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片收藏“厚古薄今”

2022-05-15 11:30:03 | 浏览次数:

时下,唱片收藏热正在悄然升温,唱片发烧友的队伍也在逐步扩大。寻觅唱片和欣赏唱片已经是人们茶余饭后调节生活高雅消遣的新时尚。更有人将欣赏和收藏盯在曾经被人们遗忘了的昔日老唱片。他们不仅仅是在怀旧,更是在寻找那个时代的感觉,追求那种不能用现代唱片来代替的那种过去了的新意。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质量文化生活的需求,自然是人们热衷于收藏活动的原因之一。追求温馨的回忆,满足怀旧的情怀,也是人之常情。但是,唱片收藏不仅仅是收藏、保藏,更重要的是对比研究、挖掘珍品、保存历史、为后人造福。据报导,香港一老人分别以1.2万元港币和5000港币买下了两张20世纪30年代上海百代公司的七十八转的胶木唱片就是一个实例,他所追求的仅仅是怀旧,了却了一份几十年前的心愿。然而,老唱片的潜在升值因素更使一些既有投资意识的收藏者发现了唱片的魅力,他们发现,到手的唱片,不仅赏玩,同时又是一种财富,还增加了几分情趣,更使人感到多了几分高雅。

在唱片发烧友中,常常可以看到因为得到某种“珍品”而得以自慰。的确,老式唱片的价格正在成倍地增长,市场也在不断地扩大。在国外,人们很重视这种高雅的艺术品,据美国“二手唱片交换网”“忠告收藏者”栏目提醒收藏者,早年的唱片已多数成为绝品,每张唱片价格可以卖到数千美元,甚至上万美元。在一次电视节目介绍的藏品中,20世纪60年代的唱片标价100美元以上,绝版的达到上万美元,早期的唱片更难以估计,尤其20世纪20年代以前的唱片。但是,唱片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它的内容的不可再现性,一但绝版,则永世不能再现,因此,已有人将“老唱片”誉为“能放出音乐的陶瓷”。唱片自诞生至今已有120年的历史,自从有了唱片,古今中外艺术大师的风采才得以保留下来,人们才可以品味过去那遥远而不可及的精神享受,才能“回到那个年代”,难怪还有人称唱片为——“音乐的化石”,这种“音乐的化石”可以不断地“考古”,甚至可以“遗传”,复制,可以再版。我们现在听到的大多是复制或再版的唱片,高科技时代的激光唱片是用现代技术再现过去的录音,其中自然少不了美化的成分。因此,从收藏的角度来讲,选择至关重要。唱片已经从最古老的蜡筒唱片发展到现在的激光唱片。其中经历了白蜡唱片,虫胶唱片,橡胶夹纸唱片,乙烯树脂唱片,塑料唱片等几个时代,甚至尝试了玻璃、铜质、陶瓷、白金等不同材质,记录方式更是从早期的波形记录到磁性记录,并发展到数码激光换信息的时代。然而唱片的基本功能始终没有改变,就是记录声音。

我们有选择地收藏唱片,重要的是唱片所记录下来的不可多得的信息,尤其是那些难以再现的历史声音,实在应该挖掘和抢救。相对来说,唱片的材质永远没有唱片的内容重要,前者只是载体,后者才是我们需要的声音,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如果没有唱片的媒介,没有唱片收藏,我们今天也不可能听到近代大师艾尔曼、海菲兹、卡鲁素等人留下的声音,过去的历史在我们的心目中是寂静的,对大师们的风采只能是一种猜测,更何况,我们在有生之年可以涉足的范围内,如何才能聆听到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角落、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声音的艺术呢?可见唱片的收藏多么重要!唱片给我们带来了耳福,我们可以不出家门就能欣赏音乐,现代技术甚至可以在家欣赏庞大的交响乐,如果手头的唱片数量可观,我们可以随时挑选,反复聆听,无论天南海北,各个民族,各种风格,我们都可以即时欣赏,这是莫扎特、贝多芬无论如何也享受不到的。

早期的唱片现在已很难寻觅,只要我们精心注意,有时也会遇到,如果用心挖掘当然会有所获。应当知道,当唱片步入寻常百姓家时,对收藏来讲已经是机不可失,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唱片已经在世界范围流动,全球已经有几十家唱片公司,百代、胜利、哥伦比亚等公司早已在唱片界称雄,而后是诸多唱片公司火拼、兼并。这期间,竞争造就了唱片界的繁荣,促使更多的精品录音相续出品。对艺术精品,人们爱不释手,从而成为我们今天收藏者的幸运。从我们现在搜集到的早期唱片分析,那个时期各唱片公司的录音已各有特色,我们可以从不同唱片品牌上自然分类,因而,不同的唱片品牌,就形成了不同风格。如有的以录制古典音乐为主,如美国的早期胜利唱片、瑞克唱片,英国、德国的早期唱片;有的以录制宗教歌曲为主,如英国、俄国的早期唱片;有的以录制舞曲音乐、流行歌曲为主,如哥伦比亚唱片;有的专录戏曲唱片和流行歌曲,如百代唱片等等。其他还有丽歌、蓓开、宝塔、高亭、大中华等诸多品牌均各有特色,内容上更是五花八门,其中我国的国粹:京剧,其早期的录音主要是靠唱片保存下来的。在其他方面,我国的传统有声资料也是靠唱片保存下来的,尤其是评剧、梆子、粤曲、民间音乐、早期的民间曲艺,如相声、大鼓、琴书和许多其他有声资料,都是有唱片保存下来的,可见唱片在保存、弘扬我国文化遗产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

唱片的收藏选择,除了内容,版本也非常重要,我们应当选择最原始的版本,同时重要的其他版本也不容放过。版本的问题是个复杂的问题,需要认真研究,精心选择。原版是指一部作品的最初录音,制作成的唱片,相对重刻版和再版而言,它具有可对比的权威性,再版的唱片可能作局部的装祯修改,而重刻版则可能在录音的设置上或音乐的处理上都作一些改变。我们现在常说的“正版”和“盗版”其实是一个法律上的概念,“正版”唱片应该是合法出版并且各项指标达到标准的唱片;而“盗版”则是侵犯他人版权非法出品的唱片。“盗版”唱片还可能假冒他人作品,但也可能盗用最好的版本。有的正版唱片也可能存在质量上的问题,甚至在质量上赶不上盗版,这些问题在激光唱片方面比较明显,密纹唱片则不太明显。

从收藏角度说,比较注重原场录音,对刻意用各种技术处理,制造出来的音响效果唱片反倒不足取。唱片的收藏旨在保存历史,同时追求历史的真实,对后人来说实在是功不可没的事,无论是公藏还是私藏,它将对人类无疑是一种贡献。

时下,文革唱片收藏热正在悄然升温,唱片发烧友的队伍也在逐步扩大。寻觅唱片和欣赏唱片已经是人们茶余饭后调节生活高雅消遣的新时尚。更有人将欣赏和收藏盯在曾经被人们遗忘了的昔日老唱片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质量文化生活的需求,自然是人们热衷于收藏活动的原因之一。追求温馨的回忆,满足怀旧的情怀,也是人之常情。的确,文革老式唱片的价格正在成倍地增长,市场也在不断地扩大。目前,部分专业收藏者,很看重20世纪60、70年代文革老唱片的收藏,他们提醒广大收藏者,早年的唱片已多数成为绝品,每张唱片价格可以卖到数百元,甚至上万元。早期的唱片更难以估价,尤其是部分伟人的讲话实况录音。

从收藏的角度来讲,选择至关重要。早期的唱片现在已很难觅寻,只要我们精心留意,有时也会遇到,如果用心挖掘当然会有所获。应当知道,当唱片步入寻常百姓家时,对收藏来说已经是机不可失。

收藏唱片与唱片收藏是这类音乐收藏中的两大群体。所谓“收藏唱片”主要是指收藏者在收集过程中,较为注重于各个历史时期所出版的不同类型、品种以及具有文物价值的珍稀唱片。其主要目的并不是以欣赏音乐为主,而是所收藏之品要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尽管这类收藏者对其所藏之品的人文、历史、背景如数家珍,但多少给人留下的印象却是古董鉴赏与文物收藏的感觉和味道。而“唱片收藏”则与其大为不同,这类收藏者主要是侧重于收集世界著名音乐作品的精湛演奏与录音,他们更注重的是音乐作品内涵精髓的真实体现和演奏诠释精确完美的再现,所以这类收藏者就带有一种“单乐精品文献”收藏的性质。别小看“收藏唱片”与“唱片收藏”,虽只是简单的语法倒置,但实质上他们却是截然相反的两大阵营。“文物收藏”者常是将所藏者束之高阁。但“文献型”的收藏者则与其大相径庭,他们不但对所收藏的单乐反复聆听细心揣摩之外,而且还对不同的演奏版本有着深入的研究。就唱片版本而言,同一首乐曲,每个时代的指挥家、演奏家、演唱家在表演时都有着不同的风格表现,正是这种独具魅力的艺术个性才赋予了音乐以强大的生命力,也才使其成为真正鲜活的艺术精品。这一点不仅是艺术家孜孜以求的,同时也正是唱片收藏者们在欣赏中锲而不舍追寻的至高境界。唱片收藏从时间、空间方面大大地拓展了聆听音乐的范围,并使欣赏者多方位、多视角地感受到同一作品的不同诠释与表演风格。由于人们不可能亲临实地去领略不同国家、地域表演团体的风采,所以通过聆听唱片便可轻而易举地得到这一满足,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特别是对于许多已故的音乐大师的经典演绎,则更是只有依靠聆听唱片这惟一的途径才能感受与欣赏了。

对于唱片收藏者来说,唱片已经成为了他们接受世界音乐精品的载体,也成为他们满足音乐欣赏欲望时时刻不能分离的朋友

虽然收藏唱片与唱片收藏其客观意义泾渭分明,但却都是同属于一种文化行为。因为在这其中,收藏者都找到了各自的生活品位、志向与乐趣。

(摘自尚凌文阁BLOG)

推荐访问: 厚古薄今 唱片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