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不良的一般性心理问题案例报告

2022-04-05 08:30:23 | 浏览次数:

一、个人陈述

求助者(斌斌):最近一段时间我不想上学,情绪很低落,爱生气,不愿意听别人谈论自己。同学都说我有“神经病”,我就和他们吵,吵不过就打,实在打不过就在心里骂他们。有时知道打架不好就打自己,把气憋在肚子里。其实我心里挺想和同学一起玩。可他们总嘲笑我,老师也不信任我,和同学吵了架,就只批评我一个人。我喜欢父亲,但很怕,不敢和他说话。妈妈每天盯着我学习、写作业。总觉得老师的批评对,从来不听我的解释。所以现在觉得自己很孤独,活着没意思。

二、咨询师的观察和他人的反应

求助者父亲:我在单位工作比较忙,和孩子的沟通比较少,有时管理也比较粗线条,他的继母碍于旁人的舆论也不太好管,所以这个孩子自从上中学以后,成绩逐渐下滑。

班主任对求助者的看法: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总和同学讲话,干扰课堂纪律。学习成绩一团糟,自己还不着急。经常和同学发生矛盾,打架、骂人,屡教不改,还很不服气。了解到家庭离异,认为其有心理问题。

同学对求助者的看法:是差生,学习不好,和他在一起会影响自己;有“毛病”“精神病”,很讨人厌;莫名其妙就生气,还打人,很可怕。

三、心理测查结果

①WISC-Ⅲ—— IQ: 111 高于平常;② EPQ (T分)——E:61  P:50  N:56  L :42  倾向外向,不稳定;③ SCL-90——敌对:3.7;偏执:2.1;人际关系:3.9;焦虑:2.5;抑郁:1.8;精神病性:1.4;恐怖:1.1。

四、评估诊断分析

1.问题性质判断

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心理测验的结果,该求助者智力水平正常,性格外向、不稳定,自知力完整。综合分析所获得的临床资料,对求助者问题持续的时间,强度和典型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判断。求助者的心理异常表现属于一般心理问题—不良环境造成的学校适应障碍。但有形成反抗、对立等人格发展障碍的倾向。

2.问题原因分析判断

求助者问题的根源是基本需要满足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亲情的需要、归属的需要、表现和尊重的需要及成就的需要。

五、咨询方案的制定

主要的咨询方法与使用原理:合理情绪疗法和生活分析理论。

(1)合理情绪行为疗法是建立在人生来具有合理(或“直接的”)思维和不合理(或“扭曲的”)思维潜力的假设之上的。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是A—B—C人格理论。A是相对应的诱发性事件;B是不合理信念;C是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之后是D(辩论),即使用各种方法来帮助求助者质疑他们的不合理信念;使求助者达到E,即一种带有实践意义的、有效的生活哲学,以健康的想法行为取代了不健康的方法行为,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有效的信念系统,真的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创造了一组新的情感F。

(2)生活分析是日本学者松原达哉提出的咨询理论,所谓生活分析就是求助者在咨询人员的指导下,对自己当前生活内容进行有条理的分析和反省,通过分析、反省过程达到自我检查、自我激励的目的。生活分析理论是针对在校学生“缺乏目标、缺乏动力、缺少气力”的情况提出的。其具备如下显著特点:注重生活行为的分析;强调对现在行为的科学分析;具体化;数量化;尊重学生的自发性、自主性。松原的应对方法简单但有效,就是帮助学生找到新的生活学习的目标,并辅导学生制定具体的行动方案

以上的方法有助于帮助求助者澄清以下情绪问题:继母也是爱自己的,只是迫于舆论压力,对他也严格要求;同学乱说自己有毛病“神经病”是因为他们也不清楚什么是神经病,自己听了面子受到很大伤害;自己和同学吵架甚至打架是为了和同学在一起,只要他们接纳自己,自己心里就很舒服;自己想学好,但是因为和同学关系不好,影响了自己,没心思再学习

六、咨询效果评估

咨询师了解和评估:最近的期中考试了解到求助者虽然有些科目好,有些差,但是有所提高,自己也能理性对待学习的循序渐进;与同学关系改善较好,多数同学愿意和他一起玩,有了两个较亲密的朋友;对继母更亲和,感觉家庭很温馨;对有些教师还存在不满,但反应不是很极端,无严重反抗行为。没有不愿意上学的念头。

班主任对他看法:愿意学习了,知道主动帮助同学和同学接近,上课的表现好了很多。但是注意力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解决。

同学对其看法:不像以前那么容易生气,打架的行为几乎没有;在一起玩,觉得他其实也是一个较容易相处的人。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河区胜利路小学)

推荐访问: 人际关系 性心理 不良 案例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