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绿能”时代

2022-05-16 15:50:03 | 浏览次数:

作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最关键的一个转折点,“十二五”规划的出台,将改变中国经济未来五年的基本格局。

在前不久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中国经济必须实现七大新兴产业的“战略性突破”。这一目标的提出,其意义不仅仅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将逐渐替代传统产业的主导地位,成为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以及资金投放的主要对象,更为重要的是,该目标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也将决定未来中国作为世界重要经济体的自身可持续发展模式能否延续的命题。

事实上,全球能源结构的相应调整已经开始。根据预测,到2025年,全球能源需求将增加25%,其中煤炭、天然气和再生能源的比例会提升。届时,许多非经合组织国家向服务型经济加速转型,加以经合组织内国家在发电和终端行业的效率提升,将使得能源紧张局面得以缓解。在此格局下,尽管石油仍然是能源的主要来源,但其份额却逐渐下降。

在市场形势的变化之下,在中国的“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到七大具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其中的两大核心关键产业为节能环保和新能源。规划也明确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将从目前占全国GDP比重不到2%的比例,上升到2015年8%的目标,数年后将升至15%。

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测算,倘若以2010年中国GDP,总量接近6万亿美元为基准,在2011-2020年,预计国家在新兴产业的直接增加投资将超过5万亿元,平均每年增加产值1.5万亿元,增加社会就业岗位1500万个。

由此,不难想见在此过程中,中国将迎来名副其实的“绿能”时代,届时,相关的新能源技术和节能环保产业势必迎来一场以技术革新、生产方式变革和商业模式创新的产业升级潮。当然,对于中国的企业,特别是在华耕耘多年的跨国公司来说,这也意味着巨大的市场机遇。然而,它们能否抓住这场绿色技术革命的契机?在大势利好的前提下,跨国公司们还需要做出哪些更加务实的改变和能力提升,以更好地适应中国的商业环境?

假如明天来临

众所周知,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正在面临着一个尴尬的现实瓶颈:中国的GDP增长仍以高能耗、高排放的低端制造业这主。许多地方仍然怀有“先污染后治理”的侥幸心理。有数据显示,未来10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国内能源产出与需求间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能源进口占总消费的比例将从目前的3%提高到2020年的20%。在今后10年GDP平均增长8%的情况下,能源消费将年均增长约4%,至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将超过45亿吨标准煤,相当于32亿桶原油,接近美、英、法、德、意的总和。

届时,国内能源的增产将无法满足需求的增长,能源对外依存度也将进一步上升,预计到2020年,中国能源需求的近20%需要通过进口满足,能源净进口将超过8亿吨标煤,相当于5.6亿桶油当量,约占全球能源出口总量的1/5。

在此前提下,能源消费增长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问题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据统计,2009年,中国制造的能源消耗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最已达到7711百万吨,远远高于美国的5425百万吨的规模。而且,鉴于中国经济发展主要侧重于能源密集型行业。能源密度(每1000美元GDP的原油当最)与人均GDP在2007年时就远超它国。因此,也有人将今后10年全球气候和环境问题比作“超过恐怖主义的头号国际议题”。

由此可见,尽管中国近20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可喜可贺的,但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意识到,这是建立在牺牲国内民众长久以来赖以生存的环境基础上的。这种经济的发展方式,必然是不可持续的。有些专家甚至悲观地表示,世界各区域的石油资源在80年内将全部耗尽,而中国的石油储量,按照目前的消费速度来看,只够今后11年的消耗。如果这一预测不幸兑现,那么届时,所谓的“中国奇迹”将走到尽头,那些过度依赖传统能源的产业也将好景难再。

另一方面,按照著名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的计算,2015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将超过美国。且不说他的推算是否准确,但是作为越来越重要的国际经济体,中国的市场表现必定在世界产业格局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权重,其影响力已经不容任何国家小觑。那么,如何保持中国作为世界重要经济体的增长速度,并不断提升经济质量,也已成为摆在政策制定者面前的一道难题——从能源政策所面临巨大压力,到国际上要求中国承担更多减排义务的呼声不断高涨,再到国内民众环保意识明显加强。内外交困的环境也迫使发展绿色新能源和各类节能减排技术成为中国未来增长方式转型的关键词。以此为起点,推进中国能源结构向清洁化转变,经济结构向低碳化转变已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转型与商机

介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中国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已将节能减排和新能源列为工作重点。之所以进行这样的战略产业布局,其驱动因素主要在于:1、中国的主导产业中钢铁、石化等高能耗产业,与节能、环保的发展趋势不符,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低;2、中国自然资源,如石油、煤炭等储备并不丰富,因此发展科技含量较高的非资源型产业较为合适;3、中国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已经不适合于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发展技术驱动型的高附加值产业已是产业转型的当务之急。

基于上述限制,“十二五”规划针对传统制造业的主要政策导包括了向提高附加值,淘汰低端环节、杜绝产能过剩现象,以及鼓励与高新产业有关的装备制造业等方面;而针对七大战略型新兴产业,国家则大力推进,并确立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GDP占比由现在的2%上升到2015年的8%的目标,再次凸显了现代能源产业体系打造的国家战略地位。

从目前的政策导向和产业布局来看,以下产业价值正在逐步显现。

首先,新能源市场未来增长潜力可观。据参与“十二五”规划制定的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表示,根据目前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和今后发展潜力估算,未来10年内新兴能源产业有望累计增加投资5万亿元。甚至有机构分析师测算,新兴能源产业最终开发规模或将达几十万亿元的水平。而参照2007年的容量,中国的可再生能源的应用规模和目标到2020年将分别实现水电装机容量6.2%的增长、风电装机容量18.8%的增长、生物质能装机容量19.4%的增长,以及太阳能装机容量59.2%的增长。此外,特别是针对风电和太阳能的新投资在近年内占新能源的比重也显著增加。

其次,利用可再生能源驱动的电动汽车或燃料电池汽车将成为必然趋势。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而高速成长的中国汽车市场将给能源和环保带来巨大的压力,迫使中国加快新

能源汽车的发展步伐,有预测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拥有各类新能源汽车最多的国家之一。

第三,黑色金属冶炼及加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等高排放行业将成为治理重点,这也为减排技术的不断推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会。

从行业能耗角度看,占我国能耗70%以上的工业中,制造业占能耗比最大,其中尤其是以黑色金属等十大行业为最主要的能耗大户。为了推动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曾表示,今后5年中国将实施循环经济10大工程,创建100个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培育1000家循环经济示范企业。为此,工信部将围绕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化工、装备等重点行业需求,选择一批技术成熟、减排潜力大的节能环保和低碳技术,实施一批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此外,为加快促进产业集聚,工信部还将在有条件的领域和地区形成若干区位优势突出、集中度高的节能环保低碳园区和产业基地。可以相信,在政府的扶持和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减排产业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跨国公司筑梦中国

尽管中国绿色产业未来的想象空间十分巨大,但结合企业的现实条件来分析,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基础,使得多数具备生产能力的大中型企业长期以来注重于设备制造,而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和技术研究方面投入相对较少。相比之下,跨国企业在节能减排和新能源领域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以及雄厚的基础。

首先,从技术优势看,跨国企业在新能源领域具有技术的先驱优势。而目前在全球的十大风电企业、十大太阳能生产企业以及生物制能(包括垃圾处理技术)企业中,跨国企业都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

其次,从资源优势看,跨国企业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以及有经验的研发团队,在集团总部的强大资金支持下,跨国企业往往更加具备研发能力,有经验的技术人才也多选择跨国企业。

第三,在政策优势上,前不久《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旨在扩大开放领域,鼓励外资投向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

第四,在不可忽视的信誉方面,跨国企业具有悠长的历史和有力的品牌信誉优势。以风电领域为例,瑞士公司Vestas作为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一个风机制造商,已经建立起了绝对的品牌优势。

事实上,为了摆脱能源困局,全球各大主要经济体在金融危机后,针对国际能源紧张的状况纷纷出台政策和规划。欧洲“2020战略”中将在未来十年着重发展“低碳经济”;美国将“智能电网”作为其国家战略中的核心部分;欧盟不仅提出在2014年之前建成欧洲单一的能源市场,而且将2020年可再生能源比例调整为20%;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近期的国情咨文中也表示,2015年要见到逾百万辆电动汽车行驶在公路上。

基于各国国内能源结构调整以及政策规划的先行,不少跨国公司近年来在其中国业务的布局中也重新进行了调整,纷纷延伸在华产业链,不仅把中国作为加工基地,而是作为新兴的、具有潜力的市场对待,一方面建立中国本土研发中心,向研究、开发及核心部件制造等产业链的上游延伸;另一方面则向销售、物流等产业链下游发展,从而实现研发、生产和销售的本地化。

比如:2010年,ABB中国分公司和工厂犹如雨后春笋般地在中国遍地开张。布局的扩大意味着中国市场对ABB全球的运营已经产生深刻影响,使得ABB重新审视区域市场与全球市场的关系,也促使ABB加速其资源配置、业务布局、组织结构和文化演进的变革脚步。

与此同时,考虑到中国将对环保科技保持强劲的需求,德国西门子公司凭借其约14000项“绿色”专利,积极为中国的城市在应对交通、楼宇、照明、供电、医疗保健、供水、废物处理及安保等领域的挑战提供解决之道。

而通用电气(GE)则在《财经网》公开宣布三年内将投入超过20亿美元拓展其在中国的技术创新和客户支持能力,并与行业领先的中国公司建立新的合资企业。2010年9月28日,GE与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宣布成立新的合资公司,主要为中国市场开发制造风力发电机组;10月25日,GE运输系统集团在中国成立首个铁路信号实验室,旨在帮助中国的铁路信号行业攻克业务技术难关;12月7日,GE又与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一份合作框架协议,通过在美国建立合资公司来共同促进高速铁路及其他轨道交通技术在美国市场的推广发展……

实际上,在各个领域的多个跨国企业都具有以上的优势,它们不仅在过去取得了在华的商业成功,而且有着乐观的未来战略部署。

从“Made in china”到“Made forChina”

然而,尽管跨国公司密切关注并积极拓展在中国“绿能”领域深耕细作的未来机会,但是随着本土企业的不断成长,我们也看到在多个新能源的子产业,跨国公司的市场份额正在被本土企业侵蚀,从而形成中外对峙的相对竞争局面。

出于扶持国内企业在新能源以及节排领域的市场需求,国家主管部门在政策制定以及融资取向上不可避免地会向国内企业倾斜,正如今年4月1日由国家发改委出具《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外资比例不超过50%,使得大批在华跨国企业需要调整股比。这类事件充分说明,仅仅凭借新的技术优势和产业先行身份出现在中国商机无限的绿色产业面前,对跨国公司而言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充分地理解中国国情,以一种“通过帮助中国实现绿色战略与核心技术升级”态度,积极发展与中国各类机构的合作,跨国企业才能最终实现更大的成功。

基于此,我们认为跨国公司在“十二五”期间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成功要素主要有四点

首先,与各级政府合作沟通。跨国公司只有深刻理解中国的政策制定者以及市场行为的特点,并且利用好与各地方以及中同政府合作这一思维,才能在战略布局中赢得先机,同时避免不必要的投资失误。这一点对跨国公司实现本土生存尤为重要。

其次,选择适合自己的当地合伙伙伴。除了成立合资公司,跨国公司还可以通过在当地成立新的研发机构、区域总部或供应链中心等方式,将当地相关的市场、渠道、客户和销售网络打通,从而实现与合作伙伴的共生共赢。

第三,发展前瞻性的技术。出于竞争形势的需要,跨国公司应认真考虑把最适合中国的产品和技术率先带到中国。进一步来看,考虑到中国企业和消费者对于绿色消费的意识逐渐与国际同步,加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非常重要的新能源和节能消费市场,因此,跨国企业如何从“Made in China”到“Made for China”的意识转变,并制定及时有效的市场措施将成为成功的关键。

第四,提高吸引国际以及本地人才的能力。比如在新能源领域,目前的人才缺口有两大块,其一是研究人才,由于新能源技术早期引进来自于发达国家,研究人才多在发达国家,如果中国想要在新能源领域推进自主研发,引进国外研究人才是必须的。其二,在技术人才方面,目前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着重于设备的制造与安装,因此,最需要的就是技术应用人才,负责开发、制造、安装、调试各类风电设备。而诸如风能行业的工作环境相对艰苦,工作地点相对偏僻,这些都对吸引技术人员造成了一定的阻碍。相比之下,跨国公司良好的国际形象和光明的职业前景以及对员工的培训计划,则成为吸引本地高级技术人才的必要条件。如何用好这些有利优势,打造吸引人才的环境优势也将成为跨国企业竞逐中国市场的重要要素。

综上所述,中国“绿能”市场的广阔前景与实体经济的发展在未来将是一种对应关系。中国对于市场与技术的迫切需求,也使得跨国公司在基础相对薄弱的中国市场正在迎来新的机会。然而,能否实现与中国“绿能”市场的共同成长,仍将取决于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的了解以及基于这一前提下的必要准备。

推荐访问: 进入中国 跨国公司 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