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的低碳化转型驱动

2022-05-09 13:00:06 | 浏览次数:

摘 要:低碳交通是以节能减排为目标的新型交通发展模式,具有深厚的经济理论基础。我国城市交通碳排放现状不容乐观,引起严重的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借鉴国外修建BRT快速公交系统、鼓励慢行交通、推广清洁能源汽车、实行交通需求管理的先进经验,结合中国交通发展实际,构建了适宜中国低碳交通发展的政府引导、技术创新、能源替代、理念倡导等机制。

关键词:低碳交通;碳减排;机制

中图分类号:F572.88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8.53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8-118-02

一、低碳交通的理论解析与排放现状

1.低碳交通的内涵。低碳交通起源于低碳经济的发展,是交通领域的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它的起步基于人类低碳的发展方向。低碳交通不仅仅是追其交通碳排放的降低,而是在满足交通需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降低碳排放,[1]保障硬性交通出行。低碳交通理念重在强调采取各种措施减少交通运输带来的CO2,[2]进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恰恰是一个关乎人类社会命运前途的关键问题,也是一个全球性的命题。由以上,笔者认为,低碳交通是指以节能减排为目标、以交通基础设施为基底、以交通节能减排政策为扶持手段、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多元化交通体系,既可满足常规交通出行的需要,又能适应偶然交通出行的需求。

低碳交通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了循环经济的思想,他指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导致工业废弃物的增多,并提出了对工业废弃物和人类排泄物的循环再利用的预想。他说道:“对生产排泄物和消费排泄物的利用,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扩大。”[3]恩格斯认为人类没有正确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和谐的关系而不是人类极尽可能地掠夺自然。工业革命后科技的飞速发展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更加激起了人们支配自然的欲望。在初始阶段或许会给人类带来想要的结果,但最终会使得人类付出更大的代价。一个国家在发展初期以大工业作为自己国家的支柱产业,会产生环境污染问题不过并不明显;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国民所得的增多,环境问题会日益凸显,并影响经济发展。[4]20世纪90年代以来,资源的约束与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众多学者通过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道路交通与经济增长以及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了脱钩的概念、内涵并运用数据进行定量研究,“脱钩”理论体系逐渐形成。基于脱钩理论,城市低碳交通可视为一个动态追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交通碳排放增加相对脱钩的动态过程。

3.我国交通业碳排放现状。中国城市空间设计较为紧凑,高楼林立的市中心往往集中大量人流、车流,导致通行不畅,机动车低速或怠速运行。机动车排放的尾气在中国城市中心大量积聚,有害气体不能及时挥散,导致污染层在城市上空经稳定存在。城市的市郊和中小城市拥挤程度相对较轻,交通流较为连续,机动车的行驶速度变化不大,污染物排放以NOx为主,此时污染物的排放量主要受车流总量的影响。此外,各级城市的流汇集在主要交通枢纽、停车场、加油站,且车辆常以加减速、怠速运行,显著增加了污染物排放。

二、国外城市交通低碳化建设经验

1.加快BRT快速公交通道的设立。BRT(快速公交系统)是一种新型公共客运系统,介于快速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BRT系统将智能交通和运营管理与现代化公交技术相配合,轨道交通运营服务通过公交专用道路和新式公交车站来实现,服务水准达到轻轨的标准。BRT快速公交系统起源于30年前的巴西库里蒂巴市,至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许多城市对该系统进行不断改良,建设了不同类型的快速公交系统,如厄瓜多尔的基多、美国的洛杉矶、哥伦比亚的波哥大等。

2.推动出行方式的慢行化。欧美等发达国家在推行低碳交通上主要采取以步行和自行车出行为主、公交车为辅的绿色出行模式,以降低私家小轿车的使用率。西班牙巴塞罗那市、哥伦比亚波哥大、丹麦哥本哈根、法国巴黎、美国波特兰等城市均推行了鼓励绿色出行的项目。1996年,哥本哈根就实行了“自行车上的城市项目”,鼓励自行车出行。[5]1997年,波哥大推出了自行车专用道项目,年减排CO2量达6449吨,每年节省燃油4000万美元。巴塞罗那于2007年发起了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覆盖人口数161万人,年平均减排CO21920吨。无独有偶,巴黎市也于2007年推出了自行车租赁项目,覆盖215万的人口,年减排CO2量32330吨,每年公共财政节省3300万欧元,个人支出总计节省6000万欧元。

3.鼓励清洁能源汽车的设计应用。清洁能源汽车范围较广,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世界各国多年来一直研究车用清洁燃料,目前在日本、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越来越多的车辆使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日益成熟相关技术和设备将其推向商品化。清洁能源汽车的减排效果明显,是低碳交通出行的理想选择。

4.实施交通需求的有效管理。交通需求管理是通过调整客货运输的时空布局、改变市民的出行理念、规划市民交通行为来减轻城市交通拥挤、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系列管理措施。新加坡政府通过限额发放小汽车牌照、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实行区域特许证制度、对电子道路进行收费等措施,有效地控制了交通堵塞。随后,香港地区、日本、美国也先后采取了交通需求管理的若干措施。2003年,伦敦开始征收拥堵费,涉及的人口数约为750万人,年减排CO2达16%,约合100000吨,年增加经济收益1.4-1.6亿英镑。

三、驱动机制设计

1.政府引领机制。低碳交通模式应大力发展承载量大的公共交通工具,从而使得单位运输量的能耗相对较低,英国政府尤其致力于这一点。为了降低交通运输业的碳排放量、实现交通领域的低碳转变,英国政府鼓励更多的巴士运营商投资低碳技术。英国运输部官员表示,为了促进清洁环保巴士的使用,进而带动整个低碳交通市场的繁荣。政府承诺额外增加2500万英镑投资。这一政策也将保证英国在全球交通业向低碳运输方式的过渡中处于领先位置。法国对于低碳交通的主要做法是立法支持、规划先行,重点发展慢性与公共交通。法国颁布了《大气保护与节能法》,对交通出行规划也一定的环境要求,包括降低私家汽车的交通量,发展公共交通、骑自行车和步行等低污染、节能的交通方式。

私家车个人的能源消耗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数倍,由此产生的尾气排放同样是成倍增加,人均道路资源的占用面积也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数倍。私家车导致了城市交通的进一步拥挤,致使交通工具处于更多的怠速状态,产生更多的尾气排放。发展低碳交通模式,要尽可能使人们出行由乘坐私人交通工具向公共交通工具转化。交通方式的转化需要政府的引领,通过城市规划、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投入等机制来得以实现。

2.技术创新机制。美国的低碳交通发展主要侧重于利用技术创新来减少碳排放。美国政府致力于新能源、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为其提供政策保障以及财政支持。2010年,美国政府发布《技术与变革:美国能源的未来》报告,为了发展能够改革交通运输业的项目,联邦政府承诺投入160亿美元,支持诸如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全电动汽车以及为新型汽车提供电力的基础设施和新型清洁燃料的开发应用。日本在政府的主导下,通过实施燃油效率标准、智能交通技术等措施,并辅以财税激励政策,实现交通行业的减排。一是实施汽车厂商的“领跑者制度”;二是推广使用VICS、ETC等智能交通技术,以提高车辆行驶速度,进而提高燃油效率。[6]

3.能源替代机制。清洁能源的应用是城市交通低碳化发展必不可缺的要素之一。车站、码头、机场、收费站、加油站、油库、道路等交通节点中的一些环节存在不同的能源损耗因素。比如,与加油站关联的油库和油罐车存在着能源损耗。汽柴油有较强的挥发性,在从油库到油罐车到加油站再到汽车的装卸和加油的过程中容易因挥发而损耗。又如,因城市道路拥堵而产生的能源损耗也非常大,道路上拥堵缓行车辆的发动机在怠速状态下产生了相当多的能源损耗。还有一些人为的能源浪费与损耗也不容忽视,如大白天路灯照明、夏天过低空调温度设定等。车站、码头、机场、候车亭等各节点中的能源消耗主要是灯光、空调及其他电器,可充分使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地热能等装置。清洁能源汽车对于城市交通的碳减排效果明显,在未来应加大对于清洁能源研发、应用的投入,降低清洁能源的使用成本和保养费用,完善相应配套设施,实现交通领域的清洁发展机制。

4.理念倡导机制。大自然经过亿万年的积累形成了地球上现存的不可再生资源,资源的享用权应归属于人类及其后代。然而,工业技术的迅猛发展引发近现代人对于自然资源的疯狂掠夺。数据显示,纵观20世纪,全人类消耗了约1420亿吨石油、2650亿吨煤、380亿吨铁、7.6亿吨铝、4.8亿吨铜,其中50%以上是由占世界人口15%的工业发达国家所消费的。[7]欠发达国家如果仍旧按照传统的模式发展经济,资源存量可谓堪忧。故而,适宜的城市建设模式对于当代人甚至后代人的发展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杨秋燕.低碳交通的实现方式[J].科技与生活,2010,(12):86-86.

[2]陆化普.城市绿色交通的实现途径[J].城市交通,2009,(12):23-27.

[3]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16-117.

[4]王茜、张建慧.基于“脱钩”理论的城市低碳交通模式研究[J].经济论坛,2012,(04):150-152.

[5]胡垚、吕斌.大都市低碳交通策略的国际案例比较分析[J].国际城市规划,2012,(05).

[6]张良、郑大勇.借鉴国际低碳交通经验良性发展我国低碳交通[J].汽车工业研究,2011,(07).

[7]艾有福.论低碳交通的伦理意蕴[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32-34.

推荐访问: 碳化 城市交通 转型 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