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2021-10-18 12:08:11 | 浏览次数:

单元备课 单元题目 第5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内 容 解 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系统地学习了“1~5的认识和加减法”之后,又一次集中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教学内容安排如下:6-10的认识和加减法、6、7、8、9、10数的认识、加减法、解决问题、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这些内容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同时,本单元中学生所学习的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将对今后的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单元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教 学 目 标 知识 目标 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使学生掌握6~10各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能力 目标 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使学生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间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情感 目标 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6~10各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 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措施 1、 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

2、 加强操作和观察活动的目的性;

3、 注意对计算方法的引导;

4、 加强对解决问题与方法步骤的指导;

5、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课时安排 21课时 单元小结 授课时间 主备人 课 题 6和7的认识 授课类型 新授 教学时数 21课时 教学内容 会读会写6和7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 目标 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6和7 能力 目标 使学生知道7以内数的数序,会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

情感 目标 使学生掌握6和7的组成。

教学重点 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

教学难点 学生会正确书写数字6。

教学方法 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 实践操作法。

教学准备 点子图、数字卡片、计数器、直尺图、鱼图、数学卡片、小棒、三角形、课件、投影器。 教学资源利用 点子图、数字卡片、计数器、直尺图、鱼图、数学卡片、小棒、三角形、课件、投影器。 教 学 过 程 个性化修改 一、复习导入: 1.我们以前学习了哪些数字? 0、1、2、3、4、5(学生齐数)。

2.你想知道更多的数字吗?你想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吗?猜一猜我们今天学习什么?(板书:6、7的认识) 学生活动:领读、齐读。 二、新授:
 (一)教学数数 师:(出示主题图)图上有些什么?生:图上有人、桌子、椅子、黑板等。

师:请同学们数一数,图上有多少人?生:……(学生报得数)。  师:你是怎样数教室里的人数的?生:先数教室里面打扫卫生的同学和老师,5添上1是6。再数从外面走进来的一位同学,一共7人。  师:还可以怎样数?  生:先数学生6人,再数一位老师,是7人。  师:数一数几张桌子和几把椅子?你是怎样数出椅子的数量的?  生:先数已放好的6把椅子,再数搬来的1把。6个再添1是7。

 师:谁会从1数到7,从7数到1?(指名回答)  学生活动:同位互相数一数。  小结:小朋友,我们要做一个讲卫生、爱集体、爱劳动的小朋友,你能做到吗?我们刚才按顺序数数的。在数数中我们发现:数5以后再数1个就是6个,接着6再数1个就是7,7比6多1,6比5多1。

(二)教学认数   师:同学们再数一数第42页下面的人物图和点子图,看分别有多少个。

 生:……(学生报得数)。

 教学活动:贴出数字卡片6和7。  学生活动:齐读并从数字卡片中找6和7。  师:仔细观察一下数字6和7的形状分别像什么?(指名回答)  活动:同桌互相说一说。(6的字形像哨子,7的字形像镰刀)  师:请你分别数出6根和7根小棒。  学生活动:学生自己分别数一数,摆在桌子上。 师:用你手中6根和7根小棒分别摆一摆,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学生活动:学生摆一摆,并到投影器前面演示摆的图形。  (三)教学数序   教师活动:(用计数器)先拨1个珠子。

 学生活动:齐数1、2、3、4、5。

 师:5个珠子再添1颗是几? 生:5添1是6(齐读)。  师:6个珠子再添1颗是几? 生:6添上1是7(齐读)。  师:(用直尺图)只写出0、1、2、3、4、5、(  )、(  ),你知道填什么?6和7应该写在什么地方?  生:填6和7,6写在5的后面,7写在6的后面。  师:谁能从1正数到7,从7例数到1?  学生活动:指名数,拍手数。  师:5的后面是谁?6的后面是谁?7的前面是谁? 学生活动:6、7、6抢答。 小结:根据今天学习的内容,用数字说一个故事,四人小组说一说。分组说说,指名回答。

板书设计 6和7的认识 练 习 与 作 业   在练习本上正确书写6和7. 教 学 反 思 授课时间 主备人 课 题 6和7的组成 授课类型 新授 教学时数 21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43-44页的内容 课时安排 第2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 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掌握6、7的组成。

能力 目标 培养学生互相合作,探究学习方法。

情感 目标 让学生体验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让自己得出各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 让自己得出各数的组成 教学方法 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准备 纸带、5个红花片、学具棒、卡片 教学资源利用 纸带、5个红花片、学具棒、卡片 教 学 过 程 个性化修改 一、 复习 1、数数:从1数到7;
从7数到1。

2、口答。

① 6前面是几? ② 6后面是几? ③ 与5相邻的是几? 二、 新授 1、教学6的组成。

①把6个小圆片给涂上2种颜色,可以怎样填? 打开书第41页。在书上给小圆片涂色,教师巡视。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有顺序的涂色。) ②让学生结合自己涂的小圆片,完整填出6的组成。

③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2、教学7的组成。

问:将7个小方块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呢? ①学生动手操作。

②小组内讨论,有几种分法? ③学生反馈,教师板书:
7     7    7 / \    / \    / \ 6 1   5 2   4 3 问:我们看到了每一组,还能想到什么? 三、 练习 1、对口令。

2、完成练习九的第4题。

板书 设计 7     7    7 / \    / \    / \ 6 1   5 2   4 3 练习 与 作业   教 学 反 思 授课时间 主备人 执 教 人 课 题 练习九 执教班级 一年级 授课类型 新 授(精讲课) 教学时数 21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九 课时安排 第3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 能力 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对6、7的组成以及加减 法进一步的巩固 过程方法 能运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情感 目标 能积极地参与操作活动,培养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 与价值观课堂的主体性地位 教学重点 有关6、7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难点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看一幅图列两道算式的方法。

教学方法 教 法 练习法 学 法 练习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 习题 教学资源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个性化修改 一、 口算 6+1 7-1 6-3 3+4 2+2 1+6 4-3 6-1 7-4 2+5 7-7 5-1 2、练习九第1题 指定时间,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3、练习九第2题 先数一数,再比一比学生独立完 4、练习九第3题 学生思考独立完成 5。练习九第4题 指定时间,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6。练习九第7题 指定时间,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7、练习九第8题。

指定时间,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8、练习九第10题 指定时间,看谁能够一次做对。

9、练习九第11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止 10、练习九的第12题 学生独立看图思考,将算式填在书上 指名学生说图意和解答方法、算式,集体订止 11、练习九的第5题 哪两张卡片上点子的数相加得6,得7 12、练习九的第9题 数了上片 能摆出种算式?将算式填在书上 板书 设计 练习 与 作业   教 学 反 思 授课时间 主备人 执 教 人 课 题 6和7的加减法 执教班级 一年级 授课类型 新 授(精讲课) 教学时数 21课时 教学内容 第42页 课时安排 第4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 能力 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过程方法 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情感 目标 利用“一图两式”的学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教学难点 利用“一图两式”的学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方法 教 法 讲授法 学 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第42页情境图。

2、学生准备7根小棒、7个小圆片、7朵花(模型)、7个三角形等学具。

教学资源 1、教师准备第42页情境图。

2、学生准备7根小棒、7个小圆片、7朵花(模型)、7个三角形等学具。

教 学 过 程 个性化修改 一、复习 1、口算。

    2+l=   l+2=  3+1=  1+3=     4+1=   1+4=   2+3=   3+2= 计算后指定一至二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2、对口令。

二、新课 1、谈话导入。

同学们都会计算得数是2、3、4、5的加法和5、4、3、2减几的减法了,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板书课题:6、7的加减法。

2、学习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

(1)学生摆小棒(两人一组面对面地坐)。

教师提醒学生一边摆5根、一边摆1根,然后要求两个学生都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观察,并各写出一个加法算式。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所写的加法算式。

板书:5+l=    1+5= 问:写出的两个算式相同吗? 问:大家都是根据同一组小棒写出的算式,为什么两个算式不相同? 师:由于每一组的两个小朋友坐的方位不同,观察的角度也不相同,所以写出的算式就不相同。

(3)先让学生计算5+1和1+5的得数,然后说一说自己计算的方法。

(4)引导学生比较5+1=6和1+5=6。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什么相同,什么不相同? 3、学习第42页“摆一摆”的三组例题。

(1)让学生自由摆学具,并说出加减法算式。

(2)学习“摆一摆”第一组例题。

学生摆花,先摆加法算式后摆减法算式,边摆边计算。

让学生交流自己摆的过程和结果,着重说一说四道题的得数是怎么来的。

(3)学习“摆一摆”第二组例题。

②学生摆小棒算7-2和7-5,并在方框里填得数。

③引导学生比较5+2=7和2+5=7、7-2=5和7-5=2的联系。

4、学习“摆一摆”第三组例题。

(1)让学生摆三角形,边摆边写出加法算式3+3=6。

(2)让学生根据摆三角形的过程写出减法算式6-3=3。

5、学习写算式。

(1)教师在黑板上示范6+1=7和6-2=4的写法,并讲解写算式的要领和要求。

(2)学生练习写算式。

(3)学生交流并互相评价所写的算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42页“做一做”的练习。

2、巩固练习算式的写法(教师指定几个算式让学生练习写法)。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板书 设计 练习 与 作业   教学 反思 授课时间 主备人 课 题 练习十 授课类型 新授 教学时数 21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十第1-6题 课时安排 第5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 目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有关7的加、减法的正确率和速度。

能力 目标 使学生知道图上加括号和问号的用意,能从图里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并能列式计算。

情感 目标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计算有关7的加、减法的正确率和速度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计算有关7的加、减法的正确率和速度 教学方法 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 实践操作法。

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教科书第46页-47页上两道例题的挂图 教学资源利用 数字卡片,教科书第46页-47页上两道例题的挂图 教 学 过 程 个性化修改 一、有关7的加、减练习 1.做移动卡片的练习。

教师在黑板上画上,将数字卡片由放在方格上面随意移动位置,让学生说出加上下面方格中的每一个数的得数。

教师把依次换成、,随意移动,让学生说出加上下面方格中每一个数的得数(移动时,只能移到0—3的上方;
移动时,只能移到0~2的上方)。

2.让学生填写第11题的得数。

 3.做第9题。

让学生用0—7的数字卡片,两人一组做第9题。一个学生随便举起两张数字卡片,另一个学生从较大数里减去较小数,很快说出得数。练习5次后,交换角色再练5次。

4.做第8题。

教师说明题意:每组有4道式题,有4个得数。要把式题和得数用线连起来。例如,7减2得5,找到5,把“7—2”和“5”用线连起来。然后,让学生在书上连线,集体订正。

二、教学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 1.教师挂出教科书上第46页的金色的秋天的收获图。

 提问:“图里告诉了我们什么?” 教师画括号、在括号下面加写“?只”。边画边说明:“括号表示让我们把两群小兔合起来,下面加一个‘?只’表示让我们求出一共有多少只小兔。” 提问并指名回答:“括号表示什么?”“‘?只’表示什么?” “谁能完整地说出图里告诉了什么?求什么?”指定两、三名学生回答。“怎样列式计算?”填在书上。

“为什么用加法计算?”(要把4只和3只合起来,求一共有多少只,用加法。) 2.做教科书第46页上“做一做”中的两题。

  第1题,先让学生看图,想一想:图里告诉了我们什么?括号下面的“?条”表示什么?指名回答。然后,让学生在教科书上填写算式,集体订正。

 第2题,学生看图后,教师提问:
 “图里括号下面的‘7只’表示什么?”“‘?只’表示什么?”  然后,让学生在教科书上填写算式,集体订正。

3.教师挂出教科书第47页上的青蛙图。

让学生仔细看图,想一想图里告诉了什么?求什么?分组讨论,然后回答。

提问:“括号下面写着‘7只’表示什么?”(一共有7只青蛙)“在荷叶上的青蛙上面写着‘?只’表示什么意思?”(求在荷叶上的青蛙有几只。)“那么图里告诉了什么?”“求什么?”分别指名回答。“谁能完整地说出来?”指定三、四名学生回答。

“怎样列式计算?”填在书上。

 “为什么用减法?”(要从7只里去掉2只,求剩下几只,用减法。)  4.做教科书第47页上“做一做” 先让学生看图,想一想:图里告诉了我们什么? “图里括号下面的‘6只’表示什么?”“‘?只’表示什么?”  然后,让学生在教科书上填写算式,集体订正。

板书设计 图画表示的应用题 练 习 与 作 业   1、做练习十第6题。

2、自由完成1-5题 教 学 反 思 授课时间 主备人 课 题 8、9的认识 授课类型 新 授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内容 8、9的认识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 目标 1、 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9的物体,体会8和9的基数含义 2、 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O一9各数的大小,知道8、9的序数含义。能规范正确的书写8和9。

能力 目标 3、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 目标 4、结合8和9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和劳动教育。

教学重点 会比较O~9各数的大小,数数量是8、9的物体。

教学难点 能规范书写8。

教学方法 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准备 点子图,8个小圆片,9个三角形,直尺。

教学资源利用 点子图,8个小圆片,9个三角形,直尺。

教 学 过 程 个性化修改 一、复习导入 1、数数:从1数到7,再从7数到1。

2、口答。

问:6后面是几?与5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问:你知道7后面的数是几?8后面呢?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8和9。

(板书课题:8和9) 二、教学8、9的认识。

1、教学主题画。

看一看图上有什么,它们的数量各是多少。

(学生数“8、9”的物体时,开始是凌乱的、无序的,教师小结时,应引导他们按一定的方位、一定的顺序来数。如从上往下、从外到里、从大到小等等。

蝴蝶只数难数一些,可以让同学在小组内互相数一数,然后教师再引导同学按一定顺序数一遍,每数一只,就做上一个记号。) 2、你在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数量是8或9? 3、摆学具。

从学具中数出8个圆、9个三角形,摆两个图形,喜欢摆什么图形就摆什么图形。

4、教学8、9的顺序 ①出示计数器,教师逐一拨珠,让学生数。

当拨到第8颗、第9颗算珠时,问学生:7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8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 ②出示直尺图。

0 1 2 3 () 5 6 ()()() 学生填空。

填好后再让同学们顺着数一遍,倒着数一遍。

5、教学比较7、8、9的大小 ①出示点子图。

先让学生数出这三幅点子图的点子数,然后让学生说出很快数出点子数的方法。

②比较7、8、9的大小。

请同学们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

学生的答案有以下6种:7<8 8<9 7<9 8>7 9>8 9>7 ③让学生在书上填空,注意提醒学生书写要整洁、美观。

6、教学8、9的序数含义 打开书第51页。

①把左边的8只小动物圈起来。

②给从左数第8只小动物画上帽子。

③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1、指导书写8和9。

问:8和9分别像什么? 教师范写8和9,并说明书写技巧。

学生书空。

教师指导,学生在书上练习描写。

板书 设计 8、9的认识 7<8 8<9 7<9 8>7 9>8 9>7 练 习 与 作 业  练习十一的第1、2、3题。

教 学 反 思 授课时间 主备人 课 题 8、9的组成 授课类型 新 授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内容 8、9的组成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 目标 1、让学生在拼摆的过程中去理解掌握8和9的组成。

能力 目标 2、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看到一组组成,会想到另一组组成。

情感 目标 3、让学生在参与学习中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增强小组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8和9的组成。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看到一组组成,会想到另一组组成。

教学方法 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8个小五星,9个小圆片。

教学资源利用 8个小五星,9个小圆片。

教 学 过 程 个性化修改 一、复习导入 1、问: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两个数? 2、师:请你打手势表示下面各题圆圈中该填什么符号。

7○8 8○9 8○6 9○5 3、猜一猜。

 ①一个数比9小,这个数可能是几?  ②一个数,它既比9小,又比7大,你知道这个数是几吗? 4、揭题。

师:上节课,我们不但认识了8和9,而且还学会了8和9的写法。这节课 就让我们来进一步认识8、9,了解8和9分别是怎样组成的。

(板书课题:8、9的组成) 一、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㈠教学8的组成。

1、创设情境。

一天,老师买了8个小西瓜,可是用一个网兜又装不下,于是呀,老师就把它们分别装在两个网兜里。你知道老师可能会怎样分装这8个小西瓜吗? 2、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师:请你拿出8个五角星来代替8个小西瓜,按照不同的分法把它们分成两堆。分分看,看看可以怎样分?有几种分法? ①同桌合作,并把分的结果记录下来。

②学生汇报,教师板书8的所有组成。

③小结。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分五角星,知道8的组成有这么多,可是要把这么多的组成都记下来,可真不容易。请同学们观察一下黑板上8的组成,你能想出什么办法减少一些记忆的内容吗?同桌互相讨论一下。

找几个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看一个,记两个,看到 师:通过大家的一致努力,我们可以由l和7组成8,想到7和l组成8,由2和6组成8,想到6和2组成8,由3和5组成8,想到5和3组成8。我们只要记住1和7组成8、2和6组成8、3和5组成8、4和4组成 8就可以了。你们觉得这样记忆好吗?请同桌互相合作一下,试着用这个办法来迅速记住8的组成,看谁最先记熟。

④请几位最先举手的小朋友来背8的组成。

㈡教学9的组成 1、让学生自己试着将9个小圆片分成两堆,并根据自己动手实践,将书上 9的组成补充完整。

2、指名反馈,教师板书,集体订正。

㈢看书答疑: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在书上52页,请同学们看一下,还有什么问题吗 二、 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通过同学们自己的努力,找到了8是怎样组成的,并且学会了只要记住一组,就会联想到另外一组 板书 设计 8和9的组成 练习 与 作业 练习八的第4、5题 教学 反思 授课时间 主备人 课 题 8、9的加减法 授课类型 新 授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第3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 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会计算8、9的加减法。

能力 目标 2、通过课堂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表达能力。

情感 目标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评价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会正确计算有关8、9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通过课堂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 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准备 7个红色圆片、2个白色圆片。

教学资源利用 7个红色圆片、2个白色圆片。

教 学 过 程 个性化修改 一、复习 1、对口令。复习有关8、9的组成。

2、看图列式。

○○○○ ●●●      ○○○○|●●● 问:你们能根据一幅图列出2道不同的加法算式或减法算式吗? 二、新授。

㈠创设情境,尝试计算8的加减法 1、看图说话。

(出示红花图画) 师:漂亮吗? 图上画着什么?谁还想说,并且和他说的不一样?(让学生充分说自己的看法,不阻止学生联想一些童话情节。) 2、根据这幅图,你能写出哪些算式?小组合作讨论。

汇报交流,教师板书:5+3=8、3+5=8、8-5=3、8-3=5 师:看一幅图,我们可以列2道加法算式和2道减法算式。

㈡动手操作,教学9的加减法。

1、摆5个红小棒,4个绿小棒(老师领着学生整齐地摆出来) 师:你能根据你摆的小棒,列几道不同的算式吗?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5+4=9、4+5=9、9-5=4、9-4=5 ㈢出示想一想:4+4=( ) 8-4=( ) 师:怎样计算?说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你在这节课学会了什么 板 书 设 计 8和9的组成 ○○○○ ●●●      ○○○○|●●● 练 习 与 作 业   巩固练习。

练习十一的第6、7、8、9题。

1、第7题。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哪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得到8。

2、第6题。

学生独立理解题意,看图列式,集体订正。

3、第8题。

计算,要求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4、第9题。

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上书写算式。

教 学 反 思 授课时间 主备人 课 题 8、9加减法的练习 授课类型 新 授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内容 8、9加减法的练习 课时安排 第4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 目标 1、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计算有关8、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能力 目标 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算式的写法。

情感 目标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评价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有关8、9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难点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看一幅图列两道算式的方法。

教学方法 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准备 0—9数字卡片。

教学资源利用 0—9数字卡片以及教学用书 教 学 过 程 个性化修改 一、基本练习。

口算。

9-3 8+1 9-1 8-3 5+4 7+2 1+6 4—3 9-4 8-4 3+5 2+7 3+6 5+3 9-8 二、指导练习。

1、练习十一第10题。

指定时间,看谁能够一次做对。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练习十一第12、13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练习九的第11题。

学生独立看图思考,将算式填在书上。

指名学生说图意和解答方法、算式,集体订正。

三、发散练习 练习十一的第14题。

出示数字卡片。

你能摆出几种算式?将算式填在书上 板 书 设 计 8和9的加减运算 9-3 8+1 9-1 8-3 5+4 7+2 1+6 4—3 9-4 8-4 3+5 2+7 3+6 5+3 9-8 练 习 与 作 业  1、练习十一第10题。

指定时间,看谁能够一次做对。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练习十一第12、13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练习九的第11题。

学生独立看图思考,将算式填在书上。

指名学生说图意和解答方法、算式,集体订正 教 学 反 思 授课时间 主备人 黄靖 课 题 用数学 授课类型 新 授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内容 用数学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 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加减法的联系和1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能力 目标 2、培养和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 目标 3、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方面的教育。

4、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集体的智慧,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够正确掌握算理,能根据已知量和问号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 教学难点 培养和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准备 教具、学具准备 挂图。

教学资源利用 教具、学具准备 挂图。

教 学 过 程 个性化修改 一、激情引新。

出示大森林图。

师:快乐的大森林里都有些什么? 二、合作探究,体验发现 1、主动探究,体验加法的含义。

出示蘑菇图)。

师:通过观察,你知道了什么? 问:小问号问我们什么? 师:谁来帮小蘑菇算一算:一共有几个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板书:6+2=8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我们一起去小鹿们在干什么吧! 2、小组合作,体验减法的含义。

出示:小鹿图 师:请大家注意观察,你看到些什么?请说给你的同座听。

师:根据这幅画,你能提出一个合适的数学问题吗?请先自己想想,然后四人小组讨论。

教师强调讨论时请注意:一个人说的时候,其他人要认真听,等他说完了,别人再说。

小组同学思考,互相讨论。教师巡视、倾听,并与之交流,适时启发。

3、汇报结果。

师:谁先来说说,你们准备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问:你能完整的把这幅图说一说吗? 问:要求还剩几只小鹿,怎样列式呢?(板书:9—3=6) 师:你是怎样想的? 4、尝试小结。

师:通过解决我们提出的这个问题,你发现了什么?(着重启发,引导学生理解: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就得到另一部分) 5、联系生活,整体感知。

师:根据小鹿图,大家不仅自己提出了问题,而且还自己解决了问题。像这样加、减的例子,生活中还有许多。想一想:你能试着举出几个吗? 师:看来,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板 书 设 计 用数学 练 习 与 作 业   1、完成练习十二第1题。

学生大声的说图意,并在书上列式计算。

2、练习十一的第3题。

教 学 反 思 授课时间 主备人 课 题 10的认识 授课类型 新授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内容 10的认识 课时安排 第9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 目标 1、 引导学生经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和组成,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的认识和掌握。

能力 目标 2、 结合数的概念的学习,感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和爱科学的教育。

情感 目标 3、 引导学生感受数10 与显示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和组成。

教学难点 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和组成。

教学方法 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 实践操作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食物投影、10 的卡片、点子图、小棒;
学生准备学具盒 教学资源利用 教师准备食物投影、10 的卡片、点子图、小棒;
学生准备学具盒 教 学 过 程 个性化修改 一、复习引入:复习已学过的数,比9大一的数是10。

1、 谈话引入;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0~9的数,我们不仅能够正确的数这些数,还能读写,知道他们的大小和组成。那么比9大的数大家认识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10” 2、 板书课题:10的认识。

二、认识10 (1)出示主题图,指导学生看图数一数,抽象出数字10。

师:图书同学们在干什么?大家数一数一共去了几个同学?老师呢?一共去了多少人?(10人)是吗?大家一起来数一数。

介绍你数的方法。(可以一个一个数,也可以几个几个数,发现只要有次序,不遗漏重复数的结果都是10) (2)数一数:
从学具盒中数出数量是10的任意一种学具。

教师示范数出10根小棒,并用皮筋捆好,问:这一捆里有几个1根?也就是几根?使学生明确10个一是1个十。

找找自己身上哪一部分的个数可以用10 来表示。

(3)10以内数的顺序 教师出示点子图。看书上的计数器的图,让学生感受9颗后面再加一颗就是10颗。

看书上的直尺图,你能说出10以内的数的顺序吗? 引导学生小结:明确9加上1是10,10去掉1是9,10排在9的后面。

按数的顺序,让学生把直尺上的数字填完整,再抽象出数轴,明确10以内的数序。填空:书上P67页,第1、2两题。反馈第1题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第2题呢。

(4)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比较 9和 10 除了9以外,还有哪些数比10小?10比哪些数大?你是怎么想的? (5)区别 10和第 10 自己画一画表示10的物体:画o,画好后请同桌同学数一数校对。师拿出学生刚才画的圆O O O O O O O O O O,给左起第10个O画上黑色和右起第10个O画上红色。

(6)10的书写:教师范写一学生练习,说说写10与以前写的数有什么特别? 三、10的组成 l、10的组成 (1)同桌合作,学习10的组成,一个分,另一个记录。归纳10的组成。

(2)10的组成有几种?用什么方法能很快地记住它们?可用手指强化记忆 2、练习巩固:
(1)击掌组成 10 (2)说数组成10 (3)连线:P60做一做 (4)10的组成和分解的运用如套圈活动:练习九第3题 四、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又增长了什么本领? 板书设计 10的认识 练 习 与 作 业   教 学 反 思 授课时间 主备人 课 题 有关10的加减法 授课类型 新授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内容 书P61,练习十三第4、5题 课时安排 第10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 目标 明确有关10的加减法的算理,能正确、地计算有关10的加减法;

能力 目标 能利用有关10的加减法,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情感 目标 用有关10的加减法,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计算有关1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计算有关10的加减法 教学方法 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 实践操作法 教学准备 点子图、学具、实物投影 教学资源利用 点子图、学具、实物投影 教 学 过 程 个性化修改 一、 引入:复习10的组成,再编算式 二、 活动展开:看点子图,编算式 (1)出示9+1的点子图,你能用算式表示图上的意思吗? 9+1=10 1+9=10 10-1=9 10-9=1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根据书上的点子图编写算式 (3)想一想:5+5= 10-5= 三、 归纳小结:一图4式;

四、 做一做 (1) 做一做1题找朋友:师3和7是朋友,你还能找出哪两人是好朋友,连线。

(2) 做一做第2题。] 板书设计 10的加减法 练 习 与 作 业   巩固提高:练习十三 1-3题填空 4题、学具操作:拿出0到10这些卡片,象聪明的大象一样同桌说一说,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得10。

教 学 反 思 授课时间 主备人 课 题 练习课 授课类型 新授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十三P64 课时安排 第11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 目标 能正确、熟练地计算有关10的加减法;

能力 目标 能利用有关10的加减法,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情感 目标 能利用有关10的加减法,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计算有关1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计算有关10的加减法 教学方法 实践操作法 教学准备 图片、学具盒 教学资源利用 图片、学具盒 教 学 过 程 个性化修改 1、口算:孔雀开屏第5题。

2、比较大小:
(1)直接出示:练习十三的第11题:3+6 ○ 9 10-4 ○8 …… 你能直接比较出左边算式和右边数的大小吗?如果不能,该怎么办? (3)分组讨论,尝试比较上面的两题。

(4)小组汇报,比比谁的方法好。生:先算出左边的得数,再用得数和右边的数进行比较。

(5)用这个好方法比较其他几题。选择其中的两题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如:师,2+4○7是2和7比较吗?是4吗?生是2+4的得数和7比较。

3、 看图编算式:
(1) 第10题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先说图上有……要求的是……) (2) 第7题:黄的○有( 3)个,○有( 7)个合起来是10 让学生列式,说说你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4、根据算式,编应用题练习第12题。让学生体会一个加法算式可以表示不同的内容相加。花;
人;
鸟、石子 5、根据算式,找找生活中的例子。

6、挑战聪明题:P64 7、小结:这节课我们有增长了哪些本领? 板书设计 练 习 与 作 业   教 学 反 思

推荐访问: 减法 上册 单元 和加 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