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医疗机构急救工作开展的探索

2022-05-09 18:35:04 | 浏览次数:

【摘 要】学校医疗机构是学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意外事件。在学校医疗机构开办的过程中,医疗机构的各项工作对在校师生的健康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学校医疗机构中的急救工作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校在组织正常的教学活动期间,医疗机构能够为学校人员健康提供有效保障。本文就学校医疗机构急救工作的开展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学校医疗结构;急救额工作;探索

在学校教育改革措施不断推行的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学校都具有的法律身份在办学中表现得更为鲜明。现如今已经有部分职业学校在办校期间实行自我管理的模式,学校自我管理不仅要自己承担经营风险,还需要保障师生的健康安全。对此,学校医疗机构的开设非常具有必要性。在学校开办医疗机构不仅能够为师生提供有效的健康保障,同时还能够在学生学习期间出现意外情况时,能够及时地采取有效措施。学校医疗机构各项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为医疗机构工作中的一部分,急救工作的开展能够在学校出现危重患者的时候实行有效的急救措施。

1 高校急救存在的问题

高校医疗机构的急救工作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内容。该项工作的开展不仅需要承担巨大的风险,还需要操作医师具备极强的专业水平。正是这两项原因,使得学校急救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存在多种问题。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在学校内部出现危重患者的时候,通常都是将患者送到校门诊部或者医务室进行抢救治疗[1]。在校门诊部和医务人员接待危重患者的过程中,通常以条件差作为借口将患者推向上级医院。学校医疗机构在急救的过程中出现这种情况,不仅贻误患者最佳治疗时间,通常还会使得医疗机构的工作难以正常运行。

另外一个较为重要的问题就是,学校医疗机构或者是门诊部在接待危重患者的时候,怕承担责任,将患者转向上级医院。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仅表现出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德较低,同时也反映出了学校医疗机构组织管理水平和医疗机构服务水平低。这两种现象在学校医疗机构急救工作实施的过程中经常表现出来。这不仅仅说明学校医疗机构的组织管理差,同时还反映学校医疗结构的服务水平低,这两方面原因使得学校医疗机构的急救工作不能顺利开展。

2 做好高校急救工作的对策

在学校医疗机构急救工作实施的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不仅会影响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还会给学校师生带来一定的潜在隐患。针对此种情况,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提高学校医疗机构急救工作水平。

2.1 强化急救意识

危重患者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等特点,为患者及早治疗能够挽救患者的生命。因而,针对此种情况,医护人员应当具有高尚的医德,对患者要有爱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在出现危重患者的时候不能推卸责任,贻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针对此种情况,学校医疗机构应当制定责任制,不可推卸责任。通过责任制度的制定促使医护人员懂得首诊负责制,不能推诿病人,积极主动地抢救病人,进而提高患者送院后成功治愈的概率。学校的医疗机构不应当将送走患者为目的,应当发挥学校医疗机构急救的作用,担负起相应的责任。

2.2 完善急救组织,优化急救通讯

在学校各项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中,为确保学校医疗机构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应当将医疗机构骨干分子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学校医疗机构内部组织成立抢救小组。抢救的成员由医生和护士共同组成。小组成员必须在业务操作方面具备相应的能力,在实施急救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主导性作用。学校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当充分重视医疗机构的急救工作。与此同时,抢救小组成员必须保持通信联络畅通,在需要的情况下能够将小组成员召集齐全,进而有效保证小组抢救工作的及时性。

2.3 重视对医务人员急救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急救工作的开展并不像医疗机构其他工作一样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就可以。通常情况下,急救医学涉及面非常广,需要学习多门学科的知识。不仅具备相应的急救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做心脏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急救知识。从总体上而言,急救工作人员必须是多能型的人才[2]。为提高学校医疗机构急救人员的急救水平,在出现危重患者的情况下,最好能够给予患者迅速、准确有效的早期治疗,为患者赢得有效抢救时机,学校应当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急救知识与能力的培训。在培训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让医务人员重点掌握急救工作中各项急救操作技能。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医护人员定期到三甲医院急诊科进修学习急救知识,丰富急救人员的急诊救治临床经验。急救人员急救经验的丰富,能够为其在学校医疗机构开展急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促使学校医疗机构的急救工作得以顺利实施。

总而言之,在学校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学校应当重视医疗机构急救工作开展情况。急救工作的开展不仅能够为危重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时机,同时还能够促使学校医疗机构的急救工作顺利开展,保证医疗机构急救工作发挥真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付大庆.关于院前急救质量管理中待商榷的几项指标[J].中国医院管理,2011,14(6):258-261.

[2]刘武,杨晓飞,张进美,等.居民医疗机构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沈阳市为例[J].人口与发展,2010,16(31):265-268.

推荐访问: 医疗机构 急救 探索 学校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