄等项目分类码放。种蛋入孵本着先老蛋后新蛋的原则,入孵前,仔细检查,保证入的每枚蛋都合格。如果入孵的种蛋中夹杂着破蛋、脏蛋,不但造成化成本的提高,更容易造成化器的污染,影响锥鸡质量。

二、孵化温、湿度的管理胚胎发育需要21天时间,由于四季环境条件变化大,不同季节、周龄的胚胎发育程度也不相同。同一时间入的种蛋,不同的季节出锥时间有早有晚,夏季出锥时间要早于冬季,因夏季要推退入孵时间,冬季将入孵时间提前。新开产种鸡生产的种蛋、将淘汰的种鸡生产的老蛋、存储期超过7天的种蛋孵化期要长,要考虑将入孵时间提前。种蛋入孵前要将其放在26℃28℃环境中预温1小时,如果不经预温将种蛋马上从蛋库转入孵化器,致使孵化器升温而影响其它胚胎的孵化过程,在所有相关的孵化条件中,温、湿度控制最关键。对于巷道式孵化器来讲,设计上依循用早孵种蛋胚胎产热供给后孵种蛋蚩进行孵化。孵化温度为98.5~99.8,温度设定是根据入孵种蛋的不同气候条件、种蛋周龄、授精率情况灵活掌握,也可以将温度设定为标准值9.8,而通过更改入孵时间的做法,达到预定时间出雏。实践证明,确定标准度,调整入孵时间,可以获得较理想的毛蛋率和 淘汰率,取得较好的孵化效果。种蛋受精情况对巷道式化器来讲,影响也较大。由于受精率较低,胚胎产热少,种蛋在期化器中往往得不到足够的热量,而造成出雏时间晚,毛蛋率、雏鸡淘汰率升高,可以通过提高化温度或提前入时间来解决。巷道式化器湿度一般设定为86(湿球华氏温度),出锥器的温度要求低于孵化温度2~3?,湿度可稍高于孵化湿度,也可以根据出雏季节进行调整。对于开产初期种鸡所产种蛋来讲,由于蛋皮较薄,胚胎所占蛋体比例小,需设定较低的温度,以利于蛋体过多液体成分的蒸发并能提供胚胎以足够的氧气,可极大地减少出雏过程中的死胎数量。箱体式化器温度为99.5?~100.25?,湿度为85~86(湿球华氏温度)。这种温湿度设定也仅为标准化的设定范,实际生产中也可以根据种纸存储日期、环境条件进行调整。至于箱体式出维器的温、湿度设计要结合每批种蛋的情况、入孵时间做出分别的调整。总的原则是温度要稍低于孵化器温度,湿度稍高于孵化器的湿度设计。

三、环境条件的控制种蛋孵化除需要较严格的温、湿度控制外,孵化器、出雏器所需要的外界环境条件也十分严格。一个理想的、稳定的环境温、湿度变化,通风换气等条件会使孵化器、出雏器的内部温、湿度变化处于一种较理想的状态,外界良好的通风换气条件,会提供给在孵种蛋以足够氧气,促进胚胎的正常发育;
相反,如果种蛋舞化长期处于不良的外界环境中,会影响孵化成绩,造成生产效益下降。较好的孵化外部条件包括良好的通风系统、温湿度自动平衡系统,由于这一系统各组成部分大多以管道式连接,所以有的地方称之为 “管道通风系统”,它可以将环境条件通过热水管理、水帘运行的控制,将温度变化设定于23.2℃~28.8℃,湿度通过加湿装置自动设定于55%~70%或其它需要的范围内。在管理中要随时观察温度、湿度、通风风压的变化,以防止异常情况的发生。

四、加强卫生管理孵化场对卫生条件的要求十分严格,如果卫生不好,很容易造成孵化器的污染。由于孵化生产过程有其特殊的连续性,因此,污染一旦造成,极难从根本上得到清除。因此,在生产管理中要加强对卫生条件的监控。从种蛋接收开始,要严格熏蒸消毒规程,蛋库要经常用消毒液对墙壁、地面定期进行清洗,防止细菌滋生。种蛋入孵后,对孵化器每周搞1次熏蒸消毒,瓣化器要求一周2次进行卫生清理。出雏后,要严格清理出雏器,不留下任何死角。每次出雏后,要对场地进行认真彻底的冲洗、消毒,以防止病原微生物传播。在管理中,生产区域的各组成部分,如蛋库、粤化厅、冲洗区、出策区等各部分要完全隔离操作,要定时对蛋库、孵化器、出雏器、冲洗区、出雏区进行微生物监测,发现污染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

五、加强雏鸡质量管理出雏过程中,要对雏鸡进行分级筛选,根据其精神状标、督部吸收情况、体态决定鸡雏等级。在选雏过程中一定要严格细致,要制定健、弱孵雏标准,并组织职工学习,加深认说,良好的鸡雏质量,可为孵化场带来可有的经济效益。

推荐访问: 生产管理 技术 孵化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