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逻辑试卷分析

2022-05-06 18:00:05 | 浏览次数:

下面的逻辑学试卷虽然是考大学中文教育专业的学生,但他们是未来的中学语文老师,因此笔者认为,这试卷及其解析,对中小学语文教师而言,是有参考价值的。试题如下:

一、简答题(25分)

1.要注意必要的节约,反对不必要的浪费,必要的节约、不必要的浪费是不是概念的限制,为什么?由鲸鱼到鱼,是否是概念的概括,为什么?2.岛是海洋中的陆地,这定义对吗,为什么?句子分为主语、谓语,这是否是划分,为什么?3.音乐家是人,所以不高明的音乐家是不高明的人,这说法对吗,为什么?4.开水不响,响水不开,这说法对吗,为什么?由“不劳动者不得食”能推出“得食者”怎样?5.“人贵有自知之明”和“人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两个“人”字有何不同,请你用逻辑术语说明。

二、对下列故事进行逻辑分析(要求用逻辑术语、逻辑规则来分析。15分)

1.古时候,有一个健忘的衙役押解一个和尚,和尚见衙役念念有词:“公文、和尚、伞和我”,知有机可乘,中途住店的时候,和尚把衙役灌醉,剃光其头,互换衣服,然后逃之夭夭。衙役醒来之后,先摸自己的头,光光的,于是他说:“和尚还在,我呢?”请问,衙役犯了什么逻辑错误?

2.马克·吐温有一次说“美国有些国会议员是婊子养的”,舆论一片哗然,于是他又煞有其事地道歉,说他以前说错了,应当说:“美国有些国会议员不是婊子养的”,马克·吐温前后所说的话分别是什么判断,它们之间有什么真假关系?为什么华盛顿议员们读罢马氏后来的所谓道歉之文,个个气得七窍生烟却苦于无从找茬?

3.某财主六十大寿,好朋友张三、李四、王五、赵六将来祝寿,只有王五久等不来,于是财主说:“该来的不来”,张三听了,想:“我是不该来的了”,于是气呼呼的走了。财主见张三走了,叹了一口气,说:“不该走的走了”,赵六想:“那么我是该走的了”,李四见赵六也被气走了,责怪财主不会说话,于是财主说:“我又不是说他”,结果李四也被气走了。请问财主的三次失言存在什么逻辑问题?

三、下列三段论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它们违反了哪些规则?(20分)

1.汞是极毒的,这条鱼含有汞,所以,这条鱼是极毒的。2.海豚不是鱼,这只水生动物不是海豚,所以,这只水生动物不是鱼。3.我们班不少同学是共青团员,有些共青团员学习很好,所以,有些学习很好的是我们班上的共青团员。4.根据婚姻法规定:凡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而某案件中并不是双方自愿离婚的,所以,这个案件不是能判决离婚的。

四、请你说明三段论第一格的格式及其特殊规则并证明之。(10分)

五、在公共汽车上,一个四、五岁的男孩指着北京饭店对身旁的老爷爷说:“真高!真漂亮!”接着,爷爷和孙子有下面一段对话:“爷爷,咱们干嘛不住到这里来?”“等你长大了好好念书。只有念书念得好,才能住这样漂亮的高楼。”“爷爷,你一定没好好学习。”“哄”的一声,车上的人都笑了,老爷爷的脸刷的一下红到耳根。

老爷爷的第二句话是什么判断?小孙子根据爷爷的话作了怎样的推理,请你补充完整,并说明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违反了哪一条规则?(10分)

六、某届“百花奖”评选结束了。甲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获最佳故事片奖,乙厂拍摄的《孙悟空和小猴子》获最佳美术片奖,丙厂拍摄的《白娘子》获最佳戏曲片奖。授奖大会以后,丁电影厂邀请三部片子的导演前去介绍经验。在火车上,甲厂的导演说:“真是有趣的很,我们三个人的姓分别是片名第一字,再说,我们每个人的姓同自己所拍的片子片名的第一字又不一样。”这时,另一位姓孙的导演笑起来说: “真是这样。”请问:这三部片子的导演各姓什么?(要求写明推理过程。10分)

七、判断形式的转换(10分)

1.把“一个国家不能既不建设重工业,又要经济独立”改为选言判断。2.把“一个人犯错误或是由于立场有问题,或是由于思想方法有问题”改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3.把“并不是如果某甲来,某乙就不来”改为联言判断。

附加题:有一天,某市一家珠宝店被盗贼偷走一块贵重的钻石。经过三个月的侦破,查明作案的肯定是赵、钱、孙、李这四个人中的一个。于是这四人被作为重大嫌疑犯而被拘捕入狱。在审讯中,这四人的口供如下:

赵:不是我作案的。钱:李就是罪犯。孙:钱是盗窃这块钻石的罪犯。李:不是我作案的。

现在我们假定这四人中只有一人说真话,请问:这案子里的罪犯是谁?提示和要求:从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的角度来分析,推理过程要写清楚,否则不记分。10分)

第一大题第一小题问“必要的节约、不必要的浪费是不是概念的限制”,如果不知什么叫概念的限制,即使是小学四、五年级学生也应当知道节约是一种美德,都是必要的,浪费是可耻的,都是不必要的,因此节约与浪费都没有必要和不必要之分,因而在“节约”和“浪费”前分别加上“必要”和“不必要”是画蛇添足,只要知道这一点,就不至于得0分。由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呈反比关系,一个概念的内涵愈大,它的外延愈小,反之,一个概念的外延愈小,它的内涵愈多,因此我们可以用概念的限制、概念的概括等方法来检验我们是否对概念是明确的。所谓概念的限制是增加概念的内涵以减少概念的外延的逻辑方法。如“马”到“白马”,从颜色上进行了限制,因增加了“白”这一属性,白马的外延就缩少了,但白马还是马,中国古代有一个叫公孙龙的胡诌什么“白马非马”,那是诡辩。语言学中讲的词义范围的缩小实际上是一种历时的概念限制,不同的是同一个词,如《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丈夫”指男子,今义指女子的配偶,但女子的配偶仍是男子,再如上古的“丈人”指年老的男子,后世指妻子的父亲,但妻子的父亲仍是年长的男子。所以,概念的限制,词义范围的缩小,皆不外于此:原概念(原词义,实词是表达概念的,实际上与概念只是从不同的角度说的)与限制后的概念(今义)是种属关系,大的称为种概念,小的称为属概念,也可以说是大概念与小概念的关系或者说母概念与子概念的关系,或者说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概念的概括又叫概念的扩大,它与概念的限制正相反。第二问问的是鲸鱼到鱼是否是概念的概括,显然不是。因为概念的概括是减少概念的内涵以扩大概念的外延的逻辑方法。鲸鱼是哺乳动物,不是鱼,鲸鱼与鱼属于概念的全异:关系,不是属种关系,因而不是概括。我们的祖先误以为鲸鱼是鱼,但语言是约定俗成的,语言的将错就错或不合逻辑的情况并不少见,但人们已经习以为常,或者说承认它们的使用是没有问题的,这些我们不必去钻牛角尖。这样一个简单的题目,竟然有8人得0分,答是概念的概括,理由是鲸鱼是鱼。我们有些大学生知识是何等的贫乏!概念的概括实际上是概念的抽象

推荐访问: 形式逻辑 试卷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