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窗口审视汉字的书写危机

2022-05-04 12:55:02 | 浏览次数:

内容摘要 汉字的历史演变体现了创造性与规范性的对立统一。当下,汉字书写以危机来形容并非危言耸听,这既有历史和现实原因,又有内部和外部原因,其危害是严重的。对此,我们应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力、重视汉字的研究与普及、遵循汉字使用和演变规律、改革汉语教学方法,将危机化为转机,从而让汉字重新焕发生命力。

关 键 词 历史窗口 审视 汉字 书写危机

作者 寿洪,绍兴文理学院教育学院讲师。(浙江绍兴:312000)

汉字是世界上最动人、最复杂、最有魅力的文字。汉字所带来的是知识、文化、信息以及艺术的愉悦。伴随汉字的演变和发展,汉字书写危机现象古已有之,但却从来没有面临当下这样的窘境。这不仅是书写本身的危机,而且是中国传统文化所面临危机的一个缩影。笔者试从历史窗口审视汉字及其书写危机,从中寻找一些规律和答案。

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民族对文字本身及其书写技巧,能像对汉字那样,不断进行创新变革,不断进行着书体的演变发展;没有哪个国家政府能不断进行规范文字运动,努力地在实用性和艺术性之间进行辨证的选择。

1.从甲骨文到电脑印刷字体。从甲骨文到篆、隶、真、行、草诸体,再到电脑印刷体,构成了既古老又现代的汉文字体系。甲骨文已是一种成熟而系统的文字,为后世的汉字发展奠定了基础。小篆结体规矩严谨、均匀圆润。隶书的出现是书法史乃至文字史上的重大变革,书法从此告别了延续三千多年的古文字而开端了今文字。隶书承篆书、启楷书,打破了篆书单一用笔的局限。草书大约在西汉中期形成,东汉时广泛流行,其特征是笔画连带、结体简约、书写草率、快速。行书介于草书和正体字之间(早期行书介于草书和隶书之间,现在常见的行书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六朝以来成为人们手写的主要字体。楷书自魏晋时代逐渐成熟后,使汉字的字形、字体得以相对稳定,基本笔画、笔画数和笔顺基本确定,笔法得到了进一步规范,从而一直成为汉字的标准字。

印刷术的出现使印刷字体逐渐从手写书法中分离出来,同时衍生出宋体、黑体、仿宋、楷体等新字体,并随书报业的发展得到广泛运用和推广。从20世纪开始,专业的字体设计师出现了。他们将艺术想象力与印刷排版规律结合起来,创造出千变万化的新字体,汉字的魅力在他们的刻刀下得以凸显和张扬。[1]我们从汉字使用和演变的过程中看到的是汉字的创新魅力,不断地推陈出新,即使是电脑时代,汉字一样具有创造力。可见,汉字系统具有延续性。

2.来自民间的文字创新。汉字的发展体现了创新性,其创新的原动力来自民间。《说文解字》云:“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仓颉借助黄帝史官的特殊地位和职责,可以集中使用原始文字,并对群众自发创造的字符加以规整。《荀子·解蔽篇》则作了最好印证:“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仓颉因为专门从事文字方面的工作,收集了民间创造的大量文字,发现和掌握造字的规律,从而成为整理文字的专家。由此可见,初创时期的文字来自民间创造的说法是可信的。

秦朝在“书同文”之前,东方六国文字虽都宗周,但区域差异日益分明,“南文尚华藻,字多秀丽,北重事实,字多浑厚”[2]。民间书写则更是丰富多彩。李斯所书标准小篆,突出贡献是整理、采用了民间流行并“与秦文合者”,即吸收民间字体中的一些简体、俗体字,以作为“书同文”的标准书体。

隶书的产生更能说明问题。“相传邈善大篆,初为县之狱吏,得罪始皇,系云阳狱中,覃思十年,损益大、小篆方圆之笔法,成隶书三千字。始皇善之,用为御史,以其书便于官狱隶人佐书,故曰隶书。”[3]程邈的贡献也在于在收集、整理民间各种字体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去粗取精,把篆书的圆转变成了方折,从而创造出隶书。行书、草书、楷书的创造和完善,都充分集中了民间的智慧,在此不作赘述。总之,汉字的产生及某种字体的演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是民间长期实践的结果,只是到了一定时候有人系统地做了一些归纳和整理工作。

3.政府树立的文字规范。当汉字演变和使用出现混乱时,政府往往会对此进行规范,这在世界文字史上很罕见,但在中国史上则屡见不鲜,其根本原因在于文字对国家治理和民族融合的重要作用。秦始皇的“书同文”不必再说。东汉也出现了文字规范和整理,蔡邕所书隶书书体经东汉政府的积极推行而成为当时通行的标准字体。唐朝时由于唐太宗的推崇,“王书”成为书写的标准和风格;“身、言、书、判”、“楷法遒美”成为唐代科举和吏部选拔人才的基本要求,并出现了如《干禄字书》直接为科举服务的标准楷书。这些,不仅使楷书进一步制度化和规范化而成为官方通行字体,朝廷和官府文书必须符合楷化,且格式规范和明晰;而且从历史的视角来看,其影响远及明清时期的馆阁体。

从以上分析可知,汉字使用和演变的过程是一脉相传的,在总体上朝着字法简单美观、笔法不断完备、书写简便实用的方向发展,这一发展方向是民间人士、书法家和政府合力的结果,并充分说明:汉字的发展充满了创造性与规范性的对立统一。

当下,汉字书写以危机来形容并非危言耸听,这种现象的出现,既有历史和现实原因,又有内部和外部原因,其危害不言而喻。

1.汉字书写危机的主要表现。汉字书写危机包括书写和作文两个层面。其一,字迹散乱,笔画不规范,结构不工整,错别字连篇,且随着年龄增长,书写能力退化的迹象也越来越明显,即便是学历层次和文化水平高的群体,其中不少人的书写着实令人不敢恭维。其二,会语不会文,会说不会写。学生沉迷于网络书写、阅读,情绪浮躁,不读长篇作品,不读有深度的文章,甚至不看经典名著。其写出来的文字,往往只有短句,没有完整句型;只有句子,没有章法;文辞口语化,显得毫无文采可言;误用语辞者比比皆是。其三,出现了所谓的“火星文”。据考证,这是在“90后”群体中常见的一种新兴文字,地球名叫“火星文”,又名“脑残体”。火星文最先起源于台湾,因仓颉、注音等繁体输入法出现,网友在打字时频繁出现错别字,久而久之,以讹传讹,默认使用了。现在已经搞出了火星文输入法、转换器。其四,网络语言大量流行。类似于“座山雕”的“天王盖地虎”等黑话,渐渐在社会中流行开来,其基本构词规则,就是故意写错别字。王文元先生感慨地提到他在网页上收到的一封短信:“王老实:你号。在你的王爷上读到了你的打坐,我很受气阀,以后请多执教。在建。”(注:短信应为“王老师:你好!在你的网页上读到你的大作,我很受启发,以后请多指教。再见。)换句话说,也就是把每个汉字的发音,直接当成拼音字母使用。[4]

2.汉字书写危机的危害。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说过:“没有文字记载,就没有历史,也就没有文明。”瑞典著名汉学家高本汉曾形象地把汉字比作典雅的贵夫人,而把西方拼音文字比作一个实用的女仆。现在国内教育的时尚,就是大家都抢着做这个“实用的女仆”,至于那“典雅的贵夫人”则已经死了。[5]汉字书写危机的危害主要有:

一是割裂民族文化的传承。汉字本身具有显著的文化性特征。汉字的历史印证并承载着华夏文明的开端、延续和发展,每一个汉字可以折射出传统文化的某种内涵和对自然人生的感悟,因而,汉字具有天然生命的灵性和文化的气质。汉字传递着古代文明的基本资讯,但人们并不知其“庐山真面目”,很多汉字被曲解了,甚至被曲解到非常严重的程度,以至于汉字中蕴涵的丰富的古代文化信息至今被埋藏着,汉字的文化内涵远远没有被大家认识。[6]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民族,为什么今天没有了?他们不是被屠杀的,也不是因为瘟疫流行而消失的,而是因为他们的文化丧失了。

二是动摇民族认同和国家统一的基石。汉字是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的象征,它不但是记录语言的视觉符号系统,而且也是一个民族的民族性和民族认同的核心内容。虽然汉语方言种类之多、语音差异之大甚为罕见,但记录的语言符号却只有一个,那就是统一的汉字符号,操各种方言的中国人都认同这个符号及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正如傅东华1940年在《书同文考》中所说,秦朝“同文之举,正所以继往开来,而首定我中华民族二千年来,文化政治统一之基础,其功不在禹下”。由共同语言文字凝聚而成的共同风俗习惯、伦理道德、价值观念、民族情感等元素,正是促进和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条件,“汉字是馨溢全球的奇妙文字,绝非中世纪的茅坑。汉字若灭,中国必亡。” [7]

三是改变民族的心理、思维方式和审美内涵。汉字的发明是对自然、自身的一种感应,一种体味,一种思想,一种方法,它不需要发音即能揭示涵义。汉字所包含的东方思维方式——具象、隐喻(象征)和会意(指事),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这种思维形态被熔铸在汉字里,令其成为种族灵魂的载体,以及最重要的民族精神资源之一。我们可以从汉字字形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中了解到先民们创造文字的智能,观察到古代中国人在生活劳作、民风习俗、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与思想情趣等诸方面留下的历史印记。汉字渗透着民族的精神、道德和情感,汉字的构字方式和书写规范凝聚着民族的智慧和思维方式,蕴涵着传统的基本审美内涵、处世哲学、风俗习惯等等。汉字书写危机则将逐渐改变我们崇尚中庸的民族心理、长于综合的思维方式和融于自然的审美内涵。

3.造成汉字书写危机的文化根源。很多人将书写危机的原因归结于电脑网络的普及等客观方面,其实汉字书写危机的出现有着深层次的文化根源。

一是对汉字文化认知方向的偏差。百年来,国人经历了内忧外患,对包括汉字在内的民族文化失去了信心。“五四”以来,不断有人高擎“汉字革命”大旗:“汉字的罪恶,如难认,难写,妨碍教育的普及、知识的传播”,“要赶快提高中国大众的文化,中国的汉字就必须废除”,“汉字必须走离形就音的道路”。直到上世纪40年代,才声势锐减,尽管仍有人宣扬“汉字落后论”,但终不成气候。到了50年代,一些人又高喊“汉字必须走拉丁化的道路”。80 年代,有人狂呼“电子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汉字行将就木”。[8]这些谬论延续近百年且形成一定规模,表明一些学者盲目崇外、丧失立场,对本国文化缺乏应有自信,对汉字文化的认知方向产生了偏差。

二是对汉字书写显示出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倾向。电脑打印的汉字清晰、规范、高效,无疑是实用之最,几乎是所有“人工书写”所无法企及的。在实用主义盛行的文化背景下,这股风迅猛地扫荡了传统文化,书法在很大程度上也成了功利性艺术,书写则更不能避免实用主义所带来的厄运。尽管小学课程中有写字课,但学生、家长、教师处处体现出强烈的实用性,认为汉字会写就够,够用即可;写字教学的政策导向显得软弱无力,出现汉字书写危机当在情理之中了。

三是人越来越成为技术的附庸,人们的审美能力日益退化。电脑打印逐渐取代了笔杆书写,网络教育替代了传统教育。电脑书写普及的过程,也正是汉字沦为单一符号的过程。手写时代,见字如见人,文字有情性、有美感,笔底流出的文字,浸润着生命的气息,充溢着时空的感悟。电脑打印的文字使打印者的人文信息荡然无存,雷同、呆板的符号淹没了汉字的文化韵味和审美内涵。“我们很难想象,在电脑书写时代,在文字的符号化进程中,汉字的艺术性还能否得以延续?”[9]

事实上,汉字的书写危机并不可怕,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如何应对,确定对策,将危机化为一种转机。

1.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力,摈弃盲目崇外的心理。目前,整个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的漠视与遗弃是一个事实,为何国学讲堂每每引起媒体和公众的高度关注?为何身着汉服回归传统的新闻频频出现?其中的指向不正是我们整个社会对于传统文化整体无意识的放弃吗?这也警示我们:复兴传统文化、赋予传统文化更多新意必须下大功夫。唯有全社会共同认识到传统文化之于整个民族的重大意义,方能从根本上扭转人们的漠视感,唤起每个公民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亲近。

2.重视汉字的研究与普及,提高国人对汉字的认识。汉字的识写水平长期被视作个人文采和修养的重要表征。中国古老的传统,少女少妇初见尊长亲人,呈礼(见面礼)总是亲手做“女红”(针线活);少男要“见人”,就先得拿出“字”来让所呈之人审鉴。受礼者就以一件女红、一张字来判断此女此男的心和手,因为从中显示了她(他)的性灵才思、品格气质。由此折射出汉字所蕴含的文化魅力。汉字不同于拼音文字,它不单单是一种语言视觉符号,而且是一种非常神奇的文化现象。因此,进一步开发汉字、研究汉字,将其更好地奉献给全人类,是当代中国人的神圣使命。

3.遵循汉字使用和演变规律,让汉字重新焕发生命力。历史上的汉字规范,一是权威的学术规范,即由一些影响较大的学者通过其著作来实现;二是权力的强制规范,即通过政治力量对汉字的应用规则作出硬性规定。前者靠合理性来说服用字者采纳,仍然属于对汉字的自然调节。如许慎所作的《说文解字》,因为全面地反映了汉字的形义系统,客观地解释了经典用字,在汉代以后为学界所推崇。后者一经发布,就具有强制性。如唐代的《干禄字书》规定了正字必须使用的范围(公文、科举、颂状等)。这种规范一旦实行,就会成为社会用字的现实,使用者从不习惯到慢慢习惯,即使其中人为的规定从理论上看有不尽合理之处,习惯成自然,也就具有了社会性。[10]

汉字具有极强的生命延续能力和适应时代发展的能力,充分表明汉字非凡的实用性。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在王选、王永民等一大批专家的辛勤努力下,汉字的信息化技术日新月异。王码五笔字形、北大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清华文通汉字识别技术的相继问世,使计算机对汉字的输入、编辑以及储存、输出、传输等项工作得以完全实现。20世纪人类文明的最新成果电子计算机终于理解并接受了古老的汉字。事实证明,汉字的生命力是旺盛的,完全能够应对时代挑战,承担起我国未来信息社会的新使命。中国的汉字,古老而精深,历久而弥新。它是一座见证中华文明、传承中华文化的历史丰碑,是一个超越时空、生生不息、青春永驻的文化精灵。

4.改革传统汉语教学方法。汉字具有内涵美,是纯粹的线条艺术。汉字源于自然,其精髓就是用线条来体现自然美和生活美。甲骨文的劲挺、金文的浑厚、小篆的圆匀、隶书的宽宏、楷书的庄重、行书的流美、草书的绵密,各种字体用不同质感的线条,应用在字的不同部位而形态各异,追求在直线、曲线、弧度上的对比、曲直而形成节奏感与韵律美。汉字具有形式美,不仅是个体,更具有整体章法的装帧的美感。汉字作为象形文字,借自然万物之形,博采众美,合而为字,具有强烈的艺术性。所以说,汉字本身的形式美是中国人审美的体现,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趣味,这也是一种设计的美。

据此,应当把汉字书写(书法)列入必修课程,制订汉字教学的国家标准方案,在识字、写字、作文的基础上,可增加汉字本义、演变的相关知识,增强汉字教学的规范性、艺术性、趣味性。在适应数字化生活的同时,我们更需要在教育阶段做出更多努力,在知识启蒙发育成长过程中,形成充足的文字书写能力,延续汉字的书写艺术。

值得欣慰的是,据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王登峰先生透露,鉴于学生提笔忘字、书写潦草的情况日趋严重,国家将推出针对大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等级标准,规范汉字书写;同时将在今年年内出台适用于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测评标准,提升国民的汉语应用能力,为我国语言文字的规范和发展奠定基础。这无疑是汉字重新焕发生命力的良好开端。

参考文献:

[1]杨健. 电脑时代:汉字续写传奇. 人民日报,2005. 12.20.

[2]赵宏. 篆书津梁.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5.

[3]张怀瓘.书断.历代书法论文选. 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161.

[4][5]尚杰.汉语到了最危急的时刻.中国青年报,2006.7.10.

[6]董来运. 汉字的文化解析.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3.

[7][8]李知文.“汉字革命”可以休矣. 汉字文化,2006(3).

[9]肖畅. 汉语手写不能因网络技术而“退化”. .cn/html/hanyu/2960518.html.

[10]王宁. 再论汉字规范的科学性与社会性. 语言文字应用,2006(4).

编辑 沐 泽

推荐访问: 汉字 审视 书写 危机 窗口

相关文章