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中学班级文化建设

2022-05-08 08:10:03 | 浏览次数: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3-0245-01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班级文化主导着班级的发展,直接、具体、深刻的影响着学生的成长,那么作为班主任怎样做好班级文化建设呢?

1.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美化教育环境

中学生的班级文化建设,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对所在教室环境的布置,及其对教育环境的要求构造一种教育和学习的外部文化环境,这个外部文化环境是人为设置的,它从一方面体现着一个班的精神风貌以及教育和教学的主旨。首先、教室内桌椅,书本及其他用具的摆放必须整齐。其次、教室内的地面,墙壁及窗户等应保持洁净。而要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它要求作为文化主体活动的主体---班里的师生必须有文明的观念,文明的规范行为和社会公德心,必须要有高度的"环保"意识,必须要持之以恒地与乱丢、乱吐、乱扔的不明行为作斗争。这一过程的实施不仅是一个爱护环境的过程,而是一个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创造新文化和文明素养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实行应分步推进,在班级文化建设上要精心设计和布置,使教师的每一块墙壁每一个角落都具有教育意义,富有教育作用。比如贴一些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时刻提醒学生有高度的时间观念,这些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2.创建班级文化制度,强调制度建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形成一套系统、完善、相辅相成、循序渐进的管理规划,才会使得班主任在整体把握班级方向的前提下,有目标、有步骤、有计划,循序渐进的开展好班级各项工作,保障班级工作处于良性循环之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主要内容是根据中学生行为规范和学校对中学生的德育要求,具体制定班的班规,以 便具体实施对本班学生的常规管理和德育考核,同时建立一套制衡和监督的机制。

在班的制度文化建设方面主要是制定和实施操行评优的八条标准。这八条标准是:(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方针政策、尊重国旗、严肃认真地参加升旗仪式;(2)没有缺交作业的记录;(3)上课和自习课没有违犯纪律的记录;(4)早读迟到只限于2次、上课没有迟到旷课的记录;(5)包干区以及课室的清洁卫生,平时的劳动无迟到无缺席记录;(6)每天按规定穿着校服,违规只限于一次;(7)坚持两操,没有无故缺席的记录;(8)自觉维护环境卫生,没有乱丢、乱扔、乱吐的记录。这些要求是高标准的,是在常规管理中,体现高标准,这八条只要有一条达不到,操行就不能评优。这八条标准,把学生的操行评比与班级的常规管理密切联系了起来,而且易记、易操作便于施行。操行评比这些本来很抽象的东西,通过与学生在校的日常表现以及在校应该做到的常规要求联系起来,就使之规范化、具体化和制度化了。作为班级的制度文化,制定这八条标准是容易的,谁都可以制定,但如果以为制定这八条标准就是班级制度文化的全部内容,那就错了。班级制度文化的本质内涵是“实施、监督和制衡”,是要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治精神养成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这是一项难度颇大的工程但是法制意识和法治精神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在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不能不具备这种素质。为了同现代社会轨,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就培养这种意识,造就这种素质。

3.心理文化建设,设计文化情境,创建文化氛围

班级的心理文化建设即观念形态层,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深层结构要素。它包括价值观、道德观、行为方式、人际关系、集体舆论以及各种认同意识。要达到班级和谐心里文化建设的目标,应渗透在班级的日常生活中。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教室的墙壁也应尽可能体现出积极的精神和理想。把学生的优秀书画作品、摄影作品,制作成一幅幅壁挂,点缀着教室的四壁。这样既美化了教室环境,又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学生创作的热情,时时给学生以启迪。"学习园地"的定期更换,利用同学们的创意,选择一个主题及一组色彩,设置了一系列专栏。每一期都能体现着各自的风格和追求。针对学生在读书书目选择上存在的盲目性和不系统性,为了帮助学生培养读书爱好,学会鉴别、学会选书,多读书,读好书,有系统地读书 ; 也为了让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有效率地读书,从而扭转学风浮躁现象,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可建立班"读书角",学生自动拿出自己最爱的书籍,集中放在书架上,进行交换阅读。这样,既使学生尝到了读书的乐趣,提高了阅读能力,又激励了学生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学风,形成了独具个性化的教室文化一角。

总之,班级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是无形的教育力量,它对于学生的影响,将是潜移默化的。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班级文化建设,为班级文化建设创造更多有利的条件。

推荐访问: 文化建设 班级 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