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艺演出真正成为产业

2022-05-16 15:40:05 | 浏览次数:

我的一个同学在煤矿文工团当领导,谈起演出时告诉我:中国国内的文艺演出,大部分收入来自赞助(或者说资助)而非门票,门票收入在像他们这样的演艺团体中只占很小的比例,并以此回答了我的问题:为什么外国居团来华演出门票价格远高于国内?为什么我们的演出招不到足够的观众,却宁肯空着座位也不降价出售?

经费上的悖论

去年奥运会之前的几个月和今年建国60周年庆典前几个月,国内上百个地方艺术团体在中宣部、文化部组织下进京演出。各省市的艺术团体精选节目在几个月小密集地荟萃京城。

在北京生活这么多年,我从来没碰上过 这么多剧团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进行那么多场次的演出,很多都具有国际水平。三四个月内几十场剧看下来,我在感叹舞剧场面之宏大而望远镜忙不迭、歌剧之艰深而需要用心去听的同时,更感悟于中国戏曲的细腻,尤其是地方小剧。对像我这样既受传统文化熏陶又受过西方教育的人来说,地方小戏剧其实也很有亲和力。

不过令我诧异的是,这么多好戏大部分是不赚钱的,得靠赞助或者说资助来维持,而其中最大的资助方就是国家,国家财政通过文化部和地方文化部门补贴各地剧团。地方政府对文艺演出也都有长期的扶植政策。

一旦失去财政的支持,许多剧团就会像断了奶的圈养羔羊一样,无法在激烈竞争的文化丛林中独立生存。历史沿袭的体制弊端当然是文艺演出产业化发展的障碍,还有一个不能小觑的是演出票价和发行方面的问题。

销售上的僵化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演出的票价都相当高。动辄几百块,即使是在外地二线城市,也常常是上百元一张。对于月收入几千元的人来说,拿出10%看一场演出,也算是相当奢侈了,很难想象观众会长期而持续地进行这样消费。

我们国家人均收入只有美国的十分之一,但却有着和他们相媲美的票价。在纽约,看一场百老汇剧,位置很好的票也不过100多美元一张。这样看来,我们票价必须得降到目前水平的一半或者更低,才能符合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以此填满大量空置的座位。

另外,售票机制要灵活才行。还拿纽约的百老汇剧为例,那里的门票虽然100多美金一张,但是你可以用一半钱来买,只是不能预订而要来身去专门设立的卖票点在演出当天购票。百老汇剧每天上演的有几十个,若不挑剧目,则每天都可以长半价票。百老汇大街上有专门的售票点。在纽约时代广场附近转一转,哪个地方排队最长,哪个地方就是百老汇的半价售票点。

看自己喜欢的剧只花一半价钱,那个时候你就会感受到百老汇剧的魅力。这是一个将文化变成产业、同时成为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并几十年恒久不衰的重要例证。

人性化的沟通

不仅当天可以通过专门销售公司买半价票,而且在演出即将开始时,百老汇的各个剧场还会更灵活地对待观众,票价再降。同样的票可以折价卖给你,反正座位空着也是空着,你不买对他说来就是浪费。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售票人员都有降价的权力,可以当场决定,免得失去客户。

我那次看一个叫《帷幕》的剧,也是临时起意,在开演前10分钟踱步到了剧场。其实看不看都可以,问了价后觉得120美元比较贵,况且还是一个我没有听说过的剧目。犹豫之际,售票员怕我离开,敲打几下电脑后马上告诉我可以80美元卖给我。价格顿时低1/3,人家还很客气,我就欣然接受了。进去后发现还是剧场最好的位置。事后我又得知这是一部很有名的剧。好位子又是名剧,加上央桑人的殷勤,我觉得很值。

国内的演出票价就没有这么灵活,售票员也没这个权力。我也不知道降价权在准手里,只知道他们宁可让座位一片片闲置也不降价。市场化的时代已经很久了,为什么不能灵活售票,难道他们不愿意增加收入吗?

百老汇的销售方式还有一次让我感动。那次是带女儿看《狮子王》这出在纽约首演后就经久不衰、深受儿童喜爱的经典名剧。由于看错了时间,我们在下半场开演时才到达。素不相识的剧场工作人员听了原因之后,特意请我几天后带孩子再去看上半场,而且免费。他们在场的工作人员做这样的决定很快,并且不用像我们一样要请示上级。

舞台上的魅力

当然,百老汇的优势并不仅仅是销售手段的灵活和人性化的服务。舞台剧的成功除了要有一个好的剧本、强大的阵容之外,还要有出色的歌、舞和对白。

从歌曲上说来,百老汇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比如《歌剧魅影》中男主角唱的那首歌,从来没有去过纽约的同事都能随口哼出。而本为孩子们写的《狮子王》主题歌一面世就风靡天下,结果让大人们传唱至今。至于舞蹈,百老汇剧则能集中来自世界各地的专业演员,像华人歌手费翔,就在那里跳舞多年。印象最深的是《猫》,这是一部充满创意的作品,在好看的背景下演员们身穿猫一样的衣服,走着猫步在舞台上轻盈地跳上跳下。

含蓄搞笑的对白则是成功的另一个要素。像好莱坞的电影一样、百老汇剧对白中包含着智慧的幽默,演员们看上去不经意的话都能让观众开怀。如果英语足够好的话,那里真是让你解除一天工作疲劳的地方。

奥巴马当总统没几个月,有一次为了看百老汇演出,专门陪妻子从华盛顿长驱几百里赶到纽约,因为这是竞选总统时对妻子的承诺,他曾经答应妻子竞选成功后陪她看一场百老汇的剧。由此可见百老汇在美国人心中的地位——即便贵为总统也会为之丢下头绪万千的工作。

许多到纽约的游客,都得抽时间看看这个统称百老汇剧、却散在几十个剧场、各种各样的音乐剧。百老汇剧引出的市场效应具有无穷的潜力,同时带来非常持久的上座率。这正是为什么在那里同一个戏可以在同一个舞台每天都上演一次、而且连续上演好多年的原因!

中国的舞台剧,包括许多地方刷,在歌曲和舞蹈方面并不弱势。比如歌剧《洪湖赤卫队》就是一个例证。这出戏从头到尾的歌曲都那么好听,其中至少有三首已经成为经典。而在舞蹈方面我们可能更强,欠缺的是有创意、睿智、充满幽默的对白。

草根剧的启示

中国不是没有这样的剧目,或者说不是没有这样的创意。 “刘老根大舞台”就是一个例子。我到沈阳出差多次, “刘老根大舞台”看过几回,每次都满座。人们边嗑瓜子边看演出,演出结束后地上一片瓜子皮。但看着观众一个个笑翻天,你就知道这个剧受欢迎的程度。几年前我就多次看过小沈阳在沈阳的表演,还极力向去那里出差的朋友推荐过。

后来去天津出差,“刘老根大舞台”就设在我住的酒店中,招牌比酒店的还大,喜欢看此剧的天津人都知道那里。经过几年经营后,它的创始人赵本山豪情万丈地把剧场设在了首都的心眦一前门的步行街旁边。在

竞争残酷的地方分一杯羹,我想他有这个实力。

在北京,像百老汇剧般在同样的剧场每天都进行类似演出的,一个是呼家楼朝阳剧场的杂技,一个是前门的老舍茶馆,还有就是在湖广会馆演出的京剧折子戏。观众大部分是外国游客,在经济危机不见好转的今天,以外国游客为主要客源的剧场,很难保证上座率。

还有——一个就是首都剧场。它是以本地观众为主的,那里既有历史传承,又拥有大腕演员,可是缺乏好的编剧。我有一次在那儿看改编的《哈姆雷特》,出场的都是名演员,可是他们在台上诗歌朗诵般大殴大段地背台词,无布景、无道具又无情节,一把椅子被重复使用,像京剧中的万能桌子一般,看过后相当失望。

要有文化输出的雄心

演出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一定是门票销售,而不是赞助;文艺演出必定要成为一种产业,而不是仅停留在交流的形式上。如果票价大幅度下降,观众数量就会大幅度上升,收入总量反而更大。相关方都会受益,而且剧场也不会因为缺乏观众显得空荡,影响演出气氛。

售票必定要灵活,定价权必定要分层下放。座位闲置是一种浪费。竞争机制也要引入到文艺演出中来,管理者应该明白,垄断价格是没有前途的。需要做大的是蛋糕本身,而不是将切下来的每小块高价出售。

当今中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国有演出剧团,形成了巨大的文化财富,现在需要一种与国际接轨的机制,使这个财富实现其真正的市场价值。同其他商品一样,文化产品也有其商业属性,好的艺术一定是被演艺市场接受的艺术,而不仅仅是公益性质的,有社会效益的剧种也应该有经济效益。

英、法、美等国通过经济上的强盛完成了本国文化的传播,并得到了全球的认同,百老汇、尤其是好菜坞就是这种文化强权和输出的体现。相比之下,中国经济虽然崛起了,但是我们的文化产业却远没有达到相应高度。中国工业产品出口年年录得大量顺差,而文化产品上却年年逆差。似乎我们空有数千年文明古国的虚名。

如果人们认同你的产品,就会认同你的文化,进而认同你的语言。所以,经济上的强势必定要形成文化上的强势,经济上的输出必定要带动文化上的输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物质产品的加工厂,但只有同时成为精神、文化产品的加工厂,才能真正具有雄视这个世界的能力!

推荐访问: 文艺演出 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