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人航天重新踏上征程

2022-05-07 13:35:02 | 浏览次数:

莫斯科时间4月26日7点53分,俄罗斯联盟TMA-2载人飞船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升空,飞往国际空间站。这是自今年2月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以来全世界的首次载人航天发射,其心理意义不可低估。

新升空的飞船载有国际空间站第7长期考察组的两名航天员,其中俄罗斯航天员尤里·马连琴科是指令长,美国华裔航天员卢杰(爱德华·卢)为考察组随行工程师。发射所用火箭为联盟FG型。它是联盟U的改进型,加大了一级和二级推进系统的推力,使运载能力得到了提高。

联盟号任重道远

本来,2003年是国际空间站建设的关键一年,原计划有5架次航天飞机及5艘联盟号和进步号到站。按原定计划,国际空间站第7长期考察组由3名成员组成,定于3月1日乘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前往国际空间站。由于2月1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再入大气层时解体,7名航天员全部遇难,美国暂停了所有航天飞机飞行,上述计划被迫改变。在当今世界上,除美国外,唯一能向太空运送航天员的只有俄罗斯。俄拥有两类飞船:联盟号系列用于运送人员,进步号用于运送货物。而且,俄罗斯在长期载人航天飞行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因此,维持国际空间站保持有人值守状态的重任也就落到了俄罗斯肩上。近期内俄将向国际空间站发射4艘载人飞船和10艘货运飞船。

不久前,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达成协议,俄将在今后50年内继续租用位于哈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俄认为这一协议将使全世界获益。

美俄同守空间站

马连琴科和卢杰相互并不陌生。2000年9月他们曾乘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一起飞上国际空间站,为第一批长期值守航天员打“前站”。他们曾用6小时14分在舱外为服务舱铺设了线缆。马连琴科今年41岁,拥有丰富的航天飞行经验。除参加过航天飞机飞行外,他还曾作为指令长在和平号上驻守。卢杰今年39岁,此前曾两度乘航天飞机进入太空。为纪念在哥伦比亚号事故中逝去的同事,卢杰在宇航服的右臂上配戴了STS-107号的飞行徽章。

4月28日,联盟TMA-2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实现自动对接,2名站上新主人与3名由于哥伦比亚号解体而在站上超期服役的航天员——美国人肯尼斯· 博沃尔索克斯、丹· 帕迪和俄罗斯航天员尼克莱· 布达林——胜利会师。接下来的一周里,他们完成了工作交接。5月4日,第6宇航组3名成员乘坐停泊在站上、用于紧急逃生的联盟TMA-1飞船安全返回地面,结束了他们为期161天的这次太空之旅。

第7宇航组没有安排舱外活动计划。在航天飞机恢复飞行前,国际空间站组装计划全部停止。预计保持国际空间站的运营和从事维护工作将占据他们的大部分时间。此外,他们还将继续进行科学实验,其中包括利用微重力环境进行生命科学、物理和化学实验以及研究上述实验成果在材料领域的应用以及制造工艺。他们还将花相当多的时间对地球的环境、气候、地质和海洋等方面进行观测研究。2名航天员为美国、俄罗斯和其他合作伙伴从事研究活动的时间预计将达200小时。同时,站上还将开展一些自动实验项目。例如,马歇尔空间飞行中心的科技人员就将在没有航天员参与的情况下,在地面遥控站上的某些实验。预计实验时间将达几千小时。这些实验完成后,站上累计实验时间将超过10万小时。

第7宇航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激发年轻一代对航天的灵感和热情,培养下一代航天人。卢杰将抽时间在美国航宇局的电视节目中讲解微重力环境下的一些物理现象。第6宇航组成员在这方面已做过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们还将安装两套软件,为未来到站的组件做准备。

马连琴科和卢杰还将充当太空邮差的角色。据来自俄罗斯航空航天局的消息,“国际空间站邮局”即将开业。此次升空的联盟号上搭载了一些邮票。它们将由航天员在站上加盖邮戳,然后被带回地面。这些“天价”邮票一枚要卖2~3万美元。这些太空邮票之所以身价不凡是因为把它们送上空间站需要花费高额运费:把1千克有效载荷送上站约需2万美元,从站上带回地面要6万美元,航天员在站上每小时的工作费用为2万美元。出售邮票所得资金将用于太空探索。

马连琴科和卢杰在站上值守期间将迎来两艘进步号货运飞船。进步11号预计于6月初到站。届时,站上将出现3艘俄制飞船同时泊靠国际空间站的景象,即进步10和11以及联盟TMA-2。进步12号将于夏末到站。他们接待的国际空间站到访者可能只有接替他们的第8宇航组成员。该组成员计划于今年10月份乘联盟TMA-3飞船到站。近日美国航宇局表示,航天飞机预计将在明年初恢复飞行。

载人航天:俄靠经验,美凭技术

俄联盟号飞船的此次飞行是哥伦比亚号失事后,人类首次进入太空,表明尽管财政困难,俄航天工业仍保持着无与伦比的安全记录。此次把2名航天员送上太空的联盟号飞船已经飞行了36年,只有2次失败。第一次是1967年4月24日,联盟号在首次载人试飞时发生事故,导致1名航天员丧生。第二次是1971年6月30日,飞船再入大气层时密封系统出现故障,造成3名航天员以身殉职。自那以后,联盟号一直保持着全胜战绩。俄专家认为,俄载人飞船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60年代,比美国70年代才开始着手开发的航天飞机技术早了差不多10年。与美国相比,俄航天经费相对紧张,这就促使设计人员更加重视安全系统的设计。俄合理利用资源,以较小的投入制造飞船,但安全系数却很高。俄罗斯并不指望“绝对”可靠,而是要保证随时都能救助航天员。在飞行的每个阶段,飞船都有相应的安全系统。美国的做法与之不同。它花重金开发了一系列先进技术,研制出了尽可能安全的航天飞机,但是没有考虑到在紧急时刻实施救援措施的必要性。美国航天飞机飞行的费用非常高,这促使美国人放弃了安全措施,转而依靠其部件的质量。

1997年曾在俄和平号空间站上历险的美国航天员福勒表示,俄飞船非常安全。今年10月,他还将乘联盟号飞向国际空间站。他说:“我对联盟号的天地往返能力非常有信心。尽管它的一些技术非常老了。但是老意味着成熟,久经考验。航天员逃生系统非常棒。它曾两次发挥作用。”

在联盟号火箭的顶端安装了航天员救生弹射装置。1975年,联盟号火箭起飞几分钟后出现故障,弹射装置启动,2名航天员安全着陆。1983年的另一次飞行中,联盟号火箭在发射台上爆炸,但2名航天员利用弹射装置安全离开。而美国航天飞机在发射时逃生则需要数分钟的时间,航天员要从座位上站起来,爬出舱门逃生。飞行期间,只在一小部分飞行时段上有可能跳伞逃生。

另外,俄美两国航天业从业人员也有明显不同。尽管苏联解体,但俄还是想方设法保留了核心技术人员,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些人在航天界工作了数十年。人们的知识源于经验,而经验是无法代替的。相比而言,美国的每个新计划都雇佣新成员。

总而言之,百炼成钢,俄罗斯在世界航天中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

推荐访问: 征程 载人航天 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